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的护理 (5).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35820370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5.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吸衰竭的护理 (5).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呼吸衰竭的护理 (5).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呼吸衰竭的护理 (5).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吸衰竭的护理 (5).ppt(3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呼吸衰竭的护理 (5)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37页概念概念呼吸衰竭呼吸衰竭:各种原因引起肺通气和(或:各种原因引起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不)换气功能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症症。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37页诊断常以诊断常以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气分析为根据,若在海平为根据,若在海平面安静状态下呼吸空气时,动脉血氧分压(面安静状态下呼吸空气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60m

2、mHg,伴或不伴二氧化碳分压伴或不伴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mmHg,并排除心内解剖分,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的心排血量降低等因素所引起的低流和原发的心排血量降低等因素所引起的低氧,即可诊断为呼吸衰竭。氧,即可诊断为呼吸衰竭。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37页呼吸衰竭的病因呼吸衰竭的病因参与肺通气和肺换气的任何一个环节的严重病变,都也导致呼吸衰竭,包括:气道阻塞性疾病变如慢阻肺、严重哮喘等肺组织病变如肺结核、肺水肿等肺血管疾病如肺栓塞胸廓与胸膜病变如胸廓畸形、广泛胸膜增厚、连枷胸、气胸等神经肌肉病变如脊髓颈段或高位胸段损伤、脑血管病变、重症肌无力等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37页呼吸衰竭的发病机

3、制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1.1.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发生机制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发生机制 上述各种原因导致上述各种原因导致肺通气或(和)肺换气功能受损时,即可导致低氧血症和高肺通气或(和)肺换气功能受损时,即可导致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碳酸血症。 a a肺通气不足肺通气不足b b弥散障碍弥散障碍c c通气通气/ /血流比例失调血流比例失调 部分肺泡通气不足部分肺泡血流部分肺泡通气不足部分肺泡血流不足不足d d肺内动肺内动- -静脉解剖分流增加静脉解剖分流增加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37页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2.2.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对机体的影响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对机体的影响(

4、1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2 2)对循环系统的影响)对循环系统的影响(3 3)对呼吸的影响)对呼吸的影响(4 4)对消化系统和肾功能的影响)对消化系统和肾功能的影响(5 5)对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的影响)对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的影响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37页分类分类主要按动脉血气分析:主要按动脉血气分析:型呼衰型呼衰:仅有缺氧,无二氧化碳潴留:仅有缺氧,无二氧化碳潴留 PaO260mmHg,PaCO2降低或正常降低或正常 见于换气功能障碍见于换气功能障碍型呼衰型呼衰:既有缺氧,又有:既有缺氧,又有CO2潴留潴留 PaO260mmHg, PaCO250mmHg 系肺泡通气不足

5、所致系肺泡通气不足所致按发病急缓分类:按发病急缓分类:急性呼衰急性呼衰ARDS、慢性呼衰、慢性呼衰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37页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呼吸衰竭1.1.定义定义急性呼衰是因严重肺疾患、创伤、休克、急性气道阻急性呼衰是因严重肺疾患、创伤、休克、急性气道阻塞等突发的致病因素,引起肺通气或换气功能迅速出塞等突发的致病因素,引起肺通气或换气功能迅速出现严重障碍,在现严重障碍,在短时间内短时间内导致的呼吸衰竭。导致的呼吸衰竭。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37页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呼吸衰竭2.2.病因病因(1 1)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2 2)呼吸中枢受抑制)呼吸中枢受抑制(

6、3 3)神经肌肉传导系统受损)神经肌肉传导系统受损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37页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呼吸衰竭3.3.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主要是低氧血症所致的呼吸困难和多主要是低氧血症所致的呼吸困难和多器官功能障碍。器官功能障碍。(1 1)呼吸困难)呼吸困难(2 2)发绀)发绀(3 3)精神神经症状)精神神经症状(4 4)循环系统症状)循环系统症状(5 5)消化和泌尿系统症状)消化和泌尿系统症状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37页(一)呼吸困难(一)呼吸困难 最早、最突出的症状,最早、最突出的症状, 呼吸频率、节律和幅度的均可发呼吸频率、节律和幅度的均可发生变化。最初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快,病情加重时呼吸困难明生

