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偶成.doc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36186320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日偶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春日偶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春日偶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日偶成.doc(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春日偶成一、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朗读、背诵古诗。2能读懂古诗大意,学习通过想象和角色体验入情入境地理解“时人”、“识”、“余”、“谓”、“傍”等词语的意思,丰富诗人春游时“乐”的感受。3能够透过古诗简洁的语言展开丰富的想象,用上准确、生动的词语练习写出诗人春游时的“乐”。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能读懂古诗大意,学习通过想象和角色体验入情入境地理解“时人”、“识”、“余”、“谓”、“傍”等词语的意思,丰富诗人春游时“乐”的感受。难点:能够透过古诗简洁的语言展开丰富的想象,用上准确、生动的词语练习写出诗人春游时的“乐”。三、前置学习活动:学生: 1读熟古诗,做到正确、流利。2通过

2、反复诵读诗歌和查阅有关程颢的资料,读懂诗歌大意和作者表达的情感。教师: 制作课件。四、教学课时 1课时五、教学过程: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一)走进春天接龙赛1.词语里的春天:春暖花开 花红柳绿 云淡风轻 风和日丽2.上节课,我们在现代作家郑振铎的燕子一课中,看到了一个美丽的、热闹的的春,燕子的加入使春天充满了生机。我们喜欢郑振铎笔下的春。古诗里的春天又是怎样的?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4课。板书课题:4. 古诗两首3.在这两首诗歌中,有一首是宋朝诗人程颢踏春郊游,意兴所至,偶有所感,写下来的,是哪一首?板书题目春日偶成。题目的意思懂吗?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理解“偶”字,这个字让我们知道了此首诗是

3、作者在郊外游玩,陶醉大自然之中,触景生情写的。我们生活中也有这样的偶成的灵感吗?学生思考回答。(二)多种朗读乐淘淘1指名读全诗,相机正音,做到正确、流利。2古诗是有节奏的,要把这种节奏读出来。(1)出示诗歌的停顿,练读。春日偶成宋 程颢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2)配乐提读,师生接力读,齐读。相互评价。(3)玩读:打节奏读。小结:脚下有万紫千红的鲜花,肩上被随风飘荡的柳枝轻轻拍打,穿行其间,还走过了前面的小河,诗人眼前的春光无限只用了三个动词“傍”、“随”、“过”就在读者眼中展开了一幅连绵不断的春的画卷。你能读出这美丽的春景吗?出

4、示: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指名读,评价,指名读,齐读。(六)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春日偶成。元日一、教学目标:1、读准“爆、屠、曈、符”的字音,认清字形,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并能背诵。2、通过讨论及合作交流,学会“屠苏、曈曈日、桃符”等生词,理解诗意,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3、通过关于春节民俗资料和诗歌背景资料的补充阅读,体会本诗所描写的场景和所表达的感情,引导学生喜爱我国的民俗文化。二、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体会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三、教学课时: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解题。同学们,放鞭炮啦,你们开心吗?你们在什么时候放鞭炮呢?(生答 过年)。过年

5、你最开心的事是什么? 生答、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国人过年已有四千年历史,在距今1000年左右的宋朝,人们是怎么过年的,都有哪些风俗习惯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王安石的古诗元日 板书课题。(二)读准古诗。1、课前同学们都做了预习,下面就看看大家的预习效果,谁能接受我的第一个挑战出示:挑战一。指名读诗(2人)正音。2、老师发现,刚才两位选手很了不起,尤其这几个生词读得特别准确出示:爆竹、屠苏、曈曈日、桃符,谁再来教教大家。指名1人读其他跟读。会读还要会写,我们再来记一记这几个生字的字形:三个生字结构都不一样,一起说说?知道“爆”字为什么是“火”字旁?注意可别写错。在书上描红(P132),提

6、醒写字姿势。3、让我们把生字带进古诗,一起挑战第一关(齐读古诗)。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已经能够把诗读正确流畅了,再读诗句 板:(二读,知大意),这一次,请同学们看一看插图,人们都在干什么?当时人们心情怎样?从题目和插图我们可以了解到这首诗介绍的是春节的第一天,欢乐热闹,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个基调是欢乐祥和的,带着这种情绪再读,这一次带上你的表情读,齐读,表扬有表情的同学,谁谁,让他读。板书,生交流。“瞳瞳日”的教学。猜猜瞳瞳是什么意思?左边为日,太阳右为儿童的童。日出时灿烂光亮的样子。解决了诗中不懂得词句,老师又有了一个更高的要求请你再好好读这首诗,一个字一个词的读。读读看,你的眼前仿佛看到

7、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答 板书 燃放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四)结合情景,巩固练习(1)放爆竹: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引)除夕夜的爆竹声,哪一时刻最响?为什么? 那一时刻,新旧更替,这个“除”的意思就是更换(板书)。人们放爆竹就是为了辞旧迎新啊!怎么能不快乐呢?读。五彩缤纷的烟火升上了天空,像五颜六色的菊花在绽放,同学们的心情怎样?谁来读?闻,到处都飘散着爆竹的硝烟味,到处都洋溢着欢声笑语,置身在这样的情景中,你的心情如何?谁来说说?是啊!一年之首,万象更新,多喜庆啊!(齐读)(五)本课小结,布置作业总结谈话,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希望同学们从古诗中开智慧内之泉,养浩然之气,立奋斗之志。

