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重点(21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5934995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影像学重点(21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医学影像学重点(21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影像学重点(2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影像学重点(21页).doc(2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医学影像学重点-第 20 页第一章 影像学诊断(不会有大题)1、X线的特性:穿透性、荧光效应、感光效应、电离效应。荧光效应是透视检查的基础;感光效应是X线摄影的基础;电离效应是进行放射治疗的基础也是注意防护的原因。2、数字X线成像DR、计算机X成像CR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通过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像,使血管清晰显影的成像技术。4、X线造影检查中钡剂主要用于食管及胃肠造影。5、CT图像中规定水的CT值为0HU;骨皮质CT为+1000HU;软组织CT值为+20-50HU;脂肪CT值为-90-70HU;空气CT值为-1000HU。6、超声是指振动频率每秒20000次以

2、上,其单位为赫兹。7、超声的物理性质有:指向性,反射、折射、散射,吸收与衰减,多普勒效应8、流空效应:,流动的液体,例如心血管内快速流动的血液,在成像过程中采集不到信号而成无信号的黑影,即流空效应。【名解】第二章 骨骼与肌肉系统1、小儿骨分为骨干、干骺端和骺等部分。2、骨龄:在骨的发育过程中,骨的原始骨化中心和继发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骨骺与干骨端骨性愈合的时间及其形态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以时间(年和月)来表示即骨龄。【名解】3、骨的基本病变有骨质疏松、骨质软化、骨质破坏、骨质增生硬化,骨膜异常、骨内与软骨内钙化、骨质坏死、矿物质沉积。4、骨质疏松: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

3、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骨的有机成分和钙盐含量比例仍正常,组织学变化是骨皮质变薄,哈弗管和骨小梁减少。【名解】5、骨质软化: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组织学显示骨样组织钙化不全,常见骨小梁中央钙化,而外面为以一层未钙化的骨样组织。【名解】6、骨质破坏: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骨组织的消失,可以有病理组织本身或由它引起破骨细胞增强所致。骨松质和骨皮质均可发生破坏。【名解】7、骨质增生硬化:是指一定体积内骨量的增多,组织学上可见骨皮质增厚、骨小梁增粗增多。【名解】8、骨膜三角:又称Codman三角。增生的骨膜被肿瘤破坏,而于边缘部分残留。常见于恶性

4、骨瘤9、人体骨骼根据形状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骨质按其结构分为密质骨和松质骨。骨化的形式:膜化骨和软骨内化骨。10、骨折线:骨的断端多形成不整齐的断端,X线片上断端间呈现不规则的透明线。于骨皮质显示清楚整齐,在骨松质中则表现为骨小梁中断、扭曲、错位。11、骨折的类型骨折的类型 完全性骨折:骨折线贯穿骨骼全径 不完全性骨折:骨折线不贯穿骨骼全径 根据骨折线的走向分为:线形、星形、横行、斜行及螺旋形骨折和T形、Y形等 根据骨碎片情况:撕脱性、嵌入性和粉碎性骨折12、嵌入性骨折及表现:骨折断端可能相互嵌入,形成嵌入性骨折。多发于股骨颈。X线片上并不显示透明的骨折线,反而表现为密度增加的带状

5、影,骨皮质与骨小梁连续性消失,断裂相错。嵌入可引起骨骼的缩短与变形,但断端移位多不明显。13、儿童骨折的特点:骺离骨折(骨骺分离)、青枝骨折。14、骺离骨折:骨折发生在儿童长骨,由于骨骺未与干骺端结合,外力可以经过骺板达干骺端而引起骨骺分离。X线片上只显示为骺线增宽或骺与干骺端对位移位。【名解】15、青枝骨折:在儿童,骨骼柔韧性较大,外力不易造成骨骼完全断裂,仅表现为局部骨皮质和骨小梁扭曲,而看不见骨折线或只引起骨皮质发生皱折、凹陷或隆突。【名解】16、常见部位的骨折伸展型桡骨远端骨折(Colles骨折)、肱骨髁上骨折、股骨颈骨折。17、Colles骨折:又称为伸展型桡骨远端骨折。桡骨远端23

