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过关检测(一).pptx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6399973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PPTX 页数:42 大小:353.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元过关检测(一).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单元过关检测(一).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元过关检测(一).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过关检测(一).pptx(4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岳麓版岳麓版必修必修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过关检测(一)单元过关检测(一)单元过关检测(一)1234567891011121314单元过关检测(一)单元过关检测(一)一、选择题1.曹兵武在分封制度与华夏传统的普世化中指出:“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里主要强调()1234567891011121314单元过关检测(一)单元过关检测(一)A.分封制扩大西周文化的作用B.分封制巩固西周统治的作用C.分封制推动中原文明的传播D.分封制阻碍了中华民族融合1234567891011121314单元过关检测(一)单

2、元过关检测(一)解析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分封制度”对“中国文化”“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可见其强调的是分封制造就了中华、中原文明的同一性,故选C项。西周文化和西周统治都是分析分封制对当时社会的作用,没有涉及“自秦以后”,故A项、B项错误;分封制阻碍中华民族融合的说法错误,且与材料意思相反,故D项错误。答案C1234567891011121314单元过关检测(一)单元过关检测(一)2.“古者天子封诸侯,其地足以容其民,其民足以满城而自守也。”(谷梁)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A.分封制的目的在于扩张疆土B.分封制易导致分裂割据C.诸侯国领土不能随意扩展D.诸侯国实行小农经济12345678910

3、11121314单元过关检测(一)单元过关检测(一)解析分封制的目的是拱卫周王室的安全,而且材料也没有体现扩张疆土,故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才形成分裂割据局面,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初期状况,故B项错误;结合材料“容其民”、“自守”等信息可以看出分封对诸侯领土有一定限制,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下政治状况,与小农经济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答案C1234567891011121314单元过关检测(一)单元过关检测(一)3.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白痴、昏庸之徒登上皇位,“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究其渊源,这一现象的出现源自于()A.分

4、封制 B.宗法制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1234567891011121314单元过关检测(一)单元过关检测(一)解析中国古代君主即位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不考虑实际的政治能力,故B项正确;分封制、郡县制属于地方制度,故A、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专制君权,不是中央集权制,故D项错误。答案B1234567891011121314单元过关检测(一)单元过关检测(一)12345678910111213144.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嬴政出生于一月,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又因“正”字的读音同他的名字同音,就下令把“正月”读作“征月”。从中体现了()A.中央

5、集权的建立和加强B.历法是为封建政府服务C.向社会宣扬君权神授观D.封建皇权至高无上单元过关检测(一)单元过关检测(一)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解读题意,因与秦始皇嬴政的名字同音,将政月改为正月,体现的是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下的避讳制度,故D项正确;中央集权反映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A项错误;B项不是题干的主旨,故B项错误;君权神授意思是君主受命于天,由汉代董仲舒最早提出,故C项错误。答案D单元过关检测(一)单元过关检测(一)5.钱穆说:“拿历史大趋势来看,可说中国人一向意见,皇室和政府是应该分开的,而且也确实在依照此原则而演进。皇帝是国家的唯一领袖,而实际政权则不在皇室而在政

6、府。代表政府的是宰相。皇帝是国家的元首,象征此国家之统一;宰相是政府的领袖,负政治上一切实际的责任。”下列符合钱穆观点的是()1234567891011121314单元过关检测(一)单元过关检测(一)A.中国传统政治是皇帝专制B.中国传统政治是宰相专制C.中国传统政治不是专制制度D.中国传统政治不是皇帝专制1234567891011121314单元过关检测(一)单元过关检测(一)解析题干观点皇室与政府是有区别的,即中国传统政治不是皇帝专制,故D项正确;A项与题干观点相对立,故A项错误;B项“是宰相专制”说法错误,故B项错误;C项“不是”说法错误,故C项错误。答案D123456789101112

7、1314单元过关检测(一)单元过关检测(一)6.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以下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抨击秦的专制暴政B.否定中央集权制度C.肯定秦的郡县制度D.主张恢复分封制度1234567891011121314单元过关检测(一)单元过关检测(一)解析“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即秦朝统一天下后在全国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柳宗元认为“此其所以为得也”,即肯定秦朝的郡县制度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的作用,因此C项正确。B、D项与材料意思相反,A项材料中没有反映。答案C1234567891011121314单元过关检测(一)单元过关检测(一)

8、7.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B.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D.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1234567891011121314单元过关检测(一)单元过关检测(一)解析唐高宗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分割了相权,从而达到了加强君主专制的目的。A、B项与材料无关,C项材料没有体现分工协作,故答案为D。答案D1234567891011121314单元过关检测(一)单元过关检测(一)8.新唐书记载:“(卢商)早孤,家贫困,能以学自奋

9、。举进士,拔萃,皆中。”作为文献史料,此记载可用于佐证唐代科举制()A.体现九品官人法的原则B.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C.选官偏重人才道德品行D.进士科是入仕唯一途径1234567891011121314单元过关检测(一)单元过关检测(一)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举进士,拔萃,皆中”说明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改变个人命运,而科举制兴起于隋唐时期,A项是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的表述,不符合要求;C项是对汉朝察举制的表述;D项表述绝对化;B项是对科举制作用的正确表述。答案B1234567891011121314单元过关检测(一)单元过关检测(一)9.宋代官制分官、职、差遣三种,只有得到“差遣”了才能

