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考研笔记——中国古代史(23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7020815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学考研笔记——中国古代史(23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历史学考研笔记——中国古代史(23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学考研笔记——中国古代史(2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学考研笔记——中国古代史(23页).doc(2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历史学考研笔记中国古代史-第 23 页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一、我国古代主要赋税制度的类型: 以人丁为主要征收标准的赋税制度(编户制度、租调制、租庸调制等) 以土地和财产为主要征收标准的赋税制度(初税亩、两税法、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地丁银等) 征收货币的赋税制度(募役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等) 1. 赋税制度的发展演变: 初税亩:春秋后期从鲁国开始实行,前提是“私田”的出现。规定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实际田亩数征税,鲁国初税亩,承认私田合法,标志着井田制的瓦解。它与以前齐国“相地而衰征”等新税制的出现,促使耕地由国有转向私有。 编户制度:主要盛行于两汉,前提是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地

2、主土地私有制。秦始皇时,让百姓自己申报土地,载于户籍,国家依户籍征发赋税余徭役。西汉时期,政府把农户的人口、年龄、性别和土地财产等情况都详细登记在户籍上,作为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的根据。编户农民对封建国家承担的义务有四项:田租、算赋或口赋(人头税)、徭役和兵役,并以人丁为主要征税标准,它的实行标志着我国古代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 租调制:主要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前提是实行均田制(按人口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受田农民每年交纳一定数量的租、调,还必须服徭役、兵役。这是由当时商品货币关系减弱以及纺织业的兴起所决定的。 租庸调制:实行于隋至唐中期。租是田租,调是人头税;庸是指纳绢(或布)代

3、役。隋朝规定“民年五十,免役收庸”,交纳一定数量的绢来代替服役。唐朝则取消了庸对年龄限制。标志着对劳役地租这种最落后的赋税形式的否定。 两税法:唐朝中后期,为解决财政危机,于780年采纳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每户按土地和财产的多少,一年分夏秋两次收税。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关系变化的产物,标志着以人丁为主的课税标准开始改变。 “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北宋神宗于 1069年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其中“募役法” 收取免役钱,限制了地主的特权;“方田均税法”,重新丈量土地,按亩纳税,增加了封建国家的田赋收入。 7一条鞭法:明朝后期开始实行,1581年,张居正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把田税、丁税、杂税

4、合一,按田亩的多少征收,用银两交纳。由于大地主的阻挠破坏,一条鞭法实行不久就停止了,但改用银两收税的办法却保留下来。纳银代役、赋役征银的办法,标志着赋税制度由繁到简、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变。 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清朝雍正时将固定下来的“丁税”,平均摊到田赋中,征收统一的赋税地丁银。反映出封建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的逐渐松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标志着延续了数千年的“人头税”的废除。(三) 重点问题延展 1.古代重要税制的社会意义(略)(l)租庸调制的社会意义。以庸代役,农业生产时间较有保证。(封建赋税形式,从内容看大致可分为三种: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形式。劳役是封建国家对农民的直接的人身控

5、制和奴役,劳动者失去任何自主。在小农经济条件下,服劳役又直接影响农业劳动时间的适时安排)。租庸调制允许劳动者交纳实物代替劳役,纳庸代役的做法,一方面有利于保障农民的生产时间。同时,也标志着对劳役地租这种最落后的赋税形式的否定。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有利于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唐前期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历时一百年繁荣局面的出现在是改革封建财政、经济管理体制、实行租庸调制的结果。(2)两税法实行的社会意义。两税法将唐代名目繁多的杂税,统一归并为户税与地税两种,这样既简化了征苛捐杂税的名目,又可使赋税相对确定。从制度上避免官吏乱摊派的可能。两税法按照各户的贫富程度确定征税标准,较为公平。两税法

6、以货币计算和交纳赋税,对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两税法扩大征税面,保证了封建政府的财政收人。(3)一条鞭法的社会意义。一条鞭法的赋役制度,它上承唐宋的两税法,下启清代的“摊丁人亩”制,简化了赋税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赋役史上的一件大事。它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了货币地租的发展,有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纳银代役的规定,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4)“摊丁入亩”的社会意义。摊丁入亩的实行有助于封建国家税收的稳定,标志着延续了数千年的人头税的废除。它简化了税收原则和手续,把土地多少作为收税的唯标准。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规律反映出封建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

