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显示屏设计_毕业设计论文(31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6393211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3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LED显示屏设计_毕业设计论文(31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LED显示屏设计_毕业设计论文(31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LED显示屏设计_毕业设计论文(3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ED显示屏设计_毕业设计论文(31页).doc(3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LED显示屏设计_毕业设计论文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 业 设 计 (论文) 任 务 书姓名 专业 任 务 下 达 日 期 2013 年 3 月 4 日设计(论文)开始日期 2013 年 3 月 11 日设计(论文)完成日期 2013 年 5 月 17 日设计(论文)题目: LED显示屏设计 A编制设计 B设计专题(毕业论文) 指 导 教 师 系(部)主 任 2013年 5 月24日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记录自动化与信息工程系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 于 年 月 日进行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设计题目: LED显示屏设计 专题(论文)题目: LED显示屏设计 指导老师

2、: 答辩委员会根据学生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材料,根据学生答辩情况,经答辩委员会讨论评定,给予学生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为 。答辩委员会 人,出席 人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 答辩委员会副主任(签字): 答辩委员会委员: , ,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评语第 页共 页学生姓名: 专业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年级 2010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LED显示屏设计 评 阅 人: 指导教师: (签字) 年 月 日成 绩: 系(科)主任: (签字) 年 月 日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评语: -第 25 页毕 业 设 计(论文)(说 明 书)题 目: LED显示屏设计 姓 名: 编 号:

3、摘 要本文介绍了一款以单片机STC89C52为控制器的LED点阵显示屏系统的设计。该系统可实现中英文字符的显示和动态特效显示。并且可以通过级联的方式来扩大显示屏幕的尺寸以达到增加显示内容的目的。系统单片机发送控制命令,由显示驱动模块驱动一个1664的LED点阵显示屏的扫描显示。PC机与单片机之间的通信采用RS232C通信标准来实现。所选用的STC89C5单片机具有价格低廉程序写入方便的特点使得整个系统方便维护和检修。除此之外,该系统只占用了单片机少量的I /O口和内存,为系统留下了功能扩展的空间。关键字:STC89C52;LED点阵显示;串行通信目 录第一章 绪论41.1 课题背景41.1.1

4、 选题背景41.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41.2 论文主要内容2第二章 方案论证与选择42.1 系统硬件方案42.1.1 显示屏主控制器42.1.2 LED点阵显示屏52.1.3 硬件设计方案62.2 系统软件方案72.2.1 单片机编程语言72.2.2 系统软件编译器介绍8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93.1 硬件整体设计概述及功能分析93.2 控制单元设计103.2.1 STC89C52简介103.2.2 控制系统设计133.3 译码电路设计153.4 驱动电路设计163.4.1 八同相三态缓冲器/线驱动器74HC244163.4.2 反相器74HC04173.4.3 行驱动电路设计173.4.

5、4 列驱动电路设计173.6 电源设计18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204.1 主程序设计204.2 子程序的设计204.2.1 LED显示屏的显示方式204.2.2 点阵数据表达方式214.2.3 显示程序的设计22第5章 系统调试245.1 系统硬件部分调试方法245.1.1 短路与虚焊检测245.1.2 上电测试245.2 系统软件调试方法245.3 系统联合调试及结果255.4 调试结果分析25结 论26致 谢27参考文献28附录29第一章 绪论1.1 课题背景1.1.1 选题背景LED显示屏是八十年代后期在全球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信息显示媒体,显示屏由几万几十万个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像素点均匀排

6、列组成。利用不同的材料可以制造不同色彩的LED像素点。目前应用最广的是红色、绿色、黄色。而蓝色和纯绿色LED的开发已经达到了实用阶段。LED显示屏可以显示变化的数字、文字、图形图像;不仅可以用于室内环境还可以用于室外环境,具有投影仪、电视墙、液晶显示屏无法比拟的优点。在短短的十来年中,LED点阵显示屏就以亮度高、工作电压低、功耗小、小型化、寿命长、耐冲击和性能稳定的优点迅速成长为平板显示的主流产品,在信息显示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LED的发展前景极为广阔,目前正朝着更高亮度、更高耐气候性、更高的发光密度、更高的发光均匀性、可靠性、全色化方向发展。LED显示屏的应用涉及社会经济的许多领域,主要包