7、变化。最初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快,病情加重时呼吸困难明显,辅助呼吸肌收缩增强,上呼吸道梗阻呈吸气性呼吸困难显,辅助呼吸肌收缩增强,上呼吸道梗阻呈吸气性呼吸困难,伴三凹征。呼吸中枢受抑制所致的呼吸衰竭,表现为呼吸,伴三凹征。呼吸中枢受抑制所致的呼吸衰竭,表现为呼吸节律改变,如潮式呼吸、叹息样呼吸等。节律改变,如潮式呼吸、叹息样呼吸等。 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37页(二)紫绀(二)紫绀 是缺是缺O2O2的典型症状。的典型症状。当动脉血氧饱和度低于当动脉血氧饱和度低于9090或氧分压或氧分压60mmHg60mmHg时,可在血流量较时,可在血流量较大的口唇、指甲、舌等出现紫绀;严重休大的口唇、指甲、舌等

8、出现紫绀;严重休克末梢循环差的患者,即使动脉血氧分压克末梢循环差的患者,即使动脉血氧分压尚正常,也可出现紫绀,称为外周发绀,尚正常,也可出现紫绀,称为外周发绀,而由于而由于SaO2SaO2降低引起的发绀,称为中央性降低引起的发绀,称为中央性发绀。发绀。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37页(三)精神、神经症状(三)精神、神经症状 急性呼衰可出现精神错乱、狂躁、抽搐、急性呼衰可出现精神错乱、狂躁、抽搐、昏迷等症状。昏迷等症状。 CO2 CO2潴留出现中枢抑制之前的兴潴留出现中枢抑制之前的兴奋症状,如失眠、烦躁、躁动,但此时切忌用镇奋症状,如失眠、烦躁、躁动,但此时切忌用镇静或安眠药,以免加重静或安眠药,

9、以免加重CO2CO2潴留,发生肺性脑病潴留,发生肺性脑病,表现为神志淡漠、肌肉震颤、间歇抽搐、昏,表现为神志淡漠、肌肉震颤、间歇抽搐、昏睡、甚至昏迷等。睡、甚至昏迷等。 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37页(四)心血管系统症状(四)心血管系统症状 早期血压升高,心动过速,长期缺氧导致肺动早期血压升高,心动过速,长期缺氧导致肺动脉高压。严重缺氧,酸中毒时,可出现心力衰脉高压。严重缺氧,酸中毒时,可出现心力衰竭竭 ,血压下降及心律失常、甚至心脏停搏。,血压下降及心律失常、甚至心脏停搏。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37页(五)消化和泌尿系统症状(五)消化和泌尿系统症状 严重呼衰对肝、肾功能都有影响,尿中出严重

10、呼衰对肝、肾功能都有影响,尿中出现红细胞、白细胞、蛋白和管型。常因胃现红细胞、白细胞、蛋白和管型。常因胃肠道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渗血,或应激性肠道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渗血,或应激性溃疡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溃疡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37页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呼吸衰竭辅助检查辅助检查 1 1、动脉血气分析:最重要的指标。、动脉血气分析:最重要的指标。静息状态吸空气时静息状态吸空气时PaO2PaO260mmHg60mmHg、PaCO2PaCO250mmHg50mmHg为为型呼衰,单纯动脉血氧分压型呼衰,单纯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则为型呼衰。降低则为型呼衰。 2 2、肺功能检查:可判断原发疾病的种

11、类和严重程度。、肺功能检查:可判断原发疾病的种类和严重程度。 3 3、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对引起呼吸衰竭的病因的判断、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对引起呼吸衰竭的病因的判断。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37页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呼吸衰竭治疗要点治疗要点 1 1、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呼吸道通畅: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异物缓解支气管痉挛建立人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异物缓解支气管痉挛建立人工气道气道 2 2、氧疗、氧疗: 3 3、增加通气量,减少二氧化碳潴留:、增加通气量,减少二氧化碳潴留: 呼吸兴奋剂机械通气呼吸兴奋剂机械通气 4 4、病因治疗:治疗疾病的根本所在、病因治疗:治疗疾病的根本所在 5 5、对症支持治疗对症