7、的逐渐松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赋役制度沿革的特点 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少,以两税法为标志。 农民由必须服一定的徭役兵役发展为可以代役,以“庸”为标志。 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 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田租、人头税等);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清时期对商业征收重税。这种演变说明,随着历史的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 3. 比较分析几种赋税制度(略) 租庸调制与两税法的比较 编户制度与摊丁入亩的比较 4.封建社会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的主要措施。

8、主要包括;汉初的轻徭薄赋、十五税一、三十税一;唐初的轻徭薄赋、均田制、租庸调制和唐后期的两税法;北宋的“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明朝的“一条鞭法”;清朝前期的“更名田”、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学生容易忽略轻徭薄赋和土地政策。) 5.对当前农村税费改革的哲学思考当前实行的农村税费改革,被誉为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的第二次革命。这从政治上给我们的启示是:体现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政治根源于经济,由经济决定;政治又反作用于经济,给经济的发展以巨大影响。任何阶级或社会集团的政治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和维护其根本的经济利益。实行农村税费改革,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将会更

9、好地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经济利益,巩固农村改革所取得的成果。体现了党和国家实行依法治国的原则。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实行农村税费改革,依法调整和规范国家、集体与农民的利益,将农村的分配制度进一步纳人法治轨道,正是这一原则的具体体现。体现了国家的对内职能。一是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二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体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的组织活动原则。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农民的关心。这既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集中反映,也是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的组织活动原则的具体体现。 二、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

10、中央集权制度(一) 专题提示我国古代社会最典型的政治制度是奴隶社会的分封制和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应重点把握这两种制度的含义、发展演变、特征和实质;分析评价其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特别是掌握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确立、巩固、完善、加强、强化并渐趋衰落的历史,是我们踏入中国古代学习殿堂的关键。(二) 主体线索梳理 1. 主要内容 首先应理解分封制的目的、实质及其崩溃。西周为统治以征服的辽阔地区实行分封诸侯的制度,它是我国奴隶社会典型的上层建筑形式。分封制使周朝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但诸侯国实力的增强,最终导致分裂割据诸侯争霸,春秋战国时期走向瓦解

11、,秦朝实行郡县制表明其结束,西汉时期又曾实行郡县与封王并行的制度。 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主要是帝位终身制与皇位世袭制。封建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皇权的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 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相辅相成,中央集权是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础,君主专制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其目的都是要从政治制度上保证中央政

12、府和君主个人的绝对权威。 2.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战国时初步形成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增强,国家局部统一局面的出现,为中央集权制的形成创造了社会条件。各国进行的变法运动,进一步扫除了奴隶主势力的残余,确立了封建制度,适应了新兴地主加强专制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例如:战国末期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韩非子提出的中央集权和“法治”思想,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崭新的思想风貌,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商鞅变法中废分封,行县制,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 秦朝正式建立秦统一全国后,为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继承了商鞅变法的成果

13、和实践了韩非子的理论,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主要内容包括: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集权的三公九卿制、地方机构的郡县制和体现地主阶级意志的秦律。还要注意按传统复习各主要朝代在加强中央集权化中采取的措施:主要体现在财政、司法监察、军事管理和思想文化等诸方面。这些措施既加强了皇帝对中央百官的控制,又加强了对地方各级官吏和百姓的控制,这样就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正式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西汉巩固汉初,实行郡县制与封国制并行,从而导致了王国问题的出现,中央集权受到严重威胁。汉武帝改革管制,组成内、外朝,加强皇权;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削弱王国

14、势力,加强中央的权力。汉武帝还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形成了“大一统”局面。从此,封建政治制度的政体基本定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巩固。东汉时期,进一步加强皇权,但由于豪强地主势力的恶性膨胀,最终形成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 隋唐完善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基本上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各割据政权为维护统治,都不同程度地加强君主专制。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把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同时,又将尚书省权分六部,而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加强了皇权。科举制的施行,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唐朝中期,地方藩镇