6、cm以内横行或粉碎性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断端向掌侧成角畸形,可伴有尺骨茎突骨折。【名解】18、骨挫伤:是指外力作用引起的骨小梁断裂和骨髓水肿、出血,在X线平片上和CT上多阴性,在MRI上表现为长T1长T2现象。【名解】19、椎骨骨折可分为爆裂骨折和单纯压缩骨折。CT和MRI检查价值较大。CT检查的重点是观察骨折对脊髓和神经根的影响,了解有无骨折片突入椎管以及骨折移位对脊髓的压迫情况。MRI可用以观察脊椎骨折、椎间盘突出和韧带撕裂,同时还可以观察脊髓挫裂伤和脊髓受压等。20、骨骼与软组织的创伤影像检查的目的:明确有无骨折或肌腱韧带断裂、了解骨折错位情况、透视监视下行复位治疗、复位固定后摄片复查

7、复位情况、定期复查愈合情况和有无并发症、轻微外伤引起的骨折,判断是否为病理性骨折21、椎间盘突出以下段腰椎常见。 髓核向椎体突出于椎体上缘或下缘形成圆形或半圆形骨质凹陷区,边缘有硬化,称为Schmorl结节【名解】22、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大题】X线平片:发病2周内可见软组织改变:肌肉间隙模糊、消失,皮下组织与肌间的分界模糊,皮下脂肪层改变出现致密的条纹影。发病2周后可见骨骼的改变:早期为局限性骨质疏松,继而形成多处分散不规则的骨质破坏区,边缘模糊。以后骨质破坏向干骨延伸,范围扩大。小的破坏区融合为大的破坏区。骨皮质也遭到破坏,可引起病理性骨折。骨皮质周围出现骨膜增生,骨膜增生一般同骨的病变范围

8、一致。骨皮质出现骨质坏死,沿骨长轴形成长条样死骨。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特点为残存的骨破坏、大量的骨质增生和死骨形成。23、骨“气鼓”:干骨结核侵犯短骨者多发生于5岁儿童掌骨、指骨、趾骨。初期改变为骨质疏松,继而在骨内形成囊性破坏,骨质变薄,骨干膨胀,又由骨囊样结核之称。【名解】24、脊椎结核的特点:骨松质破坏、椎间隙变窄、冷性脓肿。25、骨巨细胞瘤X线平片 (实习课划得)病变常侵犯骨端,直达骨性关节面,多数为偏侧性膨胀性骨破坏,骨破坏区与正常骨交界清楚但不锐利、无硬化。骨皮质变薄。X线表现可有两种类型:分房型(有骨嵴分隔)和溶骨型(无骨嵴)。 肿瘤内无钙化或骨化影、无骨膜反应(并发骨折除外)、无软

9、组织肿块。26、骨肉瘤可分为成骨型、溶骨型和混合型三种。好发于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肱骨上端。X线平片:主要表现为各种形式的骨破坏和骨瘤形成,不同形式的骨膜新生骨及其再破坏,软组织肿块,骨破坏区和软组织肿块中的肿瘤骨形成等。肿瘤骨一般表现为云絮状、针状和板块致密影。瘤骨的存在是诊断骨肉瘤的重要依据。(实习课划得)27、良恶性肿瘤的鉴别 【重点】28、转移性骨肿瘤是恶性肿瘤中最常见者29、关节的三种类型:不动关节、微动关节、能动关节。30、关节间隙:X线表现为两个骨性关节面之间的透亮间隙,包括关节软骨、潜在的关节腔及少量滑液的投影。31关节的基本病变:关节肿胀、关节破坏、关节退行性病变、关节强直、

10、关节脱位。32、化脓性关节炎见于承重关节。关节结核常见于边缘关节。33、脊椎退行性骨关节病变X线表现为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骨质增生硬化并形成骨赘,可有关节游离体形成,诊断不难。34、佝偻病是维生素D不足引起的钙磷代谢障碍。第三章 呼吸系统1、 一些小概念:胸部X线摄影是胸部疾病最常用的诊断方法。一般第6肋骨的前端相当于第10肋骨后端高度。25岁第1肋软骨钙化,成人肋软骨多见钙化。肋骨及肋间隙常被用作胸骨病变的定位标志。2、 胸膜腔:两层胸膜之间潜在的腔隙。【名解】3、 肺野:充满气体的两肺在胸片上表现为均匀一致较为透明的区域称为肺野。【名解】4、 肺门:由肺动脉、肺叶动脉、伴行支气管及肺静脉构

