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GMP文件 质量检验操作标准1.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36149786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77.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健食品GMP文件 质量检验操作标准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保健食品GMP文件 质量检验操作标准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保健食品GMP文件 质量检验操作标准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健食品GMP文件 质量检验操作标准1.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录1 . PH值测定试验操作规程DP-JS-ZB-04-002. (包装)标签检验操作规程DP-JS-ZB-08-0012 . 纯化水检验操作规程DP-JS-ZB_10-001. 滴定液酉己制操作规程DP-JS-ZB-13-0013 .分析天平标准操作程序DP-JS-ZB-11-001.锅炉软化水检验操作规程DP-JS-ZB-10-0034 . 缓冲液酉己制操作规程DP-JS-ZB_13-002.检验操作程序DP-JS-ZB-045 . 胶带检验操作规程DP-JS-ZB-08-002.洁净区尘埃粒子测试规程DP-JS-ZB-04-0046 .洁净区沉降菌检验操作规程DP-JS-ZB-04-0

2、05.取样操作规程DP-JS-ZB-12-0057 .试液酉己制操作规程DP-JS-ZB_13-003.微生物限度检查操作规程DP-JS-ZB-04-0068 .无菌包装用纸纸基复合材料检验操作规程DP-JS-ZB-08-003.显微镜标准操作程序DP-JS-ZB-11-0029 .饮用水检验操作规程DP-JS-ZB-10-002.纸箱检验操作规程DP-JS-ZB-08-00610 .确定关键限值和操作限值说明DP-JS-ZB-08-005. CCP 点的操作规程DP-JS-ZB_08_0041 .目的:建立分析天平的标准操作规程。2 .范围:分析天平。3 .责任:化验员。4 .内容:5 .

3、1称量当使用手动开关时,必须缓慢均匀的转动启闭,过快时会使刀刃急触而损坏,同时由于过剧晃动造 成计量误差。4. L 2称量时应适当的估计添加祛码,然后开动开关,按指针偏移方向,增减祛码,至投影屏中出现静止 到10毫克内的读数为止。4. 1.3在每次称量时,都应将天平关闭,绝对不能在天平摆动时增减祛码,或在称盘中放置称物。4.1. 4被称物在10毫克以下者,可由投影屏上读出10毫克以上之数值,旋转祛码三档指数盘,来增减10 毫克-199. 990克的环形祛码。4. 2天平的调整零点的调整:较大的零点整调,可由横梁上端左右二个平衡坨来旋动调节,如遇有较小的零点调整, 可以用底板下部的微动调节梗来调

4、整,移动到投影“0”位直线重合为止。感量的调整:将10毫克祛码加在承受架上,开启天平后,光学读数应10毫克不超出计量允差,如果 感量少,可将重心螺帽向上移动,过多那么反之,调整感量后,零点应复正,再试看感量,反复调节至 符合允差范围(左移动重心螺帽时,必须将横梁稳安,不使移动,以免刀刃损坏)。4.1.1 托盘对称盘的调整:正常的天平在停止使用时,称盘在空载时应由托盘极轻微的托住,这样可保证 称盘在加上负载时托盘将称盘托牢,以免称盘晃动,但又不宜托盘过高地将称盘托牢,因这样会引起 天平计量的误差。4.1.2 光学的调整:当天平装好使用时, 投影屏1上显示刻度应明这而清晰,相反那么可能天平受剧震或

5、零 件松动而产生刻度不清,光度不强,可按以下几方面来调整。4. 2. 3.1光源不强:将照明筒上的定位螺丝松下,把灯头座向顺或逆时针方向转动,如不够亮,可将照明 筒向前后移动或转动,使光源与聚光管集中成直线,使投影屏上充满强光为止,最后将定位螺丝紧固。4. 2. 3. 2刻度不清:将指针前的物镜筒旁边螺丝松开,把物镜筒向前后移动或转动,使刻度至清晰为止, 然后紧固螺丝。投影屏有黑影缺陷:可将小反射镜和大反射镜相互调节角度,如左右光度不满,可将照明筒旋转、 直至充满光度无黑影为止(调节前把固定螺丝松开,调整后紧固)。4. 3天平的维护和保管4. 3.1天平室内温度最好保持在202,防止阳光晒射及

