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专业介绍(49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6713967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2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交通大学专业介绍(49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上海交通大学专业介绍(49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交通大学专业介绍(4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交通大学专业介绍(49页).doc(4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上海交通大学专业介绍-第 48 页交通大学专业介绍一、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2(一)、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本科专业包含以下两个方向)2(二)、土木工程专业3(三)、交通运输(国际航运)专业4(四)、建筑学专业(五年制)5(五)、工程力学(工程分析技术与软件)专业5二、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6(一)、机械工程专业6(二)、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6(三)、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7(四)、工业工程专业7三、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8(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8(二)、自动化专业8(三)、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9(四)、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9(五)、信息工程专业9(六)、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10(七)、微电子学专业

2、10(八)、软件工程专业11四、信息安全工程学院12五、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12六、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13(一)、生物工程专业13(二)、生物信息学专业14(三)、生物技术专业14七、农业与生物学院15(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15(二)、植物生物技术专业15(三)、动物生物技术专业16(四)、园林专业16(五)、资源环境科学专业17八、化学化工学院17(一)、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17(二)、应用化学专业18九、外国语学院19(一)、日语专业19(二)、英语(商务、金融)专业19(三)、德语(经贸、科技)专业20十、凯原法学院20十一、人文学院21十二、航空航天学院22十三、密西根学院22十四、药

3、学院23十五、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23十六、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24十七、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5十八、媒体与设计学院26十九、医学院29(一)、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本博连读,教育部特色专业)29(二)、临床医学专业( 五年制, 教育部特色专业)29(三)、医学检验专业( 四年制, 教育部特色专业)30(四)、护理学专业( 四年制, 教育部特色专业)30(五)、试点班介绍: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法语班( 本博连读)31(六)、预防医学专业(五年制)32(七)、营养学专业四年制32(八)、口腔医学专业七年制(本硕连读)33二十、数学系34二十一、物理与天文系34二十二、生物医学工程学院35二十三、致远学院

4、36二十四、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37二十五、试点班级39(一)、交大密西根学院39(二)、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40(三)、致远学院41(四)、医学院特色班43(五)、机械工程国际化人才培养试点班44(六)、工科-管理本硕贯通试点班45(七)、电子信息科学类本-硕连读试点班(IEEE试点班)45(八)、计算机科学班(原ACM班)46(九)、数学-金融本硕贯通试点班47一、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一)、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本科专业包含以下两个方向)专业介绍1、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方向。 本学科是以力学为基础,机电为两翼,全面应用信息技术研究各类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的工程学科。

5、主要培养从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先进制造技术和工程管理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型的高级人才,同时兼顾相近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主要课程有:数学、力学、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系列课程、船舶原理、船舶设计原理、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设计、现代造船技术、工程经济和管理基础等。2、轮机工程及自动化方向 本学科是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重要的专业方向,主要学习和研究船舶动力装置及自动化技术,包括船舶主机及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与性能、动力装置系统性能优化与环保设计、推进系统稳、动态匹配特性的计算机仿真技术及控制策略、动力装置计算机监控及故障诊断技术等,培养在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具有一定专长的宽厚型、复合型、创新型的船舶动力

6、装置工程领域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船舶原理与结构、船舶主机、船舶动力装置控制理论、热工测试技术、船舶动力装置、轮机自动化等。毕业去向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到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单位、海事局、国内外船级社、船舶公司、海洋石油单位、船舶运输管理、船舶贸易与经营、海关、海上保险和海事仲裁等部门工作,也可到相近行业和信息产业有关单位就业。 轮机工程及自动化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到船舶与海洋(或船舶柴油机)工程设计研究院(所)、国内外船级社与船舶检验部门、船舶修造、柴油机制造公司、动力机械制造企业、船舶贸易与经营公司、海关、海上保险和海事仲

7、裁等部门工作,也可到相近行业和信息产业有关单位就业。(二)、土木工程专业专业介绍 本专业2008 年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2009 年第三次通过建设部本科教育评估。土木工程系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 名(双聘)、教授( 含研究员)16 名、副教授(含副研究员)26 名。本专业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组织学生到大型设计院实习或毕业设计,到大型建设工地施工实习,参加全国和华东六省市结构设计大赛等竞赛项目,并屡获佳绩。本专业于2010 年6 月首批获教育部批准实施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我校共有6 个专业获准实施该计划)。 该计划实行校企联合培养,以本行业先进企业为实践教育基地,

