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第二版考研复习指导及真题解析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 .pdf

上传人:C****o 文档编号:36261772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PDF 页数:45 大小:23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第二版考研复习指导及真题解析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2022年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第二版考研复习指导及真题解析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第二版考研复习指导及真题解析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第二版考研复习指导及真题解析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 .pdf(4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考点归纳【名词概念】初唐四杰、文章四友、吴中四士、馆阁体、上官体、沈宋、气来、神来、情来、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歌、大历十才子、韩孟诗派、古文运动、长吉体、沉郁顿挫、以文为诗、郊寒岛瘦、诗圣、诗仙、诗鬼、元白诗派、元和体、张王乐府、三十六体、武功体、小李杜、俗讲、变文、花间派、敦煌曲子词、温韦、皮陆【主要问题】唐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佛、道对唐文学的影响;贞观诗坛;上官体的贡献;四杰的理论与不足;沈宋对于格律的贡献;隋代文学的过渡性质;陈子昂的诗歌创作和理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与唐诗兴象;山水田园诗派的创作特点;边塞诗派的创作特点;王昌龄七言绝句的艺术特

2、点;崔颢诗歌的艺术特点;河岳英灵集的主张与价值;李白的生平、思想与人格特点;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李白乐府歌行的艺术特点;李白绝句的艺术特点;李白的地位与影响;杜甫的律体诗成就;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特征;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特点;杜甫的地位和影响;大历诗歌的背景和风格;大历诗歌的意象类型;大历十才子的创作特点;顾况与李益的诗歌风格;韦应物的诗歌艺术特征; 刘长卿的诗歌艺术特征;韩孟诗派的主张;韩愈以文为诗的诗歌创作特点;孟郊的苦吟风格特征;张籍与王建的诗歌特点;李贺的诗歌风格;刘禹锡的诗歌创作特征;柳宗元的诗歌创作特征;元白诗派的主张;白居易、元稹的诗歌艺术成就;古文运动的背景、主张;韩柳对散文的开

3、拓;韩柳的散文艺术成就;晚唐小品文的特点;晚唐李商隐等人的骈文;唐传奇的兴盛原因、阶段、代表作品和艺术成就;俗讲及其代表作品;变文及其代表作品李娃传 、 霍小玉传、 莺莺传的艺术特点;陆龟蒙、皮日休的诗歌创作;司空图的诗歌创作和理论;郑谷、韦庄、罗隐等诗人的创作特点;贾岛、姚合的诗歌创作;李商隐的诗歌特征和艺术成就;李商隐“无题诗”的特点和影响;杜牧以绝句为代表的艺术;许浑的诗歌创作;燕乐的兴起及词的起源;南唐词的特点;花间词派的风格和缘起;温庭筠作品的艺术风格;李煜前后期词风特征区别【作家作品】略核心考案1、唐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唐代文学是我国封建社会上升到高峰并由高峰开始下降时期的产物

4、。以安史之乱为分水岭,唐代文学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上承魏晋南北朝文学,属于中国文学中古期的第一段;后期下启两宋文学,属于中古期的第二段。唐文学的繁荣,表现在诗、文、小说、词的全面发展上。(1)唐诗的发展最早,在唐文学中占最为重要的地位,也代表了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唐诗吸收了它之前诗歌艺术的一切经验,更加发扬创造, 形成了唐代文学的标志。唐代出现的杰出诗人数量之多,为我国诗歌史上所仅见。自初唐律诗的逐步走向成熟,到盛唐诗歌意境创造的完美, 盛极难继之后中唐诗人的革新,晚唐李商隐对于诗歌表现技巧所能达到的神妙幽微境界的探讨。诗歌的发展变化,除元稹、 白居易曾提出过讽谏说和主功利的诗歌主张之外,总

5、的趋势,是朝着诗歌自身艺术物质的探讨、发挥与完善的方向发展的。(2)中唐散文开始了文体文风改革。就文体文风改革的规模和影响说,此前还没有任何一个时期可以与它相比。唐代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为后来宋代作家所发扬,深远地影响着我国后来散文的发展。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45 页(3)小说也开始走向繁荣。唐传奇使我国的文言小说走向成熟,也在人情味、情节构造、人物塑造上影响着宋代的话本小说。(4)当散、小说、诗相继进入低潮时,诗的另一种体式词,登上文坛,焕发光彩。南唐词人拓大了词的境界,转向内心缠绵情致的抒写。特别是南唐后

6、主李煜,亡国之后的词作,把词这一善于表现绵邈情怀的文体,发挥得淋漓尽致,把它推向了很高的艺术境界。从总的风貌看,终有唐一代,几乎找不到一个文学沉寂的时期。唐代更富于理想色彩,重抒情而不是重理性,重外向而不是重内敛。从文学自身的发展说,它是艺术经验充分积累之后的一次大繁荣,又为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开拓出新的领域,为下一次的繁荣作了准备。2、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1)唐代对外来文化采取兼容的政策。有唐一代,去华夷之防,容纳外来的思想与文化。另外, 唐代妇女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男女较为平等, 中外文化交融所造成的这种较为开放风气,对于文学体裁的拓广,文学趣味、文学风格的多样化,都有重要的意义。(2)唐代对思

