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尘防治专项方案(14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6329284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扬尘防治专项方案(14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扬尘防治专项方案(14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扬尘防治专项方案(1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扬尘防治专项方案(14页).doc(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扬尘污染源 施工现场扬尘污染主要来源于建设道路与管线施工、物料运输、物料堆放、道路保洁、泥地裸露等活动中产生粉尘颗粒物,对大气造成的污染。 施工现场易产生扬尘污染的材料主要有:水泥、砂石、灰土、灰浆、灰膏、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等。二、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三、管理目标1、施工扬尘污染控制达标;2、无市民重大投诉;3、无因施工扬尘控制不善造成的上级处罚和通报批评;4、上级部门检查验收达标;5、其中,扬尘控制达标的具体指标有:工地围墙封闭;堆土用密目网覆盖;木工棚全封闭;建筑垃

2、圾入库、每天清运;材料进出采用自动覆盖车辆,车辆进出用水冲洗;使用商品混凝土、商品砂浆;生活垃圾袋装化;脚手架密目网全封闭;施工区、生活区、办公区洒水清扫。四、岗位职责各管理领导小组职责分配:领导小组组长:、负责本工地防尘各级责任制编写和贯彻落实;、负责对防尘硬件设施和措施的投入;、制定本工地在施工期的各种防尘措施。扬尘治理负责人:、协助组长负责落实本工地各种防尘措施;、负责本工地防尘措施的各种台帐;、发现问题及时向组长汇报,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各组员职责:、负责自己分工条线的各种防治扬尘各种措施是否落实;、及时反馈给组长和副组长对本工地在施工中发现有扬尘的各种隐患,并能提出相应预防措施;、本工

3、地已制定“扬尘污染防治各级责任制”,并已实施;、本工地对防尘要求知晓率达95以上;、本工地执行和服从上级主管部门制订的施工技术规范中关于扬尘防治的技术要求;、本工地有扬尘污染防治作业台帐;、本工地每周工程例会中每次应涉及到扬尘污染的防治、教育,做到每周提醒,天天督促,确保本工地无扬尘。五、 降尘技术措施1.1一般规定1.1.1工程项目部应结合季节特点、不同施工阶段实际情况等,贯彻落实施工扬尘防治专项方案,并进行董太太哦正。1.1.2施工现场总平面图布置时应充分考虑扬尘防治需要,施工区域办公区布局合理清洗、功能分区明确,并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1.1.3施工现场应配备必要的扬尘防治设备、机具、材

4、料等,采取喷淋、覆盖、绿化、封闭等综合降尘措施。1.1.4由于工序交接或车辆碾压原因造成防尘网临时掀开或破损等情况,应及时进行恢复。1.1.5城市建成区施工应采用预搅拌混凝土和预搅拌砂浆。确需现场搅拌的,应采取封闭、降尘措施。1.1.6木材、石材等易产生扬尘的加工作业,应在封闭的加工棚内加工或采取湿法作业等防尘措施。1.1.7钢结构加工作业应在加工棚内切割、焊接,并设置防尘回收装置。1.1.8施工现场禁止使用燃煤锅炉,应使用燃气、电、太阳能灯清洁能源。1.2房屋建筑工程 1.2.1房屋建筑工程应安装环绕喷淋和高空喷淋降尘系统,并配备洒水车、雾炮机等设施,定期洒水降尘。 1.2.2土石方及桩基施

5、工扬尘防治应符合以下要求: 1、土方作业面暂不可覆盖,遇到干燥易起尘的土方作业时,作业面场地应采用洒水等降尘措施,当天施工完毕后应按要求进行覆盖;空置或已完成的场地应覆盖。 2、土方作业时临时道路应采取降尘措施,确保临时道路不扬尘。 3、基坑开挖应及时支护,避免裸土长时间暴露产生扬尘;采取自然放坡开挖时,边坡应采用防尘网覆盖并可靠固定。 4、采用凿裂法、钻爆法等对岩石层开挖时,应采用湿法作业。 5、现场进行截桩和破碎等易产生扬尘的施工时,应采取洒水湿润等防尘措施。1.2.3主体施工扬尘防治应符合以下要求: 1、脚手架外侧应满张密目式安全网或有防尘作用的金属网,密目式安全网应满足安全网GB572