6、涡流侵袭或单面受冷受热,框罩内应放置干 燥剂(最好用硅矶)忌用酸性液作干燥剂。4. 3. 2所称之物体应放在称盘中央,并不得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范围。104. 3. 3对过于冷热和含有挥发性及腐蚀性的物体,不可放入天平内衡量。天平使用完毕后,应将制动器关闭和祛码指数盘旋至原0位,并将天平用套子罩上。4. 3. 5当整个天平要搬动时,必须将横梁、左右称盘、挂钩等零件小心拿下,放入盒内(包括环形祛码), 其它零件不能随意拆下。4. 3. 6如天平要在另一气候环境使用时,必须根据上述方法清理和安装,然后一定要存放约4小时后才能 使用。发现天平有损坏或不正常时,立即停止使用,送交有修理部门,经检定合格后

7、,方能继续使用。II.目的:检验锅炉水的碱度与硬度。1 .范围:适用于锅炉水水质检验。2 .责任:品控部、锅炉制水操作工。3 .内容:4. 1软化水4.1.1 .仪器与装置:三角瓶、取样瓶、抽滤装置、酸度计、烘箱、试液瓶。4. 1.2试剂与试液4. 1.2. 1 EDTA滴定液(0. 001mol/L):用移液管精密量取液mlEDTA滴定液(0. 0200mol/L)于200ml容量 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即得。EDTA滴定液(0.0200mol/L)的配制与标定:照滴定液与标准液配制SOP有关项下进行。4. 1. 2. 2 0. 5%格黑T指示液(乙醇溶液):称取0. 5g格黑T (CRI.N

8、SNa)与4. 5g盐酸羟胺,在研钵中 磨匀,混合后溶于100ml95%乙醇中。将此溶液转入棕色瓶中备用。氨一氯化镂缓冲液:称取20g氯化镂溶于500nli水中,加入150nli浓氨水(比重0. 90)以及5. 0g 乙二胺四乙酸镁二钠盐,稀释至1L,即得。总硬度:测定水中硬度的方法,按水中硬度不同,分别采取以下方法:4. 1, 3. 1当水硬度 0.5mmol/L时,用下述方法:1. 取适量透明水样注入250ml锥形瓶中,用蒸储水稀释至100mlo所取水样的量视硬度的大小而 定,当硬度为510mmol/L时,取水50ml;当硬度小于5mme)1/L时,取水100ml;硬度大于lOmmol/L

9、 时,取水25ml。4. 1.3. 1.2加入5 ml氨一氯化氨缓冲溶液和2滴0.5%铭黑T指示剂,在不断摇动下,用C (1/2EDTA)= 0.0200mol/L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酒红色变为蓝色,记录C (1/2EDTA) =0. 0200mol/LEDTA标准溶液 消耗量。4. 1.3. 1.3水中硬度按下式计算:C (1/2EDTA) VYD= X103 (mmol/L)VS式中:C (1/2EDTA)一滴定时消耗(1/2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V (1/2EDTA)一滴定时所消耗(1/2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ml;VS 水样的体积,ml当水硬度 0.5mmol/L时,

10、用下述方法:4. 1. 3.2. 1取100ml透明水样置于250ml锥形瓶中;1.3. 2. 2加3nli氨一氯化氨缓冲溶液和1一2滴0.5%铭黑T指示剂,在不断摇动下,用C (1/2EDTA)= 0.001mol/L标准溶液滴定至蓝紫色为终点,记录C (1/2EDTA) =0. OOlmol/LEDTA标准溶液消耗量。123. 2. 3水样中硬度按下式计算:C (1/2EDTA) V (1/2EDTA)YD =X103 (mg/L)VS式中:C (1/2EDTA)一滴定时消耗(1/2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V (1/2EDTA)一滴定时所消耗(1/2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m

11、l;VS 水样的体积,ml。4. 结果判定假设总硬度WO. 03mmol/L,那么判符合规定;假设总硬度0. 03mmol/L,那么判不符合规定。5. 1.4 PH 值4.1操作方法:按pH值测定法操作规程测定。结果判定假设PH值27,那么判符合规定;假设PH值7,那么判不符合规定。4. 1.5考前须知4.1. 5.1取样时首先排放1分钟左右再取样。假设水样的酸性或碱性较高时,应先用0. Imol/L氢氧化钠溶液或0. Imol/L盐酸溶液中和后再 加缓冲液,保证水样加缓冲液后PH值在10.00.1范围内。冬季水温较低时,络合反响速度较慢,容易造成过滴误差,可将水温加热至3040C后再滴4.