8、企业导师参与培养,加强实践教育,实行导师制和小班化管理。土木工程“卓越特班”名额为30 人,实施4+2 模式,本科毕业后可获得直升专业硕士资格,继续按“卓越工程师计划”进行硕士阶段培养;学生也可选择本科毕业后直接就业,且在实习企业有就业优先权。毕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到土木工程专业相关领域的大型研究院所、设计院、施工单位及房地产公司等单位工作。(三)、交通运输(国际航运)专业专业介绍 国际航运系成立于1995 年,学科定位是以航运为特色的综合交通运输,重视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培养具有从事国际航运规划与管理、航运金融、物流管理、国际船务、船舶贸易与经营、海事纠纷处理等方面工作能力,能开展与国际

9、航运及物流管理有关的经济、技术和法律等领域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有:数学、工程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船舶贸易与经营、国际航运管理、班轮与租船运营管理与实务、国际物流地理、航运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实务、集装箱与国际多式联运、国际海事政策与法规、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交通工程基础、系统工程、预测与决策科学等。毕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进入国内外航运及物流、航运金融、船舶贸易与经营、海关、海上保险和海事仲裁、交通运输企业、政府部门等相关领域工作。学习成绩优秀者可免试直升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或出国交流学习。(四)、建筑学专业(五年制)专业介绍 建筑学科兼顾技术与艺术,是我校唯一的五年制工科

10、专业。本专业立足于高起点,突出交叉性和国际化,以理、工、文、艺的相关知识为依托,研究建筑物及其室内外环境。培养厚基础、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从事建筑设计、建筑科研和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时获建筑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以建筑设计及其原理为主干,同时重点学习建筑历史、景观环境、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构造与材料、建筑环境科学与室内设计等专业课程。毕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工作,也可从事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项目管理、房地产策划、景观环境设计及其相应的建筑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入学后需加试美术(素描),不合格的学生可以在学院内调换专业;学习优秀者可出国交流学习或免试直升攻读硕士学

11、位。(五)、工程力学(工程分析技术与软件)专业专业介绍 本专业主要培养解决各类工程实际中的力学问题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与研究人才,包括材料和结构的力学行为、结构强度与寿命设计、力学性态理论与实验研究、计算机辅助分析与优化、大型工程软件应用与开发等领域的专门人才。本专业培养的学生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外语、实验研究、数值分析与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能力。主要课程设置为力学、材料力学行为、先进测试测量技术、计算力学与程序设计、复杂机械系统计算机辅助分析、大型工程软件应用与开发等。本专业对约1/2的优秀本科生实行缩短学制(共六年)的本硕连读(免试直升)。毕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航空航天、机械工程、材

12、料科学、车辆工程、建筑工程、海洋工程等领域从事科学计算、软件应用与开发、实验分析、产品CAD与优化等工作,或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还可继续攻读相关学科的硕士研究生。二、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一)、机械工程专业专业介绍 我校历史最悠久的王牌学科之一,曾经培养了钱学森等一大批杰出的毕业生。高速发展的现代科技又赋予了机械工程以新的内涵,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和先进制造技术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所在。 主要课程包括:设计与制造系列课程、理论力学、流体力学、材料力学、工程热力学(称为四大力学)、汽车理论与构造、机器人技术、先进电子制造导论等。学生从第6 学期开始,可按其志愿选择专业方向课,专

13、业方向包括: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汽车设计与制造、机械电子、高精密制造技术等。毕业去向毕业生大量进入通用汽车、通用电气、宝洁等世界500 强企业,以及宝钢、电气集团中广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船总、中石化、中石油等国有大中型企业、政府机关等。每年超过1/2 的学生进入国内外大学继续深造。据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近几年发布的毕业生最新工资指导价位,机械工程持续成为职场的热门专业,工资收入位居127 种职位的最前列。(二)、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专业介绍 我校历史沉淀最深厚的王牌学科之一,本专业以培养宽厚、复合、创新型的具有热、机、电集成理论与技术的优秀人才为目标。 主要课程包括设计与制造系