6、5的要求,且网目数不小于2000目/100cm2. 2、定期对外架密目式安全网进行清洗,清洗周期不大于2个月。 3、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悬挑式脚手架底部应采取硬质材料封闭,并及时清理封板上的垃圾或其他遗撒物。清理时应提前洒水湿润,严禁采用掀起、拍打或吹风等方式清理,防止出现扬尘。4、 脚手架上应设置洒水喷雾装置,沿外架周长方向水平间距不宜大于5m,垂直间距不宜大于30m。1.2.4装饰装修及其他工程施工扬尘防治应符合以下要求: 1、装饰工程所用墙砖、地砖、石材、砌块等装饰块材宜采取场外定制或工厂化加工。现场确需要切割、钻孔作业时,应采用湿式作业法。 2、木制作业应在固定区域集中加工,宜采取场外定

7、制或工厂加工。 3、涂料施凃宜采用涂刷或滚涂方法。采用喷涂工艺时,应有效遮挡。 4、施工现场钢结构防火涂料喷涂施工时,应采用遮挡措施。 5、岩棉、玻璃棉板块材现场切割及配置其他扬尘材料时,应在封闭的空间内进行,防止碎屑、纤维飘散和扬尘。 6、基点安装工程的预留预埋应与结构施工、装修施工同步进行。如需在墙体开槽切割、空洞钻取时,应采取湿式作业法进行施工。1.3拆除工程1.3.1拆除作业前,应按照“先喷淋、后拆除、拆除过程持续喷淋全覆盖”的原则编制扬尘防治方案。实施时,应采取湿法作业、分段拆除,缩短起尘操作时间。1.3.2机械、爆破拆除工程应采取同步持续高压喷淋或洒水降尘措施。1.3.3爆破拆除工

8、程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应采取预拆非承重墙、清理部分致尘构件与积尘、在建筑物内部洒水、在不同高度设置塑料盛水袋、起爆前后喷水降尘等措施。爆破时,宜控制爆破强度并采用多孔微量爆破法作业。1.3.4在人口密集区及临街区域进行拆除作业时,应设置防护排架并外挂密目安全网,密目式安全网应符合以下要求:(1) 脚手架外侧应满张密目式安全网或有防尘作用的金属网,密目网安全网应满足安全网GB5725的要求,且网目数不小于2000目/100cm2.(2) 定期对外架密目式安全网进行清洗,清洗周期不大于2个月。1.3.5整理破碎构件、翻渣和清运拆除垃圾时,应采取洒水或喷淋措施。1.3.6被拆除房屋产生的建筑垃圾,应

9、及时清运。不能及时清运的,应采用防尘网覆盖,并定期洒水保持湿润。1.3.7负责拆除的施工单位,应将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和其他垃圾分类存放、分类运输。1.3.8当启动级(橙色)以上预警或风速达到4级以上时,不得进行拆除作业,并对拆除现场采取覆盖、洒水等降尘措施。1.4待建场地1.4.1待建场地现场必须在醒目位置设置公示牌,明确扬尘防止措施、负责人、扬尘监督管理主管部门及举报电话等信息。1.4.2待建场地应按照以下标准要求沿周边连续设置封闭围挡,围挡间无缝隙,同时底部应设置防溢座,挡墙顶部应设置压顶。(1) 施工现场应沿周边连续设置硬质围挡,不得有间断、敞开,底边封闭严密,不得有泥浆外漏。1.

10、5车辆冲洗1.5.1工地车辆出入口应设置车辆自动冲洗装置。特殊情况下,可采用移动式冲洗设备。车辆冲洗应有专人负责,确保车辆外部、地盘、轮胎处不得粘有污物和泥土,施工场所车辆出口30m以内路面上不应有明显的泥印,以及砂石、灰土等易扬尘材料,严禁车辆带泥上路。1.5.2车辆冲洗装置冲洗水压不应小于0.3MPa,冲洗时间不宜少于3min。1.5.3车辆冲洗应填写台账,并由相关负责人签字。1.5.4车辆冲洗宜采用循环用水,设置沉淀池,沉淀池应做防渗处理,污水不得直接排入市政管网,沉淀池、排水沟中积存的污泥应定期清理。1.5.4冲洗装置应从工程开工之日起设置,并保留至工程竣工,对孙华的设备要及时进行维修

