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pptx

上传人:修**** 文档编号:36824188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PPTX 页数:66 大小:377.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pptx(6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章第六章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纳税人的筹划纳税人的筹划 计税依据的筹划计税依据的筹划 税率的筹划税率的筹划 优惠政策的筹划优惠政策的筹划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 1、掌握纳税人身份筹划的方法;、掌握纳税人身份筹划的方法; 2 2、掌握各收入项目的政策规定及筹划思路;、掌握各收入项目的政策规定及筹划思路; 3 3、掌握税率的政策规定及筹划思路;、掌握税率的政策规定及筹划思路; 4 4、掌握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政策规定及筹划思路。、掌握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政策规定及筹划思路。重点及难点重点及难点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计税依据、税率的筹划依据和思路个人所得税纳税人、计

2、税依据、税率的筹划依据和思路第一节第一节 纳税人筹划纳税人筹划 一、纳税人的税法规定一、纳税人的税法规定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依据住所和居住时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依据住所和居住时间两个标准,区分为居民和非居民。间两个标准,区分为居民和非居民。 居民纳税人:居民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无住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所而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 非居民纳税人非居民纳税人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住;无住所且居住不满无住所且居住不满1 1年年 税法规定,居民纳税人负无限纳税义务,即就其来源于中税法规定,居民纳税人负无限纳税义务,即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

3、和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非居民纳税人国境内和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非居民纳税人仅负有限纳税义务,即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缴纳个仅负有限纳税义务,即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人所得税。 由于非居民纳税人的纳税义务远轻于居民纳税人的纳税义由于非居民纳税人的纳税义务远轻于居民纳税人的纳税义务,因而个人在进行纳税筹划时可将居民纳税人身份变成务,因而个人在进行纳税筹划时可将居民纳税人身份变成非居民纳税人的身份,从而减轻自己的税收负担。非居民纳税人的身份,从而减轻自己的税收负担。 减轻税负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改变自己的住所,二是减轻税负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改变自己的住所

4、,二是根据各国具体规定的临时离境日期,恰当安排自己离境时根据各国具体规定的临时离境日期,恰当安排自己离境时间。间。 对非居民来说,增加离境次数或离境天数是避免成为对非居民来说,增加离境次数或离境天数是避免成为居民纳税人居民纳税人、增加个人所得税负担的途径之一。增加个人所得税负担的途径之一。 进行这种筹划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而且还要进行进行这种筹划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而且还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避免节省的税额不够由于筹划带来的成本成本收益分析,避免节省的税额不够由于筹划带来的成本支出。支出。 第二节第二节 计税依据的筹划计税依据的筹划 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为纳税人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即个人所得

5、税的计税依据为纳税人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即纳税人取得的收入总额扣除税法规定的费用后的余额。纳税人取得的收入总额扣除税法规定的费用后的余额。 由于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实行分项征收制,费用的扣除采用由于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实行分项征收制,费用的扣除采用分项确定,分别采取定额分项确定,分别采取定额、定率定率的的扣除方法,并且每项收扣除方法,并且每项收入的扣除范围和扣除标准不尽相同,因此其应纳税额自然入的扣除范围和扣除标准不尽相同,因此其应纳税额自然也就存在差异。也就存在差异。 一、工资、薪金所得纳税筹划一、工资、薪金所得纳税筹划 1 1、工资薪金福利化、工资薪金福利化 支付工资薪金的单位为员工确定适当的而不

6、是较高的名义支付工资薪金的单位为员工确定适当的而不是较高的名义工资,然后以税法允许的各种福利补贴的方式保证员工的工资,然后以税法允许的各种福利补贴的方式保证员工的实际工资水平和生活水平,而且不直接将各种补贴款发放实际工资水平和生活水平,而且不直接将各种补贴款发放给纳税人,而是由企业支付、纳税人享受各种福利待遇。给纳税人,而是由企业支付、纳税人享受各种福利待遇。 提高员工福利的常见方式:提高员工福利的常见方式: (1 1)由企业单位提供低租金的住房,而不是支付含有购)由企业单位提供低租金的住房,而不是支付含有购房费用或房租补贴的高工资;房费用或房租补贴的高工资; (2 2)由企业向个人提供种种福