12、2.炉水检测工程:1总碱度;2PH值;3Cl-o4. 2.2仪器与设备:取样瓶、容量瓶、蒸发皿、滴定管、水浴锅、烘箱、三角瓶、酸度计、容量滤纸、漏4o4. 2. 3试剂与试液4. 2. 3. 1 1%酚限指示剂:取酚醐1g,加乙醇使溶解成100ml,即得。42.3.2 0.1%甲基橙指示剂:取甲基橙0.1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4. 2. 3. 3甲基红一亚甲基蓝指示剂:取甲基红0.125g和亚甲基蓝0. 085g在研钵研成均匀细粉,溶于95% 乙醇100ml中即得。4. 2. 3. 4 10% K2Cr()4指示剂:取MCrO JOg,加水100ml使溶解,即得。4. 2. 3.

13、5 0. 1000mol/L硫酸滴定溶液:照滴定液与标准液配制SOP有关项下进行配制与标定。4. 2. 3. 6 1.0mol/L AgN。,滴定液:照滴定液与标准液配制SOP有关项下进行配制与标定。4. 2. 3. 7 O.lmol/LNaOH滴定液:照滴定液与标准液配制SOP有关项下进行配制与标定。4. 2. 4总碱度4. 2. 4. 1碱度较大的水样的测定方法:13量取100m澄清水样,注入锥形瓶中。4. 2. 4. 1.2加入2-3滴酚醐指示剂,此时假设溶液显红色,那么用C (1/2H2s。4)=0. 1000mol/L H2soi标准溶 液滴定至无色,记录耗酸量VI。4.2. 4.

14、1.3在上述锥形瓶中,再加入2滴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C (1/2H2s。4)=0. 1000mol/L H2S04标准 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橙色为止,记录第二次耗酸量V2 (不包括VI)。4. 2. 4. 2碱度较小的水样的测定方法:量取100m澄清水样,注入锥形瓶中。4. 2. 4. 2. 2加入2-3滴1%滴酚献指示务心此时假设溶液显红色,那么用微量滴定管以C( 1/2H2S0i)=0. 0100mol/L H2SO1标准溶液滴定至无色,记录耗酸量VI。4. 2. 4. 2. 3再加入2滴甲基红一亚甲基蓝指示剂,继续用C (1/2H2sO4) =0. 0100mol/L H2soi标准溶液滴定

15、 至溶液由绿色变为紫色,记录耗酸量V2 (不包括VI)。注:以上两种方法假设加酚醐指示剂后溶液不显色,可直接加甲基橙或甲基红一亚甲基蓝指示剂,用 (1/2H2SO.)标准溶液滴定,记录耗酸量V2。2.4. 3计算:按上述方法测定的水样,酚献碱度和全碱度按下式计算C (11+) VI (H+) + V2 (11+)(JD)全=X103 (mg/L)VSC (H+) VI (H+) (JD)酚=X103 (mg/L)VS式中:C (H+) (1/2H2S04)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VI (H+)一滴定酚酸碱度消耗(1/2H2SO4)标准溶液的体积:ml;V2 (H+)一滴定无酚醐碱度后,再加甲

16、基橙或甲基红一亚甲基蓝指示剂和(I/2H2SO1)标准溶液滴定到终点耗酸体积:ml;VS水样体积;mlo2. 4.4结果判定假设总碱度为624 mmol/L,那么判符合规定;假设总碱度24 mmol/L或V6 mmol/L,那么判不符合。4. 2.5 C1-的测定量取100ml水样于锥形瓶中,加2 3滴1%酚醐指示剂,假设显红色,即用H2soi溶液中和至无色, 假设不显色,那么用NaOH溶液滴定至微红色,然后以H2sO4滴回至无色,再加入lndlO%K2CrOi指示剂。4. 2. 5. 2用AgNOs标准溶液滴定至橙色,记录AgNO,标准溶液的消耗体积VI,同时做空白试验,记录AgN0314标

17、准溶液的消耗体积V2o计算:氯化物含量(C1-)按下式计算:式中:VI一滴定水样消耗AgN03溶液的体积,mlV2 空白试验消耗AgN03溶液的体积,mlVs 水样的体积,ml1. 0AgN。,标准溶液的滴定度,1ml相当于ImgCl一结果判定假设炉水Cl-W3倍软水C1-,那么判符合规定;假设炉水C-3倍软水C1-,那么判不符合规定。4. 2. 6PH 值2. 6.1操作步骤:照pH值测定法操作规程测定。4.2 . 6. 2结果判定:PH值为1012。4.3 编制依据:锅炉水质量标准151 .目的:规范缓冲液配制的操作标准。2 .范围:所有缓冲液的配制。3 .责任:品控部。4 .内容:1.1

