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诊断的专家共识(4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6836495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窒息诊断的专家共识(4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生儿窒息诊断的专家共识(4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生儿窒息诊断的专家共识(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窒息诊断的专家共识(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生儿窒息诊断的专家共识-第 4 页新生儿窒息诊断的专家共识2016/09/24 06:32:37儿科助手新生儿窒息诊断的专家共识新生儿窒息(asphyxia)是指由于分娩过程中的各种原因使新生儿出生后不能建立正常呼吸,引起缺氧、酸中毒,严重时可导致全身多脏器损害的一种病理生理状况,是围产期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正确复苏是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和伤残率的主要手段。目前,国内新生儿窒息诊断大多仍单独使用Apgar评分,国内已有学者提出重新认识新生儿窒息的诊断问题及应正确认识Apgar评分对新生儿窒息诊断的价值。一、关于新生儿窒息诊断的变迁1.Apgar评分的应用Apgar评分是由Dr.

2、VirginiaApgar在1953年提出来的用于快速评估新生儿生后一般状况的方法。Apgar评分由5项体征组成,5项体征中的每一项授予分值0、1或2,然后将5项分值相加,即为Apgar评分的分值。Apgar评分作为评估新生儿出生时生命状况和复苏效果是一种简捷实用的初筛指标。但是,近20余年人们对Apgar评分的诊断价值不断提出质疑:(1)Apgar评分虽可识别新生儿有无抑制,但不能区别抑制的病因;(2)低Apgar评分并不等同于窒息,低评分的原因可能不是宫内缺氧;(3)早产儿由于肌张力弱和对刺激反应差,其Apgar评分可低于正常;(4)没有突出呼吸抑制,把相同的分值赋予了重要性并不相等的5个

3、成分;(5)1minApgar评分与患儿远期预后无明显相关性,5mim低评分与预后相关性更强;(6)主要不足之处在于敏感度高而特异度低,常导致窒息诊断扩大化。而且,国内部分医疗单位及个人不能正确执行评分,个体主观影响较大,降低了评分的可靠性。Apgar评分低的原因可能不一定是宫内缺氧,5minApgar评分03分的新生儿中仅38%、5min46分者仅8%存在胎心监护异常,单用Apgar评分诊断窒息显然是不妥的。此外,美国新生儿复苏指南指出,Apgar评分可评价窒息的严重程度和复苏的效果,但不能指导复苏,因为它不能决定何时应开始复苏,也不能对复苏过程提供决策。评分是生后1min完成的,但窒息新生

4、儿不能等1min后再进行复苏。2.关于脐动脉血气近10年来,有研究认为应增加脐动脉血气作为新生儿窒息的诊断标准。脐动脉血气代表新生儿在产程中血气变化的结局,能揭示有无缺氧、酸中毒及其严重程度,反映窒息的病理生理本质,被认为比Apgar评分更客观、更具有特征性。新生儿窒息的本质是由于胎盘/胎儿血流气体交换障碍导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及代谢性酸中毒。发生严重酸中毒和窒息且pH7的新生儿其主动脉最大血流和主动脉舒张压明显降低,甚至不能测出,致冠状动脉血流灌注下降而加重心肌缺血缺氧,但经合适心肺复苏及使用肾上腺素,主动脉舒张压(正常为20mmHg)上升,从而使冠状动脉血流灌注增加。加强心肺复苏应该将纠

5、正低氧血症及增加冠状动脉灌注作为重点。近年来国内外均提出,Apgar评分对诊断新生儿窒息的敏感度高,特异度较低,而脐动脉血气(pH和碱剩余)指标特异度高,敏感度较低,两者结合可增加其准确性。(注:1.脐动脉血流由胎儿流出,反映胎儿的情况;脐静脉血流由胎盘流向胎儿,能反映孕母酸碱平衡和胎盘的功能,条件允许可以留取动静脉两份标本对照。2.脐动脉血标本的留取:分娩后立即用2把血管钳夹胎儿侧的脐带,另2把血管钳夹胎盘侧,留取的脐带应长10-20cm,用肝素化的注射器抽取后针尖密封,即刻送检。)3.国内外对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的探讨1996年美国儿科学会联合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更改了新生儿窒息的诊断标准,即

6、必须同时具备以下4条:(1)生后严重代谢性酸中毒(脐动脉血pH7;(2)Apgar评分03分持续5min;(3)有神经系统症状如惊厥、昏迷及肌张力低下等;(4)有多器官损害。并明确指出:低Apgar评分并不等同于窒息,如将Apgar评分作为诊断窒息的唯一标准,则是对Apgar评分的误解和滥用。但也有研究认为该诊断标准太苛刻。该研究纳入29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其中47例符合上述标准,但符合全部4条标准的只有10例(21%),诊断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漏诊率竟高达79%。结合我国国情考虑,以上诊断标准太过严格,不适合我国推广。2013年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制定了新生儿窒息诊断和分度标准建议:

