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练好通背拳(6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6101955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练好通背拳(6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如何练好通背拳(6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练好通背拳(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练好通背拳(6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何练好通背拳-第 5 页如何练好通背拳武术是徒手或使用兵器,通过各种攻防格斗动作达到制敌获胜的技术,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我国六大国粹之一。在武术的发展过程中,先贤们在不断习练和对敌技击的过程中,总结出适合自己先天条件的武术特征,这些特征是通过不同的拳理、技法和劲力特点表现出来的,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武术流派。本人自幼师从“燕北大侠”修剑痴入室弟子王耀庭先生习练五行通背拳,经恩师口传手授,自己刻苦习练至今近五十年,对五行通背拳略窥门径。现将自己对五行通背拳的粗浅理解,亦即如何练好五行通背拳,提出自己的看法,供初学五行通背拳者参考。要想学好练好武术

2、,首重师承。“明师出高徒”,“师父不明徒弟拙”这些拳谚足以说明这个问题。所谓明师者,不是名气大,必须对他习练的拳种的拳理、拳法、技法、劲力都能比较全面的掌握,不但口中能说出来,而且在实际对抗中能演练出来。有些人虽然名气很大,他不是真打实战出来的,而是靠炒作忽悠出来的,告诉徒弟他师父如何厉害,他对师父如何好,师父把绝招教给他了等等。武术本身并无绝招,只是有的前辈把某一招式练得精纯,与人动手有独到之处,每击必中,被称为绝招。如形意拳前辈郭云深先生“半步崩拳打遍天下”是人皆尽知的事。试问练形意拳者谁不会崩拳呢?只是没有郭云深先生用得巧妙罢了,所以我们称之为明师而不称为名师。有些人好为人师,自己练了一

3、两年就开始教徒弟了,开始尚可,等徒弟练到一定程度,提出一些问题他解释不了,徒弟一看跟他学不到东西则另跟别人学了,他对此还很不高兴,岂不知要想给徒弟一杯水,你自己起码得有一桶水,否则,不足以为人师也。还有一种师父,虽然自己功夫了得,就是保守,不肯教给徒弟。一九七二年外地某武师到大连出差,在劳动公园遇到我师兄王庭宽,在切磋时被我师兄用补手拍掌击败,遂请求王庭宽带他到我师父家拜访。等到我师父家见我师父正患肺心病,坐在椅子上气管发出哮喘声,便心生不服,但口中说的很客气,抱好架势问我师父怎么破?我师父首用转还劈山劈在其前胸将其劈倒在地,待其起来后又问:“通背拳是否有腿,怎么用?”被我师父用反撞腿将其迎面

4、骨踢下一块皮来,出了不少血,使其心服口服。过了些日子,正好赶上我从瓦房店回大连,在我师父家与其相遇,我时年二十五岁,身高一米五八,体重九十二市斤,戴三百度近视镜。他当年四十七岁,身材虽不算高大,但体力很好,练拳已二十五年,他为了找回面子,提出与我较艺,其五战皆北,且都是一招致败。他见自己被我这样身材瘦弱之人轻易击败,对通背拳的技法佩服得五体投地,遂拜在我师父门下改学通背拳。据说他原来的师父在当地名气很大,他与其师父在花园动手过招时,一搭手便被其师父一下子抛了起来打在花围子里,出来后问其师:“这是怎么回事?”其师回答:“这是功夫。”就是不告诉他进口在哪里,这个劲是怎么发出来的。其师可称为明师了,

5、只是因为保守,贻误徒弟一生,这是武术的一种悲哀,跟这样的明师同样是学不到真功夫的。师父有了,徒弟应该怎样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刻苦操练,用心思维,不怕挨打。以通背拳为例,通背拳有三大组成部分:招式(包括手,眼,身法,步)、内力和铁砂掌。这三大组成部分,犹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在招式练习中,不必贪多求广,好的拳种在编创之初,招式并不多,多则失真。正如王芗斋先生评论太极拳:该拳原为三拳,又名“老三刀”,王宗岳先生改为“十三式”,又一变而为百四五十式之多,此失真之一大原因也。其他拳种亦然。有些师父为了生计,吸引学员,还编了许多只求华美,不讲实用的套路,致使武术变成舞术。我师父对通背拳有一形象比喻,说通

6、背拳好比一棵树,刚出土就发出二个芽,即伸肩和摇膀子(外地亦有称为吊带和晃根者),长大后发出五个大杈,即摔、拍、穿、劈、钻五掌,亦称五大操法,此即是通背拳之本源。在五个大杈上发出许多小杈,即所谓一百零八掌,这是五大操法演变而成,且不可为此所迷,树尖则是返本还原,还是伸肩。想当年我师父开馆授徒时,对徒弟要求甚严,只求实用,不尚套路,他说:“徒弟满街走,带着师父一双手。”必须让徒弟们都学上真功夫,他才能得到社会上的认可。徒弟一招不练到纯熟绝不往下教第二招。教完伸肩、摇膀子和五大操法后,大约需要半年时间,让徒弟们开始打三环炮(亦称三合炮),三环炮是固定三下(即群捉、拍掌、中拳),二人对打,一进一退,此

7、乃过渡阶段,三环炮打两三个月以后改打散手,即用你之所学招式二人对打。我师父拳房教散打在大连是最出名的,现举二例,略见一斑:我师兄崔洪诰一中拳将我另一师兄打得当时休克,师兄王家声一反撞腿将对手迎面骨踢去很大一块皮,到医院包扎时对大夫说到海边钓鱼,上船时脚下发滑被船帮子撸的,开了诊断书在家休息半个多月才能上班,由此可见,师兄弟之间打的多么激烈,而且不分量级,不戴任何护具。我当年十八岁,上述那样的体格也得和身高一米八多的师兄弟打,也得和在零工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师兄弟打,被打得鼻青脸肿则是在意料之中的事。被打时除了疼痛难忍外,而且面子上也觉得难堪,所以才更激发自己,狠下功夫,而且能找出自己的不足,为什