7、想采取兼容的态度。以儒为主,兼取百家。儒家使士人普遍具有入仕,致君尧舜, 建功立业,持儒家入世的进去精神。佛教在唐代具有广泛影响,直接拓广了文学的体裁。 出现了俗讲和变文,开辟了通俗文学。 同时大量诗僧出现,丰富了唐诗的心境表现,道家和道教对唐文学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道家使唐代文学返归自然,滋生一份对于自然的亲和力,同时丰富了唐诗的想象。(3)唐代士人对人生持有一种积极的、进取的的态度。开科取士,唐沿隋旧,使得一批较接近广阔社会生活的寒门士人进入文坛,使文学离开宫廷的狭窄圈子,走向市井, 走向关山与塞漠,使唐代士人有着更为恢弘的胸怀、气度、抱负与强烈的进取精神。(4)唐代兴起的漫游、读书山林风

8、气,以及士人入幕与贬谪的生活,都从不同的层面丰富了唐文学的内涵。构成了唐文学多彩的情思格调。(5)唐代绘画、书法、雕塑、音乐的繁荣,也影响到文学。比如绘画不仅成为诗的题材,也影响诗的艺术表现技巧。唐诗中色彩表现的丰富细腻,意境的画意,传神的技巧,都与绘画艺术的高度发展有关。唐代乐舞的高度繁荣为唐诗表现领域的拓展,也带来了十分深刻的影响。3、佛、道对唐文学的影响儒家思想在政权运作、人才选拔与使用等方面占统治地位,而在人生信仰、社会思潮、生活情趣与生活方式方面,则是释、道更多地影响了唐文学的发展。(1)佛教对于唐文学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士人的人生理想、生活情趣反映到作品中来。首先, 在佛教中国化方

9、面,佛教在唐代衍生出的天台、三论、 法相、 华严、 禅宗等教派,都已经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尤其禅宗已经深深契入中国文化之中。禅宗讲体的自性,是言语道段、心行处灭的,即藉着具体的物象,来表现难以言传的一点禅机。这是一种更深层的影响, 也是一种更为重要的影响。它给唐诗带来一种新的品质。唐诗中空寂的境界,明净和平的趣味,淡泊而又深厚的含蕴,都源自于此。其次,佛教对唐文学的更为直接的影响,是唐代出现了大量的诗僧。再次,佛教在唐代的广泛影响直接拓广了文学的体裁。俗讲与变文,就是这时出现的新文体。这种文体的主要特征在便于讲唱,内容为佛经, 而形式则与当时的民间说话一样,带着通俗文学的性质。(2)道家和道教

10、对唐文学也产生广泛的影响。首先,道家思想对于唐代文人来说,主要是使他们返归自然,多一份对于自然的亲和力。唐人写了许多以逍遥游为母题的赋,但都把大鹏作为抒发壮伟气概、表现巨大抱负的形象。他们离开了庄子物我两忘、万物齐一的根本精神,于无为中力求有为,从无为走向进取。其次,相比佛教,道教对于唐人人生信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45 页仰的影响更大些。这主要表现在神仙思想的影响上,唐代作家如王勃、卢照邻、陈子昂、宋之问、张九龄、李颀、王昌龄、岑参、白居易、李商隐等人,都有神仙信仰。唐诗里有许多神仙世界的描写,李白笔下的泰山

11、、天姥山、 莲花山的神仙幻境,李贺笔下五彩斑斓的神仙世界,李商隐笔下的圣女、嫦娥、龙宫贝阙的形象,都是道教影响的显例。连以写实著称的白居易,也在长恨歌的结尾幻想了一个神仙世界。再次,神仙思想还极大地丰富了唐传奇的想象力,使其情节更富于浪漫色彩。4、隋代文学的过渡性质隋朝是一个短暂的王朝,并未完成南北文学合流的任务,仅起过一个过渡的作用。隋代文学的作者,基本上由两部分人组成:一是北齐、北周的旧臣卢思道、杨素、薛道衡等;二是由梁、陈入隋的文人,如江总、许善心、虞世基等。前者是北朝诗风的代表,后者是南朝诗风的代表。 隋文帝时是两种诗风并存,至隋炀帝则又明显地出现重文采倾向,南朝诗风又成主潮。终隋一代

12、,南北文学虽并存,但二者的合流仅限于诗风的互相影响,呈现出明显合而未融的过渡性质。 隋代的散文, 隋文帝虽然有意地通过行政的手段来改革骈文的浮糜文风,但收效甚微,文坛依旧维持的是南北朝局面骈文占据主导,但成就无足轻重。总之,从隋到初唐约一百二十年左右的漫长岁月,是解决中国文学南北合流问题的探索时期、过渡时期。5、贞观诗坛贞观诗坛的主掌者是唐太宗及其身边的北方文人和南朝文士两派。北方文人受崇古尚质文学观影响较大,对齐梁文风持批判态度,但并不反对声律辞采之美。魏征在隋书文学传序中提出南北文风合流,“各去所短,合其两长” ,这种诗歌美学理想的提出,是贞观朝野文人在总结历史经验时形成的对文学发展方向的