7、(1)产前具有可能导致窒息的高危因素;(2)1或5minApgar评分7分,仍未建立有效自主呼吸;(3)脐动脉血pH7.15;(4)排除其他引起低Apgar评分的病因。以上(2)(4)为必要条件,(1)为参考指标。二、关于我国新生儿窒息诊断的几点专家共识1.关于Apgar评分的应用Apgar评分在国际上已用了半个世纪,目前我国也还在应用,尽管有不少问题和缺陷,但仍不失为新生儿出生时最简捷实用的初筛评估方法,但是要注意如下问题:(1)由于Apgar评分的缺陷,单纯用Apgar评分诊断新生儿窒息,有一定局限性,不能将Apgar评分作为诊断窒息的唯一标准。(2)Apgar评分可作为评价窒息严重程度和

8、复苏效果的部分手段,但不能完全指导复苏,因为它不能决定何时应开始复苏,也不能对复苏过程提供决策。复苏程序要按照新生儿复苏指南流程图的要求进行。因为复苏措施是改变Apgar评分的要素,因此在评分时应用的复苏措施也应同时记录。2.关于脐动脉血气分析如上所述,Apgar评分敏感度较高而特异度较低,脐动脉血气(pH和碱剩余)特异度较高而敏感度较低,两者结合可增加准确性。因此建议,在二级及以上或有条件的医院,对出生后怀疑有窒息的新生儿,应常规做脐动脉血pH检查,Apgar评分要结合脐动脉血pH的结果作出窒息的诊断。单纯Apgar评分低但pH正常,不诊断新生儿窒息,可诊断“低Apgar评分”。在无条件做脐

9、动脉血气分析的医院,仅Apgar评分异常,也可称之为“低Apgar评分”。但考虑到目前国际、国内的疾病诊断编码的现状,对于“低Apgar评分”,目前仍可列入新生儿窒息的诊断。关于脐动脉血气诊断窒息的标准值,国内外都做了不少研究,国外将脐动脉血pH7.0作为新生儿窒息不良预后最高危因素。窒息缺氧新生儿需心肺复苏者若脐血pH7.0,83.3%预后不良;若脐血pH7,10.8%预后不良,诊断新生儿窒息的敏感度为86%,特异性度92%,阳性预测值为89%。Nelson Textbook of Pediatrics(2011年,19版)已将新生儿窒息最高危因素改为pH6.7,碱剩余25mmol/L。20

10、08年3月2009年9月,我国新生儿脐动脉血气指标研究协作组组织5省6家医院进行脐动脉血气指标诊断新生儿窒息的多中心临床研究;2012年12月至2015年全国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临床诊断多中心研究纳入111例具有生后脐动脉血pH及碱剩余值的新生儿,结果显示pH7及碱剩余16mmol/L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更高。参照以上研究,建议pH7及碱剩余1416mmol/L可作为诊断新生儿窒息的标准。3.关于国际新生儿窒息的诊断标准关于国际上用的必须同时具备4条的诊断标准,对于目前我国情况来说太苛刻,全部符合此4条标准者,实际已是缺氧缺血性脑病(应属于严重窒息)。如严格按此4条诊断,会造成部分漏诊,故结合目

11、前国情在我国尚不能推广。但是如果此4条皆具备,可肯定为重度窒息。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新生儿复苏学组组织相关专家讨论,提出关于结合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pH诊断新生儿窒息的具体方案如下:(1)新生儿生后仍做Apgar评分,在二级及以上或有条件的医院生后即刻应做脐动脉血气分析,Apgar评分要结合血气结果作出窒息的诊断。轻度窒息:Apgar评分1min7分或5min7分,伴脐动脉血pH7.2;重度窒息:Apgar评分1min3分或5min5分,伴脐动脉血pH7.0。(2)未取得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的,Apgar评分异常,可称之为“低Apgar评分”。考虑到目前国际、国内的疾病诊断编码的现状,对

12、于“低Apgar评分”的病例,Apgar评分3分列入严重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7分列入轻或中度新生儿窒息的诊断。需要说明的是,本共识推荐的新生儿窒息诊断方案为双轨制,“低Apgar评分”并未取得相关的国内外编码。因此建议在具体实行过程中,具体病例的诊断包括病历封面仍应该采用轻或中度窒息、重度窒息,以避免病例诊断和统计的困难。“低Apgar评分”在做临床流行病学和比较研究时可以应用,以方便国际交流和科研论文发表。(3)应重视围产期缺氧病史,尤其强调胎儿窘迫及胎心率异常,在有条件的医院常规定时做胎心监护,呈现不同程度胎心减慢、可变减速、晚期减速、胎心变异消失等,可作为新生儿窒息的辅助诊断标准,尤其是对于没有条件做脐动脉血气的单位,可作为诊断的辅助条件。资料来源: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新生儿复苏学组新生儿窒息诊断的专家共识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6,19(1):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