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和个性倾向.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36001247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性和个性倾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个性和个性倾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个性和个性倾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性和个性倾向.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章共性和共性倾向性第一节共性的概述一、什么是共性共性是具有肯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共性在英语中为personality,源于拉丁语的persona。persona最初指演员所戴的面具,而后指演员 本人,即指一个具有特殊性质的人。由此理解,共性不仅指一个人的外在表现,而且指一个人的真实的自 我。现代心理学通常把共性解释为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肯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在心理学中,还常常运用“人格” 一词。人格有时与共性同义,我们我国的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 和教育学卷都指出,人格也称共性;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人格一词含义很多,没有一个公认 的定义,但有一个共同的核心愿思,即

2、指个体独具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人格有时和性格、气质同义,有时却要比共性的外延更广,不仅包括心理方面的特质,而且还包括身 体方面的特质。而共性一般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只包括心理方面的特质。二、共性的特征共性具有整体性、独特性、稳定性和社会性等方面的特征,分析这些特征,有助于对共性的了解。()共性的整体性共性于人来说是一个整体的结构,是人的整体心理面貌。也就是说,无论何人,孤立的共性倾向性和 共性心理特征都是不存在的。心理学史上有些心理学家,如沃伦和弗林斯等人,在共性定义中排列了很多 共性特征,把共性看作个人全部特征的总和。其实,共性并不是很多特征的简洁总和,也不是共性特征的 大杂炫,而

3、是由各种特征整合而成的有机的心理模式。现在,这种看法已经不流行了。闻名的共性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等人,一贯强调共性的组织性和整合性。他指出,共性是一种有组织的 整合体,在这个整合体内各种成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假如其中一局部发生变化,其它局部 也将发生变化。自20世纪50年月至60年月,前苏联心理学家倾向于把心理特征简洁地排列和堆砌,使共性失去整合 性。后来,讨论者引入了结构的概念和系统观点,才使共性讨论纳入了整体讨论的轨道,这就是所谓的结 构观,这一观点认为,共性是由亲密联系的不同成分所构成的多层次、多水平的统一结构整体。(二)共性的独特性人的共性都是由独特的共性倾向性和共性心理特征所

4、组成的。在现实世界中,我们根本找不出两个共 性完全相同的人。即便是在遗传方面的差异很小的同卵双生子,也会在共性上各有差异。但是,共性的独特性并不是说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毫无共同之处,共性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它 既包括着人与人之间在心理面貌上的不同方面(差异性),同样也包括了人与人之间在心理面貌上的相同的 方面(共同性),也就是说,共性中的共同局部包括着人类共同的心理特点,民族共同的心理特点,同一 阶层、同一性别、同一年龄诸多的共同心理特点,共性中的不同局部包括着每个人不同于其他人的个人特 点。共性是人心理共同性和差异性的统一体。(三)共性的稳定性纪70年月后期有着相当广泛的影响,是一种对人类

5、动机讨论的重要理论。(五)动机的唤醒或激活理论20世纪70年月以后,很多心理学家又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机讨论观点,称之为动机的唤醒或激活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每一个人面对内外刺激,都有一个最相宜的唤醒水平,当消失偏离这个水平的内外刺激时, 促使有机体活动,以恢复这种水平。刺激过少或过多都会激起有机体的活动。神经生理学讨论说明,中枢 神经系统常常需要由脑干网状结构的激活来保持肯定的兴奋水平,假如超过或低于这个水平常,就会产生 行动的要求。例如,兴奋水平过高那么会产生躲避刺激的倾向,反之,那么会产生寻求刺激的倾向。以上每一种动机理论都能解释动机的一些现象,但由于人类动机的简单性,每种动机理论还无法全面

6、 地解释人类行为的缘由,看来,对动机理论的讨论今后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四、动机的分类人的行为是特别简单的,其缘由之一就是行为的缘由多种多样、相互交织。因此,把人类行为的动机 截然划分成几个类别并不准确。目前,心理学家对动机的分类也是众说纷坛,并没有一致的看法。但分类 就是为了使所讨论的问题条理化,使讨论者思路清楚化,已到达便于讨论的目的。所以,我们尝试从各个 不同角度,依据不同标准相对地对人类的动机进行分类。(-)动机的一般分类1、生理动机和社会动机依据动机的起源,可以把动机分为生理动机和社会动机。生理动机指起源于人的生理需要,并以生理需要为基础的动机。如饥、渴、性、睡眠等动机。这些动 机是人

7、保持生命连续的最基本行为缘由,具有周期性、力气巨大、遗传特征明显等特征。社会动机指起源于人的社会需要,并在社会活动中产生和进展的动机。社会动机具有长久性、后天习 得性、个别差异显著等特征。其中,成就动机、交往动机和社会赞许动机是主要的社会动机。2、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依据动机的性质和社会价值,可以把动机分为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所谓高尚动机是指符合社会进展规律和群众利益的动机。它能长久地调动人的乐观性,促使人为社会 进展献身或服务。所谓低级动机是指违反社会进展规律与群众利益的动机。例如,损人利己、甚至损人又不利己的动机, 就是让人唾弃的动机,这种动机不利于个人和社会的进展。3、长远的间接动机和临时

