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双排钢管脚手架施工方案(12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6107565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墙双排钢管脚手架施工方案(12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外墙双排钢管脚手架施工方案(12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墙双排钢管脚手架施工方案(1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墙双排钢管脚手架施工方案(12页).doc(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外墙双排钢管脚手架施工方案-第 - 11 - 页 外墙双排钢管脚手架施工方案一、简介:楼总建筑面积0000,主体总体00层,局部00层,总高度000m。0.000以上建筑物外围基本呈矩形,长边00m,短边00m。建筑物北立面有局部凸出;南立面和北立面呈平面,在00米处及00m处分别向内收进1.5m和1.2m,东立面和西立面仅在75.95m处收进1.2m。该建筑物地下部分占地面积大,以上四周地下室封顶。因此,外架子可直接立放在外围顶板上,搭设此双排脚手架在主体阶段仅用于外围封闭,在装修阶段用于外墙装饰脚手架。二、依据:1、 楼施工图。2、建设单位提供的关于外架子的技术要求。3、JGJ13020

2、0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以后简称规范。三、用材及检查验收:1、钢管:483.5钢管(1)、新钢管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书;2、应有质量检验报告,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身试验方法的有关规定。3、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4、钢管外径、壁厚、断面等偏差,应符合规范表8.1.5的规定;5、钢管必须涂有防锈漆。(2)、旧钢管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1、表面绣蚀深度应符合规范表8.1.5序号3的规定。锈蚀检查应每年一次。检查时,应在锈蚀严重的钢管中抽取三根,在每根锈蚀严重的部位横向截断取样检查;当

3、锈蚀深度超过规定值时不得使用;2、钢管弯曲变形应符合规范表8.1.5序号4的规定。2、扣件: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对接扣件检查验收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新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当对扣件质量有怀疑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抽样检测;(2)、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3)、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3、脚手板:钢脚手板、竹笆子脚手板检查验收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新脚手板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2)、尺寸偏差应符合规范表8.1.5序号5的规定,且不得有裂纹、开焊与硬弯;(3)

4、、新、旧脚手板均应涂防锈漆;(4)、竹笆脚手板的材料应符合规范第3.3.4条规定。四、设计基本要求:1、总体思路:沿建筑物外围搭设双排钢管脚手架,最下层架体座落在1.0m处地下室顶板上,北侧局部凸出部分在五层屋面上开始搭设,和下部架子分离,下部架子搭设高度为22.6m。在此高度以上架体座落在16号工字钢悬挑、钢丝绳卸荷的平面上,搭设高度为23.4m。2、架子的搭设要求:立杆离开建筑物最外缘600,步距1800,架宽1200,立杆间距1500,并按要求搭设剪刀撑。主体施工时在操作层下部平面进行全封闭,用料为竹笆子。装修时所有操作层均用竹笆子封闭。架子外围全部用密目安全网封闭。五、架体搭设设计计算

5、:1、架体搭设高度:按规范要求及建筑物的实际高度,本建筑物外围架分三段搭设。首段22.6m,坐落在地下室顶板上,为保证结构安全,架体下该跨范围内地下室顶板支撑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不得拆除。以上两段均为23.4m,选用16I字钢悬挑支架,钢丝绳卸荷。2、架体搭设要求:架体搭设严格按规范中第六章的构造要求进行选择,脚手架步距1800,立杆横距1200,立杆纵距1500,连墙点设置二步三跨,脚手板铺设竹笆子。(1)、纵向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纵向水平杆宜设置的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2、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

6、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500;、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三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当使用冲压钢板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作为横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当使用竹笆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横向水平杆上,并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应大于400。(2)、横向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主节点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

7、中心距不应大于150。在双排脚手架中,靠墙一端的外伸长度不应大于0.4L,且不应大于500;2、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 ;3、当使用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双排脚手架横向水平杆两端均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4、使用竹笆脚手板时,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应用直脚扣件固定在立杆上。(3)、脚手板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120150;2、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等,应设置在三根水平杆上。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时,可采用两根横向水平杆支撑,但应将脚手板两端

8、与其可靠固定,严防倾翻。此三种脚手板的铺设可采用对接平铺,亦可采用搭接铺设。脚手板对接平铺时,接头处必须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应取130150,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的和不应大于300;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必须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应大于200,其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100。3、竹笆脚手板应按其主竹筋垂直于纵向水平杆方向铺设,且采用对接平铺,四个角应用直径1.2的镀锌钢丝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4、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应取150,其板长两端均应与支撑杆可靠地固定。(4)、立杆:1、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2、脚手板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

9、底座上皮不大于200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脚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底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小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3、脚手架底层步距不应大于2m。4、立杆必须用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连墙件布置间距纵向4.5m,竖向同楼层高度。5、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

10、不宜大于步距的600;、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6、立杆顶端宜高出女儿墙上皮1m,高出檐口上皮1m。(5)、连墙件:连墙件的材质、连接方法应符合(JGJ1302001)规范规定要求。1、每根连墙件覆盖面积不得大于40。2、连墙件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該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定;、连墙件采用矩形布置。、一字形、开口形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4m(2步)。3、对高度在24m以下的双排脚手架,宜采

11、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亦可采用拉筋和顶撑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严禁使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4、对高度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5、连墙件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连墙件中的连强杆或拉筋宜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不应采用上斜连接;、连墙件必须采用能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措施。采用拉筋必须配用顶撑,顶撑应可靠的顶在砼圈梁、柱等结构部位。拉筋应采用两根以上直径4的钢丝拧成一股,使用时不应少于2股;亦可采用直径不小于6的钢筋。6、当脚手架下部暂不能设连墙件时可搭设抛撑。抛撑应采用通长杆件与脚手架可靠连接,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

