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i延迟pci最佳时机.ppt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697382 上传时间:2020-10-16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stemi延迟pci最佳时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stemi延迟pci最佳时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stemi延迟pci最佳时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temi延迟pci最佳时机.ppt(4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STEMI延迟PCI最佳时机:越早越好?不,越早病变相关并发症越多且越重!,中国医学科学院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胡奉环 杨跃进,急性冠脉综合症(ACS),心源性猝死(SCD)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athophysiology of ACS,UA,No ST Elevation,ST Elevation,NSTEMI,Unstable Angina,QWMI,NQMI,Myocardial Infarction,Working Dx,ECG,Cardiac Biomarker,Final Dx,The Lan

2、cet 2001; 358: 1533-1538 and Heart 2000; 83: 361-366.,Presentation,Pathophysiology of STEMI,Modified with permission from Libby Circulation.2001; 104: 365-372.,Management Before STEMI,STEMI 的病理生理和治疗原则,病理生理: 治疗原则:首选冠脉再通治疗(溶栓、PCI或 CABG)恢复心肌血流和再灌注,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冠脉急性闭塞,心肌坏死,STEMI急救:首选再灌注治疗,尽早(12hrs)开通IRA: 恢

3、复冠脉血流(TIMI III级)和心肌再灌注 挽救缺血心肌,缩小梗死面积 防止左室扩大,重构 保护心功能,预防心衰 降低住院病死亡率 ,改善预后 提高生活质量,获得真正康复 越早越好! 方法:溶栓 PCI,CABG 已经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并制订了指南,STEMI:PCI,机械开通闭塞冠脉,尽快恢复血流,技术成熟 分为四类: 直接PCI(不先溶栓)显著获益(IA) 挽救PCI(溶栓未通者)有获益(IB) 立即PCI(溶栓已通者)无获益有害 延迟PCI(溶栓后1-7天)获益(IA) 晚期PCI (late PCI): 错过溶栓者,遭质疑,PCI:不足和“副作用”,不足: 硬件 经验的术者 价高

4、“副作用”:机械挤压斑块 冠脉远端栓塞(血栓、斑块碎片) 再灌注心肌损伤 无再流(血管、心肌)(微血管堵塞) 激活血小板,激发血栓形 成,加重炎症 操作并发症(冠脉、穿刺血管和其它) 血凝功能变化?,STEMI:立即PCI,目的: 开通闭塞血管,防止再闭塞 预防心肌再缺血和再梗死 改善左心室功能 实际无益有害(临床试验): 更多输血、CABG 死亡率增加趋势(与药物和延迟PCI比) LVEF无增加(与药物和延迟PCI比) 原因: 未服ASA 肝素量不足(ACT300秒),STEMI:延迟PCI,AMI后1-7天PCI 目的:防再堵、再梗和再缺血,改善左室功能 不能挽救缺血心肌,缩小梗死面积 能

5、促进存活心肌功能恢复 有软管效应,能预防左室扩大、重构和心衰 可改善长期预后和生活质量,STEMI:延迟PCI,临床试验支持获益 (IA) Meta-analysis (TIMI 4, 9, 10B, and InTIME-II, n=20101): PCI(during hosp.) vs no PCI P In-hosp. ReMI 1.6% 4.5% 0.001 2yr. Mortality 5.6% 11.6% 0.001 GUSTO I US(more PCI) Canada(more med.) P 5yr. Mortality 19.6% vs 21.4% =0.02 随机临床试

6、验(4项) 也支持获益(IA) SIAM III, GRACIA-1, CAPITAL-AMI and LPLS 我们的研究支持首次AMI后常规PCI,疗效好 “Lyse now, stent later”,STEMI:晚期PCI(Late PCI),指早期(12小时)未溶栓和PCI者的延迟PCI TOAT研究:显示PCI对重构不利 DECOPI研究(n=212) 首次Q波MI,IRA闭塞 随机分成PCI(2-15天)vs 非PCI组 终点死亡、非致命MI或快速室性心律失常 6月时:PCI组LVEF高出5% PCI 组IRA通畅率高(82.8% vs 34.2%) 随访(平均34个月)终点:P

7、CI组与非PCI组一样 (7.3% vs 8.7%) 该结果对传统“晚期再通假设”(late open artery hypothesis) 提出质疑 期盼权威性OAT研究结果,OAT(Occluded Artery Trial)试验结果,入选: STEMI 恢复期(2-28天) + IRA闭塞 + LVEF 50%者 (n=2166) 随机分组:PCI组(n=1082) vs 非PCI组(n=1084) 主要终点:死亡 + ReMI + NYHA IV级心衰复合 结果:4年主要终点为17.2% 对15.6% (P=0.20) ReMI为 6.9% vs 5.0% (P=0.08) 各分终点:

8、均无显著差异 结论:此类患者开通IRA非但不获益,反而有非致死 MI 增多趋势 Hillis 评论:-B 防致命性心律失常,抵消了 PCI开通 IRA 的益处! 权威结论挑战“假说”,也挑战临床工作中的共识,Hochman et al. NEJM 2006;355(23):1-13 Hillis et al. NEJM 2006;355(23):2475-2477,不再为此类患者PCI? 延迟PCI: 溶栓者有效, 未溶栓者没效? 原因:药效优?但两组一样 PCI无效,不可能(再通率83%对34%)! PCI优势未显出来?可能! 无优势? 被“副作用”所抵消?,OAT试验引发思考?,OAT试验