8、的直接动机依据动机的影响范围和持续作用的时间,可以把动机分为长远的间接动机和临时的直接动机。长远的间接动机指持续时间长、相对稳定、影响范围广的动机。例如,确立人生目标、职业目标、四 年高校生活和学习方案等都属于长远的间接动机,这类动机的产生一般来自对活动意义的深刻熟悉,行为 的效果一时半会儿看不出来,所以具有间接性特点。临时的直接动机指只引起个别详细行为,维持时间短,不够稳定的动机。例如,最近要干什么?今日 有什么方案?甚至中午吃什么饭?等等。这类动机常常是由活动本身的直接爱好所引起,能够即时看到行 为结果,所以具有直接性。同时,由于它受人即时的心情影响,临时性特点明显。这两类动机的结合是行为

9、的巨大动力,人就是既要有远大目标,也要有近期目标,并且要使长远的间 接动机渐渐办成自己的直接动机。4、主导动机和次要动机。依据动机在活动中作用的大小,可以把动机分为主导动机和帮助动机。主导动机指的是在人同时消失几个动机时,强度最大、占主要地位的动机。例如,一个高校生正预备 上课时,突然接到一个 ,要他出去玩。假如他认为上课比出去玩重要,并表示要上课而不去玩,说明 此时他的主导动机是上课;反之,此刻,假如他认为出去玩比上课重要,并打算不上课而去玩,说明此时 他的主导动机是出去玩。主导动机通常对行为具有打算作用。次要动机指的是强度小于主导动机的其他动机。有时,当次要动机的方向和主导动机全都时,那么

10、称为 帮助动机,帮助动机有强化主导动机、坚决主导动机所指引方向的作用。人的活动不仅为主导动机所激励, 而且也为帮助动机所激励,为动机的总和所激励。也有时,当次要动机的方向和主导动机相冲突或反向时, 那么称为冲突动机。冲突动机会使人行为蒙上迟疑不决、瞻前顾后的阴影。当假如主导动机的强度远远大于 次要动机时,那么行为决策简洁;而当主导动机的强度和次要动机的强度比拟接近时,那么决策困难。五、生理动机生理动机有很多种,主要的有饥、渴、性、母性、睡眠、痛等等。其中饥饿动机和干渴动机是讨论较 多的两种生理动机。1、饥饿动机饥饿动机指人或动物因缺乏食物而引起的求食欲望。人或动物因缺乏食物会引起饥饿,但缺乏食

11、物是如何引起饥饿呢?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长期以来,人 们一般认为胃部收缩是引起饥饿的主要缘由。坎农曾做过一个闻名的试验,他把一个气球放进被试的空胃 中,然后充气,与胃壁紧贴。当气球充气引起胃壁收缩时,被试产生饥饿感。但也有一些试验不支持胃收 缩就是饥饿的唯一缘由。旺杰斯坦等人觉察全部切除胃的人仍有饥饿感觉。坦普尔顿等人将饿狗身上的血 液输到饱狗的身上,觉察饱狗的胃部收缩;将饱狗身上的血输入到饿狗的身上,觉察饿狗的胃部停止收缩。 这说明血液中的某些化学成分的变化,是引起饥饿的缘由。血液中的化学成分变化,主要指血糖的削减和 激素含量的变化。现代生理学讨论说明,饥饿与下丘脑的机能有关,下丘脑对摄食行

12、为进行调整。下丘脑有两个中枢, 一个是摄食中枢,另一个是饱食中枢。摄食中枢位于下丘脑的外侧区,它有发动摄食行为的功能,饱食中 枢位于下丘脑的腹内侧核,它有停止摄食行为的功能。电生理学试验说明,刺激其中一个中枢会抑制另一 个中枢的活动。人或动物在饥饿状况下,可以看到下丘脑外侧区放电频率较高,腹内例核放电频率较低。 静脉注射葡萄糖时,腹内侧核放电频率较高,外侧区放电频率较低。但是不能够把下丘脑看作掌握饥饿动 机的唯一部位,中枢神经系统的很多部位都参与调控饥饿动机。例如,大脑的基底神经节也参与饮食行为, 大脑皮层本身,特殊是额叶直接参与掌握进食有关的行为。社会文化条件,个人的生活习惯,食物类型和色、

