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各地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三)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docx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36212053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各地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三)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1年各地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三)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各地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三)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各地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三)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年各地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三)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2021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三)(含答案和解析) 一、(2021年浙江台州)文言文阅读(14分) 沈怀清勘案 【清】徐承烈 绍兴沈怀清先生,名嘉征,由巡检仕至臬司。居官廉干和平,故自下僚洊历大位。 公任江西浮梁令时,曾暂署某县篆。适城中常被盗,公履任后严缉之。凡城门出入者,皆盘诘焉,而绝无影响。一日大雪崩腾,署后有三层楼最高,可俯瞰山川城市。公治酒邀友至上层赏之。见城中万屋比栉,皆被雪漫,惟一家平屋数间,无片雪凝积,而微见烟起。公异之,使人踪迹其处,则邑中巨室也。主人远宦北方,携眷以往,楼屋厅堂悉皆

2、封闭,而留一仆居门首守之。公疑其为盗薮,集兵役围其前后,入而搜之。至无雪之屋,果群盗潜伏焉。盖伙盗甚众,恐突烟起而动人疑,因就地作数灶,以供饮煮,屋低人众兼之火气上冲是以雪不积聚遂群获之。搜出脏物无算。有跳屋而逃者,悉为邻佑所禽。公讯之,则盗贿其家守门之仆,借屋以为巢穴,食物皆托其代购。群盗日惟高卧,夜则出劫,邑中富饶之家,无得免者,已数月矣。因公履任后,查缉严甚,不敢出城,而人初不料其窟于此处也,遂悉置之法。 选自听雨轩笔记 【注释】巡检:县级负责社会治安的官员,正九品。臬司:主管一省司法的官员,正三品。下僚:职位低微的官史。 15.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4分) 文言词句方法解释

3、 (1)万屋比栉参考成语法:比翼双飞 (2)因就地作数灶查阅词典法:接近,靠近,趋向;完成,达到;即使。(填序号) (3)果群盗潜伏焉课内迁移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十二章) (4)悉为邻佑所禽语境境推测法:联系上下文推断 16.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屋低人众兼之火气上冲是以雪不积聚遂群获之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公异之,使人踪迹其处,则邑中巨室也。 18.沈怀清“由巡检仕至臬司”,在仕途上能这样快速升迁是偶然的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4分) 二、(重庆市2021年中考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

4、,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5、:“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9.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便舍船屋舍俨然 B.寻向所志便扶向路 C.桑竹之属属予作文以记之 D.不足为外人道也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而的句子。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1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文章以渔人行踪为线索,叙述了发现桃源、做客桃源、离开桃源、再访桃源的过程。 B.文章第三段描述桃源

6、人招待客人的细节,突出桃源人真诚淳朴、热情好客的民风。 C.文章结尾写刘子骥“欣然规往”,由此可以看出,本文记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D.文章描述了一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也暗含对黑暗现实的批判。 12选文中的桃源人与链接材料中的滁人都过上了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生活,但其形成的原因各有不同,试简述。 (链接材料)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今滁介江淮之间,民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注滁:滁州。今:北宋。北宋结束了唐末到五代的战乱。乐生送死:百姓活着时能快乐地生活,去世后能

7、得到好的安葬。上:皇上。涵煦:滋润化育。 三、(2021年广州市中考)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龇,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

8、“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选自列子.汤问)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B.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操蛇之神闻之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D.帝感其诚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2)甚矣,汝之不惠! 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9、,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事交代太行、王屋二山的占地面积、高度,体现了愚公移山面临的巨大困难。 B.文章写妻子和智叟都嘲笑并且阻止愚公,是为了反衬出愚公移山的坚定决心。 C.文章以“智叟”来称呼鼠目寸光、自以为是的老头,反差强烈,极具讽刺意味。 D.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四、(2021年广州市中考)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默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

10、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谓上客耶?”主人乃悟而请之。 (节选自汉书) 注突:烟囱。上行:上座。录:记录,此处指邀请。 10.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俄而家果失火()于是杀牛置酒() 11.失火前,客人给主人提了什么建议?这个建议包含了什么人生道理? 五、(2021年天津市)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315题。 有范延费者为殿直,押兵过金陵。张忠定公咏为守,因问曰:“天使沿路来,还曾见好官员否?”延贵曰:“昨过袁州萍乡,县邑宰张希颜者,虽不识之,知其好官员也。”忠定曰:“何以言之?”延贵曰:“自入萍乡县境,驿传桥道皆完葺,田菜垦辟,野无惰农。及至邑,则市

11、肆无赌博,市易不敢喧争。夜宿邸中,闻更鼓分明。以是知其必善政也。”忠定大笑曰;“希颜固善矣,天使亦好官员也。”即日同荐于朝。希颜后为发运使,延贵亦阁门祗候,皆号能吏也。(节选自东轩笔录有删改) 【注释】殿直:皇帝的侍从官,张忠定公咏:张咏,谥号忠定,北宋名臣。天使:皇帝的使者。邑宰:邑,具。宰,泛指地方官吏。驿传(zhun):驿站。(田菜:荒芜不耕之田。市(chn)肆:店铺。发运使:与后面的“阁门祇候”都是官职名。 1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 (1)因问曰因:(2)闻更鼓分明闻: 14.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虽不识之,知其好官员也。 译文: 15.请结合原文分析

