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13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6790535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13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13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1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13页).doc(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第 12 页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自学、合作学习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了解陈胜、吴广起义过程以及秦朝灭亡、楚汉之争的基本历史知识。(2)通过学生对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原因的探究,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比较归纳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手段、教师的引导、小组的讨论、课堂的展示等各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通过探究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通过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和价值观,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陈胜、吴广起义。难点:秦的暴政。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内容有三部分,包括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和楚汉之争。其中,前两部分内容之间是因果关系,即秦的暴政是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第三部分内容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向学生讲明秦朝暴政的表现。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也是一个短命的王朝。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因为秦朝的残暴统治和对人民无限制的搜刮,给广大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激化了社会矛盾。尤其是秦二世统治期间,残暴

3、程度超过了秦始皇,他与赵高相勾结,使社会更加黑暗,最终导致了秦末农民大起义。陈胜、吴广首举义旗,虽然失败了,但他们为推翻秦王朝奠定了基础。司马迁说:“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竞亡秦,由涉首事也。”陈胜、吴广之后,继续领导反秦斗争的是项羽和刘邦。巨鹿之战项羽歼灭秦军主力,秦的灭亡已成定局。公元前207 年,刘邦率军攻占了秦的都城咸阳,宣告强大的秦朝正式灭亡。从建立到灭亡,秦朝只走过了15 载,是我国历史上短命的封建王朝之一。秦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王位,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最后,以刘邦的胜利宣告结束。公元前202 年二月,刘邦称帝,先定都洛阳,五月迁往长安,于是在秦亡之后的第五年,又出

4、现了统一的西汉王朝。2学情分析(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3教学方法 情景创设法、讨论法、比较分析法等。教学准备 图片、史料、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秦始皇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秦王朝,但是“当时在秦国的市场,有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为了解释这个奇怪的现象,我们来学习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思考、讨论问题。准备学习新课。激发兴趣,激起学习的欲望。探究新知(授新课)1秦的暴政展示文字史料,提出问题:(1)材料一反映什么历史信息? 材料一 “行者相伴于道,而死人日积于市。劓鼻盈萝,断足盈车”“赭衣塞路,囹圄成市”。

5、(注释:死人日积于市,割掉的鼻子装满一箩筐,锯掉的脚装满车,监狱里穿赭色衣服的犯人,拥挤的像市场一样。) (2)材料二、三反映什么历史信息?材料二 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据估计,当时全国人口有2 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30万,南戍五岭又50余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70余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300万人。 材料三 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3)材料四反映什么历史信息? 材料四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出巡的路上病死,他的儿子胡亥继位,就是秦二世,

6、宦官赵高掌握大权。赵高对秦二世说:“人生如同白驹过隙,何不及时享乐。”秦二世只知寻欢作乐,胡作非为,征发人到咸阳,为他豢养和训练供他射猎用的禽兽,继续大建阿房宫,他对人民的剥削,压迫更残酷,政治更黑暗。 过渡提问: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臣民,你对这种统治满意吗?(不满意,有不满意就会有反抗,我们来看看秦末人民是怎样进行反抗的)思考,回答问题。(1)秦朝残酷的刑法。 (2)繁重的徭役和赋税。 (3)秦二世更加残暴的统治。 过渡提问:不满意。了解秦朝暴政的表现,进一步了解“论从史出”的原则。2陈胜、吴广起义(1)角色扮演:扮演大泽乡起义。(2)概括陈胜、吴广起义的基本情况。根据小品的表演及课本的知识,

7、我们来归纳陈胜、吴广起义的基本情况。教师作出评价,播放陈胜、吴广起义形势图动画。(3)动脑筋:陈胜、吴广起义为什么能得到各地农民的响应?说明了什么问题? (4)农民起义推翻秦朝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痛恨暴秦的人们纷纷响应,反秦浪潮席卷大地,在各地起义队伍中有两个人越来越显得重要,一个是项羽,一个是刘邦,公元前207年项羽与秦军在巨鹿展开激战,史称“巨鹿之战”。谁能讲一下“巨鹿之战”的情况?(5)巨鹿之战在学生讲述故事的时候,展示相关的知识点。时间:公元前207年。 地点:巨鹿(今河北平乡)。 结果: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严重削弱了秦军的力量。动脑筋:巨鹿之战有个成语是什么?项羽为什么能在巨

8、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秦军? 提出问题:哪位同学能讲述“鸿门宴”的故事? (1)表演大泽乡起义差役:(手挥鞭子,鞭打贫苦农民)快点走,不准停留,延误了时间,把你们通通处死。吴广:官爷,这大泽乡在古代是一片沼泽,因而才取了这样的名字,如今连日暴雨,四周一片汪洋,让我们如何行走。我们的命不值钱,但是官爷你的命却很重要呀!(大家浑身湿淋淋的,拥挤在破庙里,焦急万分,一筹莫展。差役在角落里喝酒)陈胜:广弟,此处距渔阳好几千里路,就是雨停上路,也不能按期到达了。如今逃亡是死,举大计也不过是死,同样是死,不如为国而死来得好啊!吴广:对!死中求生!陈胜:反暴虐打天下,谁不盼这世道变一变!吴广:我们哥俩意见一

