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园哭闹现象分析及处理(7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6957814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幼儿园哭闹现象分析及处理(7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班幼儿园哭闹现象分析及处理(7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班幼儿园哭闹现象分析及处理(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幼儿园哭闹现象分析及处理(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班幼儿园哭闹现象分析及处理-第 7 页小班幼儿园哭闹现象分析及处理一、 现象描述小班新生入园是其家庭生活走向集体生活的第一步。物化环境的改变会给他们带来诸多的不适应。其外在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幼儿园的哭闹现象。1. 持续型哭闹轩轩妈妈早上送轩轩来园后即偷偷走掉了。轩轩在发现妈妈离开后立即开始哭闹,要找妈妈。教师百般哄劝均无效。午睡时轩轩在床上哭着睡着了,醒来后继续哭,直到晚上妈妈来接才停止哭闹。2. 间歇型哭闹杰杰来到幼儿园很乖,一直安静地坐在椅子上。午餐时,杰杰突然哭着要妈妈。老师去哄他,姐姐不哭了。到了睡觉的时间,杰杰又坐在自己的床上哭了起来,怎么都不睡觉。老师把他带出来,她不哭了。下午吃

2、点心时,杰杰又看着点心哭着要妈妈。3. 感染型哭闹晨晨早上来园后很平静地跟妈妈说再见,后来一直安静地坐在椅子上跟着老师做游戏。旁边的小小一直在哭。一开始晨晨看着小小脸上的神情也变了样。不一会他也张开嘴巴哭着要妈妈了。4. 分离型哭闹琪琪来到教室后,发现奶奶有要走的趋势,立刻大哭向门口跑去,被老师拦住了。琪琪一直在教师里哭着跳着。这时,教师播放了孩子们接触过的亲子音乐,琪琪的哭声也随之变小了。不一会他就跟着音乐动了起来,后来一直都没哭。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小班新生幼儿园入园后存在持续型哭闹、间歇型哭闹、感染型哭闹和分离型哭闹四种现象。二、 原因分析(一) 小班新生幼儿的年龄特点1. 心理依恋性较强

3、幼儿来到幼儿园,接触到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这种不适感让幼儿感到不安、焦虑、无安全感。幼儿来园的哭现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源于幼儿与心中依恋对象的分离而产生的“分离焦虑”。2. 情绪化,易受感染小班幼儿情绪化,因此其情绪易受他人影响,也特别容易转移。因此一些不哭的幼儿看到其他幼儿哭闹后很快就哭闹起来,一些本来哭的幼儿也会因为其他注意力的分散而很快转移注意力,不哭了。3. 自我中心小班幼儿还处于自我意识中,他们根据自己的感受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对周围他人的活动并不感兴趣。因此虽然有那么多同伴在,他们只愿意选择那些熟悉的环境和熟悉的人群。(二) 幼儿的实际情况1. 家庭带养经观察,持续型哭闹的幼儿多来自隔

4、代带养或母亲全职带来的家庭。这两种状况都容易造成幼儿极度依赖的心理。幼儿在家庭中已经建立了一种事事代劳的生活方式,因此来到幼儿园后,环境的改变和凡事要亲身而为的状态让幼儿有了本能的情绪宣泄一哭。2. 家长接送一些家长十分关注幼儿在园情况,于是在幼儿入园后依然在教室外密切关注,幼儿由于出入园,大多还没找到乐趣所在,看到自己的亲人在外驻足,难免会开始掉眼泪。此外,不同家长接送也会造成幼儿入园的不用情况,如天天较依赖妈妈,每天早上奶奶送时,他就会爽快地跟奶奶说再见,但只要是妈妈送了,就会大哭大闹。(三) 幼儿的需要妮妮在奶奶走后就趴在门边哭着要奶奶。这时教师走过去,把妮妮抱在怀里,并一直安慰她。不一