13、香、味等因素都影响人的摄食动机。生活在某地区 的人,食物来源受当地物产的限制,食物的制作方法同时会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2、干渴动机干渴动机指人或动物因体内缺水而产生的饮水欲望。对全部动物而言,渴比饥饿具有更大的驱动力。例如,人可以几天不吃食物,但不能几天不饮水。体 内假如严峻缺水,可以导致人的死亡。坎农曾提出过人由于口干而喝水的假设,但这个假设没有得到证明。 生来就缺乏唾液腺的人常常口干,但不比正常人喝更多的水。注射引起唾液腺分泌的药物,也没有削减人 和动物对水的需要。阿道夫的试验证明,一只狗在某一个特定时间内的饮水量与它得到水后所喝的量是相 等的。这说明,狗好像有一种正确估量自己缺水量的力量

14、,即个体喝水是受体内需要的程度所支配,而不 是受口干程度的支配。下丘脑中某些化学成分的变化是产生渴的主要缘由。将盐水注射到山羊的下丘脑某 些部位内,引起山羊大量饮水,但注射纯水时,那么不会引起大量的饮水。现代生理学讨论说明,下丘脑对 机体的水平衡起调整作用,下丘脑内有调整摄水的中枢,但不同的动物调整摄水的中枢部位并不相同,而 且部位也较分散。渴不仅由下丘脑所调整掌握,中枢神经系统的很多部位也参与调整,例如,阿南德等人 的讨论觉察,边缘系统的隔区与饮水有关。切除隔区的主要局部或后部,动物变得极渴,大口大口地喝水。满足渴的需要的方式和饮料的品种都与人类社会文化生活条件有关。例如,有人要清茶,有人要

15、可乐, 有的那么要果汁,还有一些人只喝白开水。3、奇怪 、探究和操作动机依据驱力降低理论,有机体在满足生理需要后,处在宁静状态。但事实上,这种看法并不完全正确。 有讨论说明:即使很多活动并不直接与满足生理需要相联系,但人类和动物却倾向于追求刺激、主动探究 环境、主动与环境互动。因此,有些心理学家直接把人类的动机划分为生理动机和心理动机两大类,而心 理动机又可划分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包括探究、奇怪和操作动机因素,这个层次的心理动机比拟原始,社会意义不太明显;另一个层次主要包括人类的成就动机和交往动机等,这是后天的习得动机,且具有明显的社会意义。奇怪 、探究与操作动机是人对新颖事物留意、探究和试图

16、探究毕竟等行为的内在动力,简称奇 怪 心。引起奇怪心的刺激应具备新颖性或简单性。刺激越新颖、或者越简单时,人对它的奇怪 心会越剧烈。心理学家扬在1961做过一个试验,他把一只饥饿的白鼠放在一个新的环境中,并在其中放置一些白鼠 宠爱吃的食物,结果却觉察并不是一进去就吃食物,而总是先探究一番,然后再吃食物。罗马尼斯将猴子 放在一个有野果和用绳子捆绑的箱子(箱中也装有野果)的环境中。猴子宁肯花两个小时把箱子翻开,取食 野果,而不去拿身旁的野果,这是由奇怪动机所驱使的行为。哈洛等人的试验说明,在没有任何奖赏的状况下,猴子会拆开一些机械装置,而且随着次数的增加,它们装卸的技巧会愈来愈高超,但假如猴 子每

17、次操作胜利,都给以食物,那么它们的行为会发生转变,为了猎取食物,它们的操作动机会大大降低。六、社会动机心理学家曾提出过很多种社会动机,其中,成就动机和交往动机是两种主要的社会性动机。(一)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个人追求成就、胜利和社会赞许等方面的动机,详细地说,成就动机指的是个人对自己所 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活动,去从事、去完成、去追求并力图到达胜利或完善状态的行为缘由。早在20世纪30年月,闻名心理学家默瑞首先提出了 “成就需要”的概念,并把它称之为“克服障碍, 施展才能,力求尽好尽快地解决难题的需要J后来,麦克利兰和阿特金森进一步拓展了默瑞的成就需要理 论,并将此概念引入了动机讨论领域。成就动

18、机和抱负水平亲密相关。抱负水平指一个人从事活动之前,估量自己所能到达的目标的凹凸。 个人的成败阅历影响着抱负水平的凹凸,胜利的阅历会提高个人的抱负水平,失败的阅历会降低个人的抱 负水平。例如,一位同学估量自己在数学考试中能得90分,假如考试成果低于90分,下次再确定抱负水 平常,可能会将期望值降至90分以下;相反,假如考试成果高于90分,那么可能会将期望值升至90分以上。罗特认为,制约个人抱负水平的因素有两个:个人的成就动机和个人对自我力量的实际估量。(二)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童年所接受的家庭教育父母对儿童的“独立性训练”与儿童的成就动机的强弱有关。父

