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四历史:1.1《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同步练习及答案(5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6730878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选修四历史:1.1《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同步练习及答案(5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选修四历史:1.1《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同步练习及答案(5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选修四历史:1.1《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同步练习及答案(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选修四历史:1.1《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同步练习及答案(5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选修四历史:1.1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同步练习及答案-第 4 页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同步练习(一)一、选择1、秦灭六国实现统一的根本原因是( )A、商鞅变法比较彻底,秦在七国中实力最强B、春在统一过程中采取了“远交近攻”的正确策略C、统一条件成熟,秦顺应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D、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和将领的英勇善战2、秦王嬴政即位时,统一的条件基本成熟,这表现在( ) A、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民族、地域之间联系加强 B、长期战乱,统一成为人心所向 C、商鞅变法比较彻底,秦国实力增强 D、少数民族南下的步伐放慢3、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以后,秦朝( ) A、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

2、免 B、贵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长官 C、家庭势力在地方绝迹 D、县以下不设立基层组织4、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征是( ) A、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B、中央政府设丞相联、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 C、地方实行郡县制度D、确立皇权至高无上5、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这种思想的根源是( )A、郡县制B、分封制C、井田制D、中央集权制6、史记载:“桀、纣失道而汤、武作、周失其道而春秋作,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诸侯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天下之端,自涉发难。”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一个政权的衰亡是和

3、自身的腐败或暴政相关B、孔子编春秋的目的同于“汤、武作”“陈涉发迹”C、在推翻秦朝的斗争中,陈涉的首创之功值得肯定D、六国贵族也参加了反秦斗争7、“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汉书),该话表明班固认识到秦统一的意义之一是( )A、使人民脱离了弱小的诸侯国B为我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C、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D、使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8、今桂林与长沙之间,历史上的水路交通最早开通于( )A、战国 B、秦朝C、西汉D、隋朝二、材料分析题、阅读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材料一:他时秦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

4、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材料二: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材料三: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今,惑乱黔首。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若有欲学法令者,以吏为师。材料四: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请回答:()材料中辩论的焦点是什么?材料一结此持何态度?()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建议各有其根据,明显不同的用词是什么?()材料三提出了什么建议?其目的是什么?

5、()材料三体现了旧战国哪位思想家的主张?你的根据是什么?()材料四中秦始皇赞成哪一种主张?他的理由是什么?、阅读下列材料: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使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隹谁,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请回答:() 王绾与李斯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6、)秦始皇采纳了谁的建议?他采取“求其宁息”的措施是什么?对后世有何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竹简,第一次提供了自秦孝公始皇时期陆续修成的秦律的部分内容。律文中对农田水利、山林保护、牛马饲养、国家粮食的贮存发放、货币流通、市场管理、工程兴建、瑶役征发、刑徒监管,官吏任免、军爵赏赐等各方面,都有许多严格具体的规定。秦律规定“盗徒封、赎耐”即私自移动田界,要判处耐罪,可赎。严禁对私有土地的侵犯。“盗”采别人桑叶不满一钱者,也要判处天劳役。律文中所见到的弄名计有斩首、磔(断裂肢体)、弃市、斩左趾、鋈(钛足)、黥(割鼻)、城旦舂(男子输边筑城,女子舂米,均为四年以上

7、徒刑)等。中国古代史材料二:在田律、徭律、仓律、工律、工人程、金布律、关市律、等律中,对劳动人民缴纳田税、赋税、服徭役以及手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活动都有明确规定和限制,违反者处以严厉的刑罚秦法对“宦大夫”等地主阶级、“隶臣妾”等被压迫阶级的身份、地位以及户籍等都有规定,不得任意变更。秦史稿材料三: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以秦律为基础,参照六国律,制定了全境通行的法律。秦律经过汉朝的损益,成为唐以前历代法律的蓝本。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秦汉史材料四:至于秦始皇兼吞战国,遂毁先王之法,灭礼谊之官,专任刑罚,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自程决事,日县石之一;而奸邪并生,赭衣(指刑徒)塞路,囹圄成市,天下愁怨

8、,溃而叛之。汉书刑法志请回答:() 根据材料,归纳秦律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具体职能。() 根据材料,概括秦律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秦律颁布的目的、实质和作用。答案一、2.答案:A3.答案:A4.答案:D5.答案:B6.答案:D7.答案:D8.答案:B二、()地方实现郡县制还是分封制。材料一拥护郡县制反对分封制。()“师古”和“师今”。()材料三提出焚书的建议,目的地在于钳制儒生谈论诗书以古非今,从而维护郡县制。()材料三体现了战国韩非子的主张,其根据是“法令出一”“士则学习法令辟禁欲学法令者,以吏为师”。这些言论充分体现了韩非子集权法治的思想。()秦始皇赞成“师今”、实行郡县制的主

9、张。理由是“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即诸侯国的存在是战乱的根源。2、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史料及将史料与课本所学知识相结合的能力。从材料中可知主要考查了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一个措施即地方实行郡县制。要求理解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不同及秦始皇采用郡县制的原因及影响是什么。 答案:(1)分封制的废或立问题。 (2)李斯。措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影响:秦废分封、设郡县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的一大进步,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巩固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3、思路解析:秦律对于秦朝及整个封建社会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这道题结合材料加深对

10、秦律的特点、实质及作用的认识,也考查阅读理解史料及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时要求对史料深人理解、高度概括,答案要言简意赅。 答案:(1)秦律具有维护封建土地所有 制,保护私有财产,保证地主对农民的经济剥削,规范社会经济活动,重农抑商, 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秩序等职能。 (2)秦律内容繁复缜密,体现法家思想,严刑酷法,轻罪重刑。 (3)实质:它颁布的目的是为了维护 封建制度和封建统治,是秦朝封建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地主阶级的意志。作用:对消除原六国的反秦势力、巩固统一起重要作用。它从法律上维护了新兴的封建生产关系,保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具有历史进步性。秦律对后世封建律令的制订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中国封建社会前期法律制度的完备奠定了基础。但秦律过于严苛,激化阶级矛盾,成为秦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