14、列课程、四大力学、动力机械设备原理、燃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微细微纳热流体前沿、可再生能源导论等。学生从第6 学期开始,可按其志愿选择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方向包括:动力机械及工程、汽车动力、制冷空调与低温技术、清洁能源与热能工程。毕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就业面广,目前就业供需比达1:12。毕业生大量进入能源、电力、汽车、制冷空调、舰船动力等大型骨干企业及政府机关从事研究、管理和开发工作,如开利、大金、丰田汽车、中船总、中石化、中石油等公司。约有1/4的学生进一步研究深造。(三)、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专业介绍 本专业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最早培养核科学与核技术人才并持续成长的重要基地,主要培养核能工程、辐射科

15、学、核技术应用及其它交叉领域的高级技术和管理复合型专业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包括:设计与制造系列课程、四大力学、传热传质学、辐射测量与防护、核反应堆物理、核反应堆热工水力等。毕业去向 未来数十年,中国将会大力发展核电,其对核科学与技术毕业生的需求已经出现急剧增长,目前的就业供需比已超过1:40。专业人才就业前景之广是显而易见的,其就业后的平均待遇位于全院各专业之首。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多数在国家级科研院所、核电骨干企业、政府部门及外资企业任职。专业推荐优秀毕业生到MIT、UIUC、东京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继续深造。(四)、工业工程专业专业介绍 是我国最早设立工业管理、工业工程专业的科系,本专业结合工业

16、工程和管理工程学科,培养既具有坚实的工程技术基础又掌握现代管理方法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设计与制造系列课程、管理学基础、工程统计学、工程经济学、运筹学、生产计划与控制、物流与供应链等。毕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需求旺盛,就业供需比达1:12。毕业生的1/3到国外著名大学留学、1/3推荐免试在本校或国内名校读研,1/3在上海汽车集团公司、英特尔公司、中芯国际等超大型企业及金融、物流、咨询等服务业著名公司工作。三、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介绍 本专业所属学科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在师资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70,由国外引进的教师占30。本专业培养能适应新时

17、代信息技术发展需要、具有开阔视野、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专门人才,包括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型人才、具有设计能力的工程型人才和具有组织能力的管理型人才。本专业还是学校第一批全英文专业教学的试点专业之一。本专业学生在国际数学建模、创业大赛等竞赛中屡创佳绩。特别是在国际大学生ACM 程序设计竞赛中,三次获得世界冠军,至今在亚洲只有我们学校的该专业学生获此殊荣。毕业去向 40% 的毕业生在国内外大学继续深造,其余学生主要就业单位有:IBM、微软、INTEL、GOOGLE、eBay、摩根斯丹利、百度等,涉及的行业有信息技术、银行、咨询公司、政府部门等。(二)、自动化专业专业介绍 自动化专业所

18、属学科为国家首批重点一级学科,目前在全国高校专业排名中位居第三。本专业以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为核心,以培养具有工业控制、生物信息、模式识别与图像处理、系统工程、导航制导等综合应用技能的宽口径、复合型、创新人才为目标,注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每年在全国乃至国际的智能车、机器人等各种顶级大赛中获得多项冠军。毕业去向 大多数毕业生在工业、电力、银行、信息软科学等行业的国内外知名企业从事技术研发或管理工作,也有很多同学选择在海内外知名高校继续深造,其中包括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弗吉尼亚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柏林工业大学、INSA-Lyon 大学等。(三)、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专业介绍 本专业所

19、属学科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在全国高校专业排名中名列前茅,以培养复合、开放、创新型的具有机、电、光、计算机等理论与技术相结合且测控并重的优秀人才为目标。毕业去向 毕业生知识面宽,就业面广,主要在高新技术企业、IT 行业、电子通信行业、航空航天研究单位等,从事信息处理、工业自动检测与控制、智能仪器仪表、传感技术、导航定位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及管理等工作。(四)、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专业介绍 本专业是上海交通大学历史最悠久的专业,已逾百年,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社会精英。本专业目前为教育部“第一类特色专业”,也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试点专业,体现强弱电、软硬件相结合的特色,将学生培养成为具

20、备国际视野,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的科学理论与技术方法从事与电气工程相关的系统运行和控制、电工技术应用、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工程管理以及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人才。本专业本科生在“全国大学生节能设计大赛”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比赛中屡创佳绩。毕业去向 毕业生大量进入电力公司等国企、世界五百强企业,约1/3 的学生进入国内外大学继续深造。(五)、信息工程专业专业介绍 本专业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是国内最早培养无线电通信及现代电子信息领域技术人才的专业之一,所属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五。本专业还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试点专业。 以“强化实践性环节培养”为特色,本专业的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