15、权限增大,中央政权腐败,导致“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的出现,并最终形成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中央集权再度遭到破坏。注意:尚书台和尚书省、尚书令的区别与联系。 宋元加强北宋统治者吸取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为了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采取强干弱枝的措施,进一步削弱相权,从兵权入手,解除朝中统兵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然后,派文官到各地做知州,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组建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进而收回了地方行政权、财权,铲除了封建藩镇割据的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使北宋形成了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庞大的军队,导致北宋中期以后严重的社会危机。元朝重新实现全国性的统一。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

16、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对地方管理方面实行行省制度,这一措施,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加强了中央集权,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注意:在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和宣政院,健全了统治机构。 明清达到顶峰并渐趋衰落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成为一时期政治制度的最大特色。明初,中央废承相制度,权力分属六部,地方设三司分权;并实行特务统治、八股取士等措施,其核心就是强化君权。清朝沿用明制,设内阁、置六部,但还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雍正时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使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明清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空前强化,一方面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另一

17、方面,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注意:清朝的理藩院与元朝的宣政院的区别与联系。(三)重点问题延展 1.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产生的根源 经济根源:春秋末年,随着井田制的瓦解,产生了封建剥削方式。由于中国是农业大国,封建的自然经济具有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以保护小农经济的生产与再生产,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因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出现是由封建经济基础决定的。 社会根源: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新兴地主阶级为反对奴隶主贵族的需要,改革变法,封建制逐渐形成。为巩固封建国家的统治,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

18、度,同时长期的分裂割据,也需要中央集权来巩固统一。 思想根源: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韩非子,从理论上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主张,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由于这种主张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在战国时期得到发展,被秦国所采纳,到秦朝开创了这一制度。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形成了“大一统”局面。 2.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影响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客观上适应了封建地主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需要,要注意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做具体分析,运

19、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影响。具体说,在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起进步作用,在封建社会晚期起消极乃至反作用。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有利于维护封建制度,巩固了封建统治,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创造了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民族融合。它适应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聚集分散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重大工程建设的作用,推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如隋朝大运河的修建,北宋政府推广占城稻。西汉巩固、隋唐完善、北宋强化都比较突出地发挥了上述进步作用。消极作用主要体现在:经济上,明朝中期以后实行闭关锁国、对商业收重税,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政治上,统治者用自上而下的一整

20、套国家机构统治人民、镇压人民,明清中后期空前强化的专制统治使人民毫无政治地位和言论自由,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受到压制和打击。思想上,明清中后期八股取士、文字狱的专制统治使读书人只知埋头攻读经书,不去钻研有关国计民生的真才实学,严重阻碍了科学发展,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进步,阻滞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表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日趋反动。 3.注意总结封建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和组织管理制度: 地方行政制度:秦国县制;秦朝郡县制;汉初郡县、封国并行; 东汉州郡县;元朝行省制度。注意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的比较; 地方的组织管理制度:西汉编户制度(控制和剥削农民的租赋制度);北宋保甲

21、制度(“寓兵与农”、兵民一体的社会组织制度);辽“藩汉分治”(因俗而治,实质仍然是阶级压迫);金猛安谋克制(兵农合一的基本社会组织);后金八旗制度(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制度)。 4.注意与政治学科相结合。运用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分析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根源于封建经济,由封建经济所决定;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的两对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以及这两对矛盾总的发展趋势)。联系我国现今国家机构的设置,帮助学生理解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与历史上的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有着本质的不同;并掌握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

22、中制原则、对人民负责原则、依法治国原则。 三、 中国古代的选管制度与重视人才选拔的历史经验。(一) 专题提示选官用人乃国家大事,为了保证人才选拔,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都十分重视培养和选拔人才,国家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另一方面不断探索、逐步建立了一套考试与选官制度,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完善。自古就有“得人者昌”,“失贤者亡”之说。因此认真总结中国古代选管用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对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 主体线索梳理 1.重要的选官制度 原始社会:禅让制按才能举荐; 奴隶社会:分封制按军功可世袭。 封建社会:战国时期逐渐废除

23、“世卿世禄”局面,商鞅变法按军功授爵;秦朝由皇帝任免按政绩;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包括察举、征辟两种主要途径)按“孝廉”(注重选拔符合封建伦理道德的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按“门第”;隋到清科举制按成绩;(隋朝开创了科举制度,后经唐朝完善,沿用于宋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科举制衰落,直至1905年清末新政被废除,科举制成为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选官制度,历时1300余年。)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统治者选拔人才的标准及方法途径也各不相同,但它们却有相同的作用,它对维护地主阶级封建统治、促进封建社会向前发展曾起过巨大的作用。 重要的选官制度科举制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开始采取分

