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湿地及其城市湿地公园分析(9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6046530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湿地及其城市湿地公园分析(9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湿地及其城市湿地公园分析(9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湿地及其城市湿地公园分析(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湿地及其城市湿地公园分析(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湿地及其城市湿地公园分析-第 9 页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湿地及城市湿地公园分析 以厦门五缘湾湿地公园为例摘要:湿地作为人类共同的财富,在维持区域和全球生态平衡及提供野生动植物生境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而也自然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课题。湿地为人类的生产、生活与休闲提供多种资源,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本之一,城市湿地公园是功能、艺术、和生态的统一体,作为湿地系统的一部分,在调节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城市湿地公园,同时是城市景观的组成部分,为市民游憩、休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生态环境。关键词:湿地; 湿地保护; 城市湿地公园; 五缘湾湿地公园前言:湿地是一个

2、综合体,涉及了众多的生态问题,国内外对于湿地都给与了极高的关注,而人们居住的城市,生态问题是及其严重的,城市湿地公园是一种新的景观类型,表明了人们对城市中湿地问题的关注与实践,是对城市不平衡生态系统的一种挽救和恢复。1 湿地的定义:湿地是一种自然景观,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特殊自然综合体。在世界自资源保护联盟(IU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自然基金会(料F)制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它处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的过渡带。湿地的水文条件是湿地属性的决定性因素,不同的湿

3、地浸水深度和水存在的时间在不同的年份里变化很大,湿地既不像陆地系统那么干,也不像水生系统那么有永久性水层,而是经常处于土壤水分饱和或有浅水层覆盖的状况。湿地学是一门自身科学体系尚待完善的年轻学科。近一个世纪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先后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研究目的、不同的研究手段以及不同的国情,给湿地确定了不同的定义。由于湿地环境的过渡性、生物群落的相兼性和所处自然条件的复杂性,湿地边界的划分有时非常困难,这使湿地这一科学尽管已有多年的研究历史,在人类社会和环境保护中得到广泛应用,但自身却还没有一个全面揭示湿地学固有内涵,为国际学术界和管理保护部门公认的定义。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湿地是陆地与水生系统

4、之间的过渡地带,其地表为浅水所覆盖或者其水位在地表附近变化1;从资源学的角度来看,凡是具有生态价值的水域(只要其上覆水体水深不超过6m)1都可视为湿地加以保护,不管它们是天然的或人工的、永久的或暂时的;而美国工程师协会(The US Corps of Engineers)则干脆把湿地定义为在一定的频率和延续时间内被地面水或地下水淹没或浸润的地区1。从系统论观点来看,湿地是一个半开放半封闭的系统。一方面,湿地是一个较独立的生态系统,它有其自身的形成发展和演化规律。另一方面,湿地又不完全独立,它在许多方面依赖于相邻的地景系统,和它们发生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也影响邻近系统的活动2。具体到其发育史上,湿

5、地源于其它生态系统,又演变成它种生态系统3。加拿大国家湿地工作组对湿地定义为:被水淹或地下水位接近地表、或浸润时间足以促进湿成或水成过程并以水成土壤、水生植被和适应潮湿环境的生物活动为标志的土地。加拿大学者认为,湿地是一种土地类型,其主要标志是土壤过湿、地表积水但小于2m、土壤为泥炭土或潜育化沼泽土,并生长水生植物。水深超过2m的,因无挺水植物生长,则算作为湖泊水体。英国学者认为:湿地是受水浸润的地区,具有自由水面,常年积水或季节积水,自然湿地的主要控制因子是气候、地质、地貌条件,人工湿地还有其他控制因子。日本学者认为:温地的主要特征首先是潮湿,其次是地面水位高,三是至少一年中的某段时间里土壤