7、利设施及服务,如提供免)由企业向个人提供种种福利设施及服务,如提供免费的医疗保障及文化、教育和服务设施,这样可以在职工费的医疗保障及文化、教育和服务设施,这样可以在职工收入没有增加的情况下使生活和消费水准得到较大幅度的收入没有增加的情况下使生活和消费水准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从而降低应纳税所得额;提高,从而降低应纳税所得额; (3 3)由企业向员工提供交通工具,减少工资中的交通补)由企业向员工提供交通工具,减少工资中的交通补贴等。贴等。 2 2、工资薪金所得均匀分摊法、工资薪金所得均匀分摊法 由于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应纳税所得额由于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应纳税所得额越大

8、,其适用的税率越高。因此,相对于工资薪金所得非越大,其适用的税率越高。因此,相对于工资薪金所得非常均衡的纳税人而言,工资薪金所得极不均匀的纳税人的常均衡的纳税人而言,工资薪金所得极不均匀的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就较重。此时,纳税人采取工资薪金所得均匀分税收负担就较重。此时,纳税人采取工资薪金所得均匀分摊法,将较高月份与较低月份的工资进行平均,可以降低摊法,将较高月份与较低月份的工资进行平均,可以降低税率,减轻税负。税率,减轻税负。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季节性较强的企业或企业中的特殊岗位。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季节性较强的企业或企业中的特殊岗位。 例:嘉庆公司实行效益工资制,例:嘉庆公司实行效益工资制,2008

9、2008年该公司职员李峰年该公司职员李峰1 1月月1212月份的工资情况如下:月份的工资情况如下: 4 0004 000、1 9001 900、4 6004 600、1 1 400400、7 4007 400、1 6001 600、1 5001 500、3 4003 400、2 2002 200、1 6001 600、2 2 900900、8 0008 000。在。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费用扣除标准为计算个人所得税时费用扣除标准为20002000元元/ /月,该怎样筹划才能使李峰的税负减轻月,该怎样筹划才能使李峰的税负减轻? ? 纳税分析:李峰的工资收入各月极不均衡,造成他在收入纳税分析:李峰的工

10、资收入各月极不均衡,造成他在收入低时不用纳税,收入高时税负高达低时不用纳税,收入高时税负高达800800多元。这是由于收多元。这是由于收入高时适用税率过高导致的。如果李峰与公司达成协议,入高时适用税率过高导致的。如果李峰与公司达成协议,由公司对其工资收入进行税收筹划,那么公司根据他在以由公司对其工资收入进行税收筹划,那么公司根据他在以往年度的业绩,估算其月平均工资水平,确定每月工资支往年度的业绩,估算其月平均工资水平,确定每月工资支付标准,到年底再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核算,则可使其节付标准,到年底再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核算,则可使其节省税款。省税款。 3 3、年终奖最佳筹划、年终奖最佳筹划 自自2

11、0052005年年1 1月月1 1日起,对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一次性日起,对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一次性取得的全年取得的全年奖金,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计算单独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计算时以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纳税,计算时以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12个月的商数来确定个月的商数来确定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如果在发放年奖金的当月,雇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如果在发放年奖金的当月,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应将年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应将年奖金减除奖金减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

12、额的差额”后的余额,按上述办法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后的余额,按上述办法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雇员取得的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奖金,雇员取得的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奖金,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得税。 例例1 1:斯达公司业务员张冬和王坤:斯达公司业务员张冬和王坤20112011年年1212月份的工资均月份的工资均已缴纳个人所得税。已缴纳个人所得税。1212月底,张冬取得年终奖金月底,张冬取得年终奖金1 18 8万元,万元,王坤取得年终奖金王坤取得年终奖金1 19 9万元。试分析