19、母要求子女独立自主而又能以身作那么 者,简洁培育儿童的成就动机;相反,父母对子女的保护性过强,甚至溺爱,就会限制儿童的独立性,较 难培育儿童的成就动机。(2)老师的言行老师对同学的评语是激发同学成就动机的有效方法。佩奇以2000多名中同学作被试(74个班),把同学 分成三组,用三种不同的评语。第一组,只评定等级,不用评语;其次组,除了评定等级外,还依据同学 的特点,给以适当的矫正或相称的好评(顺应评语);第三组,给以特殊的评语,即对甲等的同学讲:“优, 保持下去“;对乙等同学讲:“良,连续努力”等等。结果,顺应性评语组的成果最好,特殊性评语组的成 果次之,无评语组的成果最差。(3)社会性竞争大

20、量讨论说明,成就动机与参与社会活动的频率和性质有明显的关系。常常参与社会竞争和带有冒险 性活动的人比一般人的成就动机水平高的多。(4)同学的学习成果成就动机与学习成果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成就动机高的同学一般学习成果偏好,相应的,成就动机 低的同学一般学习成果较差。(5)对工作难度的看法当人认为某项工作过于困难时,他会感到无法完成或很难完成,是不会产生成就动机的;而当人认为 某项工作过分简洁时,他会认为完成起来特别简洁,也不会产生剧烈的成就动机;只有当认为工作难度适 中,胜利和失败的可能性各占一半时,成就动机最剧烈。(6)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文化条件当一个我国经济处于富强时期,人的成就动机较高;反

21、之,那么降低。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生活紧急, 竞争激烈,无论是同学对学业成就的追求标准,还是成人对事业成就的追求标准,都较偏僻乡村的居民为 高。(三)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讨论麦克利兰认为,人的成就动机各不相同,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成就动机水平。他描述了高成 就动机的人的行为,那些具有剧烈成就动机的人,是一些把个人的成就看得比金钱更重要的人。这些人一 旦在工作上取得胜利或者攻克了难关,解决了难题,他们从中所得到的乐趣和激励,将超过物质的鼓舞。 酬劳对他们来说,主要是衡量进步和成就大小的一种工具。这种人事业心强,有进取心,也比拟实际。甘 愿冒风险,但又不是赌徒,他们亲密留意自己的境况,但也并不都

22、是所谓的“进取的现实主义者”。麦克 利兰认为,具有高度成就动机的人对企业,对我国都特别重要和珍贵。一个公司拥有这种人越多,它的进 展将越快,得利将越多。一个我国拥有这种人越多,就越兴盛兴旺,越是能快速走在世界的先进行列。高度成就动机的人是可以通过教育加以培育的。为了培育这类人,麦克利兰组织了训练班。为此,他 还编写了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分以下四个局部:(1)依据历年积累的资料,宣讲高度成就需要的人物形象;(2)要求大家制订详细而可以操作并评估的两年规划。训练班每6个月检查一次进展状况;(3)在一些基本概念上关心提高大家的自我熟悉,如什么是生命的价值、什么叫科学、什么叫规律等;(4)让大家沟通胜利

23、和失败、盼望与恐惊的阅历,并形成团结互助的气氛。据报道,这种训练班在美国、 墨西哥和印度都试过,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麦克利兰觉察,各种不同的文化类型之间成就动机的差异是特别稳定的。他测量了三十个我国公开出 版的儿童读物,依据故事内容来评判故事中人物的成就动机强度。结果觉察,评判出来的成就动机水平与 这些我国在二十年后的经济进展有显著相关,它显示着一个我国经济进展所需的普遍文化预备水平。假如 某个我国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具有普遍高的成就动机,那么这个我国以后的经济进展也比拟快。麦克利兰 还认为,了解了一个民族占优势的社会动机,可以关心我们理解它的历史,并猜想它的将来。麦克利兰的讨论方法对当代中国管

24、理心理学工作者是有启迪的,我们可以依据中国的详细国情和人口 素养状况,大力培育具有高成就动机的人员。(2)交往动机交往动机是指个人为什么发送信息和向谁发送信息的缘由。交往动机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和劳动的要 求,人类要参与社会生活,要劳动,就必需相互传递信息、,必需进行交往。人际交往也是个体心理正常进展的必要条件。沙赫特在1959年进行了一项闻名的试验,旨在揭示人类 交往与恐惊的关系。他用64名女高校生作被试,分成试验组和掌握组,让试验组的女高校生看一个身穿白 色试验服装的试验者,并且在试验室布满了各种电器设施。然后告知被试,试验时会有电击,电击会有损 害,有苦痛。掌握组那么不同,试验者会尽量设法