7、括:(1)证券交易、金融信息显示。(2)机场航班动态信息显示。(3)港口、车站旅客引导信息显示。(4)体育场馆信息显示。(5)道路交通信息显示。(6)调度指挥中心信息显示。(7)邮政、电信、商场购物中心等服务领域的业务宣传及信息显示。(8)广告媒体新产品等。1.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我国LED产业发展现状我国的LED显示屏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骨干企业。据不完全统计,至1998年底,年度销售总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20多家,其销售总额达6亿元左右,占行业市场总额的85%以上。全国从事LED显示屏的各类企业有100余家,从业人员近6000人,行业年度销售

8、总额近8亿元人民币,1996年、1997年的增长速度均保持40%左右,1998年略有回落。在国内市场上,国产LED显示屏的市场占有率近100%,国外同类产品基本没有市场,四十三届世乒赛主会场天津体育中心、京九铁路、北京西客站、首都机场、浦东机场等,均由国内代表企业中标。技术水平相对领先,我国LED显示屏产业在规模发展的同时,产品技术推陈出新,一直保持比较先进的水平。90年代初即具备了成熟的16级灰度256色视频控制技术及无线遥控等国际先进水平技术,近年在全彩色LED显示屏、256级灰度视频控制技术、集群无经线控制、多级群控技术等方面均有国内先进、达到国际水平的技术和产品出现;LED显示屏控制专

9、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也已由国内企业开发生产并得到应用。LED显示屏产业培养形成了一批LED显示屏科技队伍,在全国LED显示屏行业的从业人数6000人中,科技人员有2800多人,将近50%。LED显示屏产业正成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平板显示领域唯一立足国内形成的民族高科技产业。 (2)LED显示屏的发展趋势现代信息社会中,作为人一机信息视觉传播媒体的显示产品和技术得到迅速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显示技术将是平板显示的时代,LED显示屏作为平板显示的主导产品之一无疑会有更大的发展,并有可能成为二十一世纪平板显示的代表性主流产品。高亮度、全彩化蓝色及纯绿色LED产品自出现以来,成本逐年快速

10、降低,已具备成熟的商业化条件,基础材料的产业化。使LED全彩色显示产品成本下降,应用加快。LED产品性能的提高,使全彩色显示屏的亮度、色彩、白平衡均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完全可以满足户外全天候的环境条件要求,同时,由于全彩色显示屏价格性能比的优势,预计在未来几年的发展中,全彩色LED显示屏在户外广告媒体中会越来越多地代替传统的灯箱、霓红灯、磁翻板等产品,体育场馆的显示方面全彩色LED屏更会成为主流产品。全彩色LED显示屏的广泛应用会是LED显示屏产业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未来LED显示屏会向着标准化、规范化,产品结构多样化的方向发展。(3)选题意义该设计课题使我们能够掌握LED显示屏的基本显示原

11、理和设计方法,对LED显示屏这个行业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并且对大学期间所学习的一些理论进行了实践,使我们对所学过的理论知识有了新的认识。并且通过该设计课题掌握了51单片机的的软硬件开发工具的使用方法,为以后从事相关行业的工作积累了实际工作经验。目前我国的信息行业发展迅速,作为主要平面显示媒介的LED显示屏的作用也越练越广泛,相关的从业人员也会越来越紧缺。但同时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我国的LED技术虽然发展迅速但和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此课题不论是对自己的就业还是对我国LED显示技术的发展都有非常现实与积极的意义。1.2 论文主要内容针对设计题目的特点,对论文的内容和结构将做如下安排:

