宏观计算题(6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7034185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计算题(6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宏观计算题(6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计算题(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计算题(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宏观计算题-第 6 页计算题15、16章1、(知识点:IS-LM模型)已知某经济社会中消费函数C = 200 + 0.5(YT),投资函数I = 150100 r,货币需求MD = 0.25Y200 r + 50 ,货币供给Ms = 200。试求: (1)在不含政府部门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和利率水平;(2)在G = T = 50条件下(即平衡财政)国民收入和利率水平。解:(1)在不含政府部门时,产品市场均衡条件为 Y CI 2000.5Y150100r整理后得 r = 3.5 0.005Y (A)在不含政府部门时,货币市场均衡为 200 0.25Y 50200r整理后可得 r = 1/800Y

2、-0.75 (B)当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联立方程(A)(B),解得 Y 680,r = 0.1(2)在财政支出G 50及税收T 50时,IS曲线为 Y CIG 2000.5(YT)150100r50整理可得 r = 3.75-1/200Y (C)由上式(C)和(B)两方程联立可解得 Y 720 ,r = 0.15 。2、(知识点:IS-LM模型与挤出效应)假定货币需求为L = 0.2Y,货币供给为M = 200,消费C = 90 + 0.8Yd ,税收了T = 50 ,投资I = 1405r,政府支出G = 50,求: (1)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若其它情况不变,政府支出G增

3、加20,那么收入、利率和投资有什么变化? (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解:(1)由C = 90 + 0.8Yd ,T = 50 , I = 140 5r, G = 50和Y = C + I + G 可以得到IS曲线为 Y = 1200 25 r 由 L = 0.2Y ,M = 200 和L = M 可以得到LM曲线为 Y = 1000 这说明,LM曲线处于充分就业的古典区域,故均衡收入为 Y = 1 000 联立IS和LM方程式,可以得到 1 000 = 1 20025r解得 r = 8, I =140 5r = 100(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政府支出增加20,将会使IS曲线向右移动,此

4、时由Y = C + I + G ,可得到新的IS方程为 Y =1 30025r将上式与LM方程Y = 1000联立,解得 r = 12 ,I = 80 而国民收入仍为Y = 1 000 。 (3)由上述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当政府支出增加20时,投资由原来的100减少为80 ,减少了20 ,刚好等于政府增加的支出,所以存在着“挤出效应”。由均衡收入不变也可以看出,LM曲线处于古典区域,即LM曲线与横轴相垂直。这说明,政府支出增加时,只会提高利率和完全挤占私人投资,而不会增加国民收入,可见这是一种与古典情况相吻合的完全挤占。3、(知识点:IS-LM模型与均衡收入变化)已知消费函数、投资函数分别为C

5、= 130 + 0.6Y 和 I = 7502000 r,设政府支出为G = 750亿元。试计算: (1)若投资函数变为I = 7503000 r,请推导投资函数变化前和变化后的IS曲线并比较斜率。 (2)增加政府支出时,请比较投资函数在变化前和变化后哪种情况的收入变化大?为什么? (3)增加货币供给时,比较投资函数在变化前和变化后哪种情况对收入的影响大?为什么?解:(1)由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可得 Y = C+ I + G = 130 + 0.6Y + 7502 000 r + 750 =0.6 Y2000 r + 1630整理可得投资变化前的IS曲线为 r = 0.8150.0002Y (A

6、)当投资函数变为I = 7503 000 r时,产品均衡的条件变为 Y = C + I + G = 130 + 0.6Y + 7503 000 r + 750 =0.6 Y 3 000 r + 1630整理可得,投资变化后的IS曲线为 r = 0.5430.000133 Y (B)对比式(A)和式(B)可知,由于投资函数的变化使得IS曲线的斜率变小了,即后者比前者更平缓一些。(2)当政府支出增加时,IS曲线的右移会导致收入Y和利率r的上升。由于投资函数变化后IS曲线的斜率较小,即投资的利率敏感性增加,所以将导致对私人投资更多的挤出。显然与投资函数不发生变化相比,均衡收入变化较小。(3)若增加货