21、子设计竞赛(包括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全国数模大赛、机器人大赛以及微软全球大学生嵌入式系统设计挑战赛(WESC)上屡创佳绩。近10% 的本专业学生参与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美国GIT、CMU、新墨西哥大学、法国巴黎高科、日本早稻田等学校的交换生和双硕士培养项目。毕业去向 毕业生就业单位包括英特尔、微软、通用电气、西门子、中国电信、中国移动、民航华东空管局、地税局、邮电研究所等。所涉及的行业有软件业、电信业、咨询业、金融业、制造业。近一半的学生选择在国内或出国继续深造。(六)、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介绍 本专业所属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四,其中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为全国重点学科。2010 年本专

22、业成为教育部“特色专业”。以“强化实践性环节培养”为特色,本专业的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包括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全国数模大赛、机器人大赛等中屡创佳绩。 近10% 的本专业学生参与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美国GIT、CMU、新墨西哥大学、法国巴黎高科、日本早稻田等学校的交换生和双硕士培养项目。毕业去向 毕业生就业单位有英特尔、微软、通用电气、西门子、中芯国际、民航华东空管局、地税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等。所涉及的行业有软件业、电信业、咨询业、金融业、芯片设计与制造业。近一半的学生选择在国内或出国继续深造。(七)、微电子学专业专业介绍 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具备较好

23、的半导体器件分析能力、基本模拟电路分析能力、程序设计能力、硬件代码描述能力以及数电集成电路前端设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毕业去向 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100%。毕业生中,30% 的学生到MIT、UCLA、密西根大学、加州大学等国外著名大学深造,40% 的学生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大、浙江大学等高校继续读研,30% 的学生参加就业,就业单位主要包括中国移动、IBM、Intel、Marvell 等世界知名IC、IT 类企业。(八)、软件工程专业专业介绍 软件工程,以计算机科学、数学和管理科学为基础,涉及高质量、大规模软件开发、运行和维护的全过程,是计算机学科的重要分支。培养目标:培养面向本专业

24、领域高层次、开放型、复合型、国际化软件工程领域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学院秉承“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求创新”的办学传统,注重数理基础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坚持学科教育和工程教育并重、技术技能与领域知识兼顾。引入工程化教学模式,以“案例原理实践”的模式进行专业课程的教学,增加2个暑期短学期,结合实际项目需求、在学院/公司双导师的指导下,完成软件开发技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大型课程设计,以达到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积累经验的目的。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开设信息系统(物流与ERP)、可视数字(游戏设计与动漫)、普适计算(嵌入式与系统开发)等模块化领域选修课程,提升领域应用能力。软件学院本科培

25、养计划分三阶段实施: ?一、二年级:夯实数理基础、完善程序设计能力 ?三年级:掌握学科基础、培养系统设计开发能力 ?四年级:拓展领域知识、参加项目实践项目实践:安排四年级学生进入国际著名IT企业或校内实践基地进行为期半年以上的项目实习和毕业设计,实现“学技术、学管理、学做人”的目的,同时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好的机会。从大二开始,近1/3的学生,通过Intel试点班实践平台,参与项目实践,在整个本科学习阶段得到更多的学习和锻炼机会,提高面对未来技术发展的能力。主要课程: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软件工程概论、操作系统、计算机硬件技术、数据库技术、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软件过程与管理、软件测试与质量控制

26、等。奖学金:除了学校设立基本奖(助)学金之外,众多知名IT企业在学院设立了多个专项奖(助)学金,奖(助)学金总金额近百万元人民币。毕业去向 毕业去向:毕业生受到国内外著名IT企业的普遍欢迎,逾半数的毕业生直接进入世界500强和国际一流软件企业;1/4以上的学生继续深造。四、信息安全工程学院信息安全专业专业介绍 信息安全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新兴交叉学科,它和政务、国防、金融、制造、商业等部门和行业密切相关,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主要研究方向有:网络和通信安全、计算机安全及应用、通信和信息安全理论、密码理论与技术等。研究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信息网络、媒体内容安全监察、安全信息系统及网络安全建模与形式化分