12、(1)初步方案的论证和选择 搜集题目的有关资料,并参照目前通用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拟定几套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最终选定了以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件,外加译码电路和驱动电路的设计方案。(2)方案实现以设计方案为指导思想选择合适的器件来实现这一思想,选择器件时要从功能和电气特性两方面来选择和论证。经过对比选择选定STC89C52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件,由74HC244为八同相三态缓冲器/线驱动器,74HC138为译码电路器件,74HC595和4953为驱动电路器件。论文列出了详细的器件参数和在系统中的连接使用方法。 (3)软件编写 根据硬件特点和设计要求,软件选用C语言编写。程序按功能分为静态显示、动

13、态显示、通信等几个功能上相对独立的模块。然后按照所划分的模块逐个编写和调试,最后将独立的模块整合起来。(4)验证与测试 调试分为硬件调试、软件调试和系统联合调试几步来进行。在硬件调试中发现有单片机端口驱动能力不足、驱动电路工作不稳定等问题。在软件调试中出现程序整合工作不协调等问题。通过分析,查找找出了问题原因并设法将其解决。(5)结论设计完成后对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经验教训、以及自己的想法进行总结。第二章 方案论证与选择2.1 系统硬件方案大多数的LED显示屏都在户外,所以对硬件的质量要求非常的高。为方便检修和维护硬件电路设计时常常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硬件的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既要满足模块本

14、身功能又要能够和整个系统兼容。如图2-1所示,根据显示系统的功能特点确定系统硬件由显示屏部分,控制部分组成。控制部分执行显示指令并将显示代码处理后控制显示部分的显示内容和显示方式。16X64LED点阵显示屏单片机译 码 电 路驱 动 电 路图2-1 系统硬件组成框图2.1.1 显示屏主控制器控制部分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其功能为经计算机将编好的程序下载到单片机中,再有单片机控制显示部分显示内容。其常用的电子设计方法有单片机、及EDA技术。几种设计方法比较各有其特点:(1)单片机单片机是集成了CPU,ROM,RAM和I/ O口的微型计算机。它有很强的接口性能,非常适合于工业控制,因此又叫微控制器

15、(MCU)。单片机品种齐全,型号多样 CPU 从8,16,32到64位,多采用RISC 技术,片上I/O非常丰富,有的单片机集成有A/ D,“ 看门狗”,PWM,显示驱动,函数发生器,键盘控制等。它们的价格也高低不等,这样极大地满足了开发者的选择自由。除此之外单片机还具有低电压和低功耗的特点。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NMOS工艺单片机被CMOS代替,并开始向HMOS 过渡。供电电压由5V 降到3V,2V甚至到1V,工作电流由mA降至A ,这在便携式产品中大有用武之地。(2)EDAEDA(即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 即电子设计自动化,它是以计算机为工具,在E

16、DA 软件平台上,对用硬件描述语言HDL 完成的设计文件自动地逻辑编译、逻辑化简、逻辑分割、逻辑综合及优化、逻辑布局布线、逻辑仿真,直至对于特定目标芯片进行适配编译、逻辑影射和编程下载等。设计者只需用HDL 语言完成系统功能的描述,借助EDA工具就可得到设计结果,将编译后的代码下载到目标芯片就可在硬件上实现。由于FPGA/CPLD可以通过软件编程对该硬件的结构和工作方式进行重构,修改软件程序就相当于改变了硬件,软件编写可以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案,而且可以多个人分工并行工作这样便缩短了开发周期和上市时间,有利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而且MCU是通过串行执行指令来实现特定功能,不可避免低速,

17、而FPGA/CPLD则可实现硬件上的并行工作,在实时测控和高速应用领域前景广阔;另一方面,FPGA/CPLP器件在功能开发上是软件实现的,但物理机制却和纯硬件电路一样,十分可靠。二种设计方式相比较各有优点且都能够实现控制功能,但单片机的技术门槛较低开发成本也较低非常适合初学者进行学习和锻炼使用。现在市场上常用的单片机主要有MCS-51、AVR、ARM、PIC等。其中应用最广泛的单片机首推Intel的51系列,由于产品硬件结构合理,指令系统规范,加之生产历史“悠久”,有先入为主的优势常作为单片机学习的教材。且51系列的I/O脚的设置和使用非常简单,当该脚作输入脚使用时,只须将该脚设置为高电平(复