24、科考试办法选拔官吏;隋炀帝时,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贞观年间增加了考试科目,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创设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地位;北宋科举试分为乡试、省试、会试三级,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成为主要科目,考试实行糊名法;增加录取名额。王安石改革科举,废明经,设明法科,进士考经义和时务策;明清实行八股取士。 2.古代重视人才选拔的突出事例 春秋战国:各诸侯国为了在争霸中占有优势,非常重视人才选拔。如齐桓公重用管仲,确立了中原的霸主地位;秦孝公重用商鞅,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唐朝:唐太宗重用贤相房玄龄、杜如晦,名将李靖等,重用谏臣魏征,调整统治政策,出现“贞观

25、之治”。武则天破格用人和发展科举制度,实行自荐官制度,任用名相狄仁杰、姚崇等,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唐玄宗前期选贤任能,选拔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姚崇、宋璟等人为相,出现“开元盛世”。开元以后用人失当,任李林甫、杨国忠为相,酿成“安史之乱”。 北宋: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使政府的财政收入大为增加,各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不少的荒地辟为良田,军事实力也有所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就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三)重点问题延展 1.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作用与评价(略) 利与弊:利在于: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广大庶族地主通过

26、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读书一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繁荣。弊在于: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总之要用继承和发展的观点认识我国古代考

27、试制度的变革和发展。 经验教训: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完善考试制度,有利于人才选拔;要用德才兼备敢言直谏者;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则危害严重。我们要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正确观念。 联系现实:我国当前推行的考试改革体现了组织和发展教育事业的国家职能。我国的考试改革要始终坚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的原则。这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注意对比,古代的考试制度和现在的考试改革有着本质的不同。还要认识“十五”期间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选拔与任用、考核评价、流动配置、激励监督的制度,形成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

28、机制。 2.注意各朝代对各级官吏监察机构的设置:秦朝御史大夫(兼管);西汉刺史(专管);东汉州牧(权力扩大);北宋通判;元朝御史台;明朝厂卫制度。注意刺史与通判、节度使与转运史的联系与区别。 四、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兴修的重大工程及其社会价值。(一) 专题提示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古代劳动人民巧夺天工,创造了许多人间奇迹,如大运河、都江堰、万里长城、北京故宫等重大水利工程和建筑工程,至今仍倍受世界人民的推崇。尤其是万里长城更成为今天中华民族的象征;大运河把人类社会发展的脉搏及时地传给了与它息息相关的人民,从古代的“南粮北调”到新中国诞生后的“北煤南运”再到21世纪的“南

29、水北调工程”,大运河将重新焕发出青春。(二) 主体线索梳理 1.历代兴修的水利工程(注意新教材增加和删掉的水利工程) 春秋战国:楚相孙叔敖在淮水修的芍陂、秦国蜀守李冰在岷江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泾渭水系修的郑国渠、还要注意教材15页图上漳水上的西门豹渠和吴王夫差开凿的人工运河邗沟。 秦朝:在今广西兴安开通了沟通湘水和离水的灵渠。是世界现存的古老人工运河之一。 两汉:农田水利地区特色明显。A黄河流域以营建灌溉渠系为主,著名工程有漕渠、六辅渠、白渠、龙首渠等。(加上郑国渠关中地区水利工程可简单记忆为“三横两纵”)B江淮、江汉之间以修治天然陂池为主,著名工程有六门陂。C东南以排水筑堤,变湿淤之地为良

30、田为主,著名工程有鉴湖等。D西北主要利用雪水或地下水,修筑特殊的水利工程一坎儿井。(教材带,简单知道四个地区特色即可。) 隋唐:开通大运河有利于农田灌溉。唐朝引漕渠开新潭广通渠,设专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修建了不少水利工程,江南兴建和修复的水利工程,大大超过了六朝的总和。 元朝:开凿会通河(山东东平到临清)、通惠河(通州到大都)。(从方位上可简单记忆为“上通下会”)设大司农司负责农田水利。 2.古代开挖的运河 邗沟开挖于春秋时期的吴国,沟通长江与淮河水系。 灵渠开挖于秦朝,秦始皇伐南越时,由史禄负责兴修,沟通了湘水和离水。这条运河连接了向北流的湘江和向南流的漓江,使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之间沟通,以

