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起草原 教案(3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6331736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托起草原 教案(3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托起草原 教案(3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托起草原 教案(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托起草原 教案(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7课托起草原教学目的:积累基础的字词、句以及与本文相关的文学常识。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结构,明确这篇散文的抒情技巧。品味文章精美的语言,揣摩文中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的文化内涵,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价值观和增进民族大团结的思想。教学重点: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结构,明确这篇散文的抒情技巧。教学难点: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的文化内涵,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价值观和增进民族大团结的思想。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1、导语: 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有一个孕育了我国少数民族的摇篮,历史上的鲜卑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等

2、,都是在这个摇篮里长大的。她是中国游牧民族历史舞台的后台,同时也是中外闻名的旅游胜地。她就是呼伦贝尔草原。然而今天的呼伦贝尔草原由于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人为活动日益加剧,她已经今非昔比。草原部分地区已经开始严重退化、沙化。所幸的是,呼伦贝尔草原生态恶化的现象,已经引起了国家和当地群众的关注,人工牧草正逐步改变了草场退化的窘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当代梁启超”之称得潘岳的大作托起草原。2、揭示目标:积累基础的字词、句以及与本文相关的文学常识。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结构,明确这篇散文的抒情技巧。二、阅读自学:1、自读课文后,正音:两泓hng 玲珑剔透t 顿挫cu 细腻n 藏域雪山y 青稞酒k 大气磅

3、礴pngb 隔阂h2、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简介:潘岳,男,1960年4月出生,汉族,江苏人,副研究员。1986年担任国家空中交通管制局研究室主任,1988年任中国技术监督报副总编,一年后任中国青年报副总编,1992年任中央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1998年任国家质量监督局副局长。现为国家谎报总局副局长、中国环境促进会会长。其论文环境文化与民族复兴在学界影响颇深,有潘岳诗文选(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年版)问世,托起草原收入该书。3、阅读课文,感知内容:如何理解本文题目托起草原?托起草原这个标题饱蘸着作者心中的激情。作者对草原风物的爱,作者对草原文化的爱,作者对草原传统的爱都蕴含其间。在作者的心中,已

4、经将草原高高托起,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因此“托起”二字所要表达的意蕴是丰富的。在这里要托起的绝不仅仅是草原,而是一种向上的力量,催人不懈地为社会、为人类、为生命的意义而奋斗不息。快速的自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述本文的主题。托起草原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用饱蘸感情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诗意盎然的草原风光长卷。作者不仅讴歌大草原的魅力和壮阔,也赞美了草原各个民族的勇敢、剽悍,这些民族逐渐融合在中华民族中,为中华民族输入了不同的文化因子,从而使中华民族文明具有广阔的包容性。文章内容由浅入深,既表达了作者的文明视野,更展示了作者经过大自然洗礼后的一种理想,一种精神,一种境界。再读课文,分析文章内

5、容1、 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6)具体描写了美丽的草原风情。第1段:总写呼伦贝尔是天下最美的草原。第2段:写夏季的草原。自然美第3段:写草原的林 自然美第4段:写草原的歌 人文美第5段:写草原的酒 人文美第6段:写草原的花 自然美第二部分:(711)作者对生命、文明、历史和民族精神的触摸和感悟。第7段:写作者对生命的感悟生命的意义在于勇往直前,奋勇拼搏。第8段:从历史的角度对草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第9段:从现实的角度对草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民族和睦相处,互相尊重。第10、11段:表明作者写作意图这一切只能植根于草原,继承传统,保留特色。第二课时一、质疑课文,加深理解1、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体会作者如

6、何表现草原的夏季之美?作者笔下的夏季草原,俨然是一幅风景画:壮阔的草原、无垠的苍穹是背景,婆娑起舞的雨后青草、玉莲般的簇簇白云、黑白珍珠般的牛羊、碧森森绿茸茸的灌木是点缀其间的景物,青、绿、黑、白、棕是五彩斑斓的色调,舞姿曼妙的青草、悠闲自在的牛羊,则使画面充满灵动与活力这些情境,既是实境的描绘,又给人以想像的空间,可谓是以实写虚,虚实相生。这一段描写,既有客观的物象,又有主观的情意,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个虚实相生、动静结合、色彩斑斓、灵动清新的艺术世界。2、结合课文第二、三两个自然段的相关内容谈谈作者在表达情感上的特点。作者主要是通过间接抒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如:“一场新雨去倾听最原始质朴的