5、会妮妮就不哭了,并坐在桌子边玩起了雪花片。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说人有生理、安全和归属的需要。幼儿的入园焦虑说明他们也有这些需要。当幼儿的需要未被满足时,幼儿就会出现哭闹现象。三、 策略分析(一) 环境给小班幼儿缓冲的坡度1. 动物形象挖掘幼儿的兴趣所在教师在前期的家访中得知幼儿都非常喜欢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角色形象。于是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布置了以“|喜羊羊与灰太狼”为主题的主题墙,幼儿来园后立刻被墙面吸引,几个孩子甚至还有一搭没一搭地交流了几句。营造幼儿喜欢的环境,不仅要画面鲜艳、温馨,需要挖掘幼儿的兴趣所在,这就要求教师在环境创设中要充分挖掘幼儿的兴趣所在。2. 人物照片抓取幼儿的好奇心教师在

6、布置主题墙树时,将幼儿的照片彩打出来贴在树上,豆豆边哭边到处看,结果看到了墙上的照片。突然他跑到前面去,指着自己的照片说:“老师,这个是我。我的照片怎么在这里啊”。幼儿园中的环境对幼儿来说是陌生的。所以小班新生入园后会因陌生而产生焦虑。因此在环境创设时,教师可在环境中渗透一些熟悉的因素。3. 音乐氛围调动幼儿的愉悦情绪教师在教室里播放幼儿第一天试学时学习的音乐小手小脚,音乐一响,几个孩子就开始跟着音乐做起动作来。几个哭闹的幼儿也边哭边看着那群动起来的孩子,最后也不由自主地动了起来。小班幼儿喜欢欢快的音乐,他们的情绪特别容易受欢快音乐的感染。教师可在幼儿来园前准备一些欢快的儿童音乐来调动幼儿的愉

7、悦情绪。4. 爱让幼儿安心心理环境的营造比物化环境更重要。教师通过自身的言行让幼儿受到教师的爱。如早上迎接幼儿入园时的招呼,一个拥抱都是在用言行来传达幼儿浓浓的爱。(二) 多渠道给幼儿情绪宣泄的平台1. 合理释放小班幼儿情绪化的特点使得他们经常出现言行不一致的特点。如一些幼儿一直在说:我不哭了,我不哭了。但眼泪还是不断地留下来。针对这样的幼儿可让他们尽情地哭一会,宣泄一下自己的情绪。2. 有效安抚焦虑是幼儿入园的障碍之一。因此教师要对哭闹的幼儿进行安抚。(1) 语言安抚小班出入园幼儿哭闹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要妈妈(爸爸、奶奶)。这时教师的回应可以从三方面入手:意识告诉幼儿妈妈(爸爸、奶奶

8、)去上班了,他们会在下午三点半的时候接他们回家。这种说法的效果持续的时间一般不够长;二是告诉幼儿园老师就是妈妈。这种情况可以安抚一部分幼儿,并使这一部分幼儿在一天中持续跟着她。(2) 行为安抚小班幼儿感知外界事物是具体形象的,因此教师也要通过外在的肢体动作来安抚幼儿的不安情绪。如给幼儿一个拥抱,轻拍其后背等。3. 积极转移(1) 言语的转移霆霆早上来园哭了起来,教师将其带到一边。不一会,霆霆边哭边指着自己的鞋子:老师,你看。老师发现霆霆今天穿了一双新鞋子。于是立即夸奖霆霆的样子,并询问诸如谁买的、在哪里买的、家里谁最好等问题。作为幼儿教师不难发现,很多小班幼儿正在哭时会突然冒出一些话,如我也喜