25、使她们感到轻松,并且告知她们,电击只会感到一些发痒 或震颤。在恐惊被激发和被测量后,要求被试进入试验室,并让她们自己选择,是否要同学作伴。结果表 明,高度恐惊的人比低度恐惊的人更情愿合群,越是恐惊,合群倾向越剧烈。沙赫特还进行了另一项调查讨论,他分析了诞生次序和交往动机的关系。结果说明,诞生次序是一个 人合群要求的重要因素。长子、长女和独生子女身上的交往动机较强,这是由于父母对第一个孩子比后来 的孩子要关怀得多。其次个孩子的合群趋势就没有第一个孩子那么剧烈。儿童诞生次序越靠前,在恐惊时 也就越依靠别人以谋求舒适。顿伯也作过类似的讨论,证明白诞生次序与交往动机有关。卓尔诺夫等人在1951年进行了

26、一项讨论, 他们把被试分成四个组,高度恐惊组、低度恐惊组、高度忧虑组和低度忧虑组,对他们进行合群倾向测验。 在测验过程中,主试极力消除两个忧虑组的恐惊感,保证他们无任何恐惊的感觉。结果说明,恐惊组与忧 虑组的合群倾向刚好相反。高度忧虑组的人比低度忧虑组的人倾向于不合群,他们和别人在一起时会使忧 虑增加,因此回避他人。可见,恐惊使合群倾向增长,忧虑使合群倾向削减。反之,在恐惊和交往的关系 上,试验揭示了和沙赫特讨论相同的结论,即高度恐惊组的人比低度恐惊组的人更情愿合群,恐惊感越强, 合群倾向越明显。弗伦奇也曾设计过一项试验,旨在测量和区分交往动机和成就动机的关系。她设计了一种特别轻松和 特别开心

27、的试验环境,要求被试完成一些详细的工作任务。在试验中,只激发被试的交往动机而不激发他 们的成就动机。试验结果说明,在完成简洁工作任务时,具有高交往动机的被试比具有低交往动机的被试 成果好。弗伦奇指出,这是由于交往动机高的人有一种想让他人开心和兴奋的愿望,这就激发他们把工作 做好。弗伦奇的讨论还说明,成就动机高的人常常选择有才能的人作为自己的工作伙伴;交往动机高的人在选择伴侣时,不大考虑伙伴的才能,他们关怀的是建立、保持伙伴之间的友好关系。七、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人为什么要学习的缘由,即通常说的学习目的。学习动机是人,尤其是同学学习的内在动力。依据我们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 10059名青少年同学

28、的调 查,我们我国各类学校中各班级男女同学的学习动机总趋势是全都的,大致有以下四种类型:1、学习动机不太明确,占15%;2、学习只是为了履行社会义务,占18%;3、学习为了个人前途,占23%;4、学习为了我国和集体利益,占44%。可以看出,第4种类型比例最高,他们的学习动机是为了比个人更大的我国利益。胡德辉教授调查了武汉地区七所高等院校536名高校生的学习动机,觉察具有以下特点:1、学习动机的内容特别简单和多样高校生的学习动机既有远景动机,也有近景动机;既有正确动机,也有不正确动机,可以归为40多种 类型。而主要的学习动机比拟集中在以下方面:为实现我们我国四个现代化而学习;为社会的进步而学习;

29、 为人类造福而学习;为争取个人的幸福生活而学习。2、学习动机中远景性学习动机居主导的地位讨论者依据学习动机所指向的目标在时间上的远近加以划分,把指向校内学习期间的目标作为近景, 把指向毕业安排时的目标作为中景,而把指向将来工作的目标作为远景。调查结果觉察,在高校生的学习 动机中,远景性学习动机比例最大;中景性学习动机次之;近景性学习动机最小。近景性学习动机往往受 远景性学习动机所支配。3、远景性学习动机直接受人生观所支配调查说明,在高校生的学习动机中,其远景动机和他们的抱负和人生观的预期愿望特别相像。4、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和年龄特点由于我们我国已进入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转型期,因此高校生们盼望

30、在专业上成名成家的学习动机 比拟普遍。此外,高校生的学习动机具有明显的青年期心理特征,如“为了珍惜青春年华而学习”等等。5、具有性别差异高校生的学习动机具有性别差异,男生把个人荣誉、社会威望和成名成家等作为学习动机的比例远较 女生普遍和剧烈。第四节兴趣一、什么是爱好爱好是人乐观探究事物的熟悉倾向。人的爱好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社会活动中发生和进展起来的。需要的对象常常也会成为爱好的对象, 但却不是全部的需要都会成为爱好的对象。正是由于人们对某些事物产生了需要,才有可能对这些事物发 生爱好。在较低级的需要基础上所产生的爱好是比拟短暂的,当一个人在饥饿状况下,需要食物,并且对 食物感爱好,但一旦需要

31、得到了满足,对食物也就不那么感爱好了。而建立在精神文化需要基础上的爱好, 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长期性。很多心理学家讨论了需要和爱好的亲密关系,例如,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 爱好,实际上就是需要的延长,它表现出对象与需要之间的关系,我们之所以对一个对象发生爱好,是由 于它能满足我们的需要。爱好与熟悉过程、心情和情感过程关系亲密。假如对某些事物没有熟悉,也就不会对它产生情感,因 而不会对它发生爱好。相反,熟悉越深刻,情感越丰富,爱好也就越深厚。爱好使人对有爱好的事物赐予 优先留意,乐观地探究,并且带有心情颜色和憧憬的心情。例如,现在,对心理学感爱好的非本专业高校 生越来越多,他们采用大量的时间选修心