8、背诵古诗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一、教学目标:1、了解韩愈。2、诵读、翻译诗歌。3、赏析诗歌二、教学重难点:赏析诗歌课时:1课时三、教学过程:导语:满井游记里,袁宏道向我们展示了美丽的早春景物:(学生回答) 一年之计在于春。生活在严冬中的人们对春天总是有着强烈的企盼。诗人们总是以独特的眼光观察和描写春天。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唐代诗歌,看一看诗人韩愈发现了春天怎样的特点。(一)、文学常识:1.韩愈: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韩愈。(二)、释题,背景早春,初春。张十八员外,指唐代诗人张籍,因为他在同族兄弟(不是同胞兄弟)中排行第十八,并且曾任水部员外郎,故称“十八员外”。此诗是写给当时任水部员外郎的诗人张籍的。张

9、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大约韩愈约张籍游春,张籍因以事忙年老推辞,韩愈于是作这首诗寄赠,极言早春景色之美,希望触发张籍的游兴。(三)、朗读、赏析1、自由读。2、读诗韵:读准字音和节奏。要求: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自读,读准字音和节奏。3、解诗意:在初读感知基础上,提出不明白之处,师生解疑。要求: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 ,理解诗句大意试着运用精彩的语言翻译这首诗。不懂的可以与小组同学合作交流。4、我的问题(1)全诗描写了哪些景物?(2)诗中描绘了怎样的美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5、赏析我最爱自选角度质疑品析这首诗常见题型及答题方法点拨(四)、深入探究1、前两句为何先写“小雨”、再写“

10、草色”?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更给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美。而小雨又滋润如酥,受了这样的滋润,那草色更新更美。2、后两句诗人为什么说早春的“草色”要远比皇城的处处“烟柳”好呢?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是早春特有的,它柔嫩饱含水分,象征着大地春回、万象更新的勃勃生机,而烟柳已是“满”城皆是,不稀罕了。到暮春三月,色彩浓重,反倒不那么惹人喜爱了。3、请你谈一谈这首绝句所揭示的一般性道理。一切美好的事物,最好的时节就是在它萌生的阶段,它正朝着极盛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和盼头。4.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通过对早春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烈期盼和赞美之情。(五)、拓展积累“绘春”诗句知多少六、课堂检测七、作业1、

1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2、整理描写春天的诗句板书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写景)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议论)喜爱赞美之情游园不值一、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利用各种方法学习诗句,体会感情,体验作者的创作过程,感受诗文的意境。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二、教学重点:“以读为本”,“以解决问题为主线”,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体验古诗的节奏、音韵之美。教学难点: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情感。受到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春天到了,春姑

12、娘迈着轻轻的脚步走来了,现在正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同学们,你们眼中的春天,亲身感受到的春天,或者是在书上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2、春天是美丽的,是诱人的,令人陶醉。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用诗文来赞美春天。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赞美春天的诗游园不值。板书课题,生读题。(二)、初读古诗1、 解读诗题A 生齐读课题B“值”什么意思?(遇)“不值”呢?(不遇 )游园不值呢?(游园没有遇到主人)C:这首诗的作者是叶绍翁。有谁了解他?汇报2、读古诗 大家想读这首诗吗?自由朗读全诗,能不能做到通顺流畅。3、指名读(谁来读一读,我们一起来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4、师:读得真好,不仅把字音读准了,而且

13、抑扬顿挫,很有韵味。同学们,让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读得好?5、生比赛读。6、听你们读得这么热烈,老师也想读一读。师读。7、老师读得怎么样?我相信,你们中一定有比老师读得还要好的。有信心超过老师吗?8、生挑战。(三)、理解诗意。1、同学们读得真好。通过刚才的朗读,你从诗文中读懂了什么?学生朗读全诗。四、品评诗文1、诗人叶绍翁很巧妙地把自己一次游春的经历用凝炼的诗句描绘出来,表达了他对春天美景的喜欢之情。读了这首诗,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说说原因。五、本课小结、布置作业今天我们赏析了古代诗人笔下描写春光的佳句,使得我们大家顿时觉得我们的生活中春意盎然!课下请大家继续收集有关古诗或者创作赞美春天的诗歌

14、。板书设计: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扫兴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喜悦(看)一枝红杏(想)满园春色清明设计意图: 清明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来到,万物凋零的寒冬就过去了,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地开始了。通过学习古诗了解传统风俗,充分感受 春景的美好。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 2、激发对古诗吟诵的兴趣,初步学习按古诗的节律吟诵。 3、了解清明节人们踏春扫墓的传统习俗。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清明节是几月几日吗?(4月5日)二、一读解诗题 1、指名读课题清明 2、了解有

15、关清明的习俗 3、自由读古诗,整体感知诗的内容三、二读悟诗情 1、老师范读。 2、学生自读古诗,自读自悟,并生生交流。 3、全班交流: 1) 体会诗人的心情,体会诗人“欲断魂”的原因。并重点指导朗读“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2) 体会诗人和牧童的对话。指导朗读“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四、三读诵诗韵 1、把整首诗连连起来读一读,看谁能读出这首诗的韵味。自己试一试。 2、指名配乐读,看谁能和诗人心意相通。 3、全班读一读。 4、背一背,分组诵读全诗。五、课外拓展: 1、请学生把学会的古诗在清明节来到时朗诵给爸爸妈妈等家人听 2、在图书区添设古诗图书,引导学生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感受古诗意境。 3、画一画,写一写。三年级上册国学教案李艳慧11 /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资格考试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