13、张冬和王坤的年终奖万元。试分析张冬和王坤的年终奖金税后净收入情况。金税后净收入情况。 (1)(1)张冬的年终奖金税后净收入情况。张冬月均奖金张冬的年终奖金税后净收入情况。张冬月均奖金15001500元元(18 000(18 00012)12),故适用,故适用3 3的税率,则的税率,则 年终奖金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年终奖金应纳个人所得税额18 00018 0003 3540(540(元元) ) 张冬税后净收入张冬税后净收入18 00018 00054054017460(17460(元元) ) (2)(2)王坤的年终奖金税后净收入情况。王坤月均奖金王坤的年终奖金税后净收入情况。王坤月均奖金1583.3

14、31583.33元元(19 000(19 00012)12),故适用,故适用1010的税率,速算扣除的税率,速算扣除数为数为105105。则。则 年终奖金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年终奖金应纳个人所得税额19 00019 0001010一一1051051795(1795(元元) ) 王坤税后净收入王坤税后净收入19 00019 0001795179517205(17205(元元) ) (3)(3)张冬税后净收入比王坤多张冬税后净收入比王坤多255255元元(17460(1746017205)17205)。 纳税分析:张冬的年终奖金比王坤少纳税分析:张冬的年终奖金比王坤少1 0001 000元,可是,他元

15、,可是,他的税后净收入比王坤多的税后净收入比王坤多250250元,其原因在于我国个人所得元,其原因在于我国个人所得税对年终奖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的确定是以月平均数为标税对年终奖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的确定是以月平均数为标准,而用于计算的数据是全年奖金。如果企业发的年终奖准,而用于计算的数据是全年奖金。如果企业发的年终奖刚刚处在两档之间的分隔点附近,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刚刚处在两档之间的分隔点附近,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此,因此,企业在发放年终奖金时应根据情况适当调整年终奖企业在发放年终奖金时应根据情况适当调整年终奖金的额度以及合理制定年终奖金的支付时点和数额。金的额度以及合理制定年终奖金的支付时点和

16、数额。 例例2 2:20122012年,中国公民王先生预计每月工资为年,中国公民王先生预计每月工资为45004500元,元,根据业绩情况,王先生本年度业务奖金预计根据业绩情况,王先生本年度业务奖金预计3600036000元。其元。其奖金发放有以下五种方式:奖金发放有以下五种方式: 方案一:奖金平均到每月发放,每月发放方案一:奖金平均到每月发放,每月发放30003000元。元。 方案二:年底一次性发放年终奖方案二:年底一次性发放年终奖3600036000元;元; 方案三:年中与年终分次发放,方案三:年中与年终分次发放,7 7月份发放半年奖月份发放半年奖1000010000元,元,年末发放全年奖年

17、末发放全年奖2600026000元;元; 方案四:年中与年终分次发放,方案四:年中与年终分次发放,7 7月份发放半年奖月份发放半年奖1200012000元,元,年末发放全年奖年末发放全年奖2400024000元;元; 方案五:分次发放奖金,每月发放奖金方案五:分次发放奖金,每月发放奖金10001000元,年末发放元,年末发放全年奖全年奖2400024000元。元。 要求:要求:1 1、计算五种方案下每年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计算五种方案下每年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2 2、根据上述业务,为企业提供奖金最优发放建议。、根据上述业务,为企业提供奖金最优发放建议。 解:(解:(1 1)五种方案下每年应

18、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五种方案下每年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方案一:奖金平均到每月发放:方案一:奖金平均到每月发放: 月应纳税所得额月应纳税所得额=4500+3000=4500+30003500=40003500=4000元元 月应纳个人所得税月应纳个人所得税=4000=400010%10%105=295105=295元元 年应纳个人所得税年应纳个人所得税=295=29512=354012=3540元元 方案二:年底一次性发放年终奖:方案二:年底一次性发放年终奖: 月应纳税所得额月应纳税所得额=4500=45003500=10003500=1000元元 月应纳个人所得税月应纳个人所得税=1000=

19、10003%=303%=30元元 360003600012=300012=3000 年终奖年终奖3600036000元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分别为元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分别为10%10%和和105105 年奖金应纳个人所得税年奖金应纳个人所得税=36000=3600010%10%105=3495105=3495元元 年应纳个人所得税年应纳个人所得税=30=3012+3495=385512+3495=3855元元 方案三:年中与年终分次发放:方案三:年中与年终分次发放: 除除7 7月外,月应纳税所得额月外,月应纳税所得额=4500=45003500=10003500=1000元元 月应纳个人所得税

