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3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6369598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夯(3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强夯(3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强夯(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夯(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强夯-第 3 页强夯、冲击压实监理要点、冲击压实适用范围本项目要求填方大于5米路段、陡坡路基或填挖交界处路基的路床底部进行强夯或冲击压实。2一般要求2.1至少在开工前28天承包人应按设计将强夯施工方案报监理批准。2.2所有强夯作业应符合设计及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2.3路基强夯应在桥涵构造物开挖前进行。路堤强夯应离桥涵构造物或居民房屋一定安全距离。监理要点1基面处理(1)在路基填前冲击压或强夯前,应按招标文件第202节的要求对路基填筑范围内的原地面进行清理,清除表层100300mm内的腐植土、树根、草皮杂物。(2)拆除的旧建筑物基础要清除到地表以下500mm,且应采用适宜的填料分层

2、夯实至原地表。(3)挖掘树根的坑,深度超过500mm时必须分层夯填到原地面。(4)对原地面凹凸不平、相对高差小于300mm的地段应进整平;对相对高差大于500mm的坑,应分层夯填到原地面。(5)对独立的大坑,要单独作为作业面,并按监理人员批准的材料分层夯填至原地面高度。(6)对池塘、沟渠首先进行排水,然后清除杂质及淤泥,一直清理到 天然的基土。如果清不到原地基土,应根据地质勘查资料,研究方案后进行处理,并填筑到地表。(7)原地表整理完成后,使用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精平,分别沿路线中线从中间向两侧推土,往返3次,使虚铺基本平整,再用光轮压路机将原地表压实到表面密室,为冲击压实或强夯提供较平整的基面

3、。(8)在高填方路段采用强夯或冲击压实机械进行追密压实时,应用平地机对基面进行精平,为强夯冲击压实提供较平整的基面。2机械设备及技术指标要求 冲击压实(1) 冲击压实宜选用25KJ以上的压实机,冲击压实机行走速度应在914km/h为宜。(2) 路基填前冲击压实工作面宽度为坡脚外3米范围内,挖方段为整个路床表面,最小长度一般不小于100米。冲击压实应自边坡坡脚或路堑路床的一侧开始,顺(逆)时针行驶,以冲压面中心为轴线转圈,而后按纵向错轮冲压,全幅排压后,再自行向内冲压,排压遍数和沉降量以试验段确定,一般不少于25遍。对于地下有光缆、管线、过水管道等要详细调查,凡设计要求拆除的应在拆除后再冲压,设

4、计不要求拆除的应减少冲压遍数,一般不低于15遍。(3) 高填方路基顶面冲击压实应在距路肩1米宽度范围内,距路肩1米范围内不得冲压,以保证路基边坡稳定。大面积掺加石灰或NCS等固化剂的路段和桥涵台背回填为半刚性材料的部位不得进行冲压。冲压时应从路基一侧向另一侧转圈冲压顺序为“先两边、后中间”,轮迹重叠1/2铺盖整个路基表面为一遍,一般不少于20遍。在路中已经埋设通讯管道情况下,压实转弯应起升冲击轮不得冲压。(4) 冲压时要及时对路基适量洒水,撒水量以确保冲压时不扬尘为原则。每冲压45遍地表起伏较大时,应用平地机大致整平后再冲击压实到设计压实度。(5) 冲击压实两相邻路段应搭接长度不小于15米。(

5、6) 距离结构物10m内或暗涵顶填土厚度小于3米时不得冲击压实,应起升冲击轮驶过。冲击压实路段横向距民房20米内时应减少冲击遍数一般不低于15遍,且应在818点工作,以免影响居民休息。强夯(1) 夯击能量要求:本工程点夯能量宜采用2000kn.m,满夯能量采用1000kn.m夯击能量。(2) 夯点布置及夯击数按图纸要求执行,主夯完毕后,副夯按规定间距在各主夯点中间穿插进行,满夯采用夯印彼此搭接1/4。(3) 间歇时间由试夯时空隙水压力消除过程的观测资料来确定,对于渗透性较差的地基间歇时间应长些,对渗透性较好的地基间歇时间短一些,一般采用35d。(4) 处理范围:路基填前强夯工作宽度为路基坡脚1

6、m范围内,挖方段为整个路床表面。高填方段填高5m处及以上每填高5m处,应在距路肩2m宽度范围内强夯,距两侧路肩2m内不得强夯,以保证路基边坡稳定。大面积掺石灰或NCS等固化剂的高填方段和桥涵台背为半刚性材料的部位不得进行强夯;距桥涵50m范围内不得进行强夯;按桥涵顶部一般不强夯;强夯路段横向距居民200m内时不得强夯;设有土工格栅的段落,铺设土工格栅的曾为以上路基不得强夯。监理注意要点(1) 冲击压实、强夯设备型号、性能、功率是否满足要求。(2) 冲击碾压顺序及遍数记录清楚。(3) 强夯过程中高程记录、强夯遍数清楚准确(4) 熟悉冲击压实、强夯段落范围。(5) 冲击压实、强夯过程中注意异常变化、尤其注意结构物及地下管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