32、理学课程,报考心理学硕士讨论生,他们的熟悉活动优先指向与 心理学有关的学问上。宋代哲学家、教育家朱熹以他的名作四时读书乐来抒发他对读书的深厚爱好。 他赞美春季“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J夏季“读书之乐乐无穷,拨琴一奏来熏风。”秋季“读 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冬季“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可见,爱好和熟悉过程、 心情和情感过程的关系确实是密不行分的。人的爱好不仅是在活动中发生和进展起来的,又是熟悉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它是推动人们去寻求 学问和从事活动的心理因素。爱好进展成爱好后,就成为人们从事活动的强大动力。爱好是爱好的前提。 当爱好进一步进展成为行为倾向时,就转化成

33、为爱好。爱好不仅是对事物优先留意和憧憬的情感倾向,而 且是有从事实际活动的倾向。这是爱好与爱好的区分之一。当人对有些事情感爱好时,他并不肯定要乐观 参与。例如,宠爱听歌的人并不肯定就是一个热衷于唱歌的人;宠爱看足球的人也不肯定会踢足球,而爱 好那么和乐观参与相联系。由于,乐观的爱好是和行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假如一个人不仅宠爱读文学作品, 而且热衷于从事文学创作,那么这个人对文学就有了爱好。但凡符合爱好的活动,人就会乐观地、开心地趋近于这种活动。爱好可以对人的行为有如下乐观的推动作用:(1)对将来活动的预备作用;(2)对正在进行的活动的推动作用;(3)对活动的制造性态度的促进作用。爱好是引起和保

34、持留意的重要因素,无论是有意留意或无意留意都和爱好有关。爱好使人集中留意, 产生开心而紧急的心理状态,因而对熟悉过程产生乐观的影响。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好之者不 如乐之者。”意思是说,对于学识,懂得它的人不如宠爱它的人,宠爱它的人又不如醉心于它,以它为乐的 人。爱好是开发智力的钥匙。皮亚杰指出:全部智力方面的工作都有赖于爱好。拉扎罗斯等人进行了一项 讨论,爱好比智力更能促进同学努力学习。他将高中同学依据智力和爱好分为智力组和爱好级,智力组同 学的平均智商120,但对于语文的阅读和写作不感爱好;爱好组同学的平均智商107,但对于语文的阅读和 写作很有爱好。在学期结束时,爱好组的成果竟远远

35、超过智力组。二、爱好的分类人类的爱好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用不同的标准对它们进行分类。(一)物质爱好和精神爱好依据爱好的内容,可以把人的爱好分为物质爱好和精神爱好。1、物质爱好物质爱好表现为对食物、衣服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等的爱好。这时几乎人人都有的爱好,按 道理无可厚非。但过度的追求物质爱好将会导致个人利益第一、金钱第一等畸形心态和行为取向,贪欲的 味道深厚。2、精神爱好精神爱好主要指认知爱好,如对社会观看、对自己内省、对哲学、文学、艺术、数学等的爱好。对时 事政治、文化等社会上层建筑等的爱好。(二)直接爱好和间接爱好依据爱好所指向的目标,可以把爱好分为直接爱好和间接爱好。1、直接爱好直接

36、爱好是对活动过程的爱好。例如,对学习过程的爱好,对操持家务、做饭的爱好等。2、间接爱好间接爱好是指对活动结果的爱好。例如,对通过学习谋求职业的爱好,对工作酬劳的爱好等。直接爱好和间接爱好在生活中都是不行缺少的。假如没有直接爱好的支持,活动将变得枯燥无味,没 有间接爱好的支持,活动便不行能长期地持续下去。只有直接爱好和间接爱好正确地结合,才能无分发挥 一个人的乐观性。三、爱好的品质(一)爱好的倾向性爱好的倾向性指人对什么样的事物会发生爱好。在爱好的倾向性上,人与人之间差异很大,有人宠爱文学,有人宠爱体育,有人宠爱文艺,有人宠爱 花鸟鱼虫、有人宠爱品茶吟诗、有人宠爱集邮、也有人宠爱收集紫砂壶等等。

