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收入核算体系.pptx

上传人:修**** 文档编号:36815178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PPTX 页数:44 大小:393.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民收入核算体系.pptx(4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 2 2 章章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8/28/20221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2.1 2.1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2.2 2.2 国民收入指标体系及相互关系国民收入指标体系及相互关系 2.3 2.3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2.4 2.4 国民收入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国民收入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2.5 2.5 国民收入流量循环国民收入流量循环8/28/202222.1 2.1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流量与存量流量 是在某一段时间内所发生的经济总量。例如,我国 在2005年内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价值。存量 一国在某一特定时点上所拥有的经济总量。例如, 我国20

2、05年12月31日所拥有的人口总量。8/28/202232.1 2.1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流量与存量流量与存量之间的关系 流量的积累会形成存量。今年的资产(存量)等于 去年的资产(存量)加上今年的投资(流量)。 某一时期内存量的变动就是作为流量的投资。每一 个时期的储蓄是流量,但是,各时期储蓄的累加结果 却形成存量。8/28/202242.1 2.1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物质产品平衡体系与国民帐户体系物质产品平衡体系(MPS) 指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以前普遍采用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由 前苏联首创,认为只有物质产品的生产才是生产,是一种以限 制性生产为指导思想的核算体系。国

3、民帐户体系(SNA) 指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统计范围既包括 物质生产领域,又包括非物质生产领域。8/28/202252.1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物质产品平衡体系与国民帐户体系 我国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实践 从建国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一直采用MPS,它是与高度集中 的计划管理体制相适应的一种核算体系。 1993年开始放弃MPS采用以SNA为基本框架的核算体系,同 时保留MPS的一些核算口径和内容, 既向国际标准靠拢,又 便于历史资料进行的比较。 2003年实施一套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即中国国民经济 核算体系(2002),完成了向SAN体系的转变。8/28/20226SNAS

4、NA与与MPSMPS的比较的比较 相同点 不同点对国民收入核算时皆以货币为单位,将不同时期国民经济活动的成果换算成价值单位,并进行加总和平均。采用范围不同。改革以前的社会主义国家普遍采用MPS;SNA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按支出法、收入法和部门法核算理论基础不同。MPS的理论基础则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SNA的理论基础是西方经济学。统计结果皆进行必要的结构和动态调整。统计范围不同。MPS统计范围不包括第三产业,统计口径包括中间投入品;SNA统计范围既包括物质生产领域又包括非物质生产领域,统计口径只包括最终产品和劳务。8/28/202272.2 2.2 国民收入指标体系及相互关系国民收入指标体系及

5、相互关系GDP和GNP定义 国民生产总值(GNP) 一定时期内,利用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 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国内生产总值(GDP) 一定时期内在一国家领土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 务的价值总和。8/28/202282.2 2.2 国民收入指标体系及相互关系国民收入指标体系及相互关系GDP和GNP定义 最终产品和劳务 供最终消费和使用而不再作为投入品的产品和劳务。 中间产品和劳务 不是供最终消费和使用而是在以后的生产阶段中作为投入 品的产品和劳务。8/28/202292.2 2.2 国民收入指标体系及相互关系国民收入指标体系及相互关系GDP和GNP区别 GDP采用本土原则

6、。衡量位于一国领土内的生产要 素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国民产出,以地理上的国境 为统计标准。 GNP采用国民原则。衡量一国居民拥有的生产要素 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国民产出,以人口为统计标准。8/28/2022102.2 2.2 国民收入指标体系及相互关系国民收入指标体系及相互关系GDP = GNP-NFPGDP和GNP联系 国外要素支付净额(NFP) 本国投在外国的资本和劳务的收入减去外国投在本国 的资本和劳务的收入之差。8/28/2022112.2 2.2 国民收入指标体系及相互关系国民收入指标体系及相互关系国民生产净值(NNP)定义 表示一国一年产值的净增量。公式 国民生产净值等于国民生产总值减

7、去折旧,即:NNP = GNP-折旧折旧8/28/2022122.2 2.2 国民收入指标体系及相互关系国民收入指标体系及相互关系国民收入(NI)定义 一国一定时期内所有生产要素得到的收入。公式 NI=NNP-企业间接税企业间接税- -企业转移支付企业转移支付+ +政府补助金政府补助金8/28/2022132.2 2.2 国民收入指标体系及相互关系国民收入指标体系及相互关系个人收入(PI)定义 一国一定时期内个人所得的收入。公式.PI = 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未分配利润- -公司所得税公司所得税 - -社会保险税社会保险税( (费费)+)+政府转移支付政府转移支付8/28/2022142.

