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单元备课.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35977217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单元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育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单元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单元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单元备课.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单元集体备课备课时间:5月13日主持人:单秀香主备人:李新蕊一、教材内容:本组共有四篇课文和一个“口语交际、习作”,一个“回顾、拓展”。四篇课文中包括两 篇精读课文和两篇略读课文。本组课文以“走进西部”为专题。选编的课文内容从不同的角 度反映了西部的神奇,反映了西部的昨天和今天。课题分别为草原、丝绸之路、白 杨、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二、本单元的知识体系和地位:本组教材以“走进西部”为主题进行编排,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资料了解西部, 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二是: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 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理解能力的能力,并不断积累语言,增

2、强语 感;三是: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一些比拟简单的、适于他们接受的写作方法,并试着将这些写 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1、2、3、4、三、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要求背诵的要记住。能够正确的读、写生字新词,理解其意义。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对西部的热爱,感受建设者无怨无悔、无私奉献的精神培养学生资料的能力,了解文章一些比拟简单的、适于他们接受的写作方法,并试着将这些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训练学次运用百有的自学能力去理解课文,使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2、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五、重点和难点的教学方法:质疑问难法、讨论法、比拟法六、学情分析:西

3、部对孩子来说是陌生的,因此,在学习本组课文之前让学生通过网络、影视、报刊等渠 道有关资料,更多地了解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可将到的有关西部自然风光、历 史文化、边疆开发、西部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在课文教学中做相应安排。为在“口语交际 习 作”和“回顾 拓展”中的学习,交流做好准备。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各局部的内在联系, 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七: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八、教学时间安排:课时教学内容基本课型“一主”目标“拓展”目标教学建议第一 二课 时整组课文草原丝绸之 路白杨把铁路修到拉萨 去单元导读1、掌握本单元的字词, 熟练朗读本单元课文。2、抓住文章重点句子, 了解本组文章主要内 容,

4、作者对西部的热 爱,对建设西部建设者读单元导读,提取 本单元的教学主 题,明白学习任务。单元导读课前要 引导学生进行自 主学习本单元生 字词,朗读本单元 课文。的赞美之情。A/r -* 第二四课时草原梦里梦外尽是 书中的沙原 隐泉以文 带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局部。2 .引导学生感受充满 诗意的草原风光与民 族风情。3.品味优美 的语言和表达方法。.1、通过整体诵读, 理解重点词、句、 段的内容,体会作 者对草原的热爱和 对民族团结的赞颂 之情。教学时,让学生 反复多读,体会作 者对草原的热爱 和对民族团结的 赞颂之情。引发学生对西部 的了解和兴趣。第五 六课时丝绸之路梦里

5、梦外尽是 书中的璀璨 的东方艺术明珠 莫高窟以文带文1 . 了解什么是丝绸之 路。2 .独立阅读课文,了 解主要内容,体会丝绸 之路的重大作用和作 者的表达方法,激发了 解丝绸之路和西部历 史的兴趣通过自主阅读,抓 住文中的重点句 子,理解文章的内 容。.自主阅读璀璨的 东方艺术明珠一 一莫高窟感受敦 煌艺术博大精深, 气魄宏伟。第七 八课 时白杨神奇 的书中的神奇的东 方女儿国一一泸 沽湖以文带文1、学习课文主要内容, 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 深刻的句子。2、体会课文是怎样借 物喻人,赞颂边疆建设 者的。3、背诵重点段落。1.通过以小组为单 位,通读神奇的 东方女儿国 泸 沽湖理解文意。教学时

6、,先让学生 交流课文的内容 理解通过白杨树 的外在特点感悟 其内在的品质。第九 十课时自主阅读自读课 本中我与大漠 的形象神秘圣 洁的地球第三极 珠穆朗玛 峰东西部少年 拉手之歌自主阅读1、单元整体回顾,每 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以及作者抒发的感情。2、积累优美词句,朗 读展示。1.通读梦里梦外 尽是书课文,感 受西部优美的风 光,及作者对西部 的热爱,优美的句子易读 易记,精妙得当的 语言发人深省,读 后会令人赏心悦 目,可在自主阅读 的基础上,引导学 生理解背诵。第十十二课时基础训练基础 训练课1、交流平台,让学生 重点交流一下自己的 收获,积累了哪些好词 好句,阅读了哪些好文 辽早。2、日

7、积月累中理解并 背诵古诗浪淘沙3、趣味语文,了解凉 州词的大概诗意及作 者王之涣的生平及作 品。引导学生读故事感 受故事的趣味性。通过训练梳理一下 这一单元的收获。注重基础,争取人人过关第十 三十 四课 时口语交际 习作指导读写 联动1、班级开展“手拉手” 的实践活动,小组讨论 出切实可行的联系方 式。2、复习书信的格式。3、动笔写作,注意文 章的重难点。1 .通过口语交际, 增强学生表达、倾 听和乐于与他人交 往沟通的能力。2 .进一步复习书信 的格式。通过活动激发学 生对交友的渴望 和兴趣。通过交流 与讨论,发现作文 的缺乏之处并认 真修改自己的作 文。九、单元基本功训练重点:17草原基本