37、爱好又有高尚和低级的倾向。前者对有益于人类社会的事物或自我情操的事情发生爱好,如宠爱工作 有利于社会的进步,爱好书法有利于身心健康;后者对有害于人类社会的事物或不利于个人进展的事情发 生爱好,如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等危害社会的行为。(二)爱好的范围爱好的范围指个体爱好的广度。在爱好的范围上,人与人之间差异也很大。有人爱好范围广泛,对很多事物和活动都兴致勃勃,乐于 探求;有人那么爱好范围狭窄,对四周一些活动和事物漠不关怀。个人的学问面、阅历程度和爱好的广泛程 度亲密相关。个人爱好愈广泛、学问愈丰富,在事业上取得成就的机会就大。历史上很多卓越人物都有广 泛的爱好和渊博的学问。在广

38、泛的爱好中,要有一个中心爱好,不能过于分散和广泛。否那么样样都宠爱, 样样都不专,结果必定是自顾不暇、一无所长。应在广泛爱好的基础上,有一个中心爱好,使爱好既博且 专,才可能取得成就。(三)爱好的长久性爱好的长久性指爱好稳定的程度。人们对事物的爱好,可能比拟稳定,也可能变化无常。稳定的爱好对一个人的工作和学习都有重大意 义,人们有了稳定的爱好,才能经过长期的钻研,获得系统而深刻的学问,才能坚持工作,心无旁鹫。(四)爱好的效能爱好的效能指调控、推动行为的力气。依据爱好对行为的效能方向,可以把爱好分为乐观爱好和消极爱好。乐观爱好能够成为推动行为、维 持行为的动力。而消极爱好不能产生乐观的、与个人进

39、展有益的实际行为效果,不仅如此,消极爱好还会 产生阻碍共性进展、延缓个人进展速度的作用。四、学习爱好学习爱好是租金同学学习乐观性的动力之一,也是教育心理学始终关注和讨论的领域之一。我们我国 心理学工作者曾对10059名青少年同学进行过学习爱好的调查讨论,讨论说明,我们我国青少年同学对不 同学科的爱好有明显的分化倾向,绝大多数的同学已经能够指出自己“最宠爱的一门课”和“最不宠爱的 一门课”。同学宠爱某一门学科的主要缘由是家庭和环境的影响,以及对老师的宠爱程度。同学不宠爱某一 门课的缘由主要是由于基础不好。对理科感爱好的男同学稍多于女同学,对文科的爱好那么相反,女同学稍 多于男同学。讨论还显示,美

40、国和日本的高中男同学重视理论、经济和权力,女同学那么重视艺术、社会和 宗教。五、爱好的进展爱好的进展一般是由好玩到乐趣,由乐趣到志趣这样一个渐进过程。它们之间没有本质区分,仅仅是宠 爱程度上的差异。(一)好玩好玩是爱好进展的第一阶段和最初水平。例如,幼儿常常对任何事物都感到好玩,青少年和成年人常 常为事物的新异性所吸引而产生直接爱好。这种爱好带有直观性、盲目性和弥散性,并且是不稳定和常常 变化的。(二)乐趣乐趣是爱好进展的其次阶段和中等水平。它是在好玩的基础上进展起来的。当好玩渐渐趋向专一和集中, 并产生特殊的爱好时,就成为乐趣。例如,一个学校生对打乒乓球感到是一种乐趣,他便乐观参与打乒乓 球

41、的活动。乐趣带有专一性、自发性和肯定程度的坚持性。(三)志趣志趣是爱好进展的第三阶段和高级水平。它是在乐趣基础上进展起来的,并且与个人的崇高抱负和远 大目标相联系。志趣带有自觉性、方向性和坚持性,并且具有社会价值。科学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所 取得的成就是与他们的志趣分不开的。人与人之间在爱好进展的速度上差异很大,有些人可以较快地从好玩经过乐趣,进展为志趣,有些人 却长期停留在好玩和乐趣阶段,迟迟达不到志趣阶段。第五节抱负、信念和世界现一、抱负抱负是人对将来有可能实现的目标的憧憬和追求。抱负是人对自己所设定的目标,这个目标是人乐观憧憬和追求的对象。如少年儿童盼望将来成为文学 家、艺术家、科学家

42、、企业家、政治领袖等等。依据抱负的内容,可以把抱负分为两大类,社会抱负和个人抱负。社会抱负是对社会公理、社会制度、 社会体系等的抱负。如美国黑人民权主义领袖马丁路德金的闻名演讲“我有一个梦”中所说的那样。个 人抱负是关于个人将来的抱负,主要包括道德抱负、职业抱负和生活抱负等。社会抱负和个人抱负是紧密 联系的,其中社会抱负居于最高层次,并制约着个人抱负;个人抱负又是社会抱负的详细表达。随着年龄 的增长,在教育的影响下,学校生的抱负开头进展起来,但学校生一般只有生活抱负,职业抱负空洞且不 稳定;高中生有了道德抱负和社会抱负,职业抱负也相应有了详细内容;高校生的道德抱负、社会抱负, 职业抱负那么进一