11、成。正位片位于两肺中野内带,左肺门比右肺门高1-2cm。【名解】5、 肺纹理:在充满气体的肺野,自肺门向外呈放射状分布的树枝状影,称为肺纹理。由肺动、静脉组成,主要由肺动脉分支构成。【名解】6、 右肺分为上、中、下三叶,左侧为上、下两个肺叶。7、 纵隔划分 侧位片上从胸骨柄体交界处至T4下缘之水平线将其分为上下纵隔。以气管、升主动脉和心脏前缘为连线作为前中纵隔的分界,再以食道前壁及心脏后缘作一连线,作为中、后纵隔的分界。8、 同病异影,异病同影 一种疾病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可以出现不同的异常影像表现,而不同病变又可以发生相同或类似的异常影像表现。9、 支气管阻塞可引起阻塞性肺气肿、阻塞性肺炎、阻塞

12、性肺不张。10、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过渡充气、异常扩大,可伴有不可逆性肺泡壁的破坏。分局限性与弥漫性肺气肿。【名解】11、纵隔摆动:支气管异物引起者透视下可并有纵隔摆动,即呼气时纵隔移向健侧,吸气时恢复正常。【名解】12、肺实变: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内的空气被病理性液体、细胞或组织所替代,病变累及范围是腺泡、小叶、肺段或肺叶。13、支气管气象:空气支气管征。肺实变扩展至肺门附近时,较大的含气支气管与实变的肺组织形成对比,在实变区中可见到含气的支气管分支影。【名解】15、空洞为肺部病变组织发生坏死、液化,坏死组织经引流支气管排出而形成。常见于结核、肺癌。厚壁空洞的洞壁厚度

13、3mm薄壁空洞的洞壁厚度3mm。【名解】16、空腔空腔指原有腔隙扩大形成的含气囊肿,如肺大泡、支气管扩张、肺囊肿等。【名解】17、良恶性肿块的鉴别【重点】良性肿块的特点n 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缘锐利,密度均匀n 大多直径小于3cmn 结核球可有钙化,错构瘤钙化呈爆米花样,并有脂肪n 周围有卫星灶,近胸膜处有胸膜粘恶性肿块的特点:n 肿块有分叶n 有放射状,毛刺n 胸膜凹陷征n 近肺门侧肺纹理紊乱肿块内可见13mm的空泡征及支气管充气征,常见于腺癌n 向周围浸润,可累及胸壁、肋骨、纵隔,并可发现肺门及纵隔淋巴管增大n 可形成厚壁空洞,特点为偏心、内缘不规则,有瘤结节18、小知识点 病灶直径2cm

14、者称为结节。直径2cm者称为肿块。 错构瘤可有“爆玉米花”样病变。肿块内如有脂肪密度应有助于错构瘤的诊断。肺部的网状、细线状及索条影是间质性病变的反应。钙化常见于肿瘤组织内或囊内壁、矽肺、骨肉瘤肺内转移、肺泡浆菌病及肺泡微石症。游离性胸腔积液 积液最初仅积聚于位置较低的后肋隔角;少量(250ml)时肋膈角变钝;中等量,上缘在第4肋前端平面以上,形成外高内低之渗液曲线;大量,上缘超过第二前肋间。19、Kerley氏B线:为常见的间隔线,表现为两下肺野近肋隔角处的外带,有数条垂直于胸膜的线状影,长约2cm,宽约12cm,多见于肺静脉高压、肺间质水肿。【名解】20、包裹性积液:胸膜炎时,脏壁胸膜发生

