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寄北论诗.ppt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5989112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52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夜雨寄北论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夜雨寄北论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夜雨寄北论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夜雨寄北论诗.ppt(2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夜雨寄北夜雨寄北李商隐李商隐 李商隐(李商隐(813858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字义山,号玉溪生,唐代诗人。与杜牧合称为唐代诗人。与杜牧合称为 “小李杜小李杜”。有有李义山诗集李义山诗集传世。传世。作者介绍作者介绍李商隐李商隐夜雨寄北夜雨寄北君问归期君问归期/ / 未有期,巴山夜雨未有期,巴山夜雨/ / 涨秋池。涨秋池。何当何当/ / 共剪西窗烛,却话共剪西窗烛,却话/ / 巴山夜雨时。巴山夜雨时。品读、停顿、会意品读、停顿、会意视频视频会意会意君问归期未有期,君问归期未有期,连用两个连用两个“期期”字,反映出一种字,反映出一种归期未定的失落心情和内心深处的思归期未定的失落心情

2、和内心深处的思念之情。念之情。品读欣赏品读欣赏君:这里指妻子。归期:回家的日期。君:这里指妻子。归期:回家的日期。你问我回家的日期,我却还没有回家的日期。你问我回家的日期,我却还没有回家的日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巴山夜雨涨秋池。 “秋秋”字点明了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孤寂、字点明了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孤寂、凄凉的心情。凄凉的心情。 “涨涨”字富于动态形象,既写出巴山水涨秋字富于动态形象,既写出巴山水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诗人愁思之绵绵深重。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诗人愁思之绵绵深重。本句借本句借凄凉的秋夜雨景凄凉的秋夜雨景抒写抒写客愁旅况客愁旅况。品读欣赏品读欣赏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秋池。今晚

3、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却话巴山夜雨时。虚写虚写未来的欢聚,更加未来的欢聚,更加衬托衬托了眼下的了眼下的孤寂孤寂和思恋之情。和思恋之情。品读欣赏品读欣赏何当:什么时候才能。剪烛:形容深夜秉烛长谈。何当:什么时候才能。剪烛:形容深夜秉烛长谈。什么时候我们重新才能相聚一起什么时候我们重新才能相聚一起,在西窗下剪烛夜谈。在西窗下剪烛夜谈。再来叙说今天巴山夜雨中两地的深深思念的情景呢?再来叙说今天巴山夜雨中两地的深深思念的情景呢?主旨:主旨:诗文诗文欣赏欣赏这首诗抒发了诗人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思念妻子思念妻子,渴望团聚渴望团聚的心情和愿望。的心情和愿望。

4、名句赏析名句赏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运用想象写出了与妻子他日相聚的运用想象写出了与妻子他日相聚的情景,表达了情景,表达了思念妻子,渴望团聚的心思念妻子,渴望团聚的心情和愿望。情和愿望。1 1、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 漂泊在外的孤寂漂泊在外的孤寂 苦雨深秋的落寞苦雨深秋的落寞 归期无期的无奈归期无期的无奈 相见共语的期盼相见共语的期盼问题探究问题探究2、诗人为何重复、诗人为何重复“巴山夜雨巴山夜雨”?诗诗中两个中两个“巴山夜雨巴山夜雨”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区别? 第一个是实写,渲染寂寞凄凉的第一个是实写,渲

5、染寂寞凄凉的气氛。气氛。 第二个是虚写,想象与妻子团聚,第二个是虚写,想象与妻子团聚,时空交错,回环往复,曲折缠绵。时空交错,回环往复,曲折缠绵。3、请分析本诗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请分析本诗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虚实结合,虚实结合,情景交融。情景交融。(1)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句子是)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句子是巩固测评(2)诗中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句子是)诗中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句子是(3)诗人将对妻子的深情浓缩为三个字)诗人将对妻子的深情浓缩为三个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何当共剪西窗烛,

6、却话巴山夜雨时。问归期问归期(4)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_的心情的心情.(5)“何当何当”照应了上文的照应了上文的_字字(6)出自本文的成语是)出自本文的成语是_原指思原指思念远方妻子,盼望相聚夜谈。后来泛指亲念远方妻子,盼望相聚夜谈。后来泛指亲友聚谈。友聚谈。思念妻子,渴望团聚思念妻子,渴望团聚“问问”剪烛西窗剪烛西窗论诗论诗 赵翼赵翼 李李 杜杜 诗诗 篇篇 万万 口口 传,传,至至 今今 已已 觉觉 不不 新新 鲜。鲜。江江 山山 代代 有有 才才 人人 出,出,各各 领领 风风 骚骚 数数 百百 年。年。作者介绍作者介绍 赵翼,字云崧,号瓯北,晚号三半赵翼,字云崧,号瓯

7、北,晚号三半老人,汉族,江苏阳湖(今江苏省老人,汉族,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清代学者、诗人,著常州市)人。清代学者、诗人,著有有瓯北诗钞瓯北诗钞。乾隆二十六年进。乾隆二十六年进士。他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士。他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灵派三大家。品读欣赏品读欣赏李李 杜杜 诗诗 篇篇 万万 口口 传,至传,至 今今 已已 觉觉 不不 新新 鲜。鲜。指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指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杜甫的诗篇,万人传颂,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杜甫的诗篇,万人传颂,经久不衰,可现在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经久不衰,可现在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1、2句

8、评论李杜的诗。句评论李杜的诗。品读欣赏品读欣赏江江 山山 代代 有有 才才 人人 出,各出,各 领领 风风 骚骚 数数 百百 年。年。指祖国山河指祖国山河有才华的诗人有才华的诗人指指诗经诗经中的中的国国 风风,屈原,屈原楚辞楚辞 的的离骚离骚。后泛称文学才华。后泛称文学才华。我们的大好河山,每个时代都会有才华横我们的大好河山,每个时代都会有才华横溢的诗人出现,溢的诗人出现, 在几百年间,他们各自领在几百年间,他们各自领导诗坛,开一代诗风。导诗坛,开一代诗风。 3、4句提出作者对文学创作的见解:句提出作者对文学创作的见解:惟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惟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 主旨主旨 本诗旨在说明文学创作的时代性,本诗旨在说明文学创作的时代性,提倡创新精神。惟有创新,才能提倡创新精神。惟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领时代之风骚。 主旨主旨 本诗旨在说明文学创作的时代本诗旨在说明文学创作的时代性,提倡创新精神。惟有创新,性,提倡创新精神。惟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才能领时代之风骚。 这首诗是否贬低了李杜诗篇的杰出成这首诗是否贬低了李杜诗篇的杰出成就?就? 答:不是,此诗目的是在说明文学答:不是,此诗目的是在说明文学创作的时代性,而非贬低李杜诗篇创作的时代性,而非贬低李杜诗篇的杰出成就,惟有创新,才能领时的杰出成就,惟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代之风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