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疾病科消毒隔离制度(3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6381254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染性疾病科消毒隔离制度(3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感染性疾病科消毒隔离制度(3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感染性疾病科消毒隔离制度(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染性疾病科消毒隔离制度(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感染性疾病科消毒隔离制度-第 3 页感染性疾病科消毒隔离制度1、感染性疾病科的设置应相对独立,病人在指定区域内活动,不得互串病房或随意外出。 2、内部严格“三区”、“两通道”,设有“缓冲间”,且应标识明确。 3、严格执行隔离技术规范,不同病种分室收治,同一间病房内不准有两种不同病种的病人。疑似病人具有高度传染性或毒力强的菌株所致的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4、隔离病室门口挂隔离标志,入口应设缓冲间,病室内应有流动水洗手设施,设独立卫生间。并根据病原体传播途径不同,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5、工作人员应严格防护规定着装。不同区域应穿不同服装。工作人员从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应洗手戴帽子戴口罩(不同区域

2、不同类别)穿工作衣裤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穿隔离衣或防护服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工作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前:去手套消毒双手去护目镜/防护面罩脱隔离衣或防护服脱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用后物品分别放于专用污染容器内)。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洗手和/或手消毒脱工作服去口罩去帽子洗手和/或手消毒后,进入清洁区。(离开清洁区沐浴、更衣下班) 6、非传染病区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进入传染病区时,应经传染病区医务人员许可,并接受消毒隔离要求的指导。进入传染病区的化验人员、会诊医师应严格遵守各项消毒隔离制度。 7、每一病室设专

3、用隔离衣、体温计、听诊器、抹布等,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械、用品等均应立即清洗消毒,出院、转院、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包括病人的衣物等)。 8、病室内地面和物表(如桌、凳、柜等)保持清洁、干燥、每日(常规2次对空气、医用物品、物体表面)消毒。抹布、拖把等清洁用具要专区专室专用、有醒目标记,用后分别洗净、消毒(抹布用250mg/L、拖布用500mg/L含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以上)、冲净凉干备用。有明显污染时,随时去污(用吸湿材料)、再清洁消毒(400mg/L700mg/L含有效氯消毒液),对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支杆菌、细菌芽孢污染的物品用含有效氯2000mg/L50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以上)。 9、病人使用的上生活用品如毛巾、盆、餐具、便器等保持清洁,个人专用,定期消毒。 10、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等加入含氯消毒剂干粉,使有效氯含量达到10000mg/L,搅拌后作用2小时以上方可排放。 11、每季度对感染性疾病科的空气、物表、工作人员的手、消毒液进行监测。报告单存档。 12、严格陪客、探视制度管理,一般不设陪客、探视。必须时,应由床位医师签“同意”意见。陪客、探视应穿一次性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戴口罩、手套等。 13、病区产生的生活垃圾均视为医疗垃圾,置双层黄色塑料袋中,进行有效封口后专人密闭运送。严格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密闭转运、无害化处理和交接、登记等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