20、月应纳个人所得税=1000=10003%=303%=30元元 7 7月份发放半年奖时应纳税所得额月份发放半年奖时应纳税所得额=4500+10000=4500+100003500=110003500=11000元元 7 7月份应纳个人所得税月份应纳个人所得税=11000=1100025%25%1005=17451005=1745元元 260002600012=216712=2167 年终奖年终奖2600026000元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分别为元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分别为10%10%和和105105 年终奖应纳个人所得税年终奖应纳个人所得税=26000=2600010%10%105=2495105

21、=2495元元 年应纳个人所得税年应纳个人所得税=30=3011+1745+2495=457011+1745+2495=4570元元 方案四:年中与年终分次发放:方案四:年中与年终分次发放: 除除7 7月外,月应纳税所得额月外,月应纳税所得额=4500=45003500=10003500=1000元元 月应纳个人所得税月应纳个人所得税=1000=10003%=303%=30元元 7 7月份发放半年奖时应纳税所得额月份发放半年奖时应纳税所得额=4500+12000=4500+120003500=130003500=13000元元 7 7月份应纳个人所得税月份应纳个人所得税=13000=13000

22、25%25%1005=22451005=2245元元 240002400012=200012=2000 年终奖年终奖2400024000元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分别为元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分别为10%10%和和105105 年终奖应纳个人所得税年终奖应纳个人所得税=24000=2400010%10%105=2295105=2295元元 年应纳个人所得税年应纳个人所得税=30=3011+2245+2295=487011+2245+2295=4870元元 方案五:奖金分方案五:奖金分1313次发放:次发放: 月应纳税所得额月应纳税所得额=4500+1000=4500+10003500=2000350

23、0=2000元元 月应纳个人所得税月应纳个人所得税=2000=200010%10%105=95105=95元元 240002400012=200012=2000 年终奖年终奖2400024000元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分别为元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分别为10%10%和和105105 年终奖应纳个人所得税年终奖应纳个人所得税=24000=2400010%10%105=2295105=2295元元 年应纳个人所得税年应纳个人所得税=95=9512+2295=343512+2295=3435元元 (2 2)年终奖最优发放建议:应选择方案五发放奖金。)年终奖最优发放建议:应选择方案五发放奖金。 二、劳务报

24、酬所得的筹划二、劳务报酬所得的筹划 1 1、劳务报酬所得的费用转移、劳务报酬所得的费用转移 筹划思路:提供劳务的个人,可以考虑将本应由自己承担筹划思路:提供劳务的个人,可以考虑将本应由自己承担的费用改由对方承担,相应地减少自己的劳务报酬所得,的费用改由对方承担,相应地减少自己的劳务报酬所得,使改变后的劳务报酬实际水平与以前保持一致。使改变后的劳务报酬实际水平与以前保持一致。 例:高级工程师赵某从长春到深圳为某公司进行一项工程例:高级工程师赵某从长春到深圳为某公司进行一项工程设计,双方签订合同并规定:公司给赵某支付工程设计费设计,双方签订合同并规定:公司给赵某支付工程设计费5 5万元人民币,往返

25、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等一概由赵万元人民币,往返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等一概由赵某某自负,假设往返的飞机票、住宿费、伙食费等必要开支自负,假设往返的飞机票、住宿费、伙食费等必要开支共计共计1000010000元。元。请问,在该笔收入中,赵某是否存在个请问,在该笔收入中,赵某是否存在个人所得税的筹划空间?人所得税的筹划空间? 案例解析:案例解析: 未筹划时,赵某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为:未筹划时,赵某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为:5000050000(1 120%20%)30%30%200020001000010000元元 赵某实际得到的税后所得为:赵某实际得到的税后所得为:500005000010000100