27、析、安全检测与评估、系统安全管理、智能入侵检测、网络攻击与防御技术、安全电子商务与电子支付、加密卡与安全芯片设计等。主要课程有:可算性理论、算法和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嵌入式系统、计算机网络、信息论基础、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网络安全基础、信息安全工程、密码理论与技术、Windows安全原理与技术、下一代网络与软交换、Internet安全协议与标准、集成电路设计原理等。毕业去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在政府部门、IT行业、研究所、高校、银行、财税、公安、保密等信息安全领域工作。五、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专业介绍专业方向:复合材料、生物材料、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相变理论及

28、其应用、先进热处理和表面工程、现代塑性成形及其数字化制造、精密液态成型、信息材料及其制备、先进材料制备技术、焊接(材料)制造科学及系统、高温和纳米材料等。培养目标:根据精英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及通识教育、实践教育、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先进办学理念,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的材料科学基本理论和必要的材料工程应用技术、基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创新的研究方法,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博、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强,在本领域中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精英人才。毕业去向 毕业流向:近年来,学院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层次较之前得到明显提升,在传统学科中脱颖而出,处于全国同类院校领先地位,本科生就业率一直处于99左右,毕业生不仅在传统

29、的机械、钢铁、汽车行业领域竞争力强,还涉足微电子行业的测试、封装、制造,金融界的行业分析、市场研究、审计咨询等等。同时,优秀本科生选择继续研究生教育比例也增长明显。本科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超过50。六、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一)、生物工程专业专业介绍 生物工程是生物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基础。本专业以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重点,旨在培养掌握扎实的现代生命科学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具有一定的工程学基础的应用型、研究型人才。本专业为学校特色专业。本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微生物菌种选育和发酵、微生物代谢、生物物质的分离纯化、基因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生物制药和健康食品研制、环境生物工程等。主要课程有:微

30、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工程单元操作、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生物工艺学、环境生物工程等。毕业去向 毕业生除继续深造外,就业范围较广,可以到生物、环境、化工、食品、制药等领域的企业从事技术开发和生产管理工作,到有关高等院校或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研究工作。(二)、生物信息学专业专业介绍 生物信息学是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生物信息学从事对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研究的相关生物信息的获取、加工、储存、分配、分析和解释,以及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本专业本科生将掌握扎实的数、理、化基础理论,坚实的生物学专业基础知识、信息处理专门知识与较强计算机编程基本技能,具有

31、在生物信息学领域继续深造,或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主要课程有生物化学、信息科学、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药物设计、结构生物学等。毕业去向 目前生物高科技产业、医药产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都急需大量生物信息人才,学生毕业后除继续深造外,可到相关的企业和科研机构从事研发工作,就业前景好。(三)、生物技术专业专业介绍 本专业的特色为理工结合、以理为主,为学校特色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现代生命科学理论基础和熟练的操作技能与工程基础知识的高级专业人才。本专业与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建立了联合办学的体制,为学生的教学、科研实践提供良好的条件。本专业的研究方向有:人类

32、基因组学与疾病基因组学、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核酸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发育生物学、植物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等。主要课程有: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发育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原理、生化工程等。毕业去向 毕业生可以继续深造,也可以从事生命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或生物产品、药物的开发和应用,以及教学和科研工作。七、农业与生物学院(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专业介绍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隶属食品科学与工程系,拥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食品科学、农产品贮藏加工2个二级硕士点。本专业主要研究食品原料、食品加工过程以及食品消费流通中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等问题,具有集生

33、物、化学、物理、机电、化工等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学科特点。培养学生成为掌握现代生物学及食品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理论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有:食品加工与贮藏工程、食品安全与生物技术、功能食品与乳制品研发等。主要课程体系: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态学、生物统计学、生物信息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化学、食品工艺学、食品检验与分析原理。毕业去向 学生完成学业后,可在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生物化工等相关领域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也可到食品加工、生物化工、生化制药或商检、质检、卫生防疫等企事业从事科学研究、产品研发、生产管理、卫生质量检验等

