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定律之感想(7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6976310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八定律之感想(7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二八定律之感想(7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八定律之感想(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八定律之感想(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二八定律之感想-第 7 页读二八定律之感想 “付出总有回报吗?”、“一份耕耘总会有一份收获吗?”面对生活中所出现的特例我们不禁会常常反问自己道。是的,付出不一定有回报,同样,一分耕耘不会总有一份收获,亦可能一无所有。在世界上,大约80%的资源被20%的人口所消耗掉;在公司的客户中,有20%的客户会为公司带来80%的收入;在企业中,20%的员工为企业创造了80%的财富;另外,约有20%的不小心驾驶者是导致80%的交通意外事故的主要元凶;家中20%的地毯面积可能有80%的磨损;生活中80%的时间里,你穿的是所有衣服中的20%;你的电脑80%的故障,是由于20%的原因造成的;字典中,有20%的字会

2、在你一生中组成80%的文句;在考试中,20%的课本知识可以在试题中得到80%的分数;你20%的朋友,会占去80%你与朋友见面的时间.这个比例说明了什么,又为什么是20%和80%?带着无数的好奇我阅读了二八定律这本书,真的可以说受益匪浅,感触颇深!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在他从事经济学的研究时,偶然注意到19世纪英国人的财富和收益模式,他研究发现:大部分的财富流向了小部分人一边,被一小部分人所占有。而且某一小部分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与这一部分人所占财富的份额,具有不平衡的数量关系。进一步的研究证实,这种不平衡模式会重复出现,具有可预测性。 于是,巴莱多从中归纳了一个简单而惊人的结论:如果2

3、0%的人占有80%的社会财富,由此可以预测,10%的人所拥有的财富为65%,5%的人享有的财富为50%。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违一般人期望的现象:通常情况下,我们80%的努力,也就是大部分付出的努力,是与我们得到的报酬和成果没有关系,或者说没有直接的关系。80%的收获来自20%的努力,其他80%的力气只带来了20%的结果。 他的这个研究成果就是后来著名的80/20法则,又称巴莱多法则、最省力法则、最不平衡杠杆定律。此书的第一章节就是要我们打破常规去认识这个世界。确实,在接触到“二八定律”之后再去观察我们生活周边的事情,不难发现“二八定律”无处不在,并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从事“教师”的我知道

4、,在学校里,违反校纪校规次数最多的来自少数学生,如果再仔细进行统计分析的话,这种不平衡的程度一定会让我们大吃一惊。自古以来,世界上就存在着少数的强势和多数的弱势,我们的生活、社会和工作也反映了这种不平衡的状态。似乎,世界上到处都存在着不平衡,而正是这种不平衡造就了人类进步的动力。这种不平衡苏毅然出于自然现象,但并不是出于自然就一定是正确的。“二八定律”提醒我们应该重视这些不平衡的存在,打破那些束缚我们的常规认识,从而提高生活和工作效率。再回到序言部分,可以说这是一条改变命运的黄金法则!“二八定律”专家理查德科克认为:凡是认真看待80/20法则的人,都会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有时甚至改变命运。理查

5、德科克在牛津读书时,学长告诉他千万不要上课:“要尽可能做得更快,千万不要把一本书从头到尾读完,除非你是为了享受读书本身的乐趣。你读书的时候,应找到一本书的精髓,这可比从头到尾快多了。”而学长真正的意思是说,一本书80%的价值,能在所有页数的20%之内表达,而且只需要看完整本书20%的时间就可看完。科克很喜欢这种学习方法,也一直沿用它。当时牛津并没有一个连续的评分系统,在学校成绩的高低完全取决于课程结束的期末考试。他发现,若分析了过去的考试试题,把这20%,甚至更少的与课程相关的知识准备好,就可以将起码80%的测试内容答得很好。因此,专精于一小部分内容的学生可以给主考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什么都知

6、却不专精的学生却不尽然。这项新的让它并没有非常努力读书,但是却得到了很好的成绩!传统的智慧教你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可是80/20法则却要你小心选定一个篮子,将你所有的鸡蛋放进去,然后像老鹰一样盯紧它!印象特别深的要属书中第三、第四、第五章节了,先说说第三章节吧。第三章节是80/20工作法则。生活中的我们都要工作,因为工作是生活的一大重心。我们总以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努力工作就可能获得相应的报酬。而根据80/20法则来看,这种观念并不正确。80/20法则告诉我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才能获得高报酬,单单工作努力只能带来有限的收获,并非是达到目标的最好方式。书中举了最具代表性的例

