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宏观经济学-江西财大,.pptx

上传人:修**** 文档编号:36816160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PPTX 页数:31 大小:97.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宏观经济学-江西财大,.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第三章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宏观经济学-江西财大,.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宏观经济学-江西财大,.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宏观经济学-江西财大,.pptx(3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章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两部门经济模型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z本章主要介绍凯恩斯主义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z本章研究的主要问题:y凯恩斯主义的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y凯恩斯主义的投资函数y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y乘数模型一、凯恩斯主义的消费函数理论影响消费支出决定因素的几种理论z消费函数反映的是消费支出与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关系。z西方经济学中有关影响消费支出的模型:y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定y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定y弗里德曼的持久性收入理论y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模型凯恩斯主义消费函数理论的基本假设z经济中只存在两个部门:企业和家庭;z不存在政府,即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国民收入;z利率、工资和价格是固定不

2、变的;z潜在的国民收入(YF)是固定不变的。凯恩斯主义消费函数的数学表达式zC = a + bYdz或: C = a + bYz其中:C代表消费;a代表自发性消费(a0);Yd(或Y)代表个人可支配收入;b代表边际消费倾向(0b1)。边际消费倾向(MPC)z边际消费倾向:消费增量(C)同可支配收入增量( Y)的比值。(0b1)zMPC= C / Yz从几何意义上来说,边际消费倾向是消费曲线的斜率值。平均消费倾向(APC)z平均消费倾向:消费总量(C)同可支配收入总量( Y)的比值。zAPC= C / Y例题z设消费函数为C=200+0.8Y,Y=1000,请问:自发性消费量、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

3、消费倾向各是多少?z答:y自发性消费量:200yMPC: 0.8yAPC:1450图和消费曲线OCY450AC0Y1C1Y2C2C3Y3消费曲线的平移z在微观经济学中曾经介绍过“消费量的变化”和“消费的变化”的区别。z“沿着消费曲线的移动”和“消费曲线的平移”的区别:y沿着消费曲线的移动是反映消费量和收入变化之间的关系;y消费曲线的平移是指除国民收入因素以外的其它因素的变化对消费量的影响。影响消费曲线移动的因素z财富(wealth);z对未来价格和收入的预期;z价格水平;z收入分配;z税收;z利率。消费曲线平移动图示OCY450C1a1C2a2C3a3二、储蓄函数z储蓄:没有用于消费的那一部分

4、国民收入。z储蓄函数的推导;y设消费函数 C=a+bYy因为 S=YCy所以 S=-a+(1b)Yy其中,(1b)代表边际储蓄倾向MPS与APSz边际储蓄倾向(MPS):储蓄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值。zMPS= S/ Yz = (YC)/ Yz =1C/ Yz =1MPC=1bz平均储蓄倾向(APS):储蓄总量与收入总量的比值。zAPS = S/Y=(YC)/ Y=1APC储蓄曲线的推导OYC450aC=a+bYAOSY-aBS= -a +(1-b)Y储蓄曲线的推导OYC450aC=a+bYAOSY-aBS= -a +(1-b)Y三、投资支出z投资(investment):在一定时期内新增加的资本

5、存量。z在简单的凯恩斯主义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投资被视为给定的(自发变量) ,即认为投资与国民收入无关,I=I0 。 z投资支出主要包括购买建筑物、设备支出和存货投资。 投资曲线OYII0I=I0四、两部门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模型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分析方法z利用消费函数,即(C+I)分析法;z利用储蓄函数,即I=S分析法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均衡条件z利用消费函数得:Y=AE=C+Iz利用储蓄函数得:I=S(一)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数学法(利用消费函数)z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yY=C+IyC=a+bYyI=I0z解联立方程得均衡国民收入为:zY=(a+I0)/(1-b)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图示法(

6、利用消费函数)OYAE450aC=a+bYa+I0AE= (a+I0)+bYYE(二)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数学法(利用储蓄函数)z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yI=SyS=-a+(1-b)YyI=I0z解方程组得:zYe=(a+I0)/(1-b)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图示法(利用储蓄函数)OYS/I-aS=-a+(1-b)YI=I0YE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图示法(比较)AEYOCAEYEOYS/ISIYE五、乘数模型(Multiplier model)z乘数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卡恩(Hahn)在1931年提出的,后来被凯恩斯加以利用,成为凯恩斯主义和其它宏观经济学派用来分析宏观经济的一个重要的工具

7、。z乘数效应通常是指自变量的变化对因变量具有倍数作用,即因变量的改变量是自变量增量的倍数。乘数效应也称倍数效应或放大效应。z本节仅介绍投资乘数和消费乘数。(一)投资乘数z投资乘数是指改变投资量会带来倍数于投资增量的国民收入的增量。z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为 : Ye=(a+I0)/ 1-bz现假定自发投资量由I0增加到(I0+I),那么国民收入会增加多少呢?z通过对均衡国民收入解求偏导得:dY/dI= 1 / 1-b 即: Y =(1 / 1-b) I z投资乘数:I= Y / I= 1 / 1-b 图解中的投资乘数OY450AEaCa+I0AE1AY1IAE2BY2Y注:增加自发投资量会使消费曲线上移至AE1,此时均衡国民收入为Y1。如果在原有的投资I0的基础上增加投资I, AE1曲线就会上移到AE2的位置,这时均衡国民收入就增加到Y2。(二)自发消费支出乘数OY450AEaCa+I0AE1AY1aAE2BY2Y注:1、增加自发消费量会使AE1曲线就会上移到AE2的位置,这时均衡国民收入就增加到Y2。2、自发消费支出乘数 :a=1/1-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财务管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