26、004000040000(元)(元) 则则赵某最后的净收入为赵某最后的净收入为3000030000元。元。 在签订合同时,赵某与对方商议,让对方承担交通费、住在签订合同时,赵某与对方商议,让对方承担交通费、住宿费和伙食费等,并相应地把劳务报酬降为宿费和伙食费等,并相应地把劳务报酬降为4000040000元。元。 此时,赵某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此时,赵某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4000040000(1 120%20%)30%30%2000200076007600(元)(元) 实际净收入为:实际净收入为:40000400007600=324007600=32400(元)(元) 税收筹划后,尽管赵某的名

27、义收入减少了税收筹划后,尽管赵某的名义收入减少了1000010000元,但净元,但净收入却增加了收入却增加了24002400元。元。 2 2、劳务报酬分割计税、劳务报酬分割计税 税法规定,劳务报酬所得以每次收入减除一定费用后的余税法规定,劳务报酬所得以每次收入减除一定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对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对“次次”进行进行了定义:了定义: 所得属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所得属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 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次; 个人兼有

28、不同的劳务报酬所得,应当分别减除费用,计算个人兼有不同的劳务报酬所得,应当分别减除费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缴纳个人所得税。 例例1 1:某纳税人在:某纳税人在20082008年年6 6月份同时给几家公司提供劳务,月份同时给几家公司提供劳务,取得多项收入:提供技术咨询获得报酬取得多项收入:提供技术咨询获得报酬2000020000元,给某外元,给某外资企业当翻译,获得资企业当翻译,获得2000020000元的翻译报酬,代广告公司设元的翻译报酬,代广告公司设计广告,取得报酬计广告,取得报酬1500015000元,请为该纳税人计算应缴的个元,请为该纳税人计算应缴的个人所得税。人所得税。 案例解析:案

29、例解析: 如果纳税人把各项劳务所得加总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则如果纳税人把各项劳务所得加总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则应纳税所得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为: (20000200002 21500015000)(1 120%20%)4400044000(元)(元) 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440004400030%30%200020001120011200(元)(元) 如果纳税人根据如果纳税人根据“次次”的定义把各项劳务报酬分开计税,的定义把各项劳务报酬分开计税, 则咨询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则咨询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2000020000(1 120%20%)20%20%3200

30、3200(元)(元) 翻译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翻译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2000020000(1 120%20%)20%20%32003200(元)(元) 设计费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设计费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1500015000(1 120%20%)20%20%24002400(元)(元) 共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共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3200+3200+2400=88003200+3200+2400=8800(元)(元) 显然,后者比前者节税显然,后者比前者节税24002400元。元。 例例2 2:周教授为某校聘任为兼职教授,每周到该校授课一:周教授为某校聘任为兼职教

31、授,每周到该校授课一次,每次酬金次,每次酬金20002000元,每月元,每月4 4次,每学期次,每学期4 4个月。若该校一个月。若该校一次性支付酬金给周教授次性支付酬金给周教授3200032000元,则周教授应纳税额为:元,则周教授应纳税额为:3200032000元元(1-20%)(1-20%)30%-200030%-2000元元=5680=5680元;若周教授与该元;若周教授与该校商定,酬金按月支付,则周教授每次(月)应纳税额为:校商定,酬金按月支付,则周教授每次(月)应纳税额为:80008000元元(1-20%)(1-20%)20%20%12801280元;元;4 4个月周教授共计纳税:个

32、月周教授共计纳税:12801280元元4 451205120元,共节税元,共节税560560元。元。 利用该种筹划方法需要注意的问题:利用该种筹划方法需要注意的问题: 不同项目的劳务报酬所得应分开计税;不同项目的劳务报酬所得应分开计税; 同一项劳务报酬所得计税的次数越多,就会避免被加成征同一项劳务报酬所得计税的次数越多,就会避免被加成征税,因此,对同一项劳务报酬所得,应尽量将其分割成多税,因此,对同一项劳务报酬所得,应尽量将其分割成多次所得。次所得。 三、稿酬所得的税收筹划三、稿酬所得的税收筹划 1 1、系列丛书筹划法、系列丛书筹划法 根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个人以图书、报刊方据个人所得