18、位时,各I/O口均置高电平)。当该脚作输出脚使用时,则为高电平或低电平均可。所以在控制部分方案的选择中选定51系列单片机作为控制部分的核心器件。2.1.2 LED点阵显示屏显示部分包括了一块至少可以显示一个汉字的显示屏,以及驱动该显示屏的驱动电路。由于单片机的I/O口有限要不能直接用I/O口来驱动LED显示屏,所以需要对单片机I/O口进行扩展增加单片机并行输出的能力。LED显示屏是由一个个的发光二极管点阵构成的,要构成大屏幕的LED显示屏就需要多个发光二极管。构成LED屏幕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由单个的发光二极管逐点连接起来,如图2-2所示;二是选用一些由单个发光二极管构成的LED点阵子模块构成大

19、的LED点阵模块。目前市场上普遍采用的点阵模块有88、1616几种;这两种屏幕构成方法各有有缺点,单个发光二极管构成显示屏优点在于当单个的发光二极管出现问题时只需更换一个二极管即可,检修的成本较低,缺点在于连接线路复杂;而点阵模块构成的方法却正好与之相反,模块构成省约了大量的连线,不过当一个LED出现问题时同在一个模块的所有LED都必须被更换。这就加大了维修的成本。两种方法相比较,决定采取模块构成的方法来制作一个LED点阵显示屏。为了避免模块的缺点,选择点阵数较小的模块来减小出现这一问题的风险。所以构建一个1664的LED点阵屏选用16块8X8阵模块。图 2-2 LED点阵内部图一个1664的

20、LED显示屏行有16和列有64个引脚,不能单靠51单片机的端口驱动所以必须要对单片机的端口个数进行扩展。经常采用的端口扩展方法是用串并转换芯片进行译码。常用的串并转换芯片有74HC138(3线-8线译码器)、74HC244(8位串并转换器)、74HC595等。52单片机端口低电平时,吸入电流可达,具有一定的驱动能力;而为高电平时,输出电流仅数十甚至更小(电流实际上是由脚的上拉电流形成的),基本上没有驱动能力,所以单片机不能直接驱动LED显示屏显示。在单片机和显示屏之间还需要增加以功能放大位目的的驱动电路。2.1.3 硬件设计方案最终方案如图2-3所示,以处理显示内容,用串行通信的方式将显示内容

21、和控制指令传输到单片机系统,单片机根据计算机传输来的内容和指令通过端口译码扩展后驱动16块8 8ED点阵模块构成的16 64ED点阵显示屏。题目将以此方案为指导思想展开具体的硬件电路设计。16X64LED点阵显示屏单片机译 码 电 路驱 动 电 路图2-3 硬件设计方案2.2 系统软件方案软件的设计除了满足设计功能外还必须要满足易读写,方便下载和编译。设计目标和硬件总体结构确定的情况下,软件可以分为主程序,显示子程序,各种特效显示子程序,通信程序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具体结构如图2-4所示。图2-4 软件功能结构框图软件的编写需要借助软件编辑器和编译软件,编译完成后还需要下载到单片机中执行。编写软

22、件之前得首先选择一种合适的语言以及配套的编辑器和编译软件。最后还要选择一款与所选单片机的下载器或下载软件来把编写的程序下载到单片机中执行。2.2.1 单片机编程语言现在主要运用的单片机编程语言为汇编语言和C语言。两种语言相比较各有优点。汇编语言(Assembly Language)是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是一种功能很强的程序设计语言,也是利用计算机所有硬件特性并能直接控制硬件的语言。其具有执行速度快,占内存空间少等优点,但在编写复杂程序时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汇编语言依赖于具体的机型,不能通用,也不能在不同机型之间移植。C语言是一种源于编写UNIX操作系统的语言,它是一种结构化语言,可产生压缩代

