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课程软件(共10张).ppt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702099 上传时间:2020-10-17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48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莲曲》课程软件(共10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采莲曲》课程软件(共10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采莲曲》课程软件(共10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莲曲》课程软件(共10张).ppt(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采莲曲,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学习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每首诗所抒发的感情。 3、感悟诗歌的意境美,做到“眼中有诗,心中有画”。,自主学习,1、自由朗读诗文,画出文中的生字词。 2、在朗读的基础上完成助学100页“预习积累”相关题目。学习测评1、2、3、题相关题目。,作者简介,王昌龄(698756),字少伯,唐朝著名边塞诗人。其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积极向上的精神。他的七绝与李白并称,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代表作有从军行出塞等,名人集有王昌龄集。,采莲曲,荷叶 罗裙 一色 裁, 芙蓉 向脸 两边 开。 乱入 池中 看 不见, 闻歌 始觉 有

2、人 来。,王昌龄,/,/,/,/,/,/,/,/,/,/,/,/,才知道,剪裁,用丝绸做的裙子,同一颜色,争先恐后地进入,莲花,对着,朝着,译文,一群采莲姑娘身穿和绿色荷叶一样颜色的罗裙,粉红的荷花映照着姑娘们鲜艳的脸庞。她们混杂在池塘中难以发现,听到姑娘们的歌声,才知道有人过来了。,采莲曲,第一句:少女的罗裙绿得像荷叶,生动可人,写出了采莲姑娘的美丽和青春活力,第二句 :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映照,人花难辨。写实与浪漫结合,第三句:采莲少女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不见踪影。人花难辨,惊奇惆怅,第四句: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尽显少女们的群春活力,主题,这首诗构思精巧,意境

3、优美,表现出采莲女的美丽和青春的活力的性格。,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宛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睛细察时才勉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深意句,作者: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者简介,杨万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时官至太子侍读。光宗召为秘书监。工诗。为“南宋 四大家”之一。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一生作诗万余首。亦能文。著有诚斋集。,词语解释,晓

4、:早晨。,四时:春夏秋冬四季。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它时节。,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古诗今译,毕竟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 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 莲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 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重点品读,“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主题,这首诗是歌咏西湖夏季景致的经典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西湖六月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从“别样红”之中,透出作者是在以欢快的心态送友。读者可以体会出:作者一边陪着朋友走在路上,一边和朋友谈笑风生。因为只有具有如此“谈笑风生”的心态,才能体会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情画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