43、步明确和稳定。从熟悉力量的角度,可以把抱负划分为详细形象抱负、综合形象抱负和概括性抱负。我们我国心理学 工作者1979年和1980年对青少年抱负的形成和进展进行过两次调查,讨论说明,学校高班级和中学低班 级同学详细形象抱负较多,中学高班级同学那么概括性的抱负明显增多。抱负是人生的航标,为人们供应了奋斗目标,为人生的航船指明方向,并且是鼓舞人们前进的巨大动 力。二、信念和世界观(-)信念信念是坚信某种观点的正确性,并支配自己行为的共性倾向。信念具有坚信感,它表现为个人确信某种理论、观点或某种事业的正确性和正义性,对它抱有确信无 疑的态度,并且力求实现。当坚信感成为个人活动的动力时,信念也就确立起

44、来了。信念一经确立就会有很大的稳定性,比拟难以转变,一个人对已确立的信念,只有通过反复实践证明 并确认是错误时,才有可能转变。信念使共性稳定而明确,缺乏信念的人,共性模棱两可,看风使舵,朝秦暮楚。信念使共性具有主动性和乐观性。历史上有很多杰出人物,出于对事业的坚决信念,不惜抛头颅,洒 热血,做出很多可歌可泣的业绩。信念的坚决性是人的显示巨大精神力气的行为动机。夏明翰烈士在就义前的那首诗:“砍头不要紧,只 要主义真。杀了夏朗翰,还有后来人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诗句,都表达了自己对事业的坚决信念。(二)世界观世界观是信念的体系,即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

45、社会的世界观和个人的世界观既有区分又有联系。社会的世界观是社会意识的组成局部,主要是哲学 讨论的对象。世界观的系统化和理论化,就是哲学范畴中最重要的讨论对象之一。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世 界观,个人的世界观是自我意识的组成局部,所以是心理学讨论的对象。心理学讨论留意于个人的世界观 在各种心理活动中的作用及其形成过程和规律。同时,个人的世界观受社会的世界观所制约,并表现出社 会的特点。西方心理学一般不讨论世界观的问题,前苏联心理学家比拟重视对世界观的讨论。他们研讨了 世界观的结构,认为世界观包括四个成分:熟悉因索、观点因素、信念因素和抱负因素。熟悉、观点、信 念和抱负相互作用形成世界观,而世界观又反

46、过来影响熟悉、观点、信念和抱负的形成。世界观是共性倾向的最高层次,它是个人行为的最高调整器,影响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世界观对人 的心理活动的作用表现在:1、打算共性进展的趋向和稳定性。2、影响熟悉的正确性与深度。3、制约心情的性质与变化。4、调整人的行为习惯。个人的世界观萌芽于学校阶段,形成于高中阶段。我们我国心理学工作者讨论了中同学世界观从萌芽 到形成,觉察具有以下特点:共性是指一个人的比拟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共性心理特征的总和。个人在行为中偶然表现出来的心理倾 向和心理特征并不是他共性的表征,只有比拟稳定的、在行为中常常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才是 他共性的表征。例如,一个处事稳重的人,偶

47、然表现出轻率的举动,不能说他具有轻率的共性特征。正由 于共性具有稳定性,才能说明某人的共性特征。正由于共性具有稳定性,才能够把一个人与另一个人在心 理面貌上加以区分,才能够了解人和使用人,才能够猜想他在特定情境中的行为。但是,共性的稳定性只是相对的,不是固定不变的。共性也具有可塑性。一个人的共性是在自我 和社会的相互作用下进展起来的,同时又在自我和社会的相互作用中发生变化。正由于共性具有可塑性, 培育和进展共性才成为可能。(四)共性的社会制约性和生物制约性人的共性不仅受生物因素制约,而且还受社会因素制约。在共性形成中,既有生物因素的作用,也有 社会因素的作用。假如仅仅把其中一种因素作为共性形成

48、和进展的缘由,就会导致各种形式的还原论。但 是,也不能把这两种因素的作用等量齐观。野生儿在诞生时无论继承了多么优越的遗传素养,假如离开了 人类社会生活,人的正常心理就无法形成,更谈不上共性的进展。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曾说,共性是通 过他在别人面前的表现才变成自己现在这个样子,这也是共性的形成的过程。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 总和,人的共性的本质特质是由人的社会关系打算的,所以共性具有社会性。三、共性心理结构共性结构也可以称为共性组织。从系统论的观点看,共性是简单的、多侧面、多层次的统一体。它包 括共性倾向性和共性心理特征两大局部。这两大局部有机结合,使共性成为一个整体结构。(一)共性倾向性共性倾向性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共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打算着人对现实的态度,打算 着人对熟悉活动的对象的趋向和选择。共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爱好、抱负、信念和世界观。它 们较少受生理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在后天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共性倾向性的各个成分并不是彼此孤立的, 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其中,需要又是共性倾向性乃至整个共性乐观性的源泉。只有在 需要的推动下,共性才能形成和进展。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