13、一种共识,即利用南朝文学的声辞之美来表现唐朝恢弘气象和刚健开朗的健康情思,这也是贞观诗人面临的最大问题。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一开始多述怀言志及咏史之作,刚健质朴,后受六朝诗风影响,开始模仿其声律辞采,使贞观诗风发生新变,但当时二派之间 “合而未融” 的现象十分明显。 随着时间的推移,善于吸收南朝诗歌技巧的北方诗人,如杨师道、李百药等,均写出了较为成功的作品,他们把诗作为唱和应酬的工具,并琢磨表现技巧,使声律辞藻日趋精妙,而诗歌的风格趣味已日趋贵族化和宫廷化。这种积习在当时著名诗人虞世南、许敬宗等的诗作中均有突出表现,虞世南等人更编写了北堂书钞、 文思博要和艺文类聚等类书,作为宫廷诗人拾掇辞藻和

14、典故的方便工具,当然,贞观诗坛新秀上官仪的“上官体”更是当时宫廷诗人创作的典范了。6、上官体在南北文学有对立走向融合的历史过程中,初唐的贞观时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发展阶段,上官仪和初唐四杰在其中作出了较大的贡献。贞观年间, 南北文学合流的文学发展趋势,已成朝野文人的共识。但受南朝诗风影响,贞观诗坛出现宫廷化倾向,贞观诗坛的新秀上官仪是宫廷诗人创作水平最高的典范。他地位很高, 名噪一时。 他的诗有意地摆脱从类书拾掇辞藻的陈规陋习,注重细致体察,自铸新词以状物色,通过物色的动态变化,写出情思的婉转,从而构成情隐于内而秀发于外的绵缈空濛的诗境。这种笔法精细而秀逸浑成的诗作,把五言诗的体物写景技巧大大推

15、进了一步,成为当时人们模仿效法的一种新体诗。这种绮错婉媚、重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的五言诗,被时人称为“上官体”。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45 页7、初唐四杰(河大 97 年考点)初唐四杰指初唐诗坛十分活跃而有成就的四维诗人王勃、杨炯、 卢照邻和骆宾王。他们大多生于贞观年间,而活跃于唐高宗、武则天、唐中宗时代。他们都属于一般士人中确有文采而自负的诗人,心中充满了博取功名的幻想和激情,郁积着不甘居人下的豪杰之气。他们怀着变革文风的自觉意识,有一种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的明确的审美追求,诗风与宫廷诗歌风格大异

16、其趣,较多地反映了社会中下层一般士人的精神面貌和创作追求,但四杰的创作仍未完全摆脱宫廷诗风的影响,虽有新变,仍属“当时体”,未能开出一代诗风。8、沈宋(首都师大00、武大 04、苏州大学05 考点)“沈宋” 是初唐诗人沈佺期和宋之问的并称,是与四杰同时或稍后的一批著名诗人。他们的诗歌在内容上与宫体诗无异,但在诗律和诗艺的研练方面却有很大的进展,为唐代近体诗的定型做出了贡献。宋之问和沈佺期最后完成了五律的定型,标志着从永明体的四声律到唐代平仄律的过渡。沈、宋等并于中宗景龙年间完成了以七言律师为代表的唐代近体诗格式的定型。9、陈子昂的诗歌创作和理论(北师大95 年考点)陈子昂是初唐时期一位重要的作

17、家,一位对唐诗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诗人。首先, 他以复古为号召, 主张恢复古诗比兴美刺的兴寄传统,使诗歌创作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干预现实的作用,然而这种复古易重蹈古诗以比兴手法论理寄慨的构思方式,简单地将抽象思辨附著于感性形象之上, 以诗言理而缺乏艺术感染力,是他短处所在。其次,陈子昂诗歌充满的昂扬情调迥异于当时朝中流行的馆阁体。其感遇三十八首、蓟丘览古赠庐居士藏用七首和登幽州台歌 等集中体现了这种个性风采,其中壮伟之情和豪侠之气正体现了所谓唐诗风骨。再次,在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表达了他自己明确的理论主张,这篇诗序里,陈子昂第一次将汉魏风骨与风雅兴寄联系起来,反对没有风格、没有兴寄的作品。

18、他认为复归风雅的目的不只是美刺比兴,而是要追踪多悲凉慷慨之气的建安风骨,寄托济世的功业理想和人生意气,与片面追求藻饰的齐梁诗风彻底地划清了界限。并且, 陈子昂提出了一种“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的诗美理想,要求将壮大昂扬的情思与声律和词采的美结合起来,创作健康而瑰丽的文学。陈子昂的诗歌创作理论影响了唐一代,对唐代诗文变革具有关键性的意义,成为盛唐诗歌高潮行将到来的序曲。10、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与唐诗兴象初唐诗歌在经历九十余年的发展后,题材范围的扩大、体物写景技巧的成熟、声律的完善和风骨的形成等诸多方面,都已为唐诗艺术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在诗歌意境的创造方面,张若虚和刘希夷的诗歌为后世提供了