9、欢洋洋、我们家也有这样的玩具等。因此教师可在幼儿哭时细心观察,找到其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聊天。(2) 环境的转移囡囡经常出入幼儿园,所以奶奶送来后表现得很勇敢,一直在桌子边玩玩具。结果丁丁进来后就一直坐在位子上哭。囡囡看着丁丁,不一会也哭了起来。小班幼儿情绪易受感染,因此经常出现一个幼儿哭闹着许多幼儿都哭了起来,这时教师带幼儿到睡房坐一会,或去外面走一走。事实证明,当幼儿到了安静地环境或离开教室后情绪很容易平静下来。(3) 注意力的转移顶顶看到奶奶走后就大哭起来,教师边哄边把她抱了起来。恰好到了评比栏边,教师问:咦,你的照片在哪里啊?丁丁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过来,积极地投入到找照片的过程中去。这也给

10、予了一线教师一些启发,幼儿在从家庭向幼儿园过渡的环节中,除了利用家长这个人力资源来过渡外,还可以再环境、物化资源上对幼儿的适应进行过渡,逐渐转移其负面情绪的注意力。4. 冷处理远远进班时哭的特别凶,教师怎么安慰都不行,也许是意识到自己的方法不对,教师选择暂时离开一会,但很快教师就发现元元在一边玩起了玩具,一点都不哭了。一一早上一来就开始哭着要妈妈,老师看着急忙将她抱了起来,并给予安慰,很快一一不哭了。教师想放一一下来取玩玩具,但刚一放手,一一又开始大哭起来。元元是因为教师的安慰反而更激发了他内心对妈妈的留恋;一一是为了能引起教师的关注,所以本能地选择了哭泣的方式来让教师给予安慰和爱的行为。入园

11、初,教师都特别关注那些哭泣的幼儿。但是对待哭泣幼儿的方法不一。对待以上两种类型的幼儿都可以采取冷处理的办法。但是要让他们明白教师是关注他们的,只是由于一些原因暂时不能和他们一起玩。对待一一更要如此。一味地哄抱只会让他更加依赖,情绪难以平复。(三) 家长的通力配合纲要中指出,家长资源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的原则,吸引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因此小班幼儿入园初的顺利过渡,与家长也有密切的关系。1. 参与亲子课程在幼儿入园初,幼儿园一般会进行一些亲子课程以让幼儿在熟悉的人际氛围中顺利过渡。因此教师在入园初的亲子课程中要充分发挥家长资源的作用。首先将亲子活动的方案提前给家长

12、,让家长知道怎么做。其次一些常规习惯细节的处理上,要请家长配合教育。如教师在示范洗手的正确方法后,可请家长在带幼儿洗手时能够监督幼儿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2. 接送人的选取一般情况下,小班幼儿较依赖的亲人多为女性长辈,如妈妈、奶奶。而且女性特有的感性,也躲让他们在送幼儿入院时的依依不舍而忍受着巨大的心理煎熬。这种现象无疑给幼儿的入园过渡带来了很大干扰,因此在送幼儿入园的对象时,可选择幼儿相对来说较不依赖的亲人。下午的接幼儿对象则可以任意安排。3. 逗留时间尽量缩短东东上过托班,因此入园后一直表现得很独立,却从不哭闹。这一天是爸爸送来的,东东很爽快地跟爸爸说再见后就开始玩玩具。结果爸爸一直在门外逗留观望,惹得东东无心玩玩具,一直在与爸爸对视。陆续来了一些哭闹的幼儿,最后东东也开始哭了起来。很多时候,原本不哭的幼儿在看到外面亲人的观望后都开始掉眼泪。所以家长再送幼儿入园后要果断滴与幼儿说再见后即刻离开幼儿的视线。家园双方是一个相信信任的关系,因此幼儿入园后家长也应该对教师放心。适应是小班幼儿入园时面临的第一个考验。他们顺利快速地适应幼儿园生活,首先需要教师的爱心、耐心和恒心。其次是教师技巧方法的巧妙使用,而这一切均要教师走进幼儿、有一颗童心。最后也需要家长的配合,利于幼儿一声发展的爱才是真爱,也只有为幼儿一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实现幼儿教育的真正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