9、:PCI的“副作用”,低危患者: 病情稳定 单支病变主导(6-7%非IRA行PCI) 有侧支循环者:90% 无或轻度缺血(运动下):90% 大量存活心肌者:70%,PCI“副作用”明显 GPIIb/IIIa 拮抗剂:72% TIMI III级血流率:仅82%(应当95%) 慢血流率高达18%(绝对不能接受!) 原因: PCI过早(非最佳时机) 平均第8天(3-28天) 在5天内(0.25位数,5天),OAT试验:PCI的“副作用”,AMI (ACS) 过早PCI的风险,患者病情(躯体+心理)不稳定 心功能不稳定(梗死区心肌未完全恢复) 血管病变不稳定:刚破裂,未“痊愈” PCI:易血栓形成 易

10、远端栓塞(EMERALD) 易无再流(18%!) 易再灌注损伤,无再流现象 无再流现象(No-Reflow Phenomenon, NRF): 闭塞的冠脉再通后,无心肌组织灌注的现象, 冠脉造影:血流慢( TIM II级)而无 机械梗阻和竞争血流存在 心肌组织:灌注缺损(MCE),AMI PCI:最高11.5% 斑块旋磨:7.7% 斑块旋切:4.5% SVG血管:4.0% 常规PCI:1-2%,No-reflow 发生率,Piana etal. Circulatin 1994;89:2514-2518 Abbo etal. Am J Cardiol 1995;75:778-782,严重心肌缺血

11、:低血压、休克 心血管崩溃 完全AVB (CV Collapse) 死亡 处理棘手:非 机械措施所能及,措手不及 预后差:住院死亡 15% 再梗率高 31% 心室扩大和心衰多(Ito等),No-reflow后果严重,Abb et al. Am J Cardiol 1995;75:778-782,No-Reflow影响预后,Wainstein(2001): 135/4264 (3.1%) No-Reflow使MACE4倍(18.1% vs. 4.6%, P0.001) No-Reflow 当时恢复血流,以后的预后仍不好 Leopold(2000): 134/2318(5.8%) TIMIII级

12、In-hospital 死亡(1.5% vs. 0.14%) CK (14.9% vs. 5.9%) MACE (15.7% vs. 7%),Eeckhout和Kern: 实验性(experimental)NRF MI再灌注性(MI reperfusion)NRF 血管性(angiographic)NRF AMI急诊PCI的无再流:可归血管性、最好归MI再灌注性NRF Galiuto等: 结构性NRF:微血管结构破坏,不易改善 功能性NRF:微血管结构完整,其功能障碍 (痉挛、栓塞),易改善,No-reflow 分类,微血管水平血流受阻 微血管结构破坏,为结构性无再流 微血管功能损伤痉挛,属功

13、能性无再流 交感N、ET、TXA2、5-NT NO、KATP 微血管再灌注损伤 血小板激活 白细胞聚集 氧自由基 微血管栓塞微血栓、粥样斑块的碎片,病理生理机制,血栓性病变 ACS(ST、非ST AMI和UAP)急性期( 2周) Kotani等:ACS PCI后无再流者吸出更多粥样斑块和胆固醇结晶 不稳定病变 破裂、溃疡、退行性SVG病变,脂质池样病变(IVUS) SVG退行性病变 旋磨和旋切时,No-reflow 危险因素,病例1、延迟PCI过早(4d)发生无再流,谢明,男性,45岁 2009-06-19 AMI IPW 2009-06-23 造影,PCI中出现无再流 2009-07-08

14、康复出院,AMI 4D,AMI 4D,AMI 4D,病例2、AMI 第7天PCI无再流,男性,60岁 AMI IPW 第7天造影,PCI 发生无再流,抢救成功,AMI 7D,AMI 7D,延迟PCI:最佳时机?,病情稳定(躯体和心理) 梗死区心肌完全恢复(需4周) 心功能稳定 IRA病变稳定(不会或最少引起无再流) 最佳时机:约2周,高危4周,个别再延迟 PCI TIMI III级血流率95%! 不是越早越好!是迟些好!,指南为何没有规定最佳时机?,未做CRT研究,无依据 未引起重视,认为IIb/IIIa拮抗剂已改善预后 只对一般(普通),不对个别 只制订原则,不注意小节 最佳时机:迟些好!

15、具体掌握:依患者病情和医师判断经验 要知道:延迟PCI, 有约10%的高危患者有风险!,病例3、AMI 2周复查造影血栓消失,男性55岁,AMI IPW 15天 AMI后3天造影RCA血栓,TIMI血流0级,LAD/LCX未见狭窄 抗凝、抗血小板等治疗10天,造影RCA血栓消失,无狭窄病变,TIMI III级血流,AMI 3d,AMI 15d,AMI 3d,病例4、AMI 1月PCI ,未发生No-reflow,男性,46岁 AMI IPW 1月 1月造影,RCA激化血栓病变 PCI 顺利成功,无并发症发生,AMI1月,病例5、AMI第9天,心脏破裂,刘普汗,男性,75岁, 07-3-17:S

16、TEMI (IPW) , 溶栓后,病情“平稳” 一周后,发作胸痛4小时,ECG无变化 第9天:心脏破裂(电-机械分离,心包填塞),无症状 3月21日入院时,痛发作时,伴出汗 3月24日下颌疼,缓解75%时 3月24日下颌疼痛,3月25日无症状,小 结,STEMI延迟PCI:不是越早越好 而是迟些(约2周)好 早、迟获益均相当,但过早风险大,迟些更安全 此原则可延伸至ACS 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病情,特别是病变掌握 造影下的不稳定病变,必须后延, 待稳定后再行PCI 如果病变仍不稳定,使用保护远端装置 做好抢救准备 医患等几方 共赢是共同目标! Good luck!,谢 谢 !,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