10、掌握实权,南宋史尧弼描绘道:“无其事虚设其官,无其功而空食其禄。”这种现象使得宋代()A.中央政府的权力削弱B.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C.地方势力得到增强D.官僚队伍膨胀及滥政1234567891011121314单元过关检测(一)单元过关检测(一)解析材料反映宋代通过分权来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积贫积弱的祸根是由冗兵、冗官和冗费共同造成的,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官职增多就是为了削弱地方的权力,故C项错误;“宋代官制分官、职、差遣三种,虚设其官”说明官僚队伍膨胀,故D项正确。答案D1234567891011121314单元过关检测(一)单元过关检测(一)10.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

11、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选官须注重才学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选官应注重品行1234567891011121314单元过关检测(一)单元过关检测(一)解析本题易错选B项,易错原因是不能准确理解材料原意。唐代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而缺乏对所选拔官吏品行的考核,唐太宗敏锐地觉察到这一制度的弊端,认为即使所选拔官吏因腐败失职得到惩处,也难以弥补他们给人民造成的困苦。这里唐太宗强调的是从选官源头上注重品行。B项是科举制的优势,故排除。A、C两项虽是从不同角度据材料意思得出的认识,但不是材料所强调的,故排除。答案D1

12、234567891011121314单元过关检测(一)单元过关检测(一)11.史料记载,公元1384年9月1428日皇宫收到奏章1 160件,共计3 291件政务。“庶务丛集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于是皇帝下令()A.立左右丞相辅佐全国政务B.建中朝参与军国要务C.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D.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共议1234567891011121314单元过关检测(一)单元过关检测(一)解析废除丞相后,全国重大政务都由明太祖亲自决断。他每天要处理大量奏章,深感力不从心,于是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因此正确答案是C项。A项是秦朝,B项是西汉汉武帝时期,D项是清朝初

13、年,都与题目时间不符合。答案C1234567891011121314单元过关检测(一)单元过关检测(一)12.从明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实质上反映了()封建专制进一步加强皇权更加巩固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实权完全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A. B.C. D.1234567891011121314单元过关检测(一)单元过关检测(一)解析明代内阁与清代军机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体现,而君主专制强化并达到顶峰,又正是封建制度趋向衰落的表现,都可以反映,故D项正确。答案D1234567891011121314单元过关检测(一)单元过关检测(一)二、非选择题13.历史上对于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优劣,看法不一。阅读下

14、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别子(嫡长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之所自出者,百世不迁者也。礼记大传1234567891011121314单元过关检测(一)单元过关检测(一)材料二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天下之道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 柳宗元封建论1234567891011121314单元过关检测(一)单元过关检测(

15、一)材料四秦人任智力以自雄,收万方以自私,敢于变百圣之大法,自速其年世,以遗生民气运世世无穷之大祸,祖龙(秦始皇)之罪上通于天矣! 颜元习斋四存编1234567891011121314单元过关检测(一)单元过关检测(一)(1)据材料一,指出材料所说的制度对维护周天子权威有何积极作用。答案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政治联系具有向心力,有利于维护周天子的权威,有利于巩固西周王朝的统治。1234567891011121314单元过关检测(一)单元过关检测(一)(2)据材料二、三,分别概括李斯和柳宗元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秦到唐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体现了他们的观点。答案李斯认为随着血缘关系的疏远,导

16、致分封制无法有效运行;柳宗元认为在世袭分封制下统治者的素质得不到保证。政治制度:郡县制、科举制。1234567891011121314单元过关检测(一)单元过关检测(一)(3)据材料四,分析颜元反对郡县制的理由。答案颜元认为郡县制是君主实现“自私”天下的手段。(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材料中对分封制与郡县制的看法产生较大差异的原因。答案时代背景;看问题角度;个人学识修养等。1234567891011121314单元过关检测(一)单元过关检测(一)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代史学家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

17、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1234567891011121314单元过关检测(一)单元过关检测(一)机构和官员,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君主专制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1234567891011121314单元过关检测(一)单元过关检测(一)材料二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

18、些朝代,疆域没有这么辽阔,政府的专制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234567891011121314单元过关检测(一)单元过关检测(一)(1)材料一中所述的“君主专制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反映的是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哪一对基本矛盾?根据所学知识,概述西汉、隋唐、宋、元几个时期中枢权力体系的主要变化。解析第(1)问根据信息“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可知是皇权与相权的基本矛盾,“中枢权力体系的主要变化”结合史实概括分析即可。1234567891011121314单元过关检测(一)单元过关检测(一)答案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主要变化:西汉设置中朝,

19、限制丞相权力;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分割相权,加强皇权;北宋设置中书门下、枢密院与三司,进一步分割相权,强化皇权;元朝实行一省制,设中书省。1234567891011121314单元过关检测(一)单元过关检测(一)(2)结合所学知识,明清之际的哪些史实能够反映材料二中“但是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对此你如何评价?解析第(2)问根据关键信息“政府的专制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些”列举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史实;评价明清君主专制强化应一分为二,从积极与消极两个角度去分析。1234567891011121314单元过关检测(一)单元过关检测(一)答案明朝废除丞相,设置内阁,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清朝设置军机处,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明清之际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稳定社会,提高决策效率;但皇权的极度膨胀,又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最终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1234567891011121314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