33、税法的有关规定,个人以图书、报刊方式出版、发表同一作品,不论出版单位是预付还是分笔支式出版、发表同一作品,不论出版单位是预付还是分笔支付稿酬,或者加印该作品再付稿酬,均应合并稿酬所得按付稿酬,或者加印该作品再付稿酬,均应合并稿酬所得按一次计征个人所得税。但对于不同的作品却是分开计税,一次计征个人所得税。但对于不同的作品却是分开计税,这就给纳税人的筹划创造了条件。如果一本书可以分成几这就给纳税人的筹划创造了条件。如果一本书可以分成几个部分,以系列丛书的形式出现,则该作品将被认定为几个部分,以系列丛书的形式出现,则该作品将被认定为几个单独的作品,单独计算纳税,从而扩大免征金额,降低个单独的作品,单

34、独计算纳税,从而扩大免征金额,降低应纳税额。应纳税额。 例:高教授是某大学的英语教师,在考研英语辅导方面颇例:高教授是某大学的英语教师,在考研英语辅导方面颇有心得,许多人建议他编写一本考研英语辅导用书,高教有心得,许多人建议他编写一本考研英语辅导用书,高教授接受此建议,准备编写一本授接受此建议,准备编写一本英语考研宝典英语考研宝典,包括单,包括单词、语法、完型填空、阅读、写作、听力六部分约词、语法、完型填空、阅读、写作、听力六部分约4040万字,万字,将取得稿酬将取得稿酬2040020400元,高教授可通过怎样的筹划减轻个人元,高教授可通过怎样的筹划减轻个人所得税税负所得税税负? ? 方案一:

35、如果高教授只出版一本方案一:如果高教授只出版一本英语考研宝典英语考研宝典,则,则 应纳个人所得税应纳个人所得税=20400=20400(1(12020) )2020(1(13030) ) 2284.8(2284.8(元元) ) 方案二:如果高教授将一本书编写成一套方案二:如果高教授将一本书编写成一套英语考研宝英语考研宝典典,丛书一共,丛书一共6 6本,分别是本,分别是单词分册单词分册、语法分语法分册册、完型填空分册完型填空分册、阅读分册阅读分册、写作分册写作分册、听力分册听力分册、平均每本书稿费、平均每本书稿费34003400元。元。 每本书稿酬应纳个人所得税每本书稿酬应纳个人所得税=(340

36、0=(3400800)800)2020(1(13030) )364(364(元元) ) 系列丛书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合计系列丛书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合计=364=3646 62184(2184(元元) ) 沈老师的税负减轻了沈老师的税负减轻了100.8100.8元元(2284.8(2284.8一一2184)2184)。 2 2、增加前期写作费用、增加前期写作费用 根据税法规定,个人取得的稿酬所得只能在一定限额根据税法规定,个人取得的稿酬所得只能在一定限额内扣除费用。稿酬所得应纳税款的计算是用应纳税所得额内扣除费用。稿酬所得应纳税款的计算是用应纳税所得额乘以税率而得,税率是固定不变的,应纳税所得额越大,

37、乘以税率而得,税率是固定不变的,应纳税所得额越大,应纳税额应越大。如果能在现有扣除标准下,再多扣除一应纳税额应越大。如果能在现有扣除标准下,再多扣除一定的费用,减少名义稿酬所得,就可以减少应纳税额。一定的费用,减少名义稿酬所得,就可以减少应纳税额。一般的做法是可通过和出版社协商,让其提供尽可能多的设般的做法是可通过和出版社协商,让其提供尽可能多的设备或服务,将费用转移给出版社,降低自己的名义稿酬所备或服务,将费用转移给出版社,降低自己的名义稿酬所得。如可考虑由出版社负担资料费、书写工具、交通费、得。如可考虑由出版社负担资料费、书写工具、交通费、住宿费等。住宿费等。 例:某作家欲创作一本小说,需

38、要到外地去体验生活。例:某作家欲创作一本小说,需要到外地去体验生活。预计全部稿费收入预计全部稿费收入2020万元,体验生活等费用支出万元,体验生活等费用支出5 5万元。万元。 筹划分析:筹划分析: 如果该作家自己负担费用,则其:如果该作家自己负担费用,则其: 应纳税额应纳税额200000200000(1 12020)2020(1 13030)2240022400(元)(元) 实际税后收入实际税后收入20000020000022400224005000050000127600127600(元)(元) 如果改由出版社支付体验生活费用,则实际支付给该如果改由出版社支付体验生活费用,则实际支付给该作家