19、成功的经验。张若虚与贺知章、张旭和包融共同被称为“五中四士”。他采用乐府旧题材创作的长篇歌行春江花月夜 ,将对月色中透明纯净的春江远景的感受,引申出时空的无限,继而遐想到了生命的无限,全诗将画意、 诗情与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彻的诗境,有一种令人回味无尽的绵邈韵味。刘希夷代悲白头翁与春江花月夜 创造的诗境类似,诗人以落花起兴,将朦胧的生命意识的觉醒以及对自然的周而复始与青春年华的转瞬而逝的伤感贯穿全篇,这种情思通过对红颜美少年和鹤发白头翁的对比描写而愈显浓烈,从而创造出兴象鲜明而韵味无穷的诗境。张若虚和刘希夷在诗歌意境创造上取得的进展,在于将真切的生命体验融

20、入美的兴象,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45 页诗情与画意相结合,浓烈的情思氛围,空明纯美的诗境,表明唐诗意境的创造已进入炉火纯青的阶段,为“兴象玲珑不可凑泊”盛唐诗歌的到来作了艺术上的充分准备。11、山水田园诗派(1)盛唐山水诗派的代表人物是王维和孟浩然。王维多才多艺,在描写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的诗歌中,创造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明秀诗境,自然之美与心境之美完全融为一体。 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歌更贴近自己的生活,多为即兴而发, 不假雕琢, 情思的精华、语言的清淡和诗境的明秀融为一体,形成了平淡自然的风格特点。同属于

21、山水田园诗派的盛唐诗人还有裴迪、储光羲、刘昚虚、张子容、常建等。(2)盛唐山水田园诗的大量出现离不开文人的隐逸情节与山水情怀。盛唐士人并不将隐居作为消极遁世的逃避手段,而是以归隐作为入仕的“终南捷径”,或更多的将归隐视为傲世独立的表现。王、孟等人的这种隐逸心态,具有一种脱情致于桎梏的义蕴,寻求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纯美天地,涤污去浊、 息烦静虑,产生忘情于山水而自甘寂寞的高逸情怀。其心无滞碍、 无机清妙的境界,比前人单纯心系归隐的山林歌咏要高一个层次。这也使得他们向往的隐逸, 超出了一般意义上苟全性命的避世隐居,从而具有更为丰富和新鲜的思想文化蕴涵。 这种山水情怀对于明秀诗境的创造十分重要。因唯有

22、甘于寂寞,才能对自然有细致的观察和敏锐的感觉,才能以一种虚灵的胸襟去体悟山水,由实入虚,一片空明,向外发现山水的美, 向内发现自己的真性情。孟浩然的纵情山水还不时流露出深感寂寞的孤独;王维晚年的归隐,确已达到他在裴右丞写真赞所写“气和容众,心静如空”的“无我”境界。因此,在表现自然山水的明静之美,王维诗的心态更具典型意义。(3)王维的山水诗创作,从观物方式到感情格调,都带有受禅宗思想影响的文化义蕴,富有禅意和禅趣。其中佛禅思想对王、孟影响最主要体现在“无生”观念。即通过坐禅的方式,使个人内心的纯粹意识转化为直觉状态,产生万物一体的洞见慧识和浑然感受,进入物我冥和的“无我”之境。在诗歌创作上,这

23、种境界表现为将禅的静默观照与山水审美体验合而为一,即在对山水清辉的描绘中,折射出清幽的禅趣。拈花微笑的空灵境界,是禅的最高境界, 也是王、 孟等人在山水诗创作中所追求的艺术极境。在他们创造的明秀诗境里,既有澄澹精致的宁静画面,又有绵邈灵动的情韵,值得一提的是, 虽然盛唐山水田园诗人的作品多带有禅意和禅趣,但像王维那样直接契入空灵禅境的并不很多。王维诗独具特色的宁静之美和空灵境界,奠定了他在中国山水田园诗发展史上他人难以企及的正宗地位。12、王维山水诗中的禅境王维早年就归心佛法,受当时流行的北宗禅影响最大,晚年又接近南禅。佛家讲坐禅,即静坐澄心, 让心体处于近于寂灭的虚空状态,这能使个人内心的纯

24、粹意识转化为直觉状态。这种以禅入定的心灵状态,对王维山水诗创作影响极大。王维习惯于把宁静的自然作为凝思观照而息心静虑的对象,从而使山水诗的创作别具慧眼,有图貌和求形似进入到“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的意境创造,通过诗境来表达禅境。如其终南别业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可谓思与境谐。诗人着重写无心、写偶然、写坐看时无思无虑的直觉印象,淡泊闲适,空灵自然,极富禅趣。写坐禅体验相关的,是王维多喜欢写独坐时的感悟,将禅的静默观照与山水审美体验合而为一,在对山水清辉的描写中,折射出清幽的禅趣。王维晚年归隐后创作的山水诗,确已达到“心静如空”忘我境界。由于王维生性好静而自甘寂寞,他能把