23、码。C语言结构是以括号 而不是特殊符号的语言。C可以进行许多机器级函数控制而不用汇编语言。与汇编相比,有如下优点:对单片机的指令系统不要求了解,仅要求对51的存储器结构有初步了解;寄存器分配、不同存储器的寻址及数据类型等细节可由编译器管理;程序有规范的结构,可分为不同的函数。这种方式可使程序结构化;将可变的选择与特殊操作组合在一起的能力,改善了程序的可读性;编程及程序调试时间显著缩短,从而提高效率;提供的库包含许多标准子程序,具有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已编好程序可容易的植入新程序,因为它具有方便的模块化编程技术。C语言作为一种非常方便的语言而得到广泛的支持,C语言程序本身并不依赖于机器硬件系统,

24、基本上不做修改就可根据单片机的不同较快地移植过来。基于以上理由决定采用C语言为该显示系统的编程语言。2.2.2 系统软件编译器介绍C语言编写的程序并不能被单片机直接执行还需要编译为单片机可执行的机器语言。因此在系统软件设计中,编译器必不可少。支持MCS51用C语言编程的编译器主要有两种:Franklin C51编译器和KEILC51编译器。目前在单片机开发中普遍都是使用KEIL C51来进行编译。因此软件设计最终方案为采用C语言为程序语言,KELC为编译工具按照控制、通信、显示等几个功能模块来编写程序。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3.1 硬件整体设计概述及功能分析显示系统具体设计主要由单片机系统,译码

25、电路,显示驱动电路和1664的点阵屏四部分组成。具体工作流程为:计算机将编好的程序向经下载软件下载到单片机中,单片机接收后执行控制指令处理显示代码将显示内容通过I/O口串行输出并且控制译码电路完成串并转换并行输出,最后由显示驱动电路进行电压和电流的处理以达到LED显示屏的显示电流、电压要求,进而使显示屏显示内容。根据硬件的功能结构图选取合适器件,器件不但要求能实现所要求的功能还要能兼容至整个系统之中。通过查阅资料和对比最终的硬件原理图如图3-1所示。单片机译 码 电 路电 源列驱动电路行驱动电路16X64 LED显示屏图3-1 硬件电路框图该系统所要实现的功能和要求有以下几点:(1)LED显示

26、屏的面积必须满足至少显示一个汉字的标准。并且显示要清晰。(2)驱动电路要能提供LED显示所需范围内的电压和电流要求。(3)译码电路的高低电平的区分能力以及译码的输入输出频率必须满足单片机以及驱动电路的要求。(4)单片机要能接收计算机所下载的程序,并进行存储,经处理后控制LED显示屏的显示,并且端口驱动能力要足以驱动译码电路。执行频率要能达到扫描显示的最低要求。(5)单片机由ISP下载线下载程序和供电,可不设立专用供电电源。(6)由串口完成单片机与计算机的通信,通信速度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要达到显示要求。3.2 控制单元设计控制单元是整个显示系统的核心,该系统中采用52系列单片机为核心器件,用来和

27、计算机通信处理计算机发送的控制指令和显示内容。并且直接输出数据通过译码电路控制LED显示屏的显示内容和显示状态。在52系列单片机中选定一款合适的机型来作为控制单元的主控芯片。根据题目的要求该芯片必须要具有的就是方便的编程能力,因为在软件设计时方便的程序下载对程序的验证和编写非常有用。还有就是为了提高LED显示屏的扫描速度,单片机的执行速度要尽可能的快。根据这两点要求,选择宏晶科技生产的STC89C52RC为控制单元的主控芯片。3.2.1 STC89C52简介STC89C52RC 单片机是宏晶科技推出的新一代高速/低功耗/超强抗干扰的单片机,指令代码完全兼容传统 8051 单片机,12 时钟/机