18、 1缓冲溶液作用原理和pH值当往某些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酸和碱时,有阻碍溶液pH变化的作用,称为缓冲作用,这样的溶液叫做 缓冲溶液。弱酸及其盐的混合溶液(如HAc与NaAc),弱碱及其盐的混合溶液(如NL 七0与NH1) 等都是缓冲溶液。由弱酸HA及其盐NaA所组成的缓冲溶液对酸的缓冲作用,是由于溶液中存在足够量的碱A-的缘故。当 向这种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强酸时,II离子基本上被A-离子消耗:A- II -HA所以溶液的pH值几乎不变;当加入一定量强碱时,溶液中存在的弱酸HA消耗011-离子而阻碍pH的变 化:HA OH-一A- H20 缓冲溶液中H浓度可通过下面方程计算:式中c (A-)表示弱

19、酸HA和盐NaA解离产生的A-离子的总浓度。由于弱酸HA生成的A-离子的量与强 电解质NaA所生成的A-离子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所以,c (A-)二完全解离的盐的浓度二c (盐)因为弱酸HA在NaA解离的A-离子所产生的同离子效应下,未解离弱酸的浓度可近似地表示如下:c (HA)=弱酸的总浓度二c (酸)所以U a等式两边取负对数得:1.2 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在缓冲溶液中加入少量强酸或强碱,其溶液pH值变化不大,但假设加入酸,碱的量多时,缓冲溶液就失 去了它的缓冲作用。这说明它的缓冲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与组成缓冲溶液的组分浓度有关。0. Imol - L-lHAc和0. Im

20、ol L-lNaAc组成 的缓冲溶液,比0. Olmol L-lHAc和0. Olmol - L-lNaAc的缓冲溶液缓冲能力大。关于这一点通过计算 便可证实。但缓冲溶液组分的浓度不能太大,否那么,不能忽视离子间的作用。组成缓冲溶液的两组分的比值不为1 : 1时,缓冲作用减小,缓冲能力降低,当c (盐)/c (酸)为1 :1时pH最小,缓冲能力大。不管对于酸或碱都有较大的缓冲作用。缓冲溶液的pH值可用下式计算:pH =即当配制的缓冲溶液的pH值接近于pK;时,缓冲组分的比值近似1 : 1,此时缓冲能力大。缓冲组分的比值离1 : 1愈远,缓冲能力愈小,甚至不能起缓冲作用。对于任何缓冲体系,存在有

21、效缓冲范围,这个范围大致在pKa6 (或pKb“)两侧各一个pH单位之内。弱酸及其盐(弱酸及其共初碱)体系pH=pKa6l弱碱及其盐(弱碱及其共规酸)体系pOH二pKb6l例如HAc的pKa。为4. 76,所以用HAc和NaAc适宜于配制pH为3. 765. 76的缓冲溶液,在这个范围内有较大的缓冲作用。配制pH=4.76的缓冲溶液时缓冲能力最大,此时(c (HAc) /c (NaAc) =lo缓冲溶液的配制和应用为了配制一定pH的缓冲溶液,首先选定一个弱酸,它的pKa6尽可能接近所需配制的缓冲溶液的pH 值,然后计算酸与碱的浓度比,根据此浓度比便可配制所需缓冲溶液。以上主要以弱酸及其盐组成的

22、缓冲溶液为例说明它的作用原理、pH计算和配制方法。对于弱碱及其盐 组成的缓冲溶液可采用相同的方法。缓冲溶液在物质别离和成分分析等方面应用广泛,如鉴定Mg2离子时,可用下面的反响:Mg +你0; +NH3-MgNH4PO4 I白色磷酸镂镁沉淀溶于酸,故反响需在碱性溶液中进行,但碱性太强,可能生成白色Mg (0H) 2沉淀, 所以反响的pH值需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因此利用NH3H20和NH4cl组成的缓冲溶液,保持溶液的pH 值条件下,进行上述反响。171.目的:建立检验操作规程,规范检验人员的检验操作方法,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范围:适用于化验室的检验工作。3 .责任:化验员。4 .内

23、容:4.1 物料(包括工艺用水)、中间产品、成品的检验操作规程由化验室根据质量标准组织编制,经品控部长 审核,总工批准签章后,自生效日期起执行。4. 2检验操作规程一般三至五年复审、修订一次。审查、批准和执行方法与制订时相同。在执行时如确实 需要修订时,审核、批准和执行方法与制订时相同。4. 3检验操作规程内容:检品名称(中、外文名)、代号、结构式、分子式、分子量、性状、鉴别、检验项 目与限度和检验操作方法等。检验操作方法必须规定检验用试剂、设备和仪器、操作原理及方法、计 算公式和允许误差等。4. 4滴定液、标准液、指示剂及酸碱度、内毒素、培养基制备等可参照国家标准关规定,编入检验操作规 程附

