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导学案学生版(4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6754217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居秋暝》导学案学生版(4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山居秋暝》导学案学生版(4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居秋暝》导学案学生版(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居秋暝》导学案学生版(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山居秋暝导学案学生版-第 4 页山居秋暝导学案 主编人:岳春柳 协编团队:高一语文备课组重要作家常识积累:王维 1、人生经历: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九岁就负有才名,年十九,赴京城试,举第一名,二十一岁、开元九年(721)成进士。曾一度奉使出塞,这个时期写过的一些边塞诗,成就也较高。此外大部分时间在朝任职,后官至尚书右丞。晚年闲居蓝田辋川别墅,过亦官亦隐的生活。2、王维与隐居:四十岁开始他过上了长期隐居山林的生活(以前曾在嵩山隐居过),先是在终南山,以后在蓝田辋川,两处的景色都很优美。他过着“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的亦官亦隐的生活,身在朝廷,心存山野。王维往往以最经济的语言来勾勒自然

2、风景和物象,并将参禅妙悟之所得溶入其中,使人读之如万水回野,千峰合抱,风日无边,应接不暇。 终南别业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寥寥十字,天然便是一幅山水画,其中禅意绵长,难怪俞陛云说:“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诗人玉屑中也说:“此诗造意之妙,至与造物相表里。岂直诗中有画哉?观其诗,知其蝉蜕尘埃之中,浮游万物之表者也。” 3、王维与山水田园诗:他早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以描写山水田园的成就最高,被称为山水田园诗人,与孟浩然一道成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合称“王孟”。诗风直承陶渊明,似浅实深,似淡实腴。4、王维与禅

3、:其全家人均虔信佛法,茹素戒杀。王维的名字本身就深含禅机,他名维,字摩诘,连读恰为“维摩诘”。 稍通佛学的人,都会知道有一部维摩诘所说,其中通达甚深、般若智能、神通广大的维摩诘长者,是一位得到释尊称许的大居士。此经是禅宗的根本经典之一。王维既以维摩诘作为自己的名与字,可见他对其人的仰慕之情,又可透露出他与佛教、尤其是与禅宗的深厚缘分。随着对佛教的信仰日益发展,他在山水田园诗中也就不自觉地渗入了禅的意味。5、王维与绘画、音律:他是诗人,还精通音律,善绘画,又兼画师,成为“南派泼墨山水”的宗师。北宋苏轼说曾赞:“味摩诘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就是说,王维的诗歌长于描写景物的诗,意境非常优美,使

4、读者如置身图画当中。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等诗句,简直就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整体感知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王维诗的重要特点,能用你自己的话了描绘诗中的画境吗?2.诗人为什么要描绘一幅这么美得山居图景呢?小组合作、深入探究3. 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历来传诵的名句。作者为读者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4、首联在全诗有什么作用?5、颈联写得十分热闹,这与作者要创造一个寂静,清新,幽雅的环境是否和谐?当堂训练6.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画面 ?课外拓展,王维诗歌使至塞

5、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鸟鸣涧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过香积寺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写游览的诗,主要在于描写山中

6、古寺之幽深静寂。此诗意在写山寺,但并不正面描摹,而侧写周围景物,来烘托映衬山寺之幽胜。最后看到深潭已空,想到佛经中所说的其性暴烈的毒龙已经制服,喻指只有克服邪念妄想,才能悟到禅理的高深,领略宁静之幽趣。全诗不写寺院,而寺院已在其中。诗歌构思奇妙、炼字精巧,其中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历来被誉为炼字典范。 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夏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渭川田家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

7、微。积雨辋川庄作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古代诗歌基本知识介绍诗歌发展的概况:诗经楚辞(必修一)汉魏五、七言古体诗(必修一)唐诗(必修三)宋词(必修三)元曲(必修三)明传奇清(集大成)现代诗(自由体、律诗)古代诗歌的分类1. 古体诗(数、字数、格律要求不严格):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古诗乐府诗(题目上有的加“歌”“行”“吟”“引”等)2.近体诗(讲究押韵、平仄、对仗、字数、句数)律诗(八句):分为七言律诗和五言律诗绝句(四句):分为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2. 词(有词牌限制格律):依据长短可分为长

8、调、中调、小令4.曲(有宫调、曲牌限制格律):可分为杂剧、散曲。散曲又可分为套数、小令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古体诗:旧诗分“古体”和“近体”,始于唐朝。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称为古体诗。后来人们袭用唐人的说法。梦游天姥吟留别、 琵琶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古体诗。近体诗又有 “律诗” 、“绝句”之分近体诗:诗句字数整齐。分为五言和七言(简称五律、七律)。 规定诗句数量。一般每首八句(十句以上者称为排律或长律)。 中间两联必须对仗。每两句成一联,八句律诗计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末联)。其中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又,

9、每联中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有严格的声律要求。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韵,一韵到底。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或相粘,有“仄起”与“平起”式。诗歌的题材1.山水田园诗 2.边塞诗 3.赠友送别诗 4.游子、闺怨诗5.咏史怀古诗 6.托物言志诗 7.即事抒怀诗 山水田园诗特点:以描绘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为主要内容,表达对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的喜爱,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和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以及对现实的不满。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淡远闲适。山水田园诗思想情感: 热爱自然,热爱田园,厌倦官场,向往隐逸,(隐居的)恬淡宁静、闲适 自得 孤独寂寞,彷徨苦闷(假

10、隐士)山水田园诗表达的情感总结:A、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官场仕途的厌倦,怀才不遇的苦闷。(归园田居与诸子登岘山)B、对大自然的喜爱,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抒发闲适自得的心情。(山居秋暝过故人庄汉江临泛归园田居绝句二首鸟鸣涧)C、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村居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D、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过香积寺)理解诗词情感的方法v 1、知人论诗v 2、分析诗题v 3、抓住注解v 4、分析题材v 5、揣摩意象、意境v 6、品味诗中的议论、抒情句子,或者感情词语描写技巧1烘托与对比2细节描写(外貌、神态、心理、动作、语言)3渲染4白描5描写角度:正、侧面描写;动静结合;视听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远近高低上下俯仰等角度 6修辞手法来描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