8、么挨打?除了身体条件外手眼身法步缺欠在哪里?怎样才能跟上去?这样才能提高自己。有一些在别的拳坊练过的人听说王耀庭拳坊专门讲打,想到我师父拳坊来学散打,呆了几天大部分人抗不住打又都回去了,说:“这不是练武,简直就是在拼命。”而且这种打法是天天打,二个徒弟对打时师父在旁边坐着给指点:步应该如何进,手应该如何管,另一手应该如何打,如何变化。如果其中有一个徒弟不敢使劲打,师父也不吭声,拿起剑板子(他身边放一把木头剑,我们称之为剑板子)就打你,你就不得不猛冲猛打。每天练完打,打完再练,师父在旁边指点,日子久了你自然而然就会打了。那么为什么要强调对打呢?对打的用意就是“去三慌,找进口”。不常打的人在和别人

9、对打时,别人的手离你尚有一段距离,你就会闭眼转脸,心中发慌,手忙脚乱,这就是三慌(眼慌,手慌,心慌),而你要进攻别人时,手脚亦不听你使唤,对方抱式一站,你竟不知如何进步,如何进手。打常了你自己与人动手时,自然神定气闲,敌一动,自己手眼身步法同时动作,靠近对方将其击倒。当然,在室外与敌动手时,还要懂得抢地势,避三光,在此不多述。纵观一些武术赛事,有许多运动员在台下练得很好,动作到位,劲力也符合本门的发劲原理,可是上台一打和自己练得完全是二码事,打手不清,接手不明,大多是靠体力和对方搂抱摔打,乱成一团,究其原因就是平时训练时缺乏经常散打之故也。当散手打得比较纯熟后,就可以练铁砂掌了,在通背拳三大组

10、成部分中铁砂掌是最容易练的。将钢球放在蓬布袋里,放在一个方凳上,用手反正拍打、砍、戳,练完后将双手放在加热的药盆中洗烫,以免使末梢神经和毛细血管受伤,年老后两手发抖。只要你不怕疼,这样长期操练,增加了骨密度和硬度,与人动手时能大大增加打击力度。我师伯刘恩泉,与人动手较艺时对方中拳打来,他用群捉打在对方手上,对方手骨当时被打成裂纹,使其丧失战斗能力。一九六五年我到师父拳坊学艺时,见师父与徒弟动手,伸出右手食、中二指,往徒弟手上一抖,徒弟痛如骨裂,当即败北。我有一个身高一米七八的徒弟,一天来我家,从床上拿一个枕头放在胸前,让我用拍掌拍打枕头,只一下他便退坐在床上,他站起来让我再来一下,我又一个拍掌

11、拍在枕头上,他扔掉枕头两手抚胸,血险些喷了出来,我用气功帮他调理一阵才好,铁砂掌的威力可见一斑。脚同样可以练成铁扫腿,有一次我师父到他师兄孙义山拳坊串门,孙义山对我师父说:“师弟,都说你反撞腿练得好,练给我看看。”我师父随手拿一个凳子走到院内,将凳子放在地上对孙义山说:“我用脚踢凳子一个腿,凳子只要翻个就算我输。”说罢,遂用反撞腿一脚踢在凳子腿上,将凳子平稳地踢到瓦房顶上,落地后摔得粉碎,在场之人无不乍舌,可见手脚练硬后在与人动手时的作用。练铁砂掌最重要的是有好药方洗烫手脚方能练得手脚即硬又不伤及手脚,表面看不出来。其药性无非是消肿止痛,舒筋活血,祛风除湿等作用。余练铁砂掌近四十年,手掌皮肤与

12、常人无异,可见用药洗烫是必须的。所有的好拳种,所有的名家,无不都是内外兼修,内力是武术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内力的修炼,不但能提高打击力度和抗击打能力,而且真气能滋润五脏六腑,使其不受伤害。有些拳种发力比较刚猛,有人又靠此刚猛之力打沙包以增加手的硬度和力度,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当你用大力击打沙包时,同样力量的反作用力沿着手臂反作用你的肢体,如无真气保护,内脏则容易受到损伤。民国初年,某著名武术家身强力壮,武功精湛,但因其不练内功,被上海武术名家秦凤歧评论为“铁箱子里装玻璃”,身体外部很强壮,内脏则很虚弱,果然这位著名武术家英年早逝,由此可见内力的重要性。因为在这里讲的是通背拳的内力,必须和通背拳的

13、操法相适应,将来对敌时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加打击力度。如想增加双手击敌的力度,如扑鼠、推山等就必须练内力中的采阳刚气;如想增加单掌击敌的力度必须练麒麟献书;如想练成沾衣发劲,就必须练内功中的隔豆开基;你如想做到出手似锥子、回手如钢钩,就必须练内力中的金鹰探爪(非黄莺探瓜)等等,不一一累述。由于长时期的内功修炼,使你内力充沛,内外相合,则你发出的劲力由内圆外方变成外圆内方,做到外似柔软,内含坚刚,打击力度大大提高。或曰:“我既没练铁砂掌,也没练内力,与人动手时也常常取胜。”如果在你现有基础上,再练好铁砂掌和内力,你的打击力度将提高八倍,则无往而不胜矣。通背拳在习练和散打中,有许多辨证关系,如放长击远与打人如接吻;避实就虚与见实打实;以攻为守,先发制人与敌不动我不动,敌微动我先动等等,限于篇幅,以后在纂写论述。如果真正能做到以上所论,通背拳已达小成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