7、子,美国巨富、投资大王巴菲特。巴菲特最初只有很少的资金,但后来,他根据自己的兴趣,只做了一点点分析就使资金增值的速度远超过了股票的平均上涨率他的成功并不是靠努力工作。书中提醒我们应该时常以80/20法则来思考工作。80%的收获来自20%的努力;其他80%的力气只带来20%的结果。另外,你还可以发现,在我们周围有80%的人只得到了20%的收获,而有20%的人轻松就获得了80%的酬劳。对于那些让你耗费80%的时间却得不到收获的事物,尽量少做或者放弃吧!当然,这样说并不是在提倡偷懒,在反复阅读数遍的基础下,我深刻认识到:工作只是一种满足人类内在需求的活动,80/20法则很重要的一个思考方式就是告诉大

8、家,工作与生活中都要追求高价值与高满足感;用最少的工作换得最多的价值;工作的质比量重要;切不可在不对头的事上认真。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要在工作中得到乐趣。的确,工作的乐趣是人生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比名望和财富更重要。如果我们对自己的工作感到紧张、厌倦与失望,即使工作为我们带来了名与利,我们的一生也将会十分痛苦。我想80/20工作法则的意义应该就在于:既要用最少时间的工作获得最高的报酬,又要从工作中得到乐趣。结合我的“教师”职业,要从工作中找到乐趣,首先是不要让自己变成工作的奴隶,而要让自己变成工作的主任。对的,我这么对自己说:“今天将是美好的一天,我要去带课了,另外,我自己也可以得到锻炼!”而带给

9、自己工作乐趣的不是最后达到的重点,而应当是工作的历程。就好比一个演员的快乐瑶来自演习的过程,也如我本身,一个教师要在教学中得到快乐一样。是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是工作的准则,为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付出毫无意义。在这个世界上,有20%的人从一开始就做自己喜欢的事,把喜欢的事情作为自己的工作,所以他们不但能够占有80%的财富,也享受了80%的从工作中带来的快乐!此次书中举了梵高这位举世闻名的艺术家的例子,梵高他生前穷困潦倒,逝世后,他的天才画作激励了无数的人,成为留给后世的最宝贵的精神遗产。最初的我以为梵高一定时从小就开始学画画,其实不然。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后,我知道梵高一开始是做画商的,虽然和绘画有一点关

10、系,但毕竟和绘画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然后他做了牧师,一直到他30多岁时才拿起画笔学画画,但不管怎么样,最终他成功了。试想,如果梵高他一直做画商,世界上可能会多了一个富翁;如果梵高一直做牧师,世界上可能会多了一个主教,但是梵高他选择了画画,因为世界上了就有了向日葵、星空等不朽的画作。而他为何会选择绘画?很简单,因为他对绘画感兴趣。正因为感兴趣,他才能接受常人难以想象的经济上的、精神上的压力,这就是兴趣使然。所以,自古就有这样一句话:“有了爱好才能做得精巧。”因为选择了感兴趣的工作,所以才能对自己的工作竭尽全力,从而脑中里才会不时闪现灵感的影子,最终能够促使他们步入成功的大门!关于这个例子,我思考了

11、很久,是的,做自己感兴趣的事,的的确确能够激发起斗志与激情,在思想火花的碰撞下,灵感悄然而生,而成功就在不远之处向你招手!关于书的第四章节80/20时间管理法则,我觉得看过之后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对于自主时间的管理变得效率起来了。生活中,人们似乎习惯于探讨时间太少或者太多的问题,而从不去考虑如何使用时间的问题,也很少注意自己在不同时间内取得的绩效,这是我们对待时间和认识时间的方式出了问题。对于该章节的导引,我觉得这就像是在说我一样,所以在反复推敲之后,领悟颇深。我们,80%的快乐,来自于生命中20%的时间;一个人80%的成就,都是在他自己的20%时间里达成的;最有生产力的20%时间,创造出了8

12、0%的价值.也就是说,我们一生中另外80%的时间,只有20%的快乐;一个人剩余的80%时间,只创造了20%的成果;缺乏生产力的80%工作时间,只产生了20%的价值。这些都说明我们还不知道如何正常效率地管理时间,只是一味地瞎忙,而把80%的时间花在不重要的活动上了。有的人会说:“时间不是一分一秒地走掉了,怎么管理?”的确,时间时不待人的,没有人能“控制”时间,真正能控制的,其实是自己。而所谓的时间管理,就是让你能够产生快乐的20%时间、创造最高价值的20%时间能够增加。该章节开门见山,点名要旨,非常明确。要管理时间,先管理自我。是的,想要管理时间,就必须先管理自我,发掘自己在哪些方面浪费了太多时