39、的稿酬为作家的稿酬为1515万元,则其:万元,则其: 应纳税额应纳税额150000150000(1 12020)2020(1 13030)1680016800(元)(元) 实际税后收入为实际税后收入为1500001500001680016800133200133200(元)(元) 通过以上计算得知,改由出版社支付体验生活费用,则可通过以上计算得知,改由出版社支付体验生活费用,则可节税节税56005600元。元。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筹划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筹划 税法规定,以无形资产投资入股,参与投资方的利润分配,税法规定,以无形资产投资入股,参与投资方的利润分配,共同承担投资风险的行为,不

40、征收营业税,相应也无需缴共同承担投资风险的行为,不征收营业税,相应也无需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以及个人所得税。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以及个人所得税。 对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进行筹划的思路就在于对比转让与投对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进行筹划的思路就在于对比转让与投资的税费、收益,看哪种行为对纳税人最为有利。资的税费、收益,看哪种行为对纳税人最为有利。 例:甲从事发明创造获得了专利,现有一家公司欲以例:甲从事发明创造获得了专利,现有一家公司欲以5050万万元购买其专利,同时另一公司欲成立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元购买其专利,同时另一公司欲成立一家高新技术企业,邀请甲以其专利投资入股,该专利权可估价邀请

41、甲以其专利投资入股,该专利权可估价5050万元,占公万元,占公司司10%10%的股份,预计该高新技术公司的盈利能力为每年的股份,预计该高新技术公司的盈利能力为每年5050万元。甲该如何选择呢?万元。甲该如何选择呢? 案例解析:案例解析: 如果甲以如果甲以5050万元将其专利转让,则万元将其专利转让,则 甲应纳的营业税及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为:甲应纳的营业税及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为:50505%5%(1 17%7%3%3%)2 27575(万元)(万元) 甲应纳的个人所得税为:(甲应纳的个人所得税为:(50502 27575)(1 120%20%)20%20%7 75656(万元)(万元) 甲应纳的

42、税费合计为:甲应纳的税费合计为:2 275757 7565610103131(万元)(万元) 税后实际收益为:税后实际收益为:505010.3110.3139.6939.69(万元)(万元) 如果甲以其专利权投资入股于高新技术公司,公司年盈利如果甲以其专利权投资入股于高新技术公司,公司年盈利5050万元,甲每年可获得股息收入万元,甲每年可获得股息收入5 5万元万元,则,则股息收入应缴股息收入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纳个人所得税:505010%10%20%20%1 1(万元)(万元) 甲每年的税后实际收益为:甲每年的税后实际收益为:5 51 14 4(万元)(万元) 这样,甲只要这样,甲只要1010年

43、就可收回全部转让收入年就可收回全部转让收入4040万元万元,而且继,而且继续保留其续保留其5050万元的股份。万元的股份。 利用该种筹划方法需要注意的问题:利用该种筹划方法需要注意的问题: 如果纳税人不急于获取现金,可以选择投资入股的形式,如果纳税人不急于获取现金,可以选择投资入股的形式,这样,特许权使用费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能带来收益,同这样,特许权使用费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能带来收益,同时又可以少负担税收。时又可以少负担税收。 采取投资形式,被投资的企业必须是前景看好的企业。如采取投资形式,被投资的企业必须是前景看好的企业。如果企业没有发展潜力或特许权很快就会过时,纳税人采用果企业没有发展潜力

44、或特许权很快就会过时,纳税人采用转让的形式较好。转让的形式较好。 五、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的筹划五、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的筹划 税法规定,股息、红利所得都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另有税法规定,股息、红利所得都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另有规定除外)。当扣缴义务人将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分配规定除外)。当扣缴义务人将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分配到个人名下时,应确认所得的支付并按税收法规规定及时到个人名下时,应确认所得的支付并按税收法规规定及时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股息、红利筹划的重点在于如何减少分配利润,或保留的股息、红利筹划的重点在于如何减少分配利润,或保留的盈余通过其他方式转移出去,给投