7、语言。”“亿万棵粗细均匀的白桦,等待着暖融融的夕阳。”表面上看,作者只是在对草原景物作客观的描述,但实际上,作者要表达的是对草原壮阔绮丽风光的赞美和喜爱之情。“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如果不是对所描写的对象寄予深情,就不会有如此细腻生动地描写。青草似有人性,牛羊美如珍珠,白桦好似少女这该是多么美妙!作者对草原上一草一木深含感情,但不是直抒胸臆,而是通过对景物的进行精心描摹。这就显得委婉、含蓄,韵味悠长。3、文章第2、3、6自然段所写内容与第4、5自然段所写内容有何不同?第2、3、6自然段描绘了草原“诗画般的”自然风光。夏季的草原,风情万种:壮阔的草原、无垠的苍穹是背景,婆娑起舞的雨后青草

8、、玉莲般的簇簇白云、黑白珍珠般的牛羊、绿茸茸的灌木这一切都如诗如画,令人向往。草原的林,弥足珍贵:茫茫林海,铺天盖地,排山倒海;株株白桦,丰姿优雅,亭亭玉立。这就使得草原林海既显示出令人惊叹的阳刚之气,又具有玲珑剔透的阴柔之美。草原的花,既耀眼,又聪明:说她耀眼,是因为在茫茫的草原,“从初春的嫩绿到晚秋的黄绿,永远是单一的色调”,而白芍药、红百合、紫飞燕、黄野菊的绽放,如鹤立鸡群,最能吸引人的眼球;说她聪明,是因为“世人皆醉我独醒,万木皆绿我独艳”,这些花“懂得在那里开,为什么而开”,最大限度地展示了生命的价值。因而,她们“是世界上最聪明的花”,富于灵气,惹人喜爱。第4、5两自然段则展示了草原

9、深厚的人文内涵。草原的歌,音质浑厚,不疾不徐。伴以马头琴凄婉悠扬的旋律、骏马的低嘶和安详的流水,在广袤壮阔的背景下显得更加韵味悠长。她既不同于秦腔的顿挫高亢,也迥异于越曲的流转细腻,她只属于生于斯长于斯的草原人。草原的酒,醇美壮烈,正适合豪爽旷达的草原人的胃口。江南水乡的女儿红,适合有雅兴的文人慢慢品咂,未免太“斯文”;藏域雪山的青稞酒,有珍稀藏红花藏民才有口福享受,未免太高贵。而草原男子有的是豪情,多的是豁达,有美酒,有羊肉,有朋友,甚至是萍水相逢,席天幕地,就可以开怀畅饮。哪怕是烂醉如泥,也决不后悔。4、课文开头说:“天下最美的草原在呼伦贝尔”,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呼伦贝尔草原的“最美”

10、?从五个方面写了草原之美:夏季的草原;草原的林;草原的歌;草原的酒;草原的花。这五个方面又可以分为两个类型:夏季的草原、草原的林和草原的花三个方面写的是草原的自然之美;草原的歌、草原的酒两个方面写的是草原的人文之美。5、作者为什么说要“永远托起这块青春的草原”?结合最后一段的内容,谈谈怎样才能使“草原文化”永葆青春。作者之所以说要“永远托起这块青春的草原”,主要是因为草原绮丽的风光和深厚的文化传统,草原上的各民族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要是“草原文化”永葆青春,必须继承传统,保留特色,在此基础上,还应注意不断吸收和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点,不断创新。二、自结:学习

11、本文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谈体会。三、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16)具体描写了美丽的草原风情。第1段:总写呼伦贝尔是天下最美的草原。第2段:写夏季的草原。自然美第3段:写草原的林 自然美第4段:写草原的歌 人文美第5段:写草原的酒 人文美第6段:写草原的花 自然美第二部分:(711)作者对生命、文明、历史和民族精神的触摸和感悟。第7段:写作者对生命的感悟生命的意义在于勇往直前,奋勇拼搏。第8段:从历史的角度对草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第9段:从现实的角度对草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民族和睦相处,互相尊重。第10、11段:表明作者写作意图这一切只能植根于草原,继承传统,保留特色。四、作业:金榜行动五、教学反思:-第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