8、2 2.2 国民收入指标体系及相互关系国民收入指标体系及相互关系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定义 缴纳个人所得税后留下的可为个人所支配的收入。公式 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个人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即:DPI = PI-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非税收性支付非税收性支付8/28/2022152.2 2.2 国民收入指标体系及相互关系国民收入指标体系及相互关系GNP 折旧 NNP间接税 NI 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费)+政府转移支付个人所得税及非税收性支付 DPI 8/28/2022162.3 2.3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支出法定义 记入GDP的所有产出和服务都是提供

9、给市场的, 市场上的需求者(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购 买者)购买这些产出时都会有支出,因此我们 可以从总支出的角度出发测算GDP。8/28/2022172.3 2.3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支出法四大类支出 消费支出(C) 投资支出(I) 政府对商品和服务的购买(G) 净出口(NX)GDP=C+I+G+(XM)8/28/2022182.3 2.3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支出法四大支出消费支出(C C) 本国居民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购买。 家庭消费支出可以进一步划分为: 耐用消费品支出 非耐用消费品支出 服务支出8/28/2022192.3 2.3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国民收入核算

10、方法支出法四大支出投资支出(I I) 购买的不用于本期消费的最终产品上的支出。 投资支出分为: 固定资产投资 企业存货投资8/28/2022202.3 2.3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支出法四大支出政府支出(G G) 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政府支出可以进一步划分为: 基础设施建设 国防支出 转移支付: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社会福利 等开支以及向政府工作人员支付的薪金。8/28/2022212.3 2.3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支出法四大支出净出口(NX)NX) 一国出口额与进口额之间的差额。 出口:一国产品和服务输出到国外,由国外的消费者、 生产者或政府对这些产

11、品或服务进行购买。 进口:本国居民、企业或政府对外国生产的产品和服务 的购买。8/28/202222我国我国GDP的构成的构成(1997)构构 成成价值(亿元)价值(亿元)比比 例(例(% %)居民消费居民消费36117.836117.847.4847.48投资投资27867.327867.336.6336.63政府采购政府采购9347.19347.112.2812.28进出口进出口2745.02745.03.613.61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76077.276077.21001008/28/2022232.3 2.3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收入法定义 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把投入生产

12、的各种生产要 素所得的各种收入加总来计算国民总值的方法, 称收入法。8/28/2022242.3 2.3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收入法五大类收入和三大类其他项目 企业间接税 折旧 国外要素净支付 劳动者收入 所有者收入 个人的租金收入 公司利润 利息净额8/28/2022252.3 2.3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收入法五大类收入劳动者收入 劳动者工资 来自雇主的其他补贴 雇主向社会保险机构缴纳的社会保障金8/28/2022262.3 2.3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收入法五大类收入所有者收入 所有者:不受他人雇用的独立生产者。 所有者收入包括:资本收入和劳动收入。8

13、/28/2022272.3 2.3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收入法五大类收入个人租金收入 个人在出租土地等资财时的租金收入。8/28/2022282.3 2.3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收入法五大类收入公司利润 公司利润:公司销售收入扣除工资、利息租金 以及其他成本项目后获得的净剩余。 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利润除上缴公司税和用 作公司股东的红利之外剩余的部分。8/28/202229 2.3 2.3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收入法 五大类收入利息净额 银行存款利息 企业债券利息8/28/2022302.3 2.3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收入法三大类其他项目企业

14、间接税 企业缴纳的营业税、货物税等。 企业间接税不同于公司利润税,没有出现在五大收入项目中但却构成政府收入。 NI加上企业间接税就得到了国民生产净值,即:NNP=NI+间接税8/28/2022312.3 2.3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收入法三大类其他项目折旧 一定时期内因经济活动而引起的固定资本消耗 的补偿。 五项收入中,折旧总是被扣除的项目,所以需 要重新加上。GNPNNP折旧8/28/2022322.3 2.3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收入法三大类其他项目国外要素净支付 从GNP过渡到GDP必须减去国外要素净支付。GDPGNPNFP8/28/2022332.3 2.3 国