12、支持治疗:处理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肺性脑病等并发症,处理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肺性脑病等并发症,尤其注意防治尤其注意防治MODSMODS。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37页慢性呼吸衰竭慢性呼吸衰竭1.1.定义定义 是指原有慢性疾病,包括呼吸和神经是指原有慢性疾病,包括呼吸和神经肌肉系统疾病等,导致呼吸功能损害逐肌肉系统疾病等,导致呼吸功能损害逐渐加重,经过较长时间才发展为呼衰渐加重,经过较长时间才发展为呼衰。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37页慢性呼吸衰竭慢性呼吸衰竭2.2.病因病因 引起慢性呼衰的病因较多,但以支气引起慢性呼衰的病因较多,但以支气管管- -肺疾病最常见,如肺疾病最常见,如COPDCOPD

13、、严重肺结核、严重肺结核、尘肺等,其中以、尘肺等,其中以COPDCOPD最常见最常见。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37页慢性呼吸衰竭慢性呼吸衰竭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慢性呼衰与急性呼衰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但以下几个方面有慢性呼衰与急性呼衰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但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不同。所不同。 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最早出现的症状,发绀是严重的缺氧表现。:最早出现的症状,发绀是严重的缺氧表现。 神经精神症状神经精神症状:慢性缺氧多表现为智力和定向障碍。有二氧化碳:慢性缺氧多表现为智力和定向障碍。有二氧化碳潴留可表现为先兴奋后抑制现象。随二氧化碳潴留的加重引起呼吸抑制,潴留可表现为先兴奋后抑制现象。随二氧化碳潴

14、留的加重引起呼吸抑制,发生肺性脑病。发生肺性脑病。 循环系统症状循环系统症状:二氧化碳潴留使体表静脉充盈、皮肤潮红、温暖:二氧化碳潴留使体表静脉充盈、皮肤潮红、温暖多汗、血压升高。因脑血管扩张产生搏动性头痛。慢性缺氧和二氧化碳潴多汗、血压升高。因脑血管扩张产生搏动性头痛。慢性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引起肺动脉高压,可发生右心衰竭,出现体循环淤血体征。留引起肺动脉高压,可发生右心衰竭,出现体循环淤血体征。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37页慢性呼吸衰竭慢性呼吸衰竭辅助检查辅助检查 动脉血气分析是诊断呼衰的主要指标,动脉血气分析是诊断呼衰的主要指标,PaO2PaO260mmHg60mmHg,伴或不伴,伴或不伴

15、PaCO2PaCO250mmHg50mmHg。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37页慢性呼吸衰竭慢性呼吸衰竭治疗要点治疗要点 治疗原发病、保持气道通畅治疗原发病、保持气道通畅、恰当的氧疗等,与急性呼衰基、恰当的氧疗等,与急性呼衰基本一致。本一致。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37页护理评估护理评估辅助检查辅助检查 动脉血气分析作为呼吸衰竭诊断标准。动脉血气分析作为呼吸衰竭诊断标准。健康史健康史 应了解患者有无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哮喘应了解患者有无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哮喘等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病史;发病病因,有无上呼吸道感染诱等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病史;发病病因,有无上呼吸道感染诱因存在。因存在。

16、心理状况心理状况 焦虑和抑郁是呼吸衰竭常见的心理反应。由于肺功能焦虑和抑郁是呼吸衰竭常见的心理反应。由于肺功能下降,呼吸困难诱发的窒息和面对死亡的恐惧,患者精神高度紧下降,呼吸困难诱发的窒息和面对死亡的恐惧,患者精神高度紧张有频死感,语言交流障碍,患者出现情绪低落。张有频死感,语言交流障碍,患者出现情绪低落。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37页呼衰主要护理诊断呼衰主要护理诊断(1 1)气体交换受损:与通气功能障碍有关。)气体交换受损:与通气功能障碍有关。(2 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道感染、分泌物过多或黏稠、咳嗽无力等有)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道感染、分泌物过多或黏稠、咳嗽无力等有关。关。(3 3