7、币供给,LM曲线的右移将引起市场利率下降,利率下降后投资对利率的敏感性增大,因此将引起较大的投资增加。由此可见,扩张性货币政策将使后者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化超过前者。4、(知识点:政府预算)假定某国政府当前预算赤字为75亿美元,边际消费倾向b = 0.8,边际税率t = 0.25,如果政府为降低通货膨胀率要减少支出200亿美元,试问:支出的这种变化能否最终消灭赤字?解:在三部门经济中政府购买支出的乘数为: Kg11b(1t)110.8(10.25)2.5 当政府支出减少200亿美元时,收入和税收均会减少,为:YKgG2.5 (一200)500(亿美元) TtY0.25(500)125(亿美元) 于

8、是预算盈余增量为:BST一G一125一(一200)75亿美元 这说明当政府减少支出200亿美元时,政府预算将增加75亿美元,正好与当前预算赤字相抵消,这种支出的变化能最终消灭赤字。5、(知识点:货币乘数)假定现金存款比率rc=Cu/D=0.38,准备率(包括法定和超额)r=0.18,试问货币创造乘数为多少?若增加基础货币100亿美元,货币供给变动多少?解:(1)km=M/H=(0.38+1)/(0.38+0.18)=2.46(2)M =H*km=100*2.46=2466、(知识点:准备金与准备金率)假定法定准备金率是0.12,若没有超额准备金,对现今的需求是1000亿美元。 (1)假定总准备

9、金是400亿美元,货币供给是多少? (2)若中央银行把准备金率提高到0.2,货币供给变动多少?(假定总准备金仍是400亿美元) (3)中央银行买进10亿美元债务(法定准备金率仍是0.12)货币供给变动多少?解:(1)M=Cu+D=1000+400/0.12=4333.33(2)M=Cu+D=1000+400/0.2=3000M=-1333.33(3) M=10*1/0.12=83.3317章1、(知识点:两部门经济的AD-AS模型)设某一两部门的经济由下述关系式描述:消费函数c=100+0.8y,投资函数为i=150-6r ,货币需求函数为L=0.2y-4r,设P为价格水平,货币供给为M=15

10、0。试求:(1) 总需求函数。(2) 若P=1,均衡的收入和利率各为多少?(3) 若该经济的总供给函数为AS=800+150P,求均衡的收入和价格水平。解:(1) y=100+0.8y+150-6r得:y=1250-30r.IS方程由M/P=L有150/P=0.2y-4r 将该式代入IS方程,得需求函数:y=500+450/P.AD方程 (2) P=1时,150=0.2y-4ry=750+20r .LM方程解IS、LM方程组y=1250-30ry=750+20r得r10(),y=950 (亿美元)(3) 解AD、AS方程组y=500+450/Py =800+150P得均衡收入 y=950,P=

11、12、(知识点:三部门经济的AD-AS模型)如果消费需求C100+0.8Yd,投资需求I150-6r,税收T50,政府支出G40(1)求解产品市场均衡时的IS方程; (2)如果经济的名义货币供给为150,货币需求为L=0.2Y-4r,分别求解当价格水平P=1、1.2和1.5时的LM方程;(3)分别求解当价格水平P=1、1.2和1.5时使产品和货币市场同时到达均衡时的国民收入和利率水平。(4)如果在P=l的价格水平下,名义货币供给从150 下降到125和100,货币市场与产品市场的均衡有何变化?解:(1)当产品市场均衡时,有: Y=C+I+G 即,Y100+0.8 (Y-50)+150-6r+4