24、录。4. 5检验操作规程的管理:检验操作规程应发放至有关的检验人员及管理人员,作为检验操作的标准,各检验人员应严格按照操 作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18.目的:检验胶带的合格性。1 .范围:所有产品使用的胶带。2 .责任:检验员。3 .内容:3.1 胶带是在BOPP原膜的基础上经过高压电泳后使一面外表粗糙后覆涂胶水后经过分条分成小卷。胶带的 强度取决于BOPP膜的好坏和厚度,采用原材料颗粒制造的BOPP膜亮度好,柔韧性强,少杂质黑点, 透明胶带成品是纯白颜色。成品放置一周左右时间后100米以下的胶带透明度很高。一般膜的厚度在 28微米-30微米之间。杂了再生料的BOPP膜强度下降,所以只有加厚膜的

25、厚度,这种胶带摸起来手感 很厚,但强度很差,保存期很短,放置半年左右会出现明显的老化情况,外表会脆,使用易断。3.2 胶带的胶水好坏在使用中有两个标准,一个是初粘力,一个是保持力,两者是成反比的。一般来讲处 粘力低于10号的胶带是胶水覆涂教少,一般只有20微米左右,如文具胶带,普通促销捆绑用的胶带。 正常的封箱胶带的初粘力在15-20号之间,这种胶带胶水的厚度一般有22-28微米。是符合标准的厚 度。大局部都掺加了杂质,所以厚度增加,为遮蔽杂质,胶水中还掺有色粉,所以透明胶带就出现了 蛋黄色,淡绿色,这种胶带一般都是劣质的。4. 3有色胶带好坏区别:有颜色的胶带是为了方便做记号和遮蔽用途,一般

26、米黄色和土黄色比拟多。将对 粘捏紧然后快速拉开,可以将一边的胶拉脱离,就可以看到原膜的纯度和透明度。最重要的是看到胶 水的厚度。如果没有胶水被拉开或点状拉开,这种胶水中一是有大量杂质,胶水没有内聚力。二是水 分太多,已经挥发,此时这种胶带初粘力已经下降很厉害,手感能够分辨。将黄色胶带覆涂在物体上, 遮蔽性越好的胶水越厚,质量越好。胶带在外观的比拟下,上胶少,掺杂质的胶带整卷的颜色很深, 拉开后胶带透光度高。好胶带整卷的颜色与拉开后一道的颜色相差不大,因为好胶带的有极强的遮蔽 性,不存在颜色叠加的情况。掺杂质的劣质胶带要将杂质涂到BOPP膜上,只有采用比拟落后的直接上胶方式,所以经常会有大的杂

27、质颗粒没有完全被溶解出现卡刀的情况,所以胶带在使用中就经常有线条(一道道没有胶水的地方)。 好胶带采用软副转移上胶的方式,不存在线条情况(印刷胶带出现漏墨少印情况跟印刷机有关)。再一 个区分的方法就是看胶带外表,胶带刚经过分条成成品的时候都有气泡,放置一周后气泡基本都会散 去,纯酊脂胶水的胶带外表光洁,没有任何白点。掺有杂质的胶带有很多不规那么分布的白点,用手压 不散去,是与气泡不一样的。19.目的:建立PH值测定标准操作规程。1 .范围:适用于成品及水源PH值的检验及测试。2 .责任:化验员。3 .内容:3.1 准备工作:将清洗过的电极,甩干或用滤纸吸干,排去球泡内的空气(用手握住电极帽,使

28、球泡部向 下,另一只手敲击电极,空气即会上升,其余见电极使用方法)。拔去电极上的保护套与仪器按通。装 上电池或接上稳压电源,翻开开关,液晶显示数字,表示电流输入正常,关机。4. 2仪器校准:4.1.1 配制PH6.86、PH4. 00 (或9.18,根据被测溶液酸碱而定)标准溶液,分别倒入烧杯,测量该溶液的 温度,将温度补偿器转到该温度处。4.1.2 定位:将电极浸入PH6. 86标准溶液,稍加搅动,静置,翻开仪器开关,待数值稳定后,用小起子调 节定位调节器,使数值与该温度时的标准值一致(6.86标准液20时的标准值是6.88)。4.1.3 斜率:取出电极,洗净甩干,浸入PH4.00 (或9.