13、间,却创造了太少的价值。80/20法则建议,明确态度,再排定先后顺序,订出远期与近期目标是时间管理的必要步骤。书中说到,这个原则,大至拟定人生方向,小至每天、每月、每年的行事日程,都应谨守。譬如,你发现自己一天精力最旺盛的时候在上午,就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这段时间内处理。一天中最差的时段,如果是在下午五六点,那就去做些无关紧要的事。有句话说得好:“有效的时间管理,就是一种追求改变和学习的过程。”时间是公平的,不管是谁,一个人一天只有24小时,我们可以过得很从容,我们也可以把自己弄得凌乱不堪。“没有时间”绝对不是借口,那是你自己的选择。80/20时间管理法则,永远记住先做重要的事情。80/20法

14、则认为:不论事情有多少,永远先做最重要的事情。坚持下去,你会在不知不觉中接近人生的大事。平常的我生活中充满了杂七杂八的事,而我又很少去筛选再去做。而读了这个章节后,我改变了我做事的方式,我会把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情摆在第一位,这是一个好习惯,否则你就会用为一些不重要的事耽误精力和宝贵的时间,对于成大事者而言:永远先做最重要的事情,是他们最佳的工作习惯!书中举了美国伯利恒钢铁公司总裁理查德舒瓦普向效率专家艾维利请教如何更好地执行计划的方法。艾维利声称可以在10分钟内就给舒瓦普一样东西,这东西能把他公司的业绩提高50%。然后他递给舒瓦普一张空白纸,说:“请再这张纸上写下你明天要做的6件最重要的事。”

15、舒瓦普用了5分钟写完。艾维利接着说:“现在用数字表明每件事情对于你和你的公司的重要性。”于是他又花了5分钟。后又说:“把这张纸放进口袋,明天早上就按着这个顺序去完成,即使一天只完成一件也没事。另外,你也可以要求你的员工也这样去做。这个试验你想做多久就多久,然后给我寄张支票,你认为值多少钱就多少钱。”一个月后,舒瓦普寄去一张2.5万美元的支票,还有一封信。信上说,那是他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节课。的确,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得出:人们总习惯与根据事情的紧迫感,而不是事情的重要性来安排先后顺序,这样的做法是被动而非主动的,成功人士一般不会这样工作。80/20时间管理法则的精髓就在于:分清轻重缓急,设定优先顺

16、序!要记住,成大事的人都是以分清主次的办法来统筹时间的!最后一个就是80/20交际法则了,这是我认为整本书中我收获最多的一个大知识点了。生活中,如果让你说出你朋友的名字,可能会有上百人,但如果进行评估,你会发现,每个朋友所给你的价值是相差悬殊的。通常,其中的五六个回避其他的要重要很多很多。“择善而交,择益而交”,朋友不在多,而在真正的价值,而且你与各个重要朋友之间,以及朋友与朋友之间,都有真正的关系。他们能适时地提供你所需的帮助,与你一起谋求共同利益。书中举了中国清末大商人胡雪岩的例子,胡先生生前人缘充沛,冠盖京华,但是真正影响他成功的关键人物只有两个,一个是杭州知府王有龄和湘军名将左宗棠。前

17、者帮助他站稳脚跟,后者则让他事业更上一层楼。职场政治守则第一条就是:“重要的不在乎你懂得什么,而在于你认识谁。”这是我们应当接受并妥善利用的不成文生存法则之一,所以,能够影响我们一生的人,往往只有几个。只有了解清楚谁对自己更重要,在人际交往中,注重这关键的20%的人物,将更有利于我们把握人生。再回到“二八定律”上,当我们第一次接触到这个法则的时候,可能会本能地拿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来进行反驳,用怀疑的眼光来看待这个异端。然而尽管如此,二八定律总是客观的存在着并深深影响着我们,一言以蔽之,“效率”二字是二八定律的精华,所以我们必须正视它,认识它从而运用它!“一分耕耘,多分收获”,这不是痴心妄想、白日做梦,只要我们懂得如何运用这个最不平衡杠杆定律,我相信这是完全有可能实现,而且是很容易实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