28、器周期和 6 时钟/机器周期可以任意选择,封装图和引脚示意图见图3-2,图3-3。图3-2 STC89C52RC封装示意图主要特性如下: 1. 增强型 8051 单片机,6 时钟/机器周期和 12 时钟/机器周期可以任意选择,指令代码完全兼容传统 8051. 2. 工作电压:5.5V3.3V(5V 单片机)/3.8V2.0V(3V 单片机) 3. 工作频率范围:040MHz,相当于普通 8051 的 080MHz,实际工作频率可达 48MHz 4. 用户应用程序空间为8K 字节 5. 片上集成 512 字节 RAM 6. 通用 I/O 口 (32 个) 复位后为,P1/P2/P3/P0是准双向

29、口/弱上拉, P0 口是漏极开路输出,作为总线扩展用时,不用加上拉电阻,作为 I/O 口用时,需加上拉电阻 7. ISP(在系统可编程)/IAP(在应用可编程),无需专用编程器,无需专用仿真器,可通过串口(RXD/P3.0,TXD/P3.1)直接下载用户程 序,数秒即可完成一片 8. 具有 EEPROM 功能 9. 具有看门狗功能 10. 共 3 个 16 位定时器/计数器。即定时器 T0、T1、T211. 外部中断4路,下降沿中断或低电平触发中断电路,Power Down模式可由外部中断低电平触发中断方式唤醒 12. 通用异步串行口(UART) ,还可用定时器软件实现多个 UART 13.

30、工作温度范围:-40+85(工业级)/075(商业级) 14. STC89C52RC 单片机的工作模式掉电模式:典型功耗0.1A,可由外部中断唤醒,中断返回后,继续执行原 程序 空闲模式:典型功耗 2mA 典型功耗 正常工作模式:典型功耗 4Ma7mA 典型功耗 掉电模式可由外部中断唤醒,适用于水表、气表等电池供电系统及便携设备图3-3 STC89C52RC引脚示意图STC89C52RC 引脚功能说明VCC(40 引脚):电源电压 VSS(20 引脚):接地P0 端口(P0.0P0.7,3932 引脚) :P0口是一个漏极开路的 8 位双向 I/O 口。作为输出端口,每个引脚能驱动8个TTL

31、负载,对端口 P0 写入 “1”时,可 以作为高阻抗输入。在访问外部程序和数据存储器时, 在访问外部程序和数据存储器时,P0 口也可以分时作为低 8位地址总线和8位数据总线。此时,P0 口无需接上拉电阻。在 Flash ROM 编在程时,P0端口接收指令字节端口指令;而在校验程序时,则输出指令字节,验证时,要求外接上拉电阻。 P1 端口(P1.0P1.7,18 引脚) :P1 口是一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 8 位双向 I/O 口。P1 的输出缓冲器可驱动(吸收或者输出电流方式)4 个 TTL 输入。对端口写入 1 时,通过内部的上拉电阻把端口拉到高电位,这时可用作输入口。P1 口作输入口使用时,因

32、为有内部上拉电阻,那些被外部拉低的引脚会输出一个电流。 此外,P1.0 和 P1.1 还可以作为定时器/计数器2的外部输入(P1.0/T2) 和定时器/计数器 2 的触发输入(P1.1/T2EX) ,具体参见下表:表31 P1.0和P1.1引脚复用功能引脚号功能特性P1.0T2(定时器/计数器2外部计数输入),时钟输出P1.1T2EX(定时器/计数器2捕获/重装触发和方向控制)在对 Flash ROM 编程和程序校验时,P1接收低8位地址。P2 端口(P2.0P2.7,2128 引脚) :P2 口是一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 8 位双 向 I/O 端口。P2 的输出缓冲器可以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方式