29、18)标准溶液中,搅动、静置,观察数值并与标准 值对照,如误差超过允差,调节斜率调节器,使数值与标准值在允差之内。4.1.4 2. 4动过斜率调节器,应重新回到6. 86标准溶液中调节,然后再到4. 00 (9. 18)溶液中调节,如此反 复,直到数值与标准值在允差内,校准完毕。(校正时切记:电极浸在6. 86标准溶液中,只能调定位 调节器,同样,浸在4. 00(9. 18)中只能调斜调节器,不能混淆,否那么无法校正)。4. 2. 5测定被测溶液:将经校正好的电极清洗、甩干后浸入被测溶液中,搅动、静置。等数值稳定后,记 下数值,即为该测溶液的PH值。4. 2. 6测试完毕,关机,卸下电极,洗净

30、,套上保护套,如长期不用应取下电池,仪器应防潮保存。4. 2. 7电极的使用方法:测试前先用蒸馈水清洗电极2-3次,排去球泡内的气泡,后用PH标准缓冲液标定, 每换一种溶液,都要用蒸储水清洗电极,甩干或擦干沾在电极上的水液,当浸入被测液时,速 度应缓慢,同时搅动电极或晃动烧杯2-3下,加速溶液与电极均匀接触。经标定后的电极即可进行测 试,测试完毕,用蒸储水清洗电极,套上保护套或浸泡在3. 3niol kcl溶液中,以备下次使用。4. 3考前须知对精度要求高的测试,标定和测试应在同一温度,同一时间下进行,以减少因温度时间差异带来的 误差。对一般精度的测试,标定和测试温度之差可放宽到10以内,时间

31、间隔1天或数天。极采用一点定位,定位好后可连续使用,如电极更新或使用长久,长期不用的情况下,应进行校正。连接电极的插头,插座,应保持清洁,干燥,不可污染。4. 3. 4电极不宜长期浸泡在蒸储水中,测量时,应搅动电极,否那么,反响缓慢。4. 3. 5球泡易碎,不可与硬物接触,以免破损。4. 3. 6为防止被测液渗入电极腔内,被测液的温度应与电极温度一致或略高于电极温度。1 .目的:经常性监测厂房内的尘粒数,保证洁净厂房的洁净度。2 .范围:车间内各级洁净区域。3 .责任人:品控部、生产部、设备部。4 .内容:4.1 测定频度按附表1规定执行。4. 2尘埃粒数测定方法4. 2.1采用激光尘埃粒子计

32、数器检测静态下的运行状态的尘粒数。4. 2. 2测试点确定按附表2执行。4. 2. 3结果判断:4. 2. 3. 1各测试点的测试值均不超过(超过)相应洁净级别规定限度时,即可判断为符合(不符合)洁净 级别的要求。4. 2. 3. 2如在选定的所有测试点中,各测试点的测试值出现有超过该洁净级别规定的限度时,按以下公式 计算:(1)分别求出各采样次数的平均值,单位:个/立方米C= (C1+C2 +Cm) /m (m为采样次数)(2)求全部采样测试点的平均值,单位:个/立方米N= (C1+C2 + +Cn) /n (n为测试总数)(3)求平均值的标准误差:nE(G-C2)2dN = 四V n(n

33、-1)UCL = N + t求95%置倍上限UCL:单位:个/立方米95%置倍上限系数(t)表测试点数34567-910-16t2.9992. 4942. 12.01.91.8计算结果UCL假设不超过洁净级别规定限度时,即可判定为符合洁净级别要求:假设UCL值超过洁净级别20规定限度时,那么判定为不符合洁净级别要求。附:各级洁净级别要求洁净级别尘粒数/立方米0. 5微米0. 5微米100000 级35000002000010000 级W350000W2000100级W35000附表1:测定频测定工程洁净度100级10000 级100000 级尘埃粒子1次/日1次/日1次/季附表2:21面积(M

34、2)洁净度100级10000 级100000 级102-322104222082240164210040103最低限度采样点数1 .目的:对生产车间的洁净区、高洁净区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有效控制生产环境空气质量.范围:车间内各级洁净区域。2 .责任:品控部、生产部、设备部。3 .内容:3.1 监测点4.L1高洁净区:利乐灌装间。4. L 2洁净区:配料间。4. 2监测频率高洁净区:一个星期监测一次4. 2. 2洁净区:半个月监测一次4. 3监测方法:采样位置:灌注车间设五个点(东、南、西、北、中)高度为1.5m,取其立方米空气细菌的均数。4. 3. 2细菌培养基采用营养琼脂培养基平板,培养条件