12、,为什么张咏将张希颜、范延贵“同荐于朝”。(3分) 六、(2021年四川遂宁市)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

13、、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节选自出师表) (乙)时上封事者众或不切事帝厌之。征曰:“古者立谤木,欲闻己过。封事,谤木之遗也。陛下当任其所言,以彰得失。言而是,则为朝廷之益;非,亦无损于政。”帝悦,皆慰之。 帝宴群臣,曰:“贞观以前,从我定天下,玄龄功也;贞观之后,纳忠谏,正朕违,征而已。”亲解佩刀,以赐二人。帝尝问群臣:“征与诸葛亮孰贤?”岑文本曰:“亮才兼将相,非征可比。”帝曰:“征蹈履仁义,以弼朕躬,欲致之尧、舜,虽亮无以抗。”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注释)封事:指密封的奏章。征:魏征,唐代谏臣。违:过失、错误。 21用“/”给乙文划波浪线句

14、子断句,划两处。 时上封事者众或不切事帝厌之 2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天启壬戌秋日 B.使内外异法也渔人甚异之 C.征与诸葛亮孰贤卿言多务,孰若孤 D.帝悦,皆慰之孔子云:何陋之有 2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言而是,则为朝廷之益;非,亦无损于政。 24结合甲、乙两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诸葛亮和魏征提出的共同建议是什么。这对你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启发? 七、(2021年甘肃兰州市中考)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

15、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师川外甥奉议:别来无一日不奉思。春风暄暖,想侍奉之余,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前承示谕:“自当用十年之功,养心探道。”每咏叹此语,诚能如是,足以追配古人。然学有要道,读书须一言一句,自求己事,方见古人用心处,如此则不虚用功;又欲进道,须谢去外慕,乃得全功。读书先净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则言下理会。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

16、及之。 (节选自黄庭坚与徐甥师川书) 【注】奉议:官名。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 (1)父母岁有裘葛之遗遗:_ (2)非天质之卑卑:_ (3)每咏叹此语,诚能如是诚:_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B.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C.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D.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2)读书先净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 10.【甲】【乙】两段选文,两位长辈就“怎样才能学有

17、所成”的问题,分别给出了建议。结合选文内容,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3分) 选文关键信息学习建议前提条件 【甲】业精德成_热衷于学习 【乙】养心探道第一条建议:_ 第二条建议:_全身心投入学习 八、(2021年广西北部湾中考)醉翁亭记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

18、,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9、。 【资料链接】 以下两则材料,与古邕州的两篇亭记有关。 材料一:台石使君属邕守,捐赢金买其地,为辟荒径,植卉竹,结亭其间,其在衢巷之亭岿然,爽垲名之曰心远,盖取陶渊明人境结庐心远地偏之语,岁甲子竣工,属余为记。 (节选自南宁府部艺文.心远亭记) 材料二:有遗予孤鹤者,养成驯扰,从人遂以名亭,良辰胜日,著屐曳杖,逍遥亭中。惟见孤鹤飞鸣舞啄,若解人意,抚而乐之,至忘昕夕,故虽吏事旁,午胸臆无奇然。草亭阒寂,素影蹁跹,月夜则积水,空明鹤声朗呖,无异山林间清致,岂非达人澄怀观道之一助乎。 (节选自南宁府部艺文.孤鹤亭记) 12.运用所提示的方法,解决本文及“资料链接”中的文言疑难字词。(3分) 13

20、.下面对本文理解分析有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选文惜墨如金,首句“环滁皆山也”就写尽了滁州环山的特点,举重若轻,今人叹服。 B.选文用对偶句写景,用散句收束,做到了在整齐中寻求变化,抑扬顿挫,音韵谐美。 C.在太守看来,滁人的自在出游多了一层政治清明的意味,更多了一些自信和得意。 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核心句,表明“乐”是表像,“醉”是根本。 14.把本文和“材料二”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2)惟见孤鹤飞鸣舞啄,若解人意。 15.结合“北固亭”“醉翁亭”“心远亭”“孤鹤亭”的命名,说说古代亭子有哪些命名方式。(4分) 16.古

21、人在写作上时常互有借鉴,借句取意或反意,比如,“徙倚欲何依”就借用了曹操短歌行里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上面所链接的两则材料中也有此类用法,请找出一处,并写出它借用了哪首(篇)诗文的什么句子。(3分) 九、(2021年贵州遵义市)凡闻言必熟论(11分) 吕氏春秋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

22、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已亥涉河”也。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 【注】熟论:深入研究、考察。史记:记载历史的书。经:界线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丁氏对曰对: 及其家穿井及: 子夏之晋之: 晋师三豕涉河师: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 20.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选文意在告诉人们,对传言必须加以辨察,以定其是非,不要轻信。 B.讲述者表述不清楚,转述者未经证实就轻易传播,都可能导致讹传。 C.宋君轻信不实传闻,