25、独来独往的生活写得很美,如其酬张少府诗中所写,在寂静的山水中,与松风山月为伴,不仅没有孤独之感,然而流露出自得与闲适。著名的 辋川集二十首 ,将其自甘寂寞的山水情怀表露得极为透彻。如其中的 鹿柴、 竹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45 页里馆 、 辛夷坞等, 让读者感受到一片完全摆脱尘世之累的宁静心境,欣赏到在寂寞时方能细察的隐含自然生机的空静之美。13、孟浩然山水诗歌的风格特点孟浩然是盛唐时期一位终身不仕的诗人。他秉性孤高狷洁,虽抱济时用世之志,但又不愿折腰屈从。在求仕无门后,放弃仕宦而走向山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更

26、贴近自己的生活,如其过故人庄、 与诸子登岘山等,诗中所写景物, 常常就是他自身生活环境的一部分,带有即兴而发、 不假雕琢的特点。 又如其春晓 ,诗语自然纯净而采秀内映,更显淳朴,近于陶诗的真淳境界。孟浩然的山水诗,常从高远处落笔, 自寂寞处低徊, 随意点染的景物与清淡的情思相融,形成平淡清远而意兴无穷的诗境,如宿建德江 、 耶溪泛舟等。语句平淡,淡得几乎看不到作诗的痕迹,而诗味醇厚, 耐人回味。 这一切都构成了孟浩然山水田园诗自然平淡的风格特点。尽管其诗中也不乏刻画细致、用字精审的工整偶句,如“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等,但均为一时兴到之语,并非刻意模山范水,无刻

27、画痕迹,自然流走、冲淡闲远,不求工而自工,充分显示出自然平淡之特色。14、边塞诗派(人大 00 年考点)以边塞为题材的诗歌诗中唐代极为流行,盛唐时蔚为大观。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是高适和岑参。高适是个非常自负、功名心极强的诗人,性情狂放不羁,喜好结交游侠,有立功边塞的理想和热情,有实际的边塞生活经历和体验,其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诗作以质朴的古体见长,其中充满应时而生的追求不朽功名的高昂意气,与冷峻直面现实的悲慨相结合, 高适的诗歌在反映现实的深度方面超过同时的许多诗人。岑参是以边塞诗著称的盛唐诗人中, 与高适一样有入幕经历而诗风相近的一个。他也有着强烈的入世精神,曾经两次深入西北边陲,

28、供职军中, 得天独厚的生活经历为其边塞诗创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岑参的诗作将大西北荒漠的奇异风光与风土人情,用慷慨豪迈的语调和奇特的艺术手法,生动地表现出来,别具一种奇伟壮丽之美。盛唐重要的边塞诗人还有王之涣、陶翰等。15、王昌龄七言绝句的艺术特点(河大 96 年考点)与王维、 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人同时出现于盛唐诗坛的,是一批具有北方阳刚气质的豪侠型才士。他们较热衷于功名富贵,自信并自负,有着横绝一世的狂傲气概。他们的诗作豪爽俊丽而风骨凛然,创造出了清刚劲健之美。王昌龄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王的七绝讲究立意构思,无论什么题材,表达什么感情,都能于豪爽俊丽之外,还有“绪密思清”的特点。如其出塞写卫国豪情

29、,内容丰富,感情深厚,大气磅礴,悲壮浑成,意脉细腻曲折而情气疏宕俊爽;再如其从军行七首,前后章法井然,意脉贯穿,离情别绪与英雄气概相结合,为七绝连章之神品。除边塞诗外,他的送别诗、以妇女生活为题材的闺怨诗、宫廷诗,也都非常出色。综而论之,王昌龄现存的七十余首七绝,几乎首首皆好,题材各异,感情有别,格调亦有高昂开阔、低迷凄婉、雄浑跌宕、爽利自然之不同,但清刚爽朗是其基调,清刚之美是其最突出的特色。16、崔颢的诗歌特点崔颢早年诗风轻薄,其“忽变常体”从及第前两年的南游创作黄鹤楼诗开始。即他得益于南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物的熏陶,使其诗歌中的狂侠习气得到洗练,于豪爽笔调中,添了一层清丽空远的韵味,如他

30、南游至吴越时,效仿江南民歌创作的带有一定情节性的连章对答体短诗长干曲四首,清新活泼,近于乐府古制。邯郸宫人怨等乐府歌行叙事诗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45 页豪宕顿挫之气势,寄寓于明丽俊丽的叙事之中,具有清劲爽丽的特点。崔颢诗中最具凛然风骨的作品, 是他于开元后期北上入河东军幕时创作的写戎旅生活的边塞诗,以似断而能续的歌行流转体调,保持了豪爽俊丽格,显示了作者的豪侠气概。17、 河岳英灵传唐代殷璠编选的诗歌总集,分上、中、下三卷。选录了自开元至天宝24 家诗 234 首。由于选者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艺术鉴赏能力,

31、选录标准又非常严格,因而在唐人编选的唐诗选本中历来最受重视,影响深远。殷璠回顾了自梁至唐的诗歌发展道路,他把自梁以来二百多年的诗歌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首先, 他认为盛唐诗歌的声律风骨是从开元十五年起成熟的。这时盛唐时代的主要诗人李白、王维都已二十七岁,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崔颢等也年届壮年,在诗坛崭露头角。他们的出现,以新气象、新诗风,使唐诗展现了新的气象。其次,殷璠把盛唐之音的形成原因归因于玄宗的爱好和影响。此外,殷璠还把“风骨”视作盛唐之因的基本特征,并提出了“文有神来、气来、情来”, “气因律而生,节假律而明,才得律而清”的重要理论。书中还略仿南朝钟嵘诗品,对入选各家诗歌的艺术风格都