35、3035C48小时,霉菌采用高盐察氏培养基或孟 加拉红培养基,培养条件2528, 35天。4. 3. 3采样方法:平板暴露法:9cm直径板(已倒培养基)暴露5分钟后加盖,于实验室培养。此法适用于浮游菌 实验。(a)计算方法:50000N菌数/n)3 = AT式中n平均菌落数A平均面积(cm?)T平板暴露时间(min)(b)质量指标:如果细菌数A1321562. 5个需用CL02喷洒车间空间。4.3. 3. 2平板暴露法:9cm直径平板(已倒培养基)暴露30min后加盖,与实验室培养。此法适用于沉降 菌实验。(a)结果计算用计数方法得出各个培养皿的菌落数。(b)平均菌落数的计算,见式(DoM1+

36、M2+M3平均菌落数M=n式中:M平均菌落数;22Ml1号培养皿菌落数;M22号培养皿菌落数;M33号培养皿菌落数。n培养总数。(c)结果评定用平均菌落数判断洁净室(区)空气中的微生物。附:洁净区的空气洁净度等级(GMP1998)洁净度级别微生物最大允许数浮游菌(个/M3)沉降菌(个/皿)100级5110000 级1003100000 级50010300000 级15表1最少采样点数目面积后洁净度级别1001000100000102-3222 V20422,40822240 V10016422100 V200401032200 V400802062400 (1000160401321000 2

37、00040010032200080020063注:表中的面积,对于单向流洁净室,指的是送风面面积,对非单向流洁净室,指的是房间 面积。在满足最少测点数的同时,还宜满足最少培养数,见表2。表2最少培养数23洁净度级别所需直径90mm培养皿数(沉降0.5h计)10014100002100000224.目的:建立对各种物料的取样标准操作程序。1 .范围:所有的取样操作。2 .责任:品控部、生产部、仓管员。3 .内容:3.1 原辅料取样操作规程:3.1.1 品控部取样员接到取样通知后,做好以下准备工作:4.LL1根据请验单的品名、规格、数量计算取样样本数,取样量,原那么如下(n为来料总件数):当n30

38、0,随机抽取。取样量至少为一次全检量的3倍.4. LL2准备清洁干燥的取样器、样品盛容器和辅助工具(手套、样品盒、剪刀、刀子、标签、笔、取样证 等)前往规定地点取样。固体一一不锈钢探子,不锈钢勺、不锈钢镶子等取样器液体一一玻璃取样管、玻璃或塑料油提。样品盛装容器一一具盖玻璃瓶或无毒塑料瓶。需取微生物限度检查样品时 以上相应器具均应灭菌。4. 1.2取样4.1. 2.1取样前应先进行现场核对:核对物料状态标志。物料应置待验区,有黄色待验标记。请验单内容与实物标记应相符,内容为品名、批号、数量、规格、产地、来源,标记清楚完整。 进口原辅料应有口岸松检验所的检验报告单。核对外包装的完整性,无破损、无

39、污染,密闭。如有铅封,扎印必须清楚,无启动痕迹。4. 1.2. 5现场核对如不符合要求应拒绝取样,向请验部门询问清楚有关情况,并将情况报品控部负责人。4.1. 2. 6按取样原那么随机抽取规定的样本件数,清洁外包装移至取样室内取样。4. 1. 3取样程序翻开外包装,根据待取样品的状态和检验工程不同采取不同的取样方法:4. 1.3. 1固体样品用洁净的探子在每一包件的不同部位取样,放在有盖玻璃瓶或无毒塑料瓶内,封口,作 好标记(品名、规格、批号等)。液体样品摇匀后(个别品种除外)用洁净玻璃管或油提抽取,放在洁净的玻璃瓶中,封口、作好 记。4. L3. 3微生物限度检查样品用已灭过菌的取样器在每一

40、包件的不同部位按无菌操作法取样,封口,做好 标记。4. 1.4取样结束4.1. 4.1封好已翻开的样品包件,每一包件上贴上取样证。4. 填写取样记录。4.1. 4. 3协助请验部门将样品包件送回库内待验区。254. 4按规定程序清洁取样室。取样器具的清洗、干燥、贮存按取样器具的清洗(编码)执行。4. 2包装材料取样方法取样员按“请检单”内容,根据与产品直接接触和不与产品直接接触的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取样 准备,并到仓库办理取样手续。4. 2. 2取样员在取样时应核对请验单的内容与供货是否相符。4. 2. 3根据不同包装材料与总件数,确定取样数量。4. 2. 3. 1使用说明书、标签、盒、箱、瓶

41、:n3万,取100张(个);3万n15 万取300张(个)。4. 2. 3. 2复合膜逐卷抽样,抽样量总共Imo 取与产品直接接触的包材样品时,取样人员须在取样室或取样车内取样,样品放入洁净容器内密封、贴上标签、标签内容有品名、数量、批号、取样日期。4. 2. 4.1对于内包装材料,取样量参照国家标准GB/T2828-2003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进行。4. 2. 4. 2在已取样的包装材料上即时每包贴“取样证”。在取样的准备工作,取样过程,取样结束阶段须遵守取样管理规定和取样操作规程。4. 2. 5包装材料通用取样规那么 4. 2. 5. 1批号划分:如认为是在同