34、工作。(二)、植物生物技术专业专业介绍 植物生物技术是一门研究植物遗传规律、探索植物生长发育机理,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改良遗传性状、创造新种质、提高生产潜能的学科。植物生物技术专业培养掌握生物科学基本理论知识,运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具有研究、开发、生产植物新产品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植物生物技术专业有园艺学博士后流动站,蔬菜学博士点,以及生物技术、植物学等2个联合博士点。蔬菜学和作物遗传育种2个上海市重点学科。教授12名,长江学者3名。教学条件完善,实验设备齐全。主要研究方向:基因组学、植物种质改良与创新、分子生物学与分子育种、设施园艺工程与技术、园艺植物发育生物学、园艺作物栽培

35、生理与生态安全等。本专业主要课程: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生物统计学、生物信息学、植物生物技术、植物生理学、植物育种学、植物栽培学、设施园艺学等。毕业去向 学生完成学业后,可在生物技术或相近学科领域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或在上述领域内从事创新研究和管理工作。(三)、动物生物技术专业专业介绍 动物生物技术专业是由动物科学系设立的本科专业。该系拥有生物医药工程一级学科下的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生物技术”和“预防兽医与畜禽产品安全”,1个“畜牧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1个“预防兽医学”二级学科硕士点,并且拥有上海市兽医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动物生物技术专业主要是以动物为对象,研究生

36、命活动规律,进而利用动物及其产物生产人类所需要的产品、满足人类日益增长并且不断变化着的需要。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动物遗传育种、胚胎工程、营养饲料、预防兽医以及比较医学等。主干课程包括普通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生物统计学、生物信息学、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与胚胎工程学、遗传学、育种学、营养学、饲料学、动物预防医学、动物生物技术等。毕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动物遗传育种、胚胎工程、营养饲料、预防医学等领域及相关学科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也可直接从事动物疾病检验检疫、饲料和兽药监测以及动物育种、繁殖、饲料生产等工作。(四)、园林专业专业介绍 园林学是一门以景观规划

37、设计为核心,以美术训练和表达为基础,以景观工程技术为支撑,融合人文社会学、美学、生态学、植物学、环境地学的综合性学科。园林专业培养具有现代设计学及园林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能在城市建设、园林、林业部门和花卉企业从事风景区、森林公园、城镇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园林植物繁育栽培、工程施工及企事业管理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主要研究方向:景观生态理论与方法、景观规划设计、园林历史与理论、园林艺术、观赏植物种质改良与创新、园林植物栽培、植物景观与花艺等。本专业主要课程:美术基础、风景画创作、生命科学导论、生态学、植物生理学、园林学概论、园林设计表现技法、中外园林史与艺术原理、场地工程与设计学、

38、园林建筑设计、花卉学、园林树木学、生态与景观规划、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园林设计。毕业去向 学生完成学业后,可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植物领域和相近学科领域内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或在上述领域内从事创新研究和管理工作。(五)、资源环境科学专业专业介绍 资源环境科学专业隶属于资源与环境系,该系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生态学博士点及农药学、生态学硕士点。本专业是一门从生态学观点出发,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应用到生产和环境保护领域的综合性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环境生态工程、环境毒理学、环境土壤学、生物质能工程、资源环境信息技术及植物资源保护等。以生态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

39、、环境信息学等理论为基础,培养学生具有现代生物学及资源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创新性人才。主要专业课程包括:环境污染与防治、环境资源遥感、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农产品安全检测、环境毒理学、分子毒理学等。毕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能在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国家及地方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环境工程治理等领域的有关部门从事科研、开发、教学和管理工作。近几年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有不少毕业生进入国内外知名公司、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及科研单位,还有进入相关学科领域内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八、化学化工学院(一)、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专业介绍 本专业以化学工程与技术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基础,

40、含电化学工程、分离工程、精细化工、反应工程等方向。以化工过程与工艺的研究与开发为主,是生物工程技术、环境工程、电子信息、新材料和能源等高科技领域的技术基础主要研究方向。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掌握近代化学工程与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实验技能的,能在化学工程及相关领域内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管理及教学的专业科技人才。本专业按照化学工程与技术基本理论体系,结合现代化工发展趋势,构建“三传一反 +X”的专业基础知识结构。要求学生在学习数、理、化、生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三传一反基本原理及其应用知识,同时对建立在化工过程基础上的新材料、生物技术、新能源、环境工程和制药工程等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有一个清晰的认