6、处于饱和状态。土壤渍水导致特征植被发育。目前一般采用国际湿地公约的定义,即:“不问其自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m 的水域。”我国于1992年正式加入湿地公约,当前对湿地正处于研究和管理的起步阶段。参照湿地公约及其他国家的湿地定义,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定义我国湿地:陆缘为含60以上湿生的植物区、水缘为海平面以下6m的近海区域,包括内陆与外江河流域中自然的或人工的、咸水的或淡水的所有富水区域,不论区域内的水是流动的还是静止的还是永久的。2 湿地的分类目前湿地分类与湿地的定义一样,没有统一的标准,分类方法多样,因地区、学

7、科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概括而言,有成因和特征分类两大类,前者如美国Cowardin在1979年提出的分类方法(Cowardin et al ,1979),后者比较有代表性的有Brinson的水文动力地貌学方法(Brinson,1993)4。Cowardin的分类方法将湿地和深水系统首先分为生态特征类似的5个大系统,即海成、海湾成因、河成、湖泊成因和沼生湿地系统;其次,将每一系统下面再按照地貌部位的不同分成亚系统,对每一个亚系统按照基底物质组成的不同分成湿地类,湿地类又分成更细的亚类;对于情况较为特殊的、利用四级特征不能完全描述的湿地,还可用附加特征描述,以便更好地反映湿地水文、化学、土壤特性和

8、人类影响。Brinson的分类法则主要根据湿地的功能划分。这种方法把地貌、水文和水动力特征看成是湿地的3个同等重要的基本属性,分析一个湿地的第1步就是将这3个特征归入相应的功能湿地类中。按湿地的地貌位置可以把湿地分成4个大组:属河流地貌系统、属凹地貌系统、属海岸地貌系统和广泛分布的泥炭湿地。水文特征的分类按湿地水源补给的方式不同分为:降水补给类、地表漫流补给类和地下水补给类。水动力特征的大类根据湿地水流的强度和流向分成3大类:垂直起伏流、无定向的水平流和双向水平流。在每一个大组下面可以再分类。当湿地的具体特征用上述类别无法包含时,湿地可以用语言来描述其特殊的水文地貌特征。例如对冻土带的酸沼,它

9、是属凹地貌类,但是其主要靠冰雪消融水补给,在生长季节中常在其周围形成局部的小雪融水汇流流域。水文地貌分类方法是一个层次化和模块化相结合的分类系统。利用这种功能和特征分组的思想来搜集整理已知的湿地资料,从中抽象其共同点,不断对分类内容加以扩充,使之成为认识新湿地的重要工具。特别是水文地貌学分类方法在湿地的功能评价中有重要应用价值,它构成了湿地评价的理论基础。湿地公约一般将湿地分为三类:(1) 海洋、海岸湿地,又分为12小类,主要有浅海水域、河口、盐湖、滩涂等;(2) 内陆湿地,分为20小类,主要有河流、湖泊、沼泽、泥炭、冻土等(3) 人工湿地,分为10小类,主要有水产养殖、灌溉地、盐地、污水处理

10、池、水库等。2000年国家林业局颁布的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中,将湿地分为五种类型,即人工湿地、沼泽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浅海滩涂湿地,可以作为确定湿地资源法中湿地分类的基础5。3 湿地的保护近几十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态与环境的不断重视,人们已经认识到人类的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与环境为代价,人应该是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环境的不断恶化给人带来了极大的危机感,而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

11、造陆、美化环境等方面有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 6,不断受到全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在世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自然基金会(料F)编制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对湿地的保护正是在人们保护生态与环境的热潮之中提出的。凯文林奇在总体设计一书中提出:“我们已经学会对湿地重新估价。他们一度被认为是只适宜倾倒垃圾或者转化为有用的公司地皮,现在却被作为水循环系统的调节者和对人类至关重要的动物栖息地。”73.1 湿地恢复湿地恢复是使生态系统回到一个与受破坏前十分相似的状况,包括重构先前的物理环境,运用化学的方法