15、黏连,使积液局限于胸腔某一部位。好发在侧后胸壁,偶发于前胸壁及肺尖。【名解】21、支气管扩张的CT可有以下特征:“轨道征”、“戒指征”、葡萄串阴影、“指状征”。22、大叶性肺炎【常考大题】青壮年常见。病理分期:充血期、红色肝变期、灰色肝变期、消散期充血期:X线上可无异常表现,或仅表现为肺纹理增多,肺透明度减低。CT上表现为磨玻璃样改变,边缘模糊病变区血管仍隐约可见。红色及灰色肝变期:X线表现为密度均匀的致密影,炎症累及肺段表现为片状或三角形致密影;累及整个肺叶时,呈以叶间裂为界的大片致密阴影。CT出现“空气支气管征”。消散期:实变区密度渐渐减低,X线下表现位大小不等、分布不规则斑片状,炎症最终

16、吸收或只留索条影。 23、小叶性肺炎又称支气管肺炎,多见于婴幼儿、老年和极度衰弱的患者或为手术后并发症。表现为两肺中下野的内、外带形成散在斑块状影。24、间叶性肺炎系以肺间质炎症为主的肺炎。多见于婴幼儿、继发于麻疹、百日咳或流行性感冒等急性传染病。X线表现为交织成网状或小斑块影。25、肺脓肿洞内有液平,洞外有渗出。26、结核性空洞与癌性空洞的鉴别 前者多发生于肺上叶尖段、后段背段,通常较小,壁薄,内壁光滑,周围常有卫星灶。 后者多见于老年,多为厚壁偏心空洞,内壁不光滑,可有癌结节,外壁可有分叶及毛刺征。27、肺结核【常考大题】基本病理变化:渗出 增殖 变质。分类及影像学表现n 原发型肺结核(型

17、) 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X线典型表现成“哑铃状”。包括:原发浸润灶、淋巴管炎(不规则条索状阴影)、肺门纵隔淋巴结增大。n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型)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X线表现为两肺弥漫性栗粒状阴影,边缘清晰。栗粒影特点为“三均匀”即分布均匀、大小均匀、密度均匀。亚急性及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病灶多见于两上、中肺野,栗粒状阴影大小不一、密度不等、分布不均。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病变类似于亚急性表现,大部分病变呈增殖性改变,病灶边缘基本清楚,条索状影明显,钙化更多,两肺纹理增粗乱明显。 n 继发性肺结核(型) 成人结核中常见,多发生于肺上叶尖段、后段及下叶背段。X线主要征象:局限性斑块阴影 大叶性干酪性

18、肺炎:为一个肺段或肺叶成大片致密性实变。其内可见不规则的“虫蚀样”空洞,边缘模糊。增殖性病变:成斑点状阴影,边缘较清晰,排列成“梅花瓣”或“树芽”状阴影。结核球:圆形或椭圆形阴影,直径大多为23cm。境界清楚,偶又分叶,密度较高,内部常见层状、环状或斑点状钙化。周围常有纤维增殖性病灶,称卫星灶。结核性空洞:空洞壁薄,壁内、外缘较光滑、空洞周围常有不同性质的卫星灶。支气管播散病变:结核空洞干酪样物质经引流支气管排出,引起同侧或对侧的支气管播散。表现为沿支气管分布的斑片状阴影,呈腺泡排列,或相互融合为小片状阴影硬结钙化或索条影,提示病灶愈合。n 结核性胸膜炎(型)n 其他肺外结核(型)28、结核球

19、与周围型肺癌的鉴别 周围型肺癌多为分叶状肿块,有短细毛刺,钙化少见,可有胸膜凹陷征。结核球性空洞与癌性空洞的鉴别 癌性空洞多为厚壁空洞,常为偏心性,内缘不光整,可有壁结节,外缘多成分叶状,可有毛刺,常无卫星灶。29、肺癌根据其发生部位分为三型 中央型:肿瘤发生在肺段及段以上支气管,以鳞癌多见。周围性:肿瘤发生在肺段以下支气管,以腺癌为主。弥散性:肿瘤发生在细支气管、肺泡或肺泡壁,呈弥散生长30、早期周围型肺癌X线胸片通常表现为肺内结节影,可有空泡征,多有分叶征或胸膜凹陷征。中晚期周围型肺癌X线胸片表现为肺内球型肿块,有分叶、短细毛刺及胸膜内凹陷。31、纵隔原发肿瘤和瘤样病变的好发部位 胸腔入口