31、后历代又曾多次修缮利用,是世界现存古老人工运河之一。 隋朝大运河开挖于605年,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以东都洛阳为中心,东北通到涿郡,东南到余杭。由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组成,全长四五千里。贯穿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流经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六省。成为当时南北交通运输的大动脉。 元朝大运河开凿了从山东东平到临清的会通河。后来又开凿了从通州到大都的通惠河。这就使原有的运河连接起来,北到大都,南抵杭州,全长三千多里。 3.历代王朝重视农业基础建设兴修水利工程的实例。 西汉:汉武帝、汉明帝亲王黄河工地视察; 北魏:孝文帝下令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

32、灌溉; 隋朝:隋炀帝兴修大运河; 北宋:王安石提出实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兴修水利。 4.古代著名的建筑工程 赵州桥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注意赵州桥的特点,与地理的学科联系。) 万里长城从战国到明朝,历代都修建长城。最重要的是秦长城,西起临洮到辽东;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 隋唐长安城和洛阳城注意唐长安城的布局和特点:布局整齐,街道宽阔。城内有坊、有市,市坊分开。 明清北京城1417年明政府开始营建北京,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布局有三重,从里到外依次是宫城、皇城和京城。特点:突出皇权。(2008奥运关注北京)(三) 重点问题延展 1.大运河带给我们的启

33、示 在中国历史上,许多运河都是局部统一时期的历史产物。地区性运河的出现,对不同时期分裂政权的作用和影响是巨大的。 把分裂时期凿成的这些运河改造为发挥全国效益的大运河的一部分,没有统一的国家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对秦始皇、隋炀帝、元世祖不仅应该肯定他们对中国的统一所做的贡献,而且应该承认他们在中国运河三个发展阶段上所做出的功绩。大运河效益发挥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唐、宋、明、清统一王朝政权的兴衰。 运河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大运河的开凿是中华民族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是在对自然地理环境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千百万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它集中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在水利水运、建筑、测量等工程领域的科学成就、智慧和创

34、造。 运河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我国东部平原气候干燥、雨量不均匀,各自然河流的冲积扇镶嵌交叠,地面起伏,给运河保持载船的水量带来困难。没有闸门和牵引,许多河段无是无法通行的,限制了船行速度和运河的承载量,历代统治者必须投人大量的人力物力,不时疏浚,漕运给社会财富带来极大浪费。运河与农田水利灌溉相互争水。京杭大运河的堤岸阻碍运河以西地区的排水,使运西地区常遭受洪涝之灾,土壤逐渐盐渍化。我们应该全面地考察和估价我国运河的作用和影响。 古为今用。古代服从于帝王的巡游征战或南粮北调的运河,历史上的运河传递的绝不仅仅是物质的文明,也不单单是文化的交融,更重要的是运河把人类社会发展的脉搏及时传给了与

35、它息息相关的人民,而这一点对当今的现代化社会也是有所启迪的。新世纪的 “南水北调工程”,大运河也许会重新焕发出青春。 注意运河上游的直沽和与长江交汇处的扬州。元朝在金直沽寨的基础上建立直沽镇,它是漕运和海运的交汇处,明朝1404建天津卫,天津历史上的重要大事应放在近代史中重点复习。隋唐时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手工业特产是铜镜(82页图),商业是江南物产的集散地,有繁华的夜市,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和洛阳,有“天下之盛,扬为首”的说法。 2.如何评价长城这份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略)注意:长城除了“用险制塞”的古代功效之外,还是古代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分界线;农业区与游牧区的分界线;

36、自然地理干旱半干旱区与湿润半湿润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3.古代对黄河的治理。(略)注意:隋唐以前称“河水”,隋唐以后改称黄河。历史上黄河人海多次改道。秦时经河北入渤海,汉代经山东入渤海,北宋经天津入渤海,南宋以后经江苏人东海,直到清末经山东入渤海。还要运用历史、地理知识分析黄河改道现象为什么在长江没有出现的原因?参考答案:我国封建社会以农立国,而农业的发展又只能依赖于增加生产资料,即扩大耕地面积。这样作为封建统治的中心区域,黄河流域地表资源遭到过度开发水土流失严重,河水泥沙含量过高,下游地势平坦,形成淤泥,阻塞河床后,必然出现改道。黄河直到东晋十六国时期仍称河水,就是佐证。黄河流域多