11、,保证正常使用。1.6物料存放1.6.1施工现场严禁露天存放砂、石、石灰、粉煤灰等易扬尘材料。1.6.2水泥、石灰粉等建筑材料应存放在库房内或严密遮盖。砂、石等散体材料应集中堆放且覆盖;场内装卸、搬运易扬尘材料应遮盖、封闭或洒水,不得凌空抛洒和抛掷;其他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封闭存放。1.6.3土方堆放时,应采取覆盖防尘网、绿化等防尘措施,并定时洒水,保持土壤湿润。1.6.4钢材、木材、周转材料等物料应分类分区存放,场地应采取硬化或砖、焦渣、碎石铺装等防尘措施。六、 扬尘防治设施 现场已配备PM空气监测仪,除天气等不可抗力因素外现场施工造成空气中PM2.5、PM10等含量超标时,现场配备扬尘专职人员

12、进行道路喷淋、塔吊喷淋、洗车机运行,以保证空气PM2.5、PM10空气含量指标正常,达到扬尘防治的效果。七、 现场平面布置图八、建筑垃圾清运及处置方案1、施工现场的主要垃圾: 在施工现场中,不同结构类型建筑物所产生的建筑施工垃圾各种成分的含量有所不同,但其主要成分一致,主要有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剔凿产生的砖石和混凝土碎块、打桩截下的钢筋混凝土桩头、废金属料、竹木材、各种包装材料,约占建筑垃圾总量的80%,其它垃圾成分约占20%。2、建筑垃圾减量的管理措施(1)、加强建筑施工的组织和管理工作,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水平,减少因施工质量原因造成返工而使建筑材料浪费及垃圾大量产生。加强现场管理,做好施工中

13、的每一个环节,提高施工质量,有效地减少垃圾的产生。(2)、加强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环保意识。在施工现场上的许多建筑垃圾,如果施工人员注意就可以大大减少它的产生量,例如落地灰、多余的砂浆、混凝土、三分头砖等,在施工中做到工完场清,多余材料及时回收再利用,不仅利于环境保护,还可以减少材料浪费,节约费用。(3)、推广新的施工技术,避免建筑材料在运输、储存、安装时的损伤和破坏所导致的建筑垃圾;提高结构的施工精度,避免凿除或修补而产生的垃圾。避免不必要的建筑产品包装。3、建筑垃圾清运:1、事先将垃圾进行分类,建筑工地垃圾:分为剩余混凝土(工程中没有使用掉的混凝土)、建筑碎料(凿除、抹灰等产生的旧混凝土、砂浆

14、等矿物材料)以及木材、纸、金属和其他废料等类型。将废料统一进行堆放,配备专人进行清运处理。且分类堆放应符合下列要求:(1)建筑垃圾可采取露天或室内堆放方式,露天堆放的建筑垃圾应及时苫盖,避免雨淋和减少扬尘。(2)存放区应设置明显的分类堆放标志。2、建筑垃圾运输单位必须经当地建筑垃圾管理部门核准,并应满足如下要求:(1)运输车辆应有合法的行驶证,并通过年审;(2)运输单位应具有当地主管部门颁发的准运证或营运证;(3)具有建筑垃圾经营性运输服务资质。3、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应按核准的路线和时间行驶,并到核准的地点处理处置建筑垃圾。具体要求如下:(1) 建筑垃圾运输车运行时间安排应避开交通高峰时段,以减

15、少对交通的影响;(2)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的运输路线,应由当地建筑垃圾主管部门会同交通管理部门规定;(3)运输单位将建筑垃圾倾倒在核准的处理地点后,应取得受纳场地管理单位签发的回执,交送当地建筑垃圾主管部门查验。4、施工现场的收尾工作:(1)、工程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清理,平整地面尽量恢复原有地貌,以达到与周边自然环境相协调,减少或消除对周边景观的视觉污染。(2)、清运场地设备。施工结束应及时撤离施工机械,对拆除的固体废物应集中收集处理;(3)、清理场地表层。施工场地的废弃物,特别是垃圾、废弃土等,不得就地倾倒或堆放,应及时清运弃于当地允许的地点。(4)、将建筑垃圾清运后,对施工现场应进行一次清理,尽量恢复原有地貌。(5)、施工现场清理完成后,应有项目负责人审核批准,方可。目录一、扬尘污染源.1二、编制依据.1三、管理目标.1四、岗位职责.1五、降尘技术措施.2六、扬尘防治设施.7七、现场平面布置图.8八、建筑垃圾清运及处置方案.9-第 1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