12、去调节土壤和水;生物管理(包括引进已消失的动植物群)。如佛罗里达州埃佛格雷生态系统,位于佛州南部的Eerglades生态系统拥有美国最大的淡水沼泽地,北起奇色米湖,南至佛罗里达海湾,西起墨西哥湾,东临大西洋,总面积达四万余平方千米。此区域使佛罗里达州人口密集之地,农产品丰富,也是世界级的观光圣地。多年来,由于人口增加导致社区大量开发,大量的沼泽地被排水填平做农业或注重用地,于1990年比较,原生态系统的范围减少了近一半。另外,由于供水的需求,建造了一系列的渠道系统,把区内主要河流如奇色米河裁弯取直,以利于引水效率,而过度的农业以及社区开发,带来了大量的污染、栖息地的减少,也威胁到稀有动物的生存

13、8。为了恢复奇色米河的自然状态,从1990年开始进行了复建工作,内容包括将河道除直取弯,即将60km长的河道恢复成原有的弯弯曲曲的状况,并建造了1万多公顷的湿地。整个过程大约用时15年完成,经费为三亿七千多万美元。3.2 湿地创建湿地创建使在原来不是湿地的地方构造一块湿地,并与已存在的湿地没有直接的关系。如美国波特兰2003年在一座废弃的网球场上新建了达文西水花园,它位于波特兰都市的水工厂河达文西艺术中学之间的一个合作社区。水花园充满了教育和艺术气氛,把落在屋顶和停车场上的暴雨转到水花园上。达文西水花园计划于2000年春天,使达文西都市水工厂于达文西艺术中学的合作项目,非营利的,旨在对学生和市

14、民进行暴雨水流和水流质量家教育的同时,用艺术的观点来认识水的美学价值9。3.3 湿地转换湿地转换意味着把一个已经存在的湿地的大部分和全部转换成一个不同类型的湿地。如把一块稻田转换成一个池塘。法国的柯比亚公园,由Pascale Hannetel,Annemarie Werckle&Arnaud事务所设计。柯比亚公园建在塞纳河畔由河水侵蚀而形成的冲击滩上。在离岸不远的地方曾有一个同名岛屿。设计师的策略是把这个布满沼泽的湿地单独的通过一个倾斜的堤坝转换成两个台地区域。上面的台地与通向相邻城市的主干道连接。它由在堤岸上一排整齐橡树的林荫大道所构成。所有的路径与一个现存的导水管连接,并把一个拱门作为通向

15、公园的一个入口。设计提供了一个眺望点,被作为引导低台的小台阶,从而把街道的网格结构延伸入了公园。较低的平台可容纳塞纳河经常上涨的河水。它已经被开发成一个浸水草地,在洪水暴发时可作为一个过滤器。公园种植柳树、山茱萸,用来勾勒出空间的轮廓及覆盖以前岛屿的区域。4 城市湿地公园的定义城市湿地公园是一种独特的公园类型,是指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10。城市湿地公园与湿地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城市湿地公园应该是具有湿地的典型特征,以满足城市居民休闲、游憩、教育等为主要目的的公园。所以,城市湿地公园应该具有湿地的湿地生物、

16、土壤和水文等特征,同时我们又要用一定的审美眼光通过一定的人工干预发挥其观赏、娱乐效果以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游憩、教育等需求。所以城市湿地与湿地并不是从同一角度出发的概念,两者有着相互的区别和联系。城市湿地公园分为天然型湿地公园和人工湿地公园。前者是利用原有的天然湿地所开辟的城市湿地公园, 重点要求避免开辟成公园后对原有生态环境的干扰与破坏。鉴于多数城市湿地的退化与贫瘠化状况, 城市湿地公园应以生态修复为工作重点,并强调城市湿地公园的环境容量和游人的安全保护问题。后者则是利用人工湿地、或人工营建的城市湿地公园,具备“天然”湿地的生态功能、以发挥环境效益为主要目标,兼有科普教育与游憩功能。从城市湿