8、功训练:(一)、字:1、注意读音的字:涩 稍 涯 羞2、比拟字形:稍一一梢蹈一一舀 涯一一崖(二)词语:1、近义词:回味体味 羞涩害羞 寂静静寂 拘束约束2、反义词:明朗-昏暗 热闹一一冷清 迂回一-一笔直3、关联词语: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歌。(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4、需要积累的词语:地毯 渲染 勾勒 低吟襟飘带舞马蹄 礼貌 拘束 羞涩摔跤 偏西 天涯(三)标点符号的训练:破折号作用: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

9、子一一河!(解释说明)(四)句子:1、表现草原美丽的句子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这一句,总起来是说整个草原都是碧绿碧绿的、望不到边的青草。这句话写出草原辽阔、 碧绿的特点。放眼望去,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但不因空旷而显得苍茫。这句话也是这 一段的中心句。 这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勾勒”是指用线条勾画出轮廓。“翠色欲流”是指青草鲜嫩,颜色青翠,似在流动,富 有生机。老舍将草原拟为一幅挥毫泼洒的写意画,突出了草原的辽阔碧绿,小丘线条柔美, 整个草原犹如巨幅中国画那样赏心悦目。置身于这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中,作者

10、自然回惊叹, 并产生舒服之感,因此,既愿久立欣赏,又想吟咏诗篇。2、难理解的句子。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诗的意思是:蒙古族何汉族人民之间的情意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 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这惜别之情。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者 情感的集中表现,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从迎客、联欢到话别,处处洋溢这“蒙汉情深”; 千里草原,芳草萋萋,举目皆是诗情画意,所以才让人流连不已,难分难舍。(五)段:1、这篇课文共分五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草原秀美的景色。第二段:第23自然段,写蒙古族同胞喜迎远客。第三段:第4自然段,写主客敬酒联欢。第四段:第5自然段,写主客

11、依依话别。(六)综合性实践:1、 有关内蒙古和大草原的资料;熟读描写大草原的优美语句。18丝绸之路基本功训练:(一)字1、读准字音矗戎凹循匕侯袱蚕凿芝奂2、比拟字形奂()袱()戎()焕()伏()戍()(二)词语天高气爽浩浩荡荡不计其数栩栩如生 五彩缤纷 崇山峻岭(三)写作特点:首尾照应19白杨基本功训练:(一)、字:1、注意读音的字:戈晰 疆陷比拟字形:晰一一淅 僵一一疆陷一一馅(二)词语:1、近义词:分辩一一辩白严肃一一严厉表白一一表述2、反义词:软弱一一坚强表白一一掩饰清晰一一模糊3、关联词语: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 是)那么直,那么

12、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4、需要积累的词语:戈壁 清晰 大伞 抚摸 介绍 边疆 陷入 浑黄一体高大挺秀(三)标点符号的训练:引号的运用:“爸爸,”大孩子摇着他的腿,“你看那树多高!”(说话人在中间)(四)句子:1、表达借物喻人的句子。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 动摇。这段话是全文表达借物喻人的句子。一方面描述了白杨树外在的特点,高大挺秀,能顶 住任何自然灾害,在任何环境中都能茁壮成长;一方面表现了白杨树的精神:一是忠诚无私, 尽职尽责;二是不怕困难,坚强执著。这是边

13、疆建设者身上特有的奉献精神一一听从祖国安 排,无怨无悔地扎根边疆,无私奉献地建设边疆。这是人与树的神似处,也是借物喻人的连 接点。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这是一个设问句。表白,解释说明。一个“也”字,说明爸爸说树即说人。爸爸看到戈 壁滩上高大的白杨树,触景生情,以白杨自勉,在托物言志。勉励自己要像白杨一样扎根边 疆,建设边疆,不软弱,也不动摇。他的表白正是无数边疆建设者身上令人肃然起敬的奉献 精神。2、难理解的句子。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高大的白杨 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在课文的结尾处,作者再一次通

14、过父亲神情的变化,来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爸爸自己 已扎根边疆,献身边疆。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才。 反映了老一辈的西部开拓者“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博大胸怀。(五)段:1、这篇课文共分四段:第一段:第13自然段,写列车在茫茫戈壁行进,窗外不时闪过白杨的身影。第二段:第412自然段,写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特点。第三段:第1315自然段,写爸爸借白杨树表白自己的心。第四段:第16自然段,写爸爸看见几棵小白杨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六)综合性实践:2、 有关白杨的资料;根据白杨的写法写一段话,能够表达借物喻人的写法。20、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字1、读准字音裹妖嫌械巍峨狰寝2、补充词语夜以继日废寝忘食杯水车薪七零八落不翼而飞始料不及找出文中的比喻句。1、青藏铁路这条“铁龙”在不断向前,向前,拉萨已经遥遥在望2、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十、单元检测:第六单元检测A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