20、:甲状腺肿块;前纵隔:胸腺瘤、畸胎瘤;中纵隔:淋巴瘤;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32、原发综合症: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及淋巴结炎三者组成原发型肺结核的典型变化。【名解】33、反“”征:是指发生于右肺上叶的中央型肺癌,肺门部的肿块和右肺上叶不张连在一起形成横行的“S”状的下缘。【名解】第四章 循环系统1、 正常心脏形态可分为:横位心、斜位心、垂位心。2、 心胸比率是确定心脏大小最简单的方法。心影最大横径与胸廓最大横径之比。正常人0.50。为轻度增大;为中度增大以上为重度增大。3、 异常心脏可分为三型:二尖瓣型、主动脉瓣型和普大型。二尖瓣型(梨形)主动脉结小、肺动脉段丰满或突出、心左缘下段圆钝、心右缘下段

21、较膨隆。常见于二尖瓣病变、房间隔缺损等。主动脉型(靴形)主动脉结增宽、肺动脉段内凹、心左缘下段向左下延长。常见于主动脉瓣病变、高血压性心脏病等普大型心脏向两侧均匀增大,较对称。常见于全心衰竭、心肌炎等。4、 心包积液是指心包内液体超过50ml,X线中等量以上积液可见心影向两则普遍增大,状如烧瓶,大量积液可呈球状5、 肺门异常见于肺充血和肺淤血。肺门动脉扩张的标准为右肺下动脉直径成人超过,儿童超过胸锁关节水平气管横径。6、 肺充血:肺动脉血流量增多,表现为肺动脉分支成比例增粗且向外周伸展,边缘清晰锐利,肺野透明度正常。“肺门舞蹈”(透视下见肺门搏动增强)【名解】7、 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收缩压和平

22、脉压分别超过30mmHg和20mmHg主要表现为肺动脉段突出、肺门动脉大分支扩张而外周分支变细,两者间有一突然分支,出现截断现象或“残根”样表现。同时主肺动脉搏动增强右心室增大【名解】8、 肺少血:由于右心排血受阻,常见于二尖瓣狭窄。主要表现为肺野透明度增加,肺门动脉变细,肺动脉血管纹理稀疏、变细。【名解】9、 肺静脉高压的主要征象肺淤血。表现为肺血管纹理普遍增多、增粗,边缘模糊;间质性肺水肿。出现间隔线(Kerley线),以B线常见,为肋膈角区长23cm、宽13mm的水平线;肺泡性肺水肿(实质性肺水肿)。两肺广泛分布的边缘模糊的斑片影,重者聚集呈“蝶翼状”阴影10、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

23、脉病变的金标准,也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11、 风湿性心脏病以二尖瓣损害最常见。线下二尖瓣狭窄表现为肺瘀血,可伴有肺水肿。心影呈二尖瓣型。肺动脉段突出,心左房及右室增大。12、 肺动脉栓塞【考大题】线:平片上可见区域性肺纹理稀疏、纤细、肺透明度增加。肺动脉造影主要征象为:肺动脉段以上大分支腔内充盈缺损,呈半圆形或边缘不规则的漫弧形,亦可骑跨于肺动脉分支处成钝圆形或位于肺动脉管腔中央,造成管腔狭窄;大分支的闭塞,断端口呈杯口状或束带状;肺动脉分支的缺支、粗细不均、行走不规则;肺实质局限性显影缺损和或肺动脉分支充盈和排空的延迟。螺旋CT直接征象:肺动脉腔内偏心性、类圆形或环形附壁充盈缺损,充盈缺损

24、位于管腔中央即出现轨道征和管腔闭塞。附壁性环形充盈缺损;间接征像包括肺动脉增宽、肺纹理稀疏、肺梗塞、胸腔积液等第五章 消化系统1、 游离气腹:某种原因导致腹膜腔内积气且随体位改变而游动,该气体则称为游离气腹。立位透视,气体可上浮到膈与肝活胃之间,显示为透明新月形气体影。侧卧水平位投照,气体可浮游到靠上方侧腹壁与腹内脏器与外壁之间。仰卧前后位时,气体浮聚于腹腔前方,也可使居前方的肝镰状韧带和脏腔外壁的以显示。腹腔内游离气体常见于胃肠穿孔、腹腔术后或合并感染【名解】2、 肠梗阻的种类:机械性、动力性、血运性。3、 单纯性小肠梗阻的X线及表现线检查:近端肠曲胀气扩大,肠内有高低不等梯形气液面。CT检