33、)4 个 TTL 输入。 对端口写入 1 时,通过内部的上拉电阻把端口拉到高电平,这时可用作输入口。 P2 作为输入口使用时,因为有内部的上拉电阻,那些被外部信号拉低的引脚会输出一个电流。 在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和 16 位地址的外部数据存储器(如执行“MOVX DPTR”指令)时,P2 送出高 8 位地址。在访问 8 位地址的外部数据存储器(如 执行“MOVX R1”指令)时,P2 口引脚上的内容(就是专用寄存器(SFR)区 中的 P2 寄存器的内容) ,在整个访问期间不会改变。 在对 Flash ROM 编程和程序校验期间, P2也接收高位地址和一些控制信号。 P3 端口(P3.0P3.7,

34、1017 引脚) :P3 是一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 8 位双向 I/O 端口。P3 的输出缓冲器可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方式)4 个 TTL 输入。对端口写入 1 时,通过内部的上拉电阻把端口拉到高电位,这时可用作输入口。P3 做输入口使用时,因为有内部的上拉电阻,那些被外部信号拉低的引脚会输入一 个电流。 在对 Flash ROM 编程或程序校验时,P3 还接收一些控制信号。 P3 口除作为一般 I/O 口外,还有其他一些复用功能。 RST(9 引脚):复位输入。当输入连续两个机器周期以上高电平时为有效, 用来完成单片机的复位初始化操作。看门狗计时完成后,RST 引脚输出 96 个晶振周期的高电

35、平。特殊寄存器 AUXR(地址 8EH)上的 DISRTO 位可以使此功 能无效。DISRTO 默认状态下,复位高电平有效。 ALE/ ROG(30 引脚)地址锁存控制信号 :(ALE)是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时,锁存低 8 位地址的输出脉冲。在 Flash 编程时,此引脚( ROG)也用作编程输入脉冲。 在一般情况下,ALE 以晶振六分之一的固定频率输出脉冲,可用来作为外部定时器或时钟使用。然而,特别强调在每次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ALE 脉冲将会跳过。 如果需要,通过将地址位 8EH 的 SFR 的第 0 位置“1” ,ALE 操作将无效。这 一位置“1” ,ALE 仅在执行 MOVX 或 M

36、OV 指令时有效。否则,ALE 将被微弱拉高。这个 ALE 使能标志位(地址位 8EH 的 SFR 的第 0 位)的设置对微控制器处于外部执行模式下无效。外部程序存储器选通信号( SEN)是外部程序存储器选 SEN(29 引脚)通信号。当 AT89C51RC 从外部程序存储器执行外部代码时, SEN在每个机器周期被激活两次,而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 SEN将不被激活。 A/VPP (31 引脚) 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控制信号, 为使能从 0000H 到 FFFFH 的外部程序存储器读取指令, A必须接 GND。注意加密方式 1 时, A将内部锁定位 RESET。为了执行内部程序指令, A应该接

37、VCC。在 Flash 编程期间, A也接收12伏VPP 电压。 XTAL1(19 引脚):振荡器反相放大器和内部时钟发生电路的输入端。 XTAL2(18 引脚):振荡器反相放大器的输入端。3.2.2 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电路设计中采用的是单片机系统,该系统必须要是工作在一个最小系统(指单片机的可以的最小配置系统)。STC89C52R的最小系统包括了外界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选定一定数量的I/O口作为控制口控制外部的各种器件和数据的输出。根据功能选择一定的单片机端口添加外围的器件,具体电路如图3-2所示。在该系统中,P1各口主要用作LED显示数据的控制输出。P1.0,P1.1,P1.2分别接74HC

38、138的三个数据输入端,P1.3接74HC138的使能端,分别轮流控制两个74HC138输出,P1.5接74HC595的串行数据输入端,P1.6接74HC595的锁存口,控制数据的输出,P1.7接74HC595是74HC595的时钟输入端。 端口30,EA/VPP:地址锁存允许信号输出端。在扩展外部存储器时,用于锁存低8位地址,当单片机上电正常工作时,ALE端周期性地以时钟振荡频率的16的固定频率向外输出正脉冲。要想访问外部程序,EA端必须保持低电平(接地)。因为没有扩展外部程序存储器,所以将EA置为高电平。图3-4 控制部分电路图由于P3口是特殊功能口,在该系统中基本是采用其第二功能。其第二