32、作了简括的评论,其中有不少精辟之见为后人所称述。这种把评和选结合起来,在体例上实属创举,为后来许多评选本诗文集的滥觞。18、李白的生平、思想和人格特点李白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追求理想、怀才不遇、悲愤失望伴随他一生。他一生追求功成身退,但至死功未成、身亦未退。儒、道、侠思想兼而有之,使他既有“兼善天下”、 “济苍生” 、 “安社稷” 的理想和执着的追求;又有庄子遗世高蹈、追求绝对精神自由的独立人格,任侠的思想性格使他敢于正视现实、蔑视权贵、打破一切偶像。故其虽追求建功立业,但终究为世俗所不容;虽一生多挫折失意,但却能自信、 达观、洒脱、始终保持自己的高风亮节,求仙学道则是为了排遣政治上的失意后的

33、抑郁和悲愤,摆脱种种世俗的烦忧而返归自然。“狂”是李白人格的象征,形成他独有的浪漫、狂放、倨傲和达观的性格。19、 ;李白的乐府歌行的特点(北师大98 年考点)李白的乐府诗大量地沿用乐府古题,继承汉魏乐府的优良传统和诗歌风骨,是李白振兴诗道的革新手段。 其创新意识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借古题写现实,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二是用古题来抒写自己的情怀,这部分诗歌偏重于主观抒情,所以更能体现李白诗歌创作发想无端、气势壮大的个性特色。从将进酒到行路难到梁甫吟,从语调到气势,都是李白式的。 其特点在于: 以第一人称的抒怀和议论表达主观感受,完全打破了传统乐府诗用赋体叙事的写法。诗人在选择乐府旧题抒怀时,常

34、根据这个题目在古辞中的寓意和感情倾向进行创造性的生发和联想,运用大胆的夸张和巧妙的比喻突出主观感受,以纵横恣肆的文笔形成磅礴的气势。李白将自己的浪漫气质融入了乐府诗创作,形成了行云流水的抒情方式,有一种奔腾回旋的动感。这种动感见于字句音节时,表现为句式的参差错落和韵律的跌宕舒展。 李白乐府的代表作大多是以五、七言为主的杂言体,这种杂言体乐府在体制和格调方面都与唐代盛行的歌行体无实质的差别,李白事实上已经完成了从汉魏古乐府到唐代歌行体的根本性转变。20、李白绝句的特点(兰大 00 年考点)李白的近体诗以绝句的艺术成就最高。李白的五绝多自然明快的优美情韵,这主要体现在那些随口而发、颇多神来之笔的小

35、诗中,如独坐敬亭山、 劳劳亭以及拟乐府民歌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45 页静夜思、 玉阶怨、 横江词六首 、 越女词五首等,体制短小,适合写一地景色、一村情调。 李白能与简单的景物,简洁明快的语言, 表达出无限的情思。随口而出然情趣丛生,简练含蓄, 自然天成。 李白的七绝以山水诗和送别诗为多。他那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的气质以及那天真淳朴的童心,与自然山水冥合,触发新奇灵感,无论写景言情,无不蕴涵着飘逸潇洒的风神,形成清新俊逸的爽朗情韵。如其望庐山瀑布、 望天门山 、 早发白帝城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无不兴到

36、神会,一挥而就,有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美。绝句是李白感情世界的瞬间呈现,其开朗的性格、率真的感情、洒脱的气质,全部反映于其中,充分显示出其个性特色。21、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北师大01 年考点)在唐代诗人中, 李白的艺术个性是最为鲜明的,其诗歌的艺术特色也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李白诗歌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这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慷慨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时间作细致的描述,他的诗以奔放的气势贯穿,讲究纵横驰骋, 一气呵成,具有以气夺人的特点。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和节奏变换,来表达感情喷发奔涌时的起伏跌宕,产生震撼读者心灵的艺术效果,如其行路难其一,答王十二寒夜独

37、酌有怀等均是这种抒情方式的典型作品。(2)李白诗歌具有丰富奇特的想象。李白诗歌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变幻莫测,具有一种随意生发的狂放精神。如其 西岳云台歌送丹子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北风行等,均想落天外,匪夷所思。且李白诗歌的想象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常随情思的流动而变化万端,一个想象与另一个想象之间的跳跃性极大,意象的衔接组合也是大跨度的,离奇惝恍,纵横变幻。(3)李白诗歌意象丰富,有壮美和优美两大类型。李白诗歌气魄宏大,想象丰富,故多有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如大鹏、长鲸、大江、沧海等。李白将它们置于异常广阔的空间背景下加以描绘,构成雄伟壮观的意象。李白诗中也不乏清新明丽的优