25、查:扩张的近侧肠管与塌陷或正常管径的远侧肠管之间“移行带”出现。4、 “假肿瘤”征:肠袢性肠梗阻,肠腔内充满液体,在腹平片上表现为软组织密度的肿块,称为“假肿瘤”征。【名解】5、 腹部外伤主要是指腹部受到外力的撞击而产生的闭合性损伤,常累及实质性脏器如肝、脾、肾和/空腔脏器,可发生在腹膜腔或腹膜后间隙。【名解】实质性脏器损伤的发生率依次减低的顺序为脾、肝、肾、胰等。三种损伤的CT表现:实质性脏器包膜下血肿 血肿呈高或等密度影。脏器实质可显示压迫内陷。实质脏器内血肿 急性出血区域密度可以增高;出血较久,其密度可以降低。实质脏器破裂 CT扫描显示不同密度的积液,并可见相应的肝、脾、肾脏内血肿表现。

26、腹部闭合性损伤首选的检查方法是CT检查。6、 充盈缺损:钡剂充盈胃时,由于来自胃壁的肿块向腔内突出造成局部钡剂不能充盈而出现缺损,称充盈缺损。这时,钡剂勾画的轮廓是肿块突向腔内的边缘。常见于肿瘤。【名解】7、 龛影:在消化道造影时,胃肠壁局限性溃疡形成的凹陷为钡剂充盈,在切线位时呈局限性向胃轮廓外突出的钡影。【名解】8、 憩室:表现为消化道壁向外囊袋状膨出,有正常黏膜通入。【名解】9、 黏膜皱襞破坏:正常的细条形黏膜皱襞消失,代之以杂乱不规则的被斑影,多系恶性肿瘤所致。正常粘膜皱襞至肿瘤破坏区边缘表现中断。【名解】10、 食管癌分型:浸润型、增生型、溃疡型影像学表现:黏膜皱襞消失、中断破坏,代

27、之以癌瘤表面杂乱不规则的影像;管腔狭窄;腔内充盈缺损;不规则龛影;受累食管段局限性僵硬。11、 食管静脉曲张 是门静脉高压的重要并发症,常见于肝硬化,临床上可发生呕血和柏油便,重者致失血性休克乃至死亡。X线表现 早期表现为食管下段黏膜皱襞稍宽或略微迂曲;典型期表现为食管中下段的黏膜皱襞明显增宽,迂曲,呈蚯蚓状或串珠状充盈缺损,管壁边缘呈锯齿状。病变加重时还可以出现食管张力降低,管腔扩张。食管静脉曲张的食管壁柔软而伸缩自如,是与食管癌的重要鉴别特点。12、 胃的类型:角牛型,钩型胃,长型胃,瀑布型胃。13、 胃溃疡龛影口部常有一圈粘膜水肿所造成的透明带。依其范围而有不同的表现:黏膜线:为龛影口部

28、一条1-2cm的光滑整齐的透明线;项圈线:龛影口部的透明带宽0.5-1cm,如一个项圈;狭窄征:龛影口部明显狭小,使龛影犹如具有一个狭长的颈。14、 慢性溃疡周围的瘢痕性收缩,造成黏膜皱襞均匀性纠集。这种皱襞如车轮状向龛影口部集中且到达口部边缘渐渐变窄,这是良性溃疡的一特征。15、 半月综合症:龛影周围绕以宽窄不等的透明带,称为环堤,其轮廓不规则而锐利,环堤上见结节状和指压迹状充盈缺损(指压痕),这些缺损之间有裂隙状钡剂影(裂隙征)。所有以上表现统称为半月综合症。【名解】16、 胃良性溃疡与恶性溃疡X线鉴别诊断良性溃疡恶性溃疡龛影形状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整齐不规则、扁平,有多个尖角。龛影位置