23、喜欢打听离奇故事,说明他是一个昏庸的君主。 D、选文以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为论据,亲切而生动,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十、(2021河南省中考)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1316题。(共10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巳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

24、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神、允之任也。 13.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日侍坐备顾问奋不顾身 B.遂许先帝以驱驰潭中鱼可百许头以身许国 C.庶竭驽钝再而衰,三而竭竭尽全力 D.至于斟酌损益香远益清精益求精 14.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15.选文第一段诸葛亮追述自己二十一年来的经历有什么用意?请简要概括两点。(2分) 16.诸葛亮作为蜀汉丞相可谓尽职尽责,下面链接材料中的苏轼作为杭州知州,是否做到了尽职尽责?请结合他的所作所为简要分析。(4分) 【链接材料】 (苏轼)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25、。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释】路:行政区划名。度僧牒:批准出家为僧的文书。饘(zhn):稠粥。 十一、(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市)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第12-16题。(共10分)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6、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醉翁亭记) 【乙】修始在滁洲,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复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

27、民便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改) 【注】天资刚劲:生性刚直。机阱:陷阱。枉直乖错:冤假错案润身:修身养性。宽简:宽松简易。便:安逸,安适。 12.请用“/”为【乙】文划线处断句。(只划一处)(1分) 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13.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泉香而酒冽(2)树林阴翳 (3)而民受其弊(4)未尝及文章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2)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15.下列对两个选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28、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甲文文质兼美,多用骈偶句,语言简洁流畅,富有音韵之美。 B.甲文以“乐”字贯穿全文,乐中带忧,流露出作者被贬此地愁苦悲凉的心境。 C.乙文欧阳修为人正直,治理有方,所到之处政绩斐然,人民生活都很安逸,因而他深受百姓喜爱。 D.乙文欧阳修被贬夷陵后,他看到以前官吏渎职所致错案,决心更加谨慎办案。 16.欧阳修勤政爱民,甲乙两文中他为官理念的不同点是什么?请你写出一位当代和欧阳修一样把人民放在心中的好官的名字。(3分) 十二、(2021年黑龙江绥化市中考)阅读出师表和泰山行宫记,回答24-27题。(10分) (甲)诸葛亮出师表节选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

29、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倚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乙)赵国壁泰山行宫记节选 余常年求学于外,鲜有归家,今幸归之,族中叔伯及村诸贤达之士闻余登进士,甚欣,家尊甚慰,曰:吾儿宽厚孝善,且胸怀凌云,则必有宏图。 余幼学时,家尊教余之兄弟甚严,常曰:父母同负育人之责

30、。一日,尊因商旅大名府,遂书信遣人送至家中。余慈见信曰:子完之教,责在尔躬。而汝切记,偏爱者多,殊不知爱之不以其道,反足以害之焉。其道维何,约言之有四戒四宜。四戒:一戒宴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既守四戒,又须规发四宜: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以上八则,为教吾子子完之金科玉律,尔宜铭于心间。后余之登士,虽身用心专,皆归于余尊之严教也。 注释子完:本文作者赵国壁,字子完。维何:是什么。 2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恢弘志士之气殊不知爱之不以其道 25.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后余之登士,虽身用心专,皆归于余尊之严教也。 26.下列各

31、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则汉室之隆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面山而居人不知而不愠 C.出入之迂也无案牍之劳形 D.尔宜铭于心间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27.甲文画线句与乙文分别从哪方面进行劝诫和教导的?(2分) 2021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三)(含答案和解析) 一、(2021年浙江台州)文言文阅读(14分) 15.(1)挨着、靠近(2)(3)于此,在其中(4)同“擒”,捉拿。 评分标准:共4分。每空1分。意对即可。 16.屋低人众/兼之火气上冲/是以雪不积聚/遂群获之 评分标准:共3分。每处1分。 17.沈怀情对此感到奇怪,派人追寻踪迹到这个地方,发现

32、这是县里的大户人家。 评分标准:共3分。意对即可。 18.汪是偶然,沈怀清为官尽职严明,履任后严缉盗贼,使之不敢出城;他有敏锐的观察力,治酒邀友赏雪时,见城中一屋无片雪凝积,微见烟起,就觉察到异常;他有准确的判断力和很强的指挥能力,当他得知这是县里的大户人家,而主人又远在北方时,就判断这些房屋已经成为盗贼聚集的地方,立刻派人包围、搜查,并将盗贼捉拿归案,这些都是沈怀清能快速升迁的原因。 评分标准:共4分。每点2分,结合内容1分,分析1分,写出两点,意对即可。 二、(重庆市2021年中考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9B 10(1)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 (2)他们(桃源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11C 12桃源人的生活是因为躲避了战乱,与世隔绝;滁人是因为朝廷实行了体养生息的政策。 【分析】 9A.舍弃/屋子;B.从前/从前;C.类/同“嘱”,嘱咐;D.向、对/成为;故选B。 10(1)阡陌:乡间小路;交通:交错相通;(2)乃:竟然;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11C.文章结尾写刘子骥“欣然规往”但是,“未果”。文章最后把与作者同时代的人物写进去,渲染了作品真真假假的气氛。“昕然规往,未果,寻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