45、资者带来间接的节税收盈余通过其他方式转移出去,给投资者带来间接的节税收益。益。 六、财产租赁所得的筹划六、财产租赁所得的筹划 个人所得税法规定,财产租赁所得一般以个人每次取得的个人所得税法规定,财产租赁所得一般以个人每次取得的收入,定额或定率减除规定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收入,定额或定率减除规定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额。 在在确定财产租赁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时,纳税人在出租财确定财产租赁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时,纳税人在出租财产过程中缴纳的税金和教育费附加以及能提供有效、准确产过程中缴纳的税金和教育费附加以及能提供有效、准确凭证的修缮费用(其扣除额以每次凭证的修缮费用(其扣除额以每次8008

46、00元为限;一次扣除元为限;一次扣除不完的,准予在下一次继续扣除,直到扣完为止不完的,准予在下一次继续扣除,直到扣完为止) )准予扣准予扣除。除。 利用该种筹划方法需要注意的问题:利用该种筹划方法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税法对扣除费用的顺序作了规定,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税法对扣除费用的顺序作了规定,纳税人必须严格遵守。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顺序依次如下:纳税人必须严格遵守。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顺序依次如下: 财产租赁过程中缴纳的税费;由纳税人负担的该出租财产财产租赁过程中缴纳的税费;由纳税人负担的该出租财产实际开支的修缮费用;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标准。实际开支的修缮费用;税法规定的费用扣

47、除标准。 第三节第三节 税率的筹划税率的筹划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是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是3 345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劳务报酬适用的是三级超额累进税率;稿酬所得适用劳务报酬适用的是三级超额累进税率;稿酬所得适用20%20%的税率,并按应纳税额减征的税率,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30%,故其实际税率为,故其实际税率为14%14%;其;其他所得适用的是他所得适用的是2020的比例税率。由于相同数额的工资、的比例税率。由于相同数额的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等所适用的税率不同,因此利用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等所适用的税率不同,因此利用税率的差异进行纳税筹划是节税的一个重要方

48、法。税率的差异进行纳税筹划是节税的一个重要方法。 一、劳务报酬与工资、薪金的转化一、劳务报酬与工资、薪金的转化的筹的筹划划 工薪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的最大区别在于:所得的获得者工薪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的最大区别在于:所得的获得者是否同劳务需求单位存在雇佣关系。是否同劳务需求单位存在雇佣关系。 纳税人可以通过对雇佣关系的处理来安排所得性质,使所纳税人可以通过对雇佣关系的处理来安排所得性质,使所获收入被定位于最有利的税收位置,从而达到避税的目的。获收入被定位于最有利的税收位置,从而达到避税的目的。 例例1 1:郑先生是某研究所的研究员,:郑先生是某研究所的研究员,20082008年每月工资收入年每月工

49、资收入2 2 500500元,应丙公司之邀,为其提供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元,应丙公司之邀,为其提供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平均每月取得收入平均每月取得收入4 0004 000元。郑先生可怎样减轻自己的税元。郑先生可怎样减轻自己的税负负? ? 方案一:如果郑先生与该公司没有固定的雇佣关系,按照方案一:如果郑先生与该公司没有固定的雇佣关系,按照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应分开计算缴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应分开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郑先生应纳税额计算如下:纳个人所得税。郑先生应纳税额计算如下: 工资、薪金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工资、薪金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额(2 5002 500

50、2 0002 000)5 52525(元)(元) 劳务报酬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劳务报酬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额4 0004 000(1(12020) )2020640(640(元元) ) 两项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合计两项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合计2525640640665665(元)(元) 方案二:如果郑先生与该公司有固定的雇佣关系,则由该方案二:如果郑先生与该公司有固定的雇佣关系,则由该公司支付的公司支付的4 0004 000元作为工资、薪金收入应和单位支付的元作为工资、薪金收入应和单位支付的工资合并缴纳个人所得税:工资合并缴纳个人所得税: 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应纳个人所得税额(2 500(2 5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财务管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