17、地公园的概念出发,我们不禁要提出了以下疑问?一些在城市中的,具有6米以下水面的传统公园(如北海、颐和园等)是否属于城市湿地公园的范畴呢?我们从城市湿地公园的概念来进行分析发现,虽然这些传统公园具有湿地的水文上水深不超过6米的要求,局部也具有湿生或水生植物,底部土壤也长期积水,但这些与真正意义上的湿地的特征相去甚远。那么城市湿地公园本质上也应该或模仿、或展示湿地的生态方面的功能,或完全按照自然湿地的模式营造。此外,由于是在城市中营建,是为城市居民服务,所以还应该满足城市居民休闲、游憩、教育等目的。所以,负责创建的风景园林师和管理者首先要使设计基于湿地“传统”的特性上(Donadieu,1996)

18、,就是说要基于地表水的净化和调节,但是同时也要使这些环境具有观赏性,能够兼有野生的和园艺的自然特征。从这层意义上来说,现在城市中的一些传统的具有一定水面的公园并不属于城市湿地公园的范畴。5 城市湿地公园的实例厦门五缘湾湿地公园厦门五缘湾湿地公园是厦门五缘湾片区带动项目之一,占地85公顷,面积相当于半个鼓浪屿,是厦门最大的公园以及首座湿地公园,也是最大的湿地生态园区,被称为是厦门的城市绿肺。每年的3月,大批的白鹭会在此筑巢,繁殖,也是候鸟南北迁徙的重要驿站。按照功能规划,公园将设有湿地生态自然保护区、红树林植物区、鸟类观赏岛、环湖休闲运动区等。湿地公园的设计理念是:不破坏原有的生态基础,尽量利用

19、现有的生态环境,以保护、修复为主,重构为辅,营造一个绿色原生态的湿地公园。已有的水栖和湿生植物带、水生植物群落、芦苇及湿地区域植物群落都将得到保护,并将种植上台湾相思树、木槿、银合欢、睡莲、红树林等植物;栖息在湿地中的包括黑天鹅、野鸭等9科25种湿地水鸟和17科29种山林和农田鸟类也将继续在这儿生息鸣唱。游人可以坐在水榭的观景阳台上远看五桥如环相映,可以漫步在木栈道上看湖上芦苇飘摇、睡莲盛开,可以在湖心鸟岛上看水岛在氤氲雾气中起落飞翔,也可以在木栈平台上享受垂钓的乐趣。 栖息湿地公园的野生动物景区规划: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50多万平方米,位于厦门五缘湾片区南岸。按照规划,公园将设有湿地生态自然保

20、护区、红树林植物区、鸟类观赏岛、环湖休闲运动区,并且在保持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还规划有两座水榭、环湖特色生态过渡区、水上运动区、湿地迷宫栈桥等。所有自然景观都依现有的风景和地貌顺势而为,不显人工雕琢痕迹。此外,经过对原有的泄洪道、淡水湖、田园、农庄进行修复性改造和开发后,在湿地公园内还设置有无人核心保护区,营造鸟类觅食、栖息的天堂;同时通过木栈道、亭、楼、阁、堤、拱桥等形式,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城市中央公园。11五缘湾湿地公园地理位置5.1.1 规划分区:根据湿地保护及功能的要求,将公园划分为五个区:(1)核心无人保护区:以原生态保护为重点,主要是为鸟类提供一个安全完整的活动空间;(2)

21、核心外围保育区:以修复和保护为主;(3)生态游憩区:以游览,旅游、休闲、度假为主;(4)生态湿地游览区:以娱乐、科普、展示、生态净化为主;(5)游客服务区:提供游客服务和湿地展示宣传。5.1.2 文化多样性及生境多样性的保护:湿地内原先存在的一些庙宇通过修缮和改建,使其庙宇文化得到更好的发挥,同时随着湿地的建设完善,各种湿地相关的文化活动也相继开展,满足湿地文化的多样性;对五缘湾湿地具有海湾、鱼虾池、农田以及丘陵低山生态环境的树林等多样的生境进行保护性的修复建设。5.1.3 水体修复:根据五缘湾湿地公园地形、地势、污染源分布特点、水文特征,结合公园整体设计规划及建设成自然生态系统公园的要求,采