9、致,但那900名弟兄如果意见不一样,怎么办?陈胜:(悄悄和吴广耳语)吴广:好!就这么办!(营造夜晚的场景和狐狸的叫声)吴广:(躲在破庙的外面,学狐狸叫)大楚兴,陈胜王农民甲:(轻轻潜出庙门,发现远处有一团火光在移动,赶忙返回破庙,叫醒其他人)农民乙:雨天出鬼火,狐狸叫人语,我生平从未见闻,真是桩怪事。农民丙:我们已经停留了十几天,不按期到达是要杀头的,大家说怎么办呢?众人:我们不能等死!我们都听陈胜的。(众人和陈胜密谋,道具组提供木棒、旗帜等)陈胜:(带着同伴,找到押送的差役)差役:你们想造反么?(两差役分别举鞭拔剑向陈胜、吴广奔来)陈胜:大丈夫死也要死得轰轰烈烈!(举起腰刀,把差役砍翻在地。

10、众人一拥而上,把押差杀死)陈胜:(站在高处)敬受天命,誓反暴秦!众人:(手拿木棒、旗帜)誓反暴秦!(旁白)这支队伍,像股奔腾澎湃的洪流,一举占领了大泽乡。临近的农民都拿出粮食来慰劳他们。青年们纷纷拿着锄头、铁耙来投军。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革命的熊熊烈火在大泽乡首先燃烧起来了。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2)归纳,回答问题。原因根本原因:秦朝的暴政。直接原因: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的农民遇雨误期。时间与地点:公元前209年,大泽乡。过程:起义军受到各地响应,建立张楚政权。结果:失败。失败原因:秦军强大;起义军内部分裂,陈胜、吴广相继被部下杀害。历史意义:陈胜、

11、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3)讨论和回答问题:原因:各地农民对秦朝的暴政的愤怒。 说明得民心者得天下。 (5)讲述“巨鹿之战”的情况。破釜沉舟,当时项羽在军事上处于绝对劣势,按常规战法,很难取利。项羽采取这种做法,破釜沉舟,激发了将士们的斗志,要么前进,要么战死疆场,没有任何退路。破釜沉舟并不违背兵法,兵书上就有“置于死地,而后生”的说法。项羽在特殊情况下,运用这种特殊做法,应该说是高明的。 讲述“鸿门宴”故事。锻炼表演艺术的能力,激起兴趣。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知识要点比较清晰,容易找到起义时间、地点、

12、人物、结果、失败原因、历史意义。 锻炼学生合作和交流的能力,说明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锻炼语言表达的能力。培养合作和交流能力,激发兴趣。锻炼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3楚汉战争秦灭亡后,项羽、刘邦都进入咸阳,他们两人有什么不同举动?在鸿门宴上,刘邦机智地借口上厕所逃走,除此之外,你们谁能谈谈项羽和刘邦不同之处吗? 动脑筋:本节课的内容涉及的成语故事很多,大家查找一下(包括课本、成语词典和课外读物),看谁找到的多。 谁能根据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将大屏幕上的成语进行排序? 秦朝灭亡前后,项羽、刘邦所进行的战争性质有什么变化吗?回答问题:项羽大肆杀掠、火烧秦宫。刘邦与民“约法三章”

13、,得民心。项羽狂妄自大,不善用人,刘邦养精蓄锐,拜韩信为师,暗渡陈仓,反攻项羽,最后刘邦得胜利,项羽在乌江自杀。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回答问题:指鹿为马;破釜沉舟,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楚河汉界;四面楚歌;约法三章;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霸王别姬;族诛连坐。族诛连坐指鹿为马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破釜沉舟约法三章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楚河汉界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秦亡前,项羽、刘邦领导起义军进行反秦斗争,说明他们是农民起义的领袖。秦亡后,为了争夺帝位而进行战争,性质变为封建统治者内部的战争。 锻炼语言的能力。培养合作和交流能力,激发兴趣。激发兴趣,掌握文史知识,知识延伸。课堂总结秦朝的暴政农民起义前期:陈胜、吴广

14、起义(失败)后期:项羽、刘邦领导农民军(胜利)秦朝灭亡归纳、梳理知识点。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知识体系及一定的知识框架。巩固练习1贾谊的过秦论中以“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记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发动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 )陈胜 吴广 项羽 刘邦A B C D2下列对秦朝短期而亡的主要原因的分析,最准确的是( )A焚书坑儒B不讲礼义廉耻,所以人民叛离C因为秦统一了六国货币、度量衡D暴虐的措施使人民不堪忍受,用刑太重3象棋中“楚河汉界”源于秦末“楚汉之争”。“楚汉之争”是( )A楚国和汉朝之间的战争B项羽和刘备之间的战争C楚国与秦国之间的战争D项羽和刘邦为争夺王位而进行的战争参考答案:1C2D3D回答问题。巩固基础知识,启发思维。课后作业通过本课学习,我们认识了众多历史人物,如果有一条时空隧道能够回到当时的秦朝,你想成为哪个人物,你将怎样做来改变历史,使得历史不断的进步? 学生讨论做作业。培养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板书设计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秦朝的暴政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赋税残酷的刑法二世更加残暴陈胜、吴广起义时间:公元前209年地点:大泽乡意义:第一次,革命首创精神项羽、刘邦起义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公元前206年 楚汉之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