29、突出于胃轮廓外位于胃轮廓内龛影口部和周围黏膜水肿的表现如黏膜线、项圈征、狭颈征等。黏膜皱襞向龛影集中直达龛口。有不规则环堤、可见指压痕、裂隙征,黏膜皱襞中断、破化附近胃壁柔软,有蠕动波僵硬、峭直、蠕动消失17、 肝脓肿特征性表现“环中环”征、脓肿内的小气泡。【选择】18、 肝海绵状血管瘤X线:肝动脉造影表现为:供血动脉增粗,巨大肿瘤压迫周围血管呈弧形移位,出现“爆球征”;动脉早期,肿瘤边缘出现斑点、棉花团状显影,为“树上挂果征”;静脉期肿瘤显影呈渐渐向中央扩散,表现为密度均匀,轮廓清楚的肿瘤染色;肿瘤染色持续到肝实质后期不退,呈现“早出晚归”征象。:平扫呈类圆形低密度灶,境界清楚,密度均匀;动

30、脉期,边缘结节状强化,与肝内血管密度相近;造影剂向中心扩展,密度渐渐减低,最后与正常肝密度相同;对比剂“早出晚归征”。:1WI上均匀性稍低信号,T2上随回波时间延长,血管瘤信号强度递增,直至达到或超过胆囊信号,在重T2WI上其信号强度更高,称之为“灯泡征”。19、 肝细胞癌。肝血管造影 供血动脉增粗;出现病理血管;肿瘤染色,勾画出肿瘤大小;肝血管受压拉直移位,或被肿瘤包绕;动静脉瘘;肿瘤湖征。平扫为边缘不规则低密度灶,单或多发;周围低密度透亮带为肿瘤假包膜。对比增强后,动脉期病灶明显、呈斑块状、结节状不均匀强化,门静脉期迅速下降。平衡期又表现为低密度。呈“快进快出”特点。伴发血管侵犯或癌栓形成

31、时,可见相应血管扩张,增强可见充盈缺损;侵犯胆系,可见胆道扩张,淋巴结转移时,可见肝门或腹主动脉旁、腔静脉旁淋巴结增大。20、 肝转移瘤有“牛眼征”21、 急性胰腺炎CT检查胰腺局部或弥散性肿大,密度减低,周围炎性渗出,邻近肾前筋膜增厚。坏死低密度,出血高密度。炎性渗液可扩散到小网膜、脾周围、胃周围、肾旁前间隙、升降结肠周围间隙、肠系膜、盆腔。囊状低密度区提示胰腺假性囊肿,出现气体是脓肿的特征。22、 胰腺癌X线 低张十二指肠造影可见,十二指肠曲扩大,其内缘出现压迹、双边征或反“3”字征,胃窦大弯受压呈“垫压”征。十二指肠内壁黏膜皱襞平坦、消失、肠壁僵硬,甚至破坏。可显示胰管狭窄和阻塞。胰腺局

32、部增大,肿块隆起或分叶状,肿瘤密度与胰腺密度相等或略低,其中心因坏死、液化成低密度区;增强时肿瘤增强不明显,呈相对低密度,与胰实质增强明显形成差别。胰管、胆管扩张可形成“双管征”,为胰头癌的常见征象。第六章 泌尿与生殖系统1、 输尿管三个生理性狭窄为与肾盂相连处、通过骨盆缘处和进入膀胱处。2、 阳性结石:尿路结石与胆系结石不同,以上的结石含钙,密度较高,可在线上显影,称为阳性结石【名解】其余少数结石如尿酸盐结石难在平片上发现,称为阴性结石。【名解】3、 肾细胞癌 CT表现 肾实质内肿块,可突向肾外。密度可均匀,可不均。增强扫描早期,肿块明显不均一强化,后与肾实质相比呈相对低密度。肿瘤向肾外侵犯

33、,致肾周脂肪密度增高、消失和肾筋膜增厚。肾静脉和下腔静脉发生瘤栓时,管径增粗,增强检察其内有低密度充盈缺损。淋巴结转移为肾血管和/或腹主动脉周围单个或多个类圆形软组织密度结节。4、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表现肾实质内边界清楚的混杂密度肿块,内有脂肪性密度灶(为瘤内脂肪成分)和软组织密度区(病变内血管和平滑肌组织)。增强检查,肿块的脂肪性低密度区无强化,而血管性结构发生较明显变化。第七章 中枢神经系统1、 脑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但面临着和日益严峻的挑战。2、 出血急性血肿:T1和T2WI呈等或稍低信号;亚急性血肿:T1和T2WI血肿周围信号增高并向中心部位推进;慢性血肿:T1和T2WI均呈高信