22、用底泥矿化处理、微生物净化、人工浮岛净化、生物栅、增氧推流、复合滤床处理、人工湿地等生态修复技术措施,通过多个污染点逐步改善、修复、重建,最终实现水质改善。如设计制造了总面积达到1000m2的125个花瓣型人工浮岛,分散性固定在水系湖区;在湿地公园东侧,还结合迷宫景观,设置了一个面积为2400m2的人工湿地。通过水生植物根部的吸收、吸附和根际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分解、矿化以及植物化感作用,削减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盐和有机物,抑制藻类生长,净化水质,恢复洁净好氧湖泊生态系统。5.1.4 植被修复:植物品种的选择上,在保护原有植物的基础上,以乡土树种为主,补种一些适合湿地生长的植物,如水生植物、临水植

23、物以及耐盐碱植物等,同时在一些关键位置适当增加一些开花等观赏性植物;在植物群落上尽量做到层次丰富,植物品种多样,完善植物整体生态功能。 5.1.5 生态护岸:在保持原有曲折的河岸线基础上,采用植被生态护岸。主要采用乔灌混植以及各种水生植物的组合搭配,从水生植物向陆生植物延续,利用植物舒展而发达的根系稳固堤岸,完美地将护岸与大自然融为一体。5.1.6 旅游休闲设施:园区内根据服务功能需要布置一些园路、木栈道、景亭、生态净化池、鸟巢和服务房等,在材料选择上采用风格统一、易融于环境的天然材料,如木材、石材等,同时在造型设计上也要贯彻生态节能的理念,在符合现代审美要求的基础上尽量减少能源消耗。 5.1

24、.7 组织科普宣传及科研活动:在满足湿地生态景观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各种科普、科研等宣传活动,使其更具主题化、生态化。例如设置关于湿地方面知识的介绍、湿地生态系统观测、水质监测试验为主的科研展示活动、或以湿地景观体验、湿地植物介绍、鸟类观察等为主的体验型活动;抑或以展示湿地净化过程等为主的认知活动。五缘湾湿地公园现状6 总结湿地是水生和陆生生态系统的过渡地带,是地球上具有多种功能、独特多样的生态系统和景观, 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极重要的环境和资源。湿地作为人类共同的财富,在维持区域和全球生态平衡及提供野生动植物生境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而也自然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课题12。迄今为止,湿地研究已

25、在诸多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城市的湿地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湿地系统在生态上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在对其进行景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生态方面的设计。景观设计师需要在思想中树立生态的观念,从而在对城市湿地系统的景观设计中,做到美学与生态兼顾,使自然与人类生活环境有良好的结合点,使人与自然达到和谐。参考文献:1 BOetal Wilen。湿地的美国。在:Whigham(ed):湿地的世界我。Kluver学术出版商,荷兰,19932 米奇W J(ed)。全球湿地:旧世界和新。爱思唯尔,荷兰,19943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45国家林业局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湿地公约履约指南M.北京:

26、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6赵魁义,地球之肾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7凯文林奇,加里海克.总体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8J.生态学杂志,1997(1):58629刘玉杰,现代景观规划设计诠释J.中国园林,2002(1):212410诸城,曲伯华,湿地的功能和价值J.环境导报2002(4):161911厦门网 网页, 2012-01-1012赵思毅,侍菲菲.湿地概念与湿地公园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以上图片来自 百度百科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湿地及城市湿地公园分析 以厦门五缘湾湿地公园为例Landscape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of wetland and the analysis of urban wetland park to xiamen five bay wetland park as an exampl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