12、60之间;连接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抛撑应在连墙件搭设后方可拆除。(6)、剪刀撑的设置:1、双排脚手架应设剪刀撑。2、剪刀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一字型、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置横向斜撑,中间宜每隔6跨设置一道;3、悬挑架设计计算:悬挑架设计计算应考虑以下两部分:型钢挑梁及卸荷钢丝绳强度;双排架设计计算。(1)、荷载计算脚手架自重(按13步架考虑):NGK113=KN脚手架附件重量:NGK2施工荷载结构按四层、装修按六层板计算:NQK合计: (2)、钢丝绳强度验

13、算:悬挑结构受力简图如下:按一次超静定的单跨悬臂梁计算,工字钢自重不超过总荷载的5%,对计算结果影响不大,可忽略不计。N1COS223钢丝绳考虑部分卸荷,经估算,钢丝绳卸荷按60%计算,则钢丝绳承受拉力N=N160%=()60%=12.07KN,安全系数K取8,则钢丝绳容许拉力:8/0.85=113.56KN,取,满足强度要求。梁侧拉环计算:拉环受力Q=12070N所需拉环钢筋截面面积AS=Q/2=12070/(22选用18钢筋AS=254mm22,满足要求。(3)、型钢挑梁强度计算MA=60%(1.15+2.35)=,用16号工字钢,几何特性:W=141cm3,I/S=13.8cm,d=6c

14、m。按强度验算,=M/rw1061411032f=205N/mm2,满足要求。剪应力很小,可忽略不计。(4)、双排架设计计算:横向水平杆计算操作层铺设竹笆,构造上纵向水平杆设在横向水平杆之上,因此,只进行横向水平杆抗弯强度验算。2取值,施工荷载按3KN/m2取值,则MGK=-qa22mMQK=-32m0.135=0.205 KNm=M/w1061032f=205N/mm2,满足要求。扣件抗滑承载力计算RA=ql1.2/2=1.98KN8KN,可。立杆稳定性验算双排架底层立杆所受轴力最大,计算底层立杆的稳定性,按组合风荷载:(NG1K+NG2KNQK长细比=L0/i,计算长度L0=K31.8=3

15、18/1.58=201,查表得稳定系数风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MWMwkwklah2/10=210-2KNm其中,风荷载标准值wkZSwO12立杆稳定:N/A+MW10310-2106103=2f=205N/mm2,满足稳定性要求。连墙件计算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NlwWkAw约束变形轴向力:NO=5KNNl=Nlw+No=0.679+5=5.679KN8KN,满足扣件抗滑力要求。六、脚手架搭设方法:1、脚手架从1.0处开始搭设,立杆布置详见附图1、附图2,在每一楼层处每隔4.5m距边埋设48长400钢管,用于连墙点的连接见附图3,16号工字钢梁在五层、十层楼面上设置,间距1500,按附图

16、2埋设20钢筋环两个。六、十层周边梁侧埋设10100150铁件,锚筋为14,长度400。2、外挑架搭设顺序:埋环安放工字钢搭设两步架高(必须利用下层架子为作业面)钢丝绳卸荷继续搭设上部架子连墙点剪刀撑。脚手架搭设严格按五条2进行。五层、十层板面预埋钢筋环时位置必须准确。六层、十一层梁侧预埋铁件时位置必须按图埋设。预埋铁件上焊接拉环钢筋要求焊缝长度10,双面施焊,焊缝高度15。钢丝绳下部穿过工字钢腹部,上部穿过拉环,两端用不少于3道的卡环卡紧,然后采用倒链将钢丝绳拉紧。在工字钢上搭设上部架子时,工字钢上要求满铺钢脚手板。每搭设步架子,外侧用1.8m宽绿网封闭。在主体阶段,外围脚手架始终比楼层高出

17、步。因步距致,但楼层高度有差异,因此,在楼层处,选择34个出口,搭设踏步架,用于楼层到脚手架的通道。见附图3。七、脚手架检查与验收1、脚手架的用材必须符合本方案第三条规定。2、脚手架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下列项目:(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门洞桁架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2)、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3)、扣件螺栓是否松动;(4)、高度在24m以上的脚手架,其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本规范表8、2、4项次1、2的规定;(5)、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6)、是否超载。1、脚手架搭设的技术要求、允许偏差与检查方法,应符合规范中表8.2.4的规定。2、安装

18、后的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应采用扭力板手检查,抽样方法应按随机分布原则进行。抽样检查数目与质量判定标准,应按表8.2.5的规定确定。不合格的必须重新拧紧,直至合格为止。八、安全管理1、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 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2、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安全带、穿防滑鞋。3、脚手架的构配件质量与搭设质量,应按规范第八章的规定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4、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砼和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5、当有

19、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大雾、雨、雪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搭设与拆除作业。雨、雪后上架作业应有防滑措施,并应扫除积雪。6、脚手架的安全检查于维护,应按规范第822825条的规定进行。安全网应按有关规定搭设或拆除。7、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下列杆件:(1)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2)连墙件。8、不得在脚手架基础及临近处进行挖掘作业,否则应采取安全措施,并报主管部门批准。9、临街搭设脚手架时,外侧应有防止坠物伤人的防护措施。10、在脚手架上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守。11、工地临时用电线路的架设及脚手架接地、避雷措施等,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有关规定执行。12、搭拆脚手架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