15、民收入核算方法国民收入核算方法部门法定义 按生产物质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各个部门的产值来计算国民 生产总值,反映了国民收入的来源,亦称生产法。特点 各部门扣除所使用的中间产品价值,仅计算新增加的价值。 卫生、教育、行政等部门按其工资收入来计算其价值。 8/28/2022342.4 2.4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问题国民收入核算中的问题名义GDP与实际GDP定义 名义GDP 一定时期内以当年市场价格来测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造成不同年份名义GDP变化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物质产量的 变化;二是市场价格的变化。 实际GDP 用某一年作为基年的价格计算出来的GDP。8/28/2022352.4 2.4 国民收入核算

16、中的问题国民收入核算中的问题名义GDP与实际GDP计算公式GDPGDPGDP名义折算指数实际GDPGDPGDP 名 义实 际折 算 指 数8/28/2022362.4 2.4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问题国民收入核算中的问题19951995年名义年名义GDPGDP20052005年名义年名义GDPGDP20052005年实际年实际GDPGDP香蕉香蕉上衣上衣1515万单位万单位1 1元元=15=15万元万元5 5万单位万单位4040元元=200=200万元万元2020万单位万单位1.51.5元元=30=30万元万元6 6万单位万单位5050元元=300=300万元万元2020万单位万单位1 1元元=2

17、0=20万元万元6 6万单位万单位4040元元=240=240万元万元合计合计 215 215万元万元 330 330万元万元 260 260万元万元8/28/2022372.4 2.4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问题国民收入核算中的问题GDP与经济福利GDP不是反映一国福利水平的理想指标 非市场经济活动得不到反映。 GDP不能正确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无法反映 人们的福利状况。 GDP的数值不能完全反映经济内容的实质。 生活质量的改善不能得到体现。8/28/2022382.4 2.4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问题国民收入核算中的问题对GDP修正的努力 提出经济净福利物质生活质量指标等计算方法和 指标。 采用

18、“扩充国民收入帐户”来修正GDP衡量的缺陷。 其中加项为地下经济,减项为环境的破坏。 联合国创建绿色GDP,试图将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 某些影响结合起来核算GDP。8/28/2022392.5 2.5 国民收入流量循环国民收入流量循环定义 从动态角度考察国民收入如何循环流转及其在循环 流转中如何被决定、如何变动、如何被调节。假设前提 各种生产资料尚未得到充分利用 价格水平不变8/28/2022402.5 2.5 国民收入流量循环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漏出:家庭将其收入部分用于储蓄,而没有全 部用于消费。注入:厂商获得了追加的投资。8/28/2022412.5 2.5 国民收入流量循环国民收入流量循环

19、两部门经济两部门经济 国民收入从支出角度Y=C+I 国民收入从收入角度Y=C+SIS提供商品提供商品购买产品购买产品厂商厂商家庭家庭支付支付报酬报酬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漏出漏出储蓄储蓄注入注入投资投资要素市场要素市场产品市场产品市场提供生产要素提供生产要素8/28/2022422.5 2.5 国民收入流量循环国民收入流量循环 三部门经济三部门经济提供商品提供商品购买产品购买产品厂商厂商家庭家庭支付报支付报酬酬金融市场金融市场储储蓄蓄投投资资要素市场要素市场产品市场产品市场提供生产要素提供生产要素政政 府府转转移移支支付付政政府府购购买买征税征税征税征税 国民收入从支出角度Y=C+I+G 国民收入从收入角度Y=C+S+TIGST8/28/2022432.5 2.5 国民收入流量循环国民收入流量循环 四部门经济四部门经济厂商厂商家庭家庭支付报酬支付报酬消费支出消费支出金融市场金融市场储储蓄蓄投投资资政府政府征税征税征征税税国外国外转转移移支支付付政府购买政府购买进进口口出出口口进口进口关税关税 从总供给的角度Y=AS=C+S+T+M 从总需求的角度Y=AD=C+I+G +XIGXSTM8/28/2022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财务管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