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名言及解析(6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6364050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庄子名言及解析(6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庄子名言及解析(6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庄子名言及解析(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庄子名言及解析(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庄子名言及解析-第 6 页庄子名言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2、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名是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是相互斗争的手段。两者是凶器,是不可以尽行的。)3、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天下有道,圣人可以成就事业;天下无道,圣人只能保全生命。现在这个时代,仅仅可以避开刑戮。幸福不过像羽毛那样轻,不知

2、怎样才可以去承受;祸患重得像大地一样,不知怎样才能避免。)4、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但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5、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泉水干了,好多鱼被困在陆地上,相互用嘴吐气,用吐沫相互沾湿,但是比不上从前在江湖中生活自由自在,相互忘掉。)6、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大自然给我形体,用生使我操劳,用老使我清闲,用死使我安息。所以称善我生存的,也同样称善我的死亡。7、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道邪?”(因此盗跖的门徒问盗跖说:“做大盗的也有法则吗?”

3、盗跖回答说:“无论哪个地方都怎么会没有法则呢?”)8、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9.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赍。吾葬具岂不备邪?庄子列御寇10.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庄子列御寇 11、“原(探究)天地之美,达(弄清)万物之理”事实上,中国人只对“原天地之美”感兴趣,对人世间之外的理没有兴趣。 12、“彷徨乎尘垢(世俗)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像庄子这样的知识分子与生产劳动脱离,所研究的东西也太清虚消极,其个人的成就虽伟大,但对民族却是悲剧。 13、“独(独自)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傲视鄙倪)于万物”中国人于宇宙大自然只

4、有精神交流的关系,没有征服探索的欲望。 14、“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一幅小农经济的画图。 15、“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庄子此语的意思是,不以长寿为乐,不以早夭为悲,不以通达为荣,不以穷困为耻。随遇而安,知天乐命。 16、“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17、“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鹪鹩鸟在深林中筑巢,不过占用一枝之地足矣,何必要拥有整个森林?鼹鼠在河边饮水,不过以喝饱肚子为限,何必要占有整个河流?) 18、“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在遥远的姑射山,有神人居住。他肌肤

5、如冰雪洁白,风姿绰约如处女,不食人间五谷,餐风饮露。腾云驾雾,驱驰日月,而奔驰畅游于宇宙之外)中国社会太黑暗,所以,有同流合污之俗人,也有冰清玉洁之隐士,唯独没有敢于入世、挑战社会、进行抗争的勇士。 19、“形(肉体)固可使如槁木(枯木),心固可使如死灰”避世以至于槁木死灰,如佛教成佛之涅盘,这大概是东方人的悲观主义吧? 20、“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做好事不要做得出名,做坏事不要触犯刑律。沿规律窍门而生存。这样,可以永保身体健康,可以保全性命,可以存养亲人,可以享尽天年)庄子既反对使用谋略,同时他又是大谋略家,也可以说是市侩,精于谋生处

6、世。也许,他的沿窍门生存的思想是现实逼出来的。 21、“古之真人,其寝(睡觉)不梦,其觉(醒来)无忧,其食不甘(吃饭不耽于滋味),其息(呼吸)深深”庄子要求忘掉自我(“无己”),忘掉不幸,缩进乌龟壳里。 22、“绝圣弃智,大盗乃止;摘珠毁玉,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剖斗折衡,而民不争”(抛弃仁圣知识,才不会出现窃国大盗;毁掉珍珠宝玉,才不会发生小偷小摸的事;烧掉契约,砸烂玉玺,人民自然朴素无欲;打破容器,折断秤杆,人民自然不争)反知识,反文明,反竞争,这是中国文化的滥觞。 23、 “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人之勇也。陆行不避兕虎者,猎夫之勇也。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知道)穷

7、之有命,知通(亨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苏轼区分匹夫之勇与大勇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庄周区分烈士之勇与圣人之勇。中国要末培养出凡夫,要末培养出圣人高不可攀的人,几百年才一个。如明朝的刘基,清朝的曾国藩才是。 24、“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白马跳过缝隙),忽然(一晃而过)而已”西方人相信天堂,印度人相信循环再生,中国人只相信现世,所以,我们经常感叹生命短暂。 25、“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外表顺从世俗,内心独立不羁)”庄周是中国极少的有个性的人,但他的个性不敢声张。 26、“凡人心险于山川”二千多年前的庄子即有此语,怪不得中国人只有心思探索人,没有心思探索自然山川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