17、)语言沟通障碍:与呼吸困难、人工气道建立有关。)语言沟通障碍:与呼吸困难、人工气道建立有关。(4 4)液体不足:与大量痰液排出、出汗增加、摄入减少有关。)液体不足:与大量痰液排出、出汗增加、摄入减少有关。(5 5)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与食欲下降、进食减少、消耗增)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与食欲下降、进食减少、消耗增加有关。加有关。(6 6)潜在并发症:消化道出血、心力衰竭、休克等。)潜在并发症:消化道出血、心力衰竭、休克等。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37页护理目标护理目标(1 1)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滞留症状得到改善。)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滞留症状得到改善。(2 2)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呼吸形态得

18、到纠正。)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呼吸形态得到纠正。(3 3)患者的情感得到交流,焦虑情绪减轻。)患者的情感得到交流,焦虑情绪减轻。(4 4)患者将能保证摄入足够的液体和电解质。)患者将能保证摄入足够的液体和电解质。(5 5)患者能认识增加营养物质摄入的重要性。)患者能认识增加营养物质摄入的重要性。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37页护理措施护理措施呼吸衰竭病情变化迅速,若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处理原则处理原则是在保持通畅的条件下,改善纠正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及代谢功能紊乱,从而为基础病变及诱发因素的治疗争取时间和创造条件。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37页护理措施护理措施休息与活动休息与活动绝对卧床休息,病

19、室需要安静,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根绝对卧床休息,病室需要安静,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根据病情,选择不同体位,半卧位或坐位,昏迷患者要侧卧据病情,选择不同体位,半卧位或坐位,昏迷患者要侧卧,头转向一侧,以免咽喉分泌物堵塞气管,气管插管切开,头转向一侧,以免咽喉分泌物堵塞气管,气管插管切开患者应取仰卧位。保证充分休息,采取防止压疮及跌倒的患者应取仰卧位。保证充分休息,采取防止压疮及跌倒的措施。措施。 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37页护理措施护理措施2 2、饮食:、饮食:呼吸衰竭患者体力消耗大,鼓励清醒患者进食,增加营养,给高蛋白、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适量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病情危重者

20、给予鼻饲,每日饮水量1500ml以上。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37页护理措施护理措施3.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有效排痰,必要时机械吸引。协助有效排痰,必要时机械吸引。危重患者每危重患者每2 23h3h翻身拍背一次,帮助排痰,如建立翻身拍背一次,帮助排痰,如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应加强湿化吸入人工气道患者,应加强湿化吸入 严重呼衰意识不清的病人,可经鼻或经口给予机械吸严重呼衰意识不清的病人,可经鼻或经口给予机械吸引,吸痰时应注意无菌操作。引,吸痰时应注意无菌操作。神志清醒者可每日神志清醒者可每日2 23 3次超声雾化吸入,每次次超声雾化吸入,每次1020min1020min。现在学习的

21、是第29页,共37页护理措施护理措施4.4.合理氧疗:合理氧疗:型呼衰和型呼衰和ARDSARDS病人需要吸入较高浓度的氧,使病人需要吸入较高浓度的氧,使PaCO2PaCO2迅速提到迅速提到6080mmHg6080mmHg,或,或SaO2SaO290%90%。型呼衰的病人一般在型呼衰的病人一般在PaO2PaO260mmHg60mmHg时才开始氧疗,时才开始氧疗,应予低浓度(应予低浓度(35%35%)持续给养,使)持续给养,使PaO2PaO2控制在控制在60mmHg60mmHg,以防因缺氧完全纠正,使外周化学感受器失,以防因缺氧完全纠正,使外周化学感受器失去低氧血症的刺激而导致呼吸抑制,反而会导致

22、呼吸去低氧血症的刺激而导致呼吸抑制,反而会导致呼吸频率和幅度降低,加重缺氧和频率和幅度降低,加重缺氧和CO2CO2潴留。潴留。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37页护理措施护理措施5.5.病情观察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警惕休克、心衰、肺性脑病及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警惕休克、心衰、肺性脑病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准确记录出入量,必要时监测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准确记录出入量,必要时监测每小时尿量。每小时尿量。 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37页护理措施护理措施6.用药护理用药护理 注意观察药物副作用。注意观察药物副作用。 使用呼吸兴奋剂时要保持呼吸使用呼吸兴奋剂时要保持呼吸道通畅、滴速不宜过快,用药后注意道