42、等条件下生产出来的包装材.料,并于一次交的货,可看一个批号。如一次发了的货中有不同的生产批号或不同的批号原料制成,那么每一个局部应看一个单独批号。取样方法:样品在质量规格上应能代表该批产品,所以应取自包装格料的几个部位,同时每部位抽样几个相同。4. 2. 5. 3取样应做到该批的剩全部份不受损害或污染。样品处理:如一个批号量以几个包装的形式定料的,那么可按下表从一定数量包装中取数,每份样品的取样量应相接近。一批的包装数待取样的包装1-15全部16-25 26-90 91-15013160如包装集中在一些单元上,例如托板上,那么用同样原那么来决定样品应取自几个托板。例如一个批号共60箱,分在三个

43、托板上取1或2箱。4. 2. 5. 5单元数:从一个批号中所取样的单元数应等于物理检查数加上用于化学试验或其他规定试验的数26量。4. 2. 5. 6建议:下述情况可作为规那么的可允许例外处理:如抽样时破坏保护性包装,一旦按正确数目取样,将造成相当量的物料单元不合理的包成。从物料待定部位取样十分特殊,例如筒形铝箔的内部。27.目的:管理好试液,保证化验正常运行。1 .范围:适用于试液的配制。2 .责任:品控部。3 .内容:4. 1试液的配制方法如无特殊规定,一般采用USP25方法。4.2试液的有效期如无特殊规定,一般为半年,并应经常检查。如外观发生变化,应停止使用,并重新配 制试液。4. 3以

44、易挥发有机物作溶媒的试液,可用合适的磨口瓶塞或胶塞防止溶剂挥发:对有恶臭的应封好瓶塞存 放于通风厨内。4.4试液标签(见附录)明确标有名称,配制方法,配制日期,配制人,必要时标明所用溶媒。每瓶溶液 应有明确的溶液编号,其编号建立规那么是XX (年)XX (月)XX (日)XX (顺序号)例:2001年2月3 日配制的第1个溶液,其溶液编号为01020301。28.目的:熟悉平皿菌落计数法,测定样品中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的总数,检查产品是否符合微生物限度标 准。1 .范围:微生物的检查。2 .责任:化验员。3 .内容:3.1 无菌检查和微生物限度检查操作规范无菌室的要求:4. L L 1无菌室是无

45、菌检查、微生物限度检查的重要设备,面积不小于6平米,高度2.4-2. 8m为宜。建筑 材料要光洁,不吸潮,无凸起,耐腐蚀,易清洗。无菌室内部应六面光滑,无缝隙,里面连接处应呈 凹凸形,不留死角。操作间和缓冲间的门不应直对,缓冲间两个。5. 1. 1.2无菌室内采光面积要大,照明灯应镶嵌在天花板内,光照应分布均匀,光照度不低于3001ux,电 源开关应设在室外。6. 1.1. 3无菌室、缓冲间和操作间均应设置紫外线杀菌灯,每立方米2-2. 5瓦,距实验台高度不超过1米, 并应定期检查辐射强度,距1米处应不低于70微瓦/平方厘米,无菌室内应安装空气除菌过滤层流装 置及调温装置,控制温度18-26,

46、相对湿度40260%,操作间或净化工作台的洁净空气应保持与相临 环境形成正压,不低于4. 9帕。操作区洁净度100级,操作间洁净度10000级,洁净度定期检查。4.1.1. 4无菌室及缓冲间不得存放其他杂物,如培养箱。4.1. 2用消毒液清洁无菌室操作台面,开启无菌室紫外灯和层流空气过滤30分钟以上。无菌室的无菌程度检测,常用的沉降菌测定方法为:取营养肉汤琼脂平板3个,置无菌室的操作区台 面左、中、右位置上,开盖暴露30分钟,在30-35培养2天后,计算菌落数。用于无菌检查的无菌 室或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无菌室,细菌总数应小于3个,浮游菌每立方米应小于5个,否那么,不能用于 无菌检查和微生物限度检查。4. 2培养基的准备4. 2. 1培养基的制备:配制培养基的蒸储水或去离子水应符合规定。再称取需氧菌、厌氧菌培养基、真菌培养基的干燥培养 基,加水溶化后,调节PH值,使灭菌后需氧菌、厌氧菌培养基的PH值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