37、次出现分裂战争,尤其是民族间的战争,造成河堤失修,也是出现改道的重要原因。长江流域大规模的开发较晚,江南地区的开发是东晋南朝以后的事,所以地表植被的自然生态保存较好。再加上沿线的湖泊和众多的支流,都可以调节干流流量和流速。这就是长江没有出现过改道的重要历史原因。本题是一道史、地综合题,考生必须综合运用有关历史、地理知识才能正确解答。 五、中国古代的人口迁移与我国现实的基本国情。(一) 专题提示人口对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古代中国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人力是当时生产力的主体,是小农经济的支撑。人口问题是当代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耕地少

38、、底子薄、人均占有资源相对不足,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人力资源丰富,这固然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条件,但人口增长过快,又是我们一个沉重的负担,它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影响着人民生活的改善和民族素质的提高。中国古代人口的迁移,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有助于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提高了各民族的素质;促使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也促使人口分布趋向合理;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南洋经济文化的发展。作为当代的中国学生必须了解我国人口的历史和现状。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农村人口比重大;年龄结构比较年轻,老龄化问题已经出现;人口素质较低;人

39、口地域分布不均。2003年高考文综合就涉及了美国、中国人流迁移和城市化问题。(二)主体线索梳理 1.中国古代的人口(古代史教材涉及到的主要有四点) 秦朝时全国人口约2000多万。 两汉期间发展到约6000万左右。 元朝发展到8000多万。 从康熙初年到鸦片战争爆发前的178年中,我国人口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人口总数连闯四关。1684年达到1亿,1762年突破2亿,1790年朝月3亿,1834年超过4亿。 2.中国古代人口的流向 向中原迁: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向黄河流域迁移。如:“五胡”内迁、女真、蒙古人的南下。有利于民族融合。 向江南迁:由人口众多的黄河流域迁向人口稀少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如西

40、晋“永嘉之乱”后、唐朝“安史之乱”后、北宋“靖康之变”后,中原人民流落江南。有利于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向边疆迁:大多由政府组织军民迁移,从事戍守、开发、屯田等。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和防御。 华人外流:我国古代有很多人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到海外谋生、居住,形成华人外流。如唐朝有人随海上丝绸之路下南洋,明朝郑和下西洋后去南洋的人更多。有利于南洋地区的开发和先进文化的传播。 外族内流:在长期的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过程中,不少外国人来华经商定居,形成外族内流。如唐朝时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到我国居住经商,元朝时形成的新的民族“回族”。 3.古代的经济重心南移(略)中国古代人口的迁

41、移,促使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从战国到两汉,这里一直比南方发达,经济重心在北方。 经济重心转移的过程:古代对南方的开发比较早,但直到三国时期,都处于初步开发阶段,从魏晋开始,北方处于战乱状态,南方相对安定,北方移民的涌入,统治者的重视,相对优越的地理环境,大大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迅速,南北经济趋向平衡。隋朝统一后,随着北方经济的恢复,北方仍是全国经济的重心,但北方的某些方面也依赖于南方的补充,大运河的开凿就是这一形势的体现。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北方经济受到严重破坏,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相对安定,全国的经济

42、重心继续南移。北宋灭亡之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宋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南方经济领先北方的格局最终形成。当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正是经济重心南移的印证。 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明显特征:北方人民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二是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封建割据或封建战乱时突出;三是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响。 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完成的标准:人口数、农产品的产量超过北方;南方持久、稳定地占据优势;新的经济重心取代旧的经济重心,成为新的财税支柱来源。(三)重点问题延展 1.人口迁移的原因:少数民族生产方式的落后和中

43、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吸引少数民族内迁;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导致大量北人南迁;统治阶级出于政治、经济、军事目的组织军民迁移;统治阶级专制统治、土地兼并等,也使农民流离失所,导致人口被迫迁移。此外,国家政策、国土开发、劳动力供求关系(“民工流”)城市化等是建国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2.清代前期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原因 国家统一、疆域扩大、社会安定,为人口的快速增长提供了较大的生存空间。耕地面积迅速扩大、粮食产量的提高,为人口的快速增长提供了较强的物质基础。政府奖励垦荒,宣布“更名田”,实行“摊丁入亩”,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劳动者的负担,进一步刺激了人口的增长。城镇居民人头税的废除,推动了手工业