23、通畅、滴速不宜过快,用药后注意 患者神志及呼吸患者神志及呼吸的变化,如出现头痛、恶心、上腹部不适等不良反应时的变化,如出现头痛、恶心、上腹部不适等不良反应时要减慢输液速度并报告医生。对烦躁不安、失眠者,慎要减慢输液速度并报告医生。对烦躁不安、失眠者,慎用镇静剂,以防呼吸抑制。用镇静剂,以防呼吸抑制。 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37页护理措施护理措施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护士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倾听患者对疾病的感受,理解患者的情感与观点,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肺心病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有计划安排各项治疗和护理操作时间,尽量保证病人充足休息和睡眠,尽量减少病人的

24、说话次数。保持病室安静,减少环境中嘈杂声音的干扰。提供连续性护理,减少无效交流次数。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37页护理措施护理措施气管插管的护理:气管插管的护理:1 1、固定导管,检查其深度距离口腔固定导管,检查其深度距离口腔242426cm26cm,保持气管插管下端在气,保持气管插管下端在气管分叉上管分叉上1-2cm1-2cm,插入过深,导致一侧肺不张,过浅易使导管拖出,选,插入过深,导致一侧肺不张,过浅易使导管拖出,选择合适的牙垫,以利于固定择合适的牙垫,以利于固定 和吸痰。和吸痰。2 2、保持人工气道通畅、湿化保持人工气道通畅、湿化, ,定时给予气道内滴注湿化液、加强气道定时给予气道内滴

25、注湿化液、加强气道冲洗、雾化吸入及吸痰。冲洗、雾化吸入及吸痰。3 3、吸痰时注意痰的颜色、量、性质及气味吸痰时注意痰的颜色、量、性质及气味, ,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并并给予相应处理。给予相应处理。 现在学习的是第34页,共37页护理措施护理措施气管插管的护理:气管插管的护理:4 4、吸痰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使用一次性吸痰管使用一次性吸痰管, ,吸痰顺序为气管吸痰顺序为气管内口腔鼻腔内口腔鼻腔, ,不能用一根吸痰管吸引气管、口鼻腔不能用一根吸痰管吸引气管、口鼻腔. .每次吸痰每次吸痰时间不能超过时间不能超过1515秒。秒。5 5、监测气囊压力监

26、测气囊压力, ,放气囊前先吸引口腔及咽部的分泌物放气囊前先吸引口腔及咽部的分泌物, ,每隔每隔4 4至至6 6小时将气囊放气小时将气囊放气5 5分钟。分钟。6 6、做好预防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的护理。做好预防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的护理。7 7、气管插管后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及血气指标。气管插管后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及血气指标。 现在学习的是第35页,共37页健康教育健康教育 1.呼吸训练指导呼吸训练指导:为预防呼吸困难,患者必须学会调整自己的为预防呼吸困难,患者必须学会调整自己的活动量,学会放松技巧,避免呼吸困难的诱发因素,学会缩唇活动量,学会放松技巧,避免呼吸困难的诱发因素,学会

27、缩唇和腹式呼吸,每天和腹式呼吸,每天2 2次,每次次,每次10101515分钟,呼吸频率每分钟分钟,呼吸频率每分钟8 81212次。次。2.2.预防和治疗感染:预防和治疗感染:注意防寒保暖,戒烟,尽量少去公共场所,积极注意防寒保暖,戒烟,尽量少去公共场所,积极预防和治疗呼吸道感染。预防和治疗呼吸道感染。3.3.休息与活动:休息与活动:根据病情适当活动的同时要保证充分休息。根据病情适当活动的同时要保证充分休息。4.4.家庭心理支持:家庭心理支持:鼓励家属多给予关心和照顾。鼓励家属多给予关心和照顾。5.5.病情变化及时就医:病情变化及时就医:若出现气急、发绀加重等呼吸衰竭征象,应及若出现气急、发绀加重等呼吸衰竭征象,应及时就医。时就医。现在学习的是第36页,共37页感谢大家观看现在学习的是第37页,共3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资格考试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