38、美意象,如清溪行: “人行明镜中, 鸟度屏风里” ; 秋浦歌 其十三: “绿水净素月, 月明白鹭飞” ;别储邕之剡中 :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由清溪、明月、白鹭、竹绿等明净景物构成的清丽意象,极大地丰富了李白诗歌的艺术风格。(4)李白诗歌语言清新明快。多有脱口而出、不加雕饰的诗句,常呈现出透明纯净而又绚丽夺目的光彩,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本色调。22、李白的地位和影响李白的诗歌创作,在当时就征服了朝野上下,赢得了崇高的声誉和地位,其对后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其人格魅力和诗歌艺术成就两个方面。首先,李白诗歌中所反映出来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 极大地影响了后世文人,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那种个体人格意

39、识受到正统思想压抑的文化传统中,李白狂放不羁的纯真的个性风采,无疑具有巨大的魅力。其次,在诗歌的艺术成就方面,李白以气挟风雷的诗作,使后世诗人为之倾倒,他那变幻莫测的想象,壮丽而优美的意象,清新明快的语言, 豪放飘逸的风格, 对后世诗人有巨大的吸引力,苏轼、陆游等大诗人均受其影响。他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位旷世奇才,给中国诗歌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深远的,他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是不朽的。23、杜甫的律体诗成就(1)律诗在杜诗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杜甫律诗的成就,首先在于扩大了律诗的表现范围。他不仅以律诗写应酬、咏怀、羁旅、宴游,以及写山水,而且用律诗写时事。尤其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40、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45 页晚年漂泊西南时期,诗歌创作以近体律诗为主,他把律诗的题材范围扩大到几乎与古体诗同样广阔的程度,将广阔的社会生活全面引到律诗中,形成律诗强大的生命活力。(2)杜甫不仅对五律把握得非常纯熟,其七律的数量更是超过前人创作的总和,而且还打破了固定的谱式,创作连章体的七律组诗和拗体七律,极大地扩大了律诗的表现力。杜甫并于晚年致力于抒情诗形式的探讨,力图创造律诗独特的语言和境界,为了更完美地表达诗意, 他往往改变七律的格调的语序,其高明处并不在于无视格律,而恰恰在于他能够严守格律而多变化, 使格律这一个固定形式具有了活跃的生命,其声

41、调拗峭,笔墨质实,使诗的形式之律动与诗人内在生命之律动同步合拍,是杜甫律诗的重要特点。(3)杜甫律诗的又一成就,在于他炼字炼句上的成功。精于用字,刻划精细,在律诗中的表现最为精彩。正如刘熙载说“少陵炼神”。杜甫炼字用力之处表现在神情韵味,他善于用动词使诗句活起来,用副词使诗舒畅而富于转折;还善于用颜色字以强化某种感情色彩,用叠字以创造氛围,用双声叠韵以使诗的声调更加和谐悦耳,用俗字口语使诗读来更加亲切等等。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是杜甫炼字的真实写照。24、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特征(1)杜甫目睹了唐王朝盛衰变幻,他的诗歌代表了当时的“社会良知”,以时事入诗,直面现实社会;以前所未有的

42、广阔视野频繁地写时事。他的诗提供了史的事实,可以证史,可以补史之不足。如兵车行、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北征、 “三吏”、 “三别”等杰出的现实主义诗篇,以爱国忧民的精神和汉乐府的优良传统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反映了社会风貌和时代精神,是时代的一面镜子。(2)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不仅体现在那些深刻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中,也充分表现在他的家事诗、自传诗中。如其家事诗月夜、 羌村、 月夜忆舍弟等,将国恨家仇具体化,一一落在实处。 杜甫的自传诗作全部是围绕着他曲折的生活经历展开的,详细描述了自己不同时期的经历和遭遇,不但十分真实,而且按年代排列,即相当于一本杜甫年谱。(3)杜甫的现实主义精神,

43、也突出表现在他的纪行诗中,在摹山范水中并入身世之感、生事之艰,是杜甫的创造,诗中更注重写实,除记录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外,还以随物肖形、变化多端的写实手法描绘自然山水,颇多传神之作。25、杜诗的艺术风格(南开 99、复旦 05、北师大03 年考点)沉郁顿挫是杜甫早年对自己创作风格的一种描述,表示自己学力深厚、技巧娴熟, 但当其历尽磨难、诗风成熟后,“沉郁顿挫”具有了忧愤深广、潜气内转而波澜老成的含义。杜甫生活的时代是个“万方多难”的时代,他不但目睹了时代的转折、社会的变化、政局的动荡、人民的苦难,而且也亲历了离乱时代的种种不幸。满目疮痍的社会现实,“无力正乾坤”的悲愤与无奈,都写入了他那作为一代“

44、诗史”的诗歌中。所以他的一系列代表作中,反映的是一种时代加在无辜者身上的悲剧,笼罩着忧郁悲凉的气氛。而这种郁积于胸中的悲怆之情,势必形成沉郁的诗风。所以杜诗沉郁顿挫风格的形成,是安史之乱前后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是时代社会心理在杜甫诗中的反映,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动乱黑暗的社会现实,长期的生活磨难, 杜甫年轻时期生气勃勃的气质消失了,逐渐为沉郁、感伤的所代替。忧国忧民、慨叹世事,愈至晚年,这种情绪愈为强烈。而杜甫又是一个极有骨气、极有良知的人,其郁积胸中之悲愤涌至口边时,又往往强咽下去,使感情变得更加深沉浑厚,给人以波澜老成之感。如其咏怀古迹五首、 秋兴八首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或即景含情,或直