44、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增加了人口的容量。 3.经济重心转移的原因:(略)历史原因:北方长期战乱,破坏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南方则相对和平稳定;北方农民大批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统治者从维护自身统治出发,重视发展生产。此外,经济重心转移的原因还可以从地理角度来认识:气候影响:宋代以前粮食主要以旱地作物小麦、粟为主,这类作物适宜生长的环境是北方的温带大陆气候。宋时占城稻传入后成为主要农作物,明朝时产量提高、面积扩大,水稻不适宜在温带大陆性气候下种植,而适宜在江南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种植,这里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水资源丰富,水利工程开发好。自然环境

45、:江南多以平原丘陵区为主,土层深厚,易于开垦和操作。茶树、甘蔗、柑橘这些经济作物更是适宜在江南种植。北方水土流失严重,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环境恶化,影响了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及对外贸易也促进了江南的发展。 4.政治经济重心转移带来的相关现象:(略)唐末五代之前,我国的政治、经济中心是统一的,都位于北方黄河流域,这种局面大约持续了2000多年,随着后来政治经济重心的分离,出现了一系列与之有关的现象。例如大运河的开凿与经济、政治中心转移的关系。隋朝开凿大运河,一方面是出于政治上控制全国的需要,但另一方面也满足了统治者从南方获取财富的需求。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迅速,南北经济差距缩小,隋朝时从南方

46、获取财富不仅可能,而且必要。同时,大运河的开凿也有利于南北两大经济区域之间的交流往来,由于政治中心位于黄河中游一带,运河南北两段被开凿成向西北、西南倾斜的走势。到了元、明、清三代,形成了政治中心在北,经济中心在南的格局。统治者需要连接另外两大地理单元,即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同时更需要得到长江流域的经济文化支持。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大运河不仅是连接南北两个经济区域的重要交通线,而且是连接经济中心与政治中心的国家生命线。因此,隋朝大运河绕道洛阳,河道迂回曲折,运转不迅捷的状况就急需改变。元朝于是动员大量的人力、物力将隋朝大运河裁弯取直,以缩短航程。在运河凿成后的1000多年历史中,沿线的经济

47、随着运河的发展而发展,成为特殊的经济发展地带,一些城市的兴衰也与运河的变迁密切相关,如开封、扬州等。注意:政治经济重心转移是整个社会生产力之间辩证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我国当前的西部开发的过程中,开发与保护生态平衡是辩证统一的道理,应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途径。还要注意当前的西部大开发,不是经济重心西移,而是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重大举措,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5.联系当前民工流动,认识充分利用外来劳动力对促进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了解我国建国以来人口迁移的主要迁出区、主要迁移方向以及近年来民工迁出区和流动方向。一是国家有组织地从东部地区的城市调出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和边疆

48、地区的建设;二是东部农村人口移向地广人稀的东北、西北等地,农村人口省区间迁移主流是自发移动。三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主要原因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要辩证地分析认识当前民工流动问题:各地组织有序的民工流动,有效地调整了我国各地区劳动力的余缺,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是民工盲目无序地流动,也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如加重城市和交通负荷,影响社会治安的稳定,因此需要做好有序的组织引导工作。 六、 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与重农抑商政策。(一) 专题提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华民族自古有重视农业的传统。教材中对农业发展史介绍的最为详细,如重农抑商政策、农具的改进、生产技术的进步、水利灌溉的工程、荒地的开垦、农作物品种的增多、粮食产量的提高、经济中心的转移等等。都可以作为小专题进行归纳整理。农业史是中国古代史复习的重点,“三农”问题始终是高考的热点。但要注意两汉和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社会经济都带,重点让学生掌握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隋唐和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概况和特点。(二)主体线索梳理 1.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力的进步 奴隶社会:商周时期使用的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和骨、蚌所制,仅有极少量青铜农具。西周晚期开始使用铁器。春秋时期铁农具已广泛使用。 封建社会:A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