41、识。基本训练包括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具有开发设计生产过程及研制新产品的能力。专业主干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传递现象、单元操作、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工原理和化工专业实验等。(二)、应用化学专业专业介绍 本专业高分子材料和科学方向的主要学习与研究内容为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设计与改性、合成与表征、加工与应用。材料微结构表征、高等高分子化学、聚合物加工理论、近代物理实验方法、高等有机化学、塑料及橡胶配方与制品设计、功能高分子材料、多相多组分高分子材料、现代材料科学实验方法、高等高分子制备、结构、

42、与性能等。应用化学专业的主要研究领域有无机合成和有机合成化学、理论化学、计算化学及其在分子设计中的应用、毛细管电泳色谱、现代仪器分析等。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掌握宽厚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实验技能,能在高分子设计、合成与改性、电化学科学与技术等应用化学(化学、高分子化学)及相关领域内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管理及教学的本科、硕士、博士高级专业科技人才。专业主干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实验化学系列、仪器分析、化工基础、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等。九、外国语学院(一)、日语专业专业介绍 主要课程:日语精读、日语视听说、日语写作、日汉互译、日语口语等。为满足对日语人才

43、的特殊需求,本专业设置了日汉互译和日语口译两门专业方向类课程,学校在计算机类课程中开设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等。二年级下学期学有余力的同学可跨学科攻读第二学位课程。上海交通大学和早稻田大学、立命馆大学、大阪大学、横滨国立大学、北海道大学等日本多所著名高校有着良好的校际交流关系。与日方共建的日本文化资料中心,现有日文原版图书三万余册。毕业去向 毕业去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外企、外事、新闻出版、文化、旅游和科研等部门从事翻译、管理、研究等方面的工作。(二)、英语(商务、金融)专业专业介绍 英语专业本科(商务、金融)培养学生成为精通英语、具有商务与金融专业知识及计算机操作和程序编制能

44、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完成课程学习后,学生能熟练掌握英语语言综合技能与知识,了解英美文化,具有一定的国际商务和金融知识。主要课程有:综合英语、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高级文选、英语高级口译、英汉与汉英翻译技巧、英美文化、英美报刊选读、英美文学选读、高等数学、计算机编程及操作运用、国际贸易、外贸函电、国际金融、微观经济、外贸会计及市场学等。毕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较强,数学及计算机基础扎实,适应在外事、公务、国际金融与商务以及外贸、合资等企事业单位工作。(三)、德语(经贸、科技)专业专业介绍 主要课程有:基础德语、高级德语、德语视听说、德语口语、德

45、语写作、口译、笔译、德语文学作品选读、德语国家国情与文化等。为了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具有复合型德语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本专业还开设高等数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国际贸易、德国经济、德国企业经营管理等课程。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跨学科攻读第二学位课程。上海交通大学与德国二十余所著名高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为德语学习、与德交流和联合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毕业去向 德语专业培养既精通德语,又能熟练运用英语,并具备经贸、科技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在外事、企业、新闻出版、高校、科研等部门从事翻译、管理、教学、研究等工作。十、凯原法学院法学专业专业介绍 本专业兼收

46、文科和理科考生。本专业按照“宽口径、大平台、厚基础、重实践”的办学思想,培养系统掌握法学专业知识,了解党和国家有关政策,能熟练运用外语和计算机,能利用法学原理和法律规则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法学专业人才。 本专业除开设法理学、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经济法、商法、知识产权法、国际法等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外,还开设系列专业深化课程和专业前沿课程,并特别重视开设模拟法庭、法律谈判、法律诊所、专业实习等法律实务类课程。 目前本专业课程中有校级、市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10 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 门,上海市全英文授课示范课程1 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深化课程中,国际法学科有关课

47、程采用双语教学和全英文授课;专业前沿课程中的外国法专题等课程聘请外籍专家授课。 为鼓励刻苦学习、奋发向上,学校和学院为在校本科生提供各类奖(助)学金,特别是凯原奖学金和凯原励志奖学金等高额奖助学金。毕业去向 毕业生除攻读硕士学位和出国深造学习外,主要被国家机关(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律师事务所、金融机构和大型内外资企业录用,就业前景光明。历届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和好评。十一、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外文化交流方向)专业介绍 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外文化交流方向)隶属于中文系,拥有汉语言文学国家一级学科,现有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三个硕士点,同时中文系还具体负责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