45、诉悲愤,或借古喻今,或欲说还休,沉郁回环、悲慨深沉,音情顿挫,突出表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主导风格。除了沉郁顿挫之外,杜诗还有其他风格。胡震亨说杜甫的诗“精粗巨细,巧拙陈新,险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45 页易浅深,浓淡肥瘦,靡不毕具”,就是说的杜诗风格的多样性。风格的多样性正是伟大作家艺术上高度成熟的标志。在杜诗的多样风格中,萧散自然,是又一重要特色。闲适情趣,安静明秀的境界, 细腻的景物描写,形成萧散自然的特色。杜诗的不同风格的形成,与杜甫不同时期的不同境遇,或者同一时期的不同心境似有关系。当他生活坎坷,颠沛流离

46、,或处于战乱之中时,他的家国之思,身世之感,便自然涌出,悲歌慷慨。这时的诗,往往便表现为沉郁顿挫。长安困顿、陷落贼中、华州鄜州时期、陇蜀道上、夔州以后的诗,多数是这类风格。当他生活稍为安定时,他就写一些萧散自然的诗。成都草堂的一段时间,就有不少这类作品。26、杜甫的地位与影响杜甫在中国诗歌史上集大成的诗人,他对诗歌的各种艺术形式及表现方法作自己的探讨和追求,采百家之长,并加以创新,铸就自己的一家之体。杜甫对后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诗歌的艺术表现和思绪内容两个方面:第一,中唐以后,白居易、元稹继承了杜甫缘事而发、写生民疾苦的一面,且受到杜甫五言排律夹叙夹议的影响;韩愈、孟郊、 李贺则受到杜甫的奇崛、

47、 散文化和炼字的影响;炼字在晚唐更发展成苦吟一派;李商隐的七律得力于杜甫七律的组织严密而跳跃性极大的技法。他们都学杜甫的一枝一节,而开拓出新的诗派。宋以后,杜甫的地位更高,他在诗史上的影响,历千年而不衰。第二,杜甫的更为重要的影响,是在思想情操方面。 他的系念国家安危,同情生民疾苦,为历代士人所崇仰,在士人人格的形成上,有不可估量的影响。这种影响直至现代也历久不衰。27、大历诗风大历诗风, 指的是大历至贞元年间活跃于诗坛上的一批诗人的共同创作风貌。大历诗歌的产生,主要出于两大诗人群体,一是以长安和洛阳为中心的钱起等“十才子”诗人,作品多为题赠送别之作;一为长期在江南任职的地方官诗人,如刘长卿、

48、韦应物、李嘉祐、戴叔伦等, 作品大多描写山水风景。这些诗人的大多数,青少年时期是在开元太平盛世度过,受过盛唐文化的熏陶;可由安史之乱引发的近十年的空前战乱,使他们的心理状体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痛定思痛,蓦然感到了自己的无能和衰老,失去了盛唐士人的昂扬精神风貌。他们的诗,不再有李白那种非凡的自信和磅礴气势,也没有杜甫那种反映战乱社会现实的激愤和深广情怀, 尽管有少量作品存留盛唐馀韵,也写生民疾苦, 但大量作品表现出一种孤独寂寞的冷落心境, 追求清雅高逸的情调。这使诗歌创作由雄浑的风骨气概转向淡远的情致,转向细致省净的意象创造,以表现宁静淡泊的生活情趣,虽有风味而气骨顿衰,遂露出中唐面目。28、大历

49、诗歌的意象类型在意象构成方面,大历诗歌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在大历诗歌中,诗人寂寞冷落的情思,多通过象征性意象或描述性意象表达出来,形成了两种意象类型。(1)象征性的意象在刘长卿的诗里用得较多,因为他是个偏重于主观感受的诗人,一般不对特定景物作工细的描写。刘长卿诗中用得最多的是“青山” 这一带有故乡居所的象征意义的意象, “青山”似乎成了诗人坎坷愁苦的人生之旅中的归宿地,一种内心深处向往的安宁的居所。此外,具有隐逸、高洁义蕴的“白云”意象,象征漂泊不定生活的“孤舟”意象,隐喻衰败消沉的“夕阳”意象,以及“芳草”、 “落叶”、 “沧州”、 “寒山”等,在刘长卿诗里的出现频率也相当高,其情绪化的象征隐

50、喻功能,远大于描述性和写实性。象征性意象的特点是富于暗示性,意蕴丰富,运用时有弹性, 较为方便;但也极易形成某种情绪类型的固定符号,像贴标签一样反复使用后,成为程式化的表达,陈熟老化而失去新鲜感。 刘长卿的诗之所以让然觉得炼饰老到平稳而不新奇,甚至有语义雷同的毛病,与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45 页喜用象征性意象不无关系。(2)相较刘长卿而言,其他大历诗人更多地偏爱使用描述性意象,即采用白描手法写诗,以求意象的创新。他们追求精神和具体的写实倾向,往往是从极细微处感受体认,再逼真地描绘出带有清幽韵味的小境界。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