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幽州台歌》讲课稿.ppt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699311 上传时间:2020-10-17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登幽州台歌》讲课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登幽州台歌》讲课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登幽州台歌》讲课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幽州台歌》讲课稿.ppt(2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作者介绍,陈子昂 (661-702),字伯玉,射洪(今属四川)人。他是唐诗革新的先驱者。诗的代表作为感遇38首,旨在抨击时弊,抒写情怀。他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解和政治才能的文人。因曾任右拾遗(以谏为职的官员称作谏官,专挑皇帝的毛病) 后世称陈拾遗。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24岁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武后重视,授麟台正字。后迁右拾遗。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被株连下狱。在26岁、36岁时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颇有些远见。38岁科辞官还乡,后被县令段简迫害,冤死于狱中。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前驱者。其诗思想充实,语言刚健质朴,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张九龄、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都从中

2、受到启迪。,陈子昂评论资料,杜甫:“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 白居易初授拾遗:“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 韩愈荐士:“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本诗的时空背景:幽州台,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j北楼,为战国燕昭王所建,故址在今北京市西南的大兴县,当时是战国时候燕国的国都。燕昭王在公元前213年执政后,励精图治,广招贤士,为了使原来国势衰败的燕国逐渐强大起来,燕昭王建黄金台,置金于黄金台上,延请天下奇士,很快就招到了乐毅等贤能之人,国家迅速强大,后来乐毅带领大军攻打齐国,攻陷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使齐国几乎灭亡。燕昭王在建黄金台之前还曾建碣石宫,把梁人邹衍延请入内,师礼事之,广筹振兴国家大计,

3、并树立了自己贤明哲睿、招贤纳士的良好声誉。,背景意义:,对于我国封建历史上数之不尽的怀才不遇的文人,燕昭王和黄金台都有非常重要的象征意义。陈子昂非常仰慕燕昭王这样的圣明君王,深恨自己生不逢时,不能趋归燕昭王这样的明君麾下建功立业!,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j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

4、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写作背景,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前:过去。,后:未来。,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诗意: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时间的绵长,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念:想到。,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怆然:悲伤的样子。,涕:指眼泪。,诗意: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 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空间的辽阔,登幽州台歌古诗译文,意译 放眼望去哪有以前贤人的踪影,回头看看也不见一个效仿古贤的今人

5、。想到那天悠悠而高远、地悠悠而广袤的天地之间,我独自忧伤啊,让人禁不住泪流满面沾湿了衣襟!,直译 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 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 想到历史上的那些事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无奈, 独自凭吊,我眼泪纵横凄恻悲愁!,这首诗,是古今一致公认的名篇。,诗人登上幽州的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叹。“前不见古人”一句五个字,但却包括了燕昭王在内的许多古代贤王,他们知人善任,人尽其才,大约怎么也不会任用像武攸宜这样的无能之人;至于作者自己,如有像燕昭王这样的统治者,才能一定会得到施展,抱负终会实现。但这一切不过是感慨而已,因为前代的贤王已成过去,是

6、见不着的。,“后不见来者”,后代的贤君也将会有的,但人的生命是如此短暂,自己又怎么能见得着呢!前代的贤王见不着,后代的贤君等不到,空有治国安民的理想,终一生不得实现,这该是多么令人忧郁的事情啊!,内容解析:,1、孤独,2、生之短促,3、怀才不遇,天 地 人孤独,诗歌表现了诗人怎么样的情怀?,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以及对赏贤任能的英明君王的渴盼,也表达了人生的孤独感 。,在艺术表现上,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这样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句式长短参错,音节前紧后舒,这样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诗的题目有

7、一个“登”字但是诗中无一处点明这个字,不过读者又处处感到有这个字的存在。一、二句的“前”与“后”自然是诗人登高所望的“眼前”与“身后”,但他却因此联想到久远的古昔与以后的时代;古今相连,造成了时间的漫长。诗人的苦闷痛苦的心情因时间与空间的衬托,得到了极为深沉的表现。,前三句写诗人登高时的心理活动,最后一句才写外部表情。内心是表情的依赖,表情是内心的反映,两者恰当结合,勾画出一个胸怀大志而又不逢其时、独立悲叹的动人形象。全诗的语句长短不齐,音调富于变化,更有助于表达诗人起伏强烈的慨叹之情。,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由于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

8、名篇。它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诗的题目有一个“登”字但是诗中无一处点明这个字,不过读者又处处感到有这个字的存在。一、二句的“前”与“后”自然是诗人登高所望的“眼前”与“身后”,但他却因此联想到久远的古昔与以后的时代;古今相连,造成了时间的漫长。诗人的苦闷痛苦的心情因时间与空间的衬托,得到了极为深沉的表现。,陈子昂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抒发了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寂寞孤独的情绪。,思想感情:,陈子昂压卷之作。 创造出了空旷苍茫、慷慨悲凉的意境。 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和孤独之感 。,登幽州台歌总结,1.“怆然而涕下”写出了什么? 答:(神态描写)形象逼真的描写了诗人热泪飞洒的

9、情态和悲愤。 2.“独”有什么作用? 答:渲染了诗人心中不可名状的孤独和悲愤。 3.赏析第一句和第二句诗。 答:从时间角度表现了主人公的孤独,为下文抒发悲怆的心情做铺垫。 4.诗人的形象是什么? 答:怀才不遇的孤独和悲愤的形象。,艺术特色:,一二句:时间:俯仰古今,时间绵长。 前后;古人来者。两用“不见”相连, 表现自己的孤独寂寞。 三四句:空间:宇宙寥阔与绵长,个人却渺小与短暂,更何况 生不逢时,于是伤感无限,涕泪交横。,一、直抒胸臆,破空而来,感情的潮水澎湃而出,震撼 人心,具有苍凉悲壮的阳刚之气。,三、深受楚辞的影响 。 、远游: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 、采取了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二、社会意识、宇宙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