39、功能和实际运用如表3-2所示表3-2 STC89C52R的P3口第二功能的应用端口第二功能信号名称P3.0RXD串行输入口P3.1TXD串行输出口P3.2外部中断0外部中断0输入口P3.3外部中断1外部中断1输入口P3.4定时器/计数器0定时器/计数器0输入口P3.5定时器/计数器1定时器/计数器1输入口P3.6写选通输出口P3.7入选通输出口STC89C52单片机的P0在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或程序存储器时,这组端口线分时作为低8位地址总线和8位数据总线,P2口在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或16位地址的外部数据存储器时,其作为高8位地址总线。所以P0和P2口留为外部数据存储器和程序存储器的扩展用,以备内

40、部存储器和程序存储器不够用时使用。3.3 译码电路设计译码电路的功能是为了解决单片机I/O端口不足。行译码所用器件为串并转换器74HC138。具体电路如图3-3所示74HC138的作用:八位二进制译码器74HC138的作用是用来选择显示行,一个74HC138可以选择8行中的一行,所以单元板/模块上有2块74HC138,这样就可以在16行中选择1行显示图3-3 74HC138D的引脚示意图第8脚GND,电源地。第15脚VCC,电源正极第13脚A、B、C,二进制输入脚。第46脚片选信号控制,只有在4、5脚为“0”6脚为“1”时,才会被选通,输出受A、B、C信号控制。其它任何组合方式将不被选通,且Y

41、0Y7输出全为“1”。通过控制选通脚来级联,使之扩展到十六位。例:0E2A=0,0E2B=0,0E1=1,A=1,B=0,C=0,则Y0为“0”Y1Y7为“1”,详情见真值表。表33 74HC138的真值表InputOutputEnableselectCBAY0Y0Y2Y3Y4Y5Y6Y7LXXXXXHHHHHHHHHXHXXXHHHHHHHHHLLLLLLHHHHHHHHLLLLHHLHHHHHHHLLLHLHHLHHHHHHLLLHHHHHLHHHHHLLHLLHHHHHHHHHLLHLHHHHHHLHHHLLHHHHHHHHLHHLLHHHHHHHHHHL3.4 驱动电路设计3.4.1

42、八同相三态缓冲器/线驱动器74HC24474HC244芯片的功能:如果输入的数据可以保持比较长的时间(比如键盘),简单输入接口扩展通常使用的典型芯片为74HC244,由该芯片可构成三态数据缓冲器。74HC244芯片的引脚排列如图1所示。由于STC系列一般用并口进行编程,理论上可以直接用单片机的几根I/O口接并口线,但如果电路板没有做好,可能会连带把计算机并口烧坏,所以要加个74HC244芯片隔离一下。74HC244芯片的引脚排列如下图图3-4 74HC244的引脚示意图74HC244芯片使用说明74HC244芯片内部共有两个四位三态缓冲器,使用时可分别以和作为它们的选通工作信号。当和都为低电平

43、时,输出端Y和输入端A状态相同;当和都为高电平时,输出呈高阻态。3.4.2 反相器74HC0474HC04:六反相器,一个起到高低电平的转换作用,还有一个就是增加信号的驱动能力,信号一般都从MCU从发出,直接驱动其他器件的能力不够,中间加一个逻辑电路来增加驱动能力。74HC04是一个普通的非门,而74HC14是斯密特触发器,是具有滞后特性的数字传输门。该器件既可以像普通“与非”门那样工作,也可以接成斯密特触发器来使用。3.4.3 行驱动电路设计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s),即是在在某些半导体材料的PN结中,注入的少数载流子与多数载流子复合时会把多余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从而把电能直接转换为光能。P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