12、0整理得到IS方程为:Y1250-30r (2)当实际货币需求等于实际货币供给时,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 L=0.2Y-4r= Ms/P当Ms=150,P=1时,LM方程为Y=750+20r;P=1.2时,LM方程为Y625+20r;P1.5时,LM方程为Y500+20r。(3)当P=1时,LM方程为Y=750+20r,与IS方程Y1250-30r联立解得均衡收入Y=950,均衡利率r=10%; 当P=1.2时,LM方程为Y625+20r,与IS方程Y1250-30r联立解得均衡收入Y=875,均衡利率r=12.5; 当P=1.5时,LM方程为Y500+20r,与IS方程Y1250-30r联立

13、解得均衡收入Y=800,均衡利率r=15。这就意味着,总需求水平随价格水平上升而减少,即AD曲线是负斜率。(4) 如果在P=l的价格水平下,名义货币供给从150 下降到125和100美元,实际货币供给水平也就相应从150下降到125和100美元。货币市场利率水平上升,国民收入水平将从950下降到875和800美元。3、(知识点:AD-AS模型中的曲线移动)设总供给曲线为Ys=2000+P,而总需求曲线为Yd=2400-P (1)求供求平衡点 (2)如果总需求曲线向左平移10%,求新的平衡点并与(1)比较指出当时的经济状态。 (3)如果总需求曲线向右平移10%,求新的平衡点并与(1)比较指出当时

14、的经济状态。 (4)如果总供给曲线向左平移10%,求新的平衡点并与(1)比较指出当时的经济状态(5)本题中的总供给曲线具有何种形状?属于何种类型?解:(1)联立得p=200,y=2200 (2) Yd1=(2400-2400*10%)-p=2160-p 联立得,p1=80,y1=2080 因为, p1p,y1y 所以,经济萧条(3)同理,p2=320,y2=2320 因为, p2p,y2y 所以, 经济过热(4)同理,同理,p3=300,y3=2100 因为, p3p,y3y 所以, 经济滞涨 (5)向右上方倾斜,常规总供给曲线18章1、(知识点:失业与失业率的概念)设某经济某一时期有 1.9

15、 亿成年人,其中1.2亿人有工作, 0.1亿人在寻找工作, 0.45 亿人没工作但也没在找工作。试求:(1)劳动力人数;(2)劳动参与率;(3)失业率解:(1)劳动力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1.20.11.3(亿) (2)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可工作年龄人口=1.3/1.9=68.4%(3)失业率=失业者/劳动力=0.1/1.3=7.69%2、(知识点:奥肯定律)如果失业率与GDP之间满足奥肯定律(y y f)/ y f = - 3(u u*),其中u是失业率, u*是自然失业率, y是GDP, y f 是潜在GDP,由假定 2001、2002、2003、2004年的失业率分别是8%、5%、4%、

16、6%,求: 试求: (1)当自然失业率为6%,2001-2004年各年失业率所对应的GDP缺口 (2)若2003年的实际GDP为2500万亿元,计算当年的潜在GDP水平。解:(1)按照奥肯法则,在6的自然失业率水平下,各年的GDP缺口分别为:2001 年(Y2001-Y*)/Y*=-3(8-6) = 62002 年 (Y2002-Y*)/Y*=-3(5-6) = 32003 年 (Y2003-Y*)/Y*=-3(4-6) = 6 %2004年 (Y2004-Y*)/Y*=-3(6-6) = 0(2)2003年的实际GDP为2500万亿元,由已知条件奥肯法则可得(2500-Y*)/Y*=-3(4-6) 解得Y*=23583、(知识点:均衡工资)假设劳动力供给方程为Ns=100+2W/P 劳动力需求方程为:Nd=200-8W/P,试求:(1)均衡状态下的实际工资和就业水平(2)当Nd = 190 - 8 W / P时的均衡工资、就业各自多少?解:(1)均衡状态:Nd=Ns,即100 + 2 W / P= 200 - 8 W / P解得:W/P=10均衡状态下就业水平为:N=120(2)当Nd=190-8W/P根据Nd=Ns190-8W/P=100+2 W/P解得W/P=9均衡状态下的就业水平为:N=1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