34、号,周围可出现含铁血黄素沉积形成的低信号环;囊变期:T1呈低信号,T2WI成高信号,周围低信号环更明显。3、 脑肿瘤分级 级分化良好,呈良性;级是一种良恶交界性肿瘤;级分化不良,呈恶性。病变多位于白质。级肿块占位效应和瘤周水肿明显,多呈不规则环形伴壁结节强化,有的呈不均匀强化.4、 脑膜瘤好发部位为矢状窦旁、大脑凸面、大脑镰或小脑幕。增强扫描呈均匀性显著增强。在上显示邻近脑膜增厚并强化,出现“脑膜尾征”。5、 直径小于的垂体瘤为微腺瘤,大于者为大腺瘤。6、 听神经瘤系成人常见颅后窝肿瘤,听神经瘤多起源于听神经鞘膜。7、 脑外伤脑挫裂伤脑挫伤的病理为脑内散在出血灶,静脉淤血、脑肿胀;伴有脑膜、脑

35、或血管撕裂为脑裂伤。二者合并存在则称为脑挫裂伤。 脑挫裂伤CT表现低密度水肿区,散在高密度出血灶,伴有占位效应。有的表现为广泛的脑水肿或脑内血肿。MRI:脑水肿T1WI呈等低信号,T2WI高信号;脑血肿信号变化与血肿期龄有关脑内血肿 CT呈边界清楚的类圆形高密度灶。硬脑膜外血肿 多由脑膜血管损伤所致,脑膜中动脉常见;血肿较局限呈梭形。检查颅板下梭形或半圆形高密度灶;边缘锐利;多位于骨折附近;不跨越颅缝。硬脑膜下血肿多由桥静脉或静脉窦损伤出血所致;血液聚集于硬脑膜下腔。CT检查 急性期颅板下新月状或半月形高密度影,常伴有脑挫裂伤或脑内血肿,脑水肿和占位效应明显;亚急性或慢性期为较高、低密度或等或

36、混杂密度影。蛛网膜下腔出血 出血多位于大脑纵裂和脑池底。检查脑沟、脑池内密度增高影形成铸形。蛛网膜下腔出血一般7天左右吸收,此时CT检查阴性,MRI仍可发现高信号出血灶痕迹8、 脑出血急性期血肿呈边界清楚高密度影像,密度一般较均匀,也可不均匀,形状可规则或不规则,肾形、类圆形。灶周脑水肿,宽窄不一,在出血后第24天呈高峰期。吸收期始于第天,血肿周围模糊,水肿带增宽,血肿缩小密度减低。囊变期始于2月后,较大血肿吸收后遗留大小不等囊腔,伴不同程度脑萎缩。9、 脑梗死缺血性梗死检查低密度灶;部位和范围与闭塞血管供血一致,皮髓质同时受累;多呈扇形,基底贴近硬膜;可有占位效应;增强扫描可见脑回状强化;周

37、时出现“模糊效应”,病灶变为等密度而不可见;月后形成低密度囊腔出血性脑梗死检查低密度脑梗死灶内,出现不规则斑点、片状高密度出血灶;占位效应较明显。腔隙性梗死检查脑深部的片状低密度区;无占位效应10、 动脉瘤分为三型 型无血栓动脉瘤。平扫呈圆形高密度区,均匀性强化。型部分血栓动脉瘤,平扫中心或偏心性高密度区,中心和瘤壁强化,血栓无强化,呈靶征。型完全血栓动脉瘤,平扫呈等密度灶,可有弧形或斑点钙化,瘤壁环形强化。11、 椎管内肿瘤髓内肿瘤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常见髓外硬膜内肿瘤神经源性肿瘤和脊膜瘤常见硬膜外肿瘤转移瘤12、 脊髓空洞征: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可为先天性,或者继发于外伤、感染和肿瘤。好发于25岁40岁男性。脊髓空洞症唯一最佳检查方法是MRI。27、良恶性肿瘤的鉴别 【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