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专业知识竞赛题库 .pdf

上传人:C****o 文档编号:35809922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20.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专业知识竞赛题库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年专业知识竞赛题库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专业知识竞赛题库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专业知识竞赛题库 .pdf(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1. 陶器用粘土成型,瓷器用瓷土成型, 陶器吸水率较高,瓷器不吸水或吸水率极低。2. 高岭土是因为发现于景德镇的高岭村而得名,俗称瓷土。3. 在不够白的瓷胎上所施的一层白色瓷土浆水,称化妆土,俗称“胎衣” 。4. 每个窑有一两个甚至多个中心窑场,且都是具体的生产单位。 每个窑口最典型的风格只有一两种,否则就不称之为典型类型了。5. 由于抛光砖是没有釉层保护的,固其防污能力较仿古砖稍差。6. 氧化钙在釉料中是助熔剂, 可以降低釉的熔融温度, 使之在较低温度下玻化。7. 从正德开始,直到晚明,盘、碗等器物的口沿多有剥釉现象,行话叫做: “虫吃釉”8. “开光”在景德镇的老艺人中

2、又称“开堂子”,这是陶瓷美术常用的装饰方法之一。具有突出主体对比强烈,以静衬动等特点。为了使器物上的装饰变化多样, 或突出某一形象, 往往在器物的某一部位留出某一形状(如扇形、蕉叶形、菱形、心形、桃形、方形、圆形等)的空间,然后在该空间里饰以花纹,称为开光。9. 豇豆红太白尊的釉是靠吹釉又称喷油。10. 中国的瓷器,大概可分为青瓷系和白瓷系,其中青瓷的发现时间最早11. 景德镇是“瓷器之国”的代表和象征。12. 陶瓷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总称。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3、- - - - - 第 1 页,共 9 页 - - - - - - - -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13. 宋代,刻花装饰最为典型、最具代表性的瓷窑是“耀州窑”14. 历史上,景德镇瓷是以素瓷著称的,特色是“白里泛青”。15. 高岭土是粘土中的一种, 它在瓷坯中所占的分量最大, 约为 45% 60% 。高岭土,有时称为“瓷土”,它主要是由一种名为“高岭石”的矿物组成的。16.所谓瓷砖,是以耐火的金属氧化物及半金属氧化物,经由研磨、混合、压制、施釉、烧结之过程,而形成一种耐酸碱的瓷质或石质等建筑或装饰材料,总称为瓷砖。17.陶器和瓷器,陶器出现的较早。18.根据中国陶瓷史记载,瓷器出现于东汉时期

4、,距今1800余年的历史。19. 景德镇之前叫做昌南镇。目前挖掘出的最早的可以确定的青花瓷器为元代青花瓷。20. 古陶瓷的收藏是所有文物收藏中时间最长,数量、品种最多的一项。21. 英语中的“ CHINA ”最初的意思是瓷器。22. 从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陶片来看,在中国陶器的产生距今已有1170023. 我国在东汉晚期烧制成真正的瓷器。瓷器的出现,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24. 斗彩既是釉下彩,也是釉上彩25. 三彩、五彩、珐郎彩、粉彩属于釉上彩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

5、料 -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9 页 - - - - - - - -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26. 浅绛彩已经失传的釉上彩品种27. 青花釉里红是高温釉下彩瓷28. 根据中国陶瓷史图四十五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瓷窑遗址分布图统计:当时,全国有二十六个地方发现了瓷窑遗址,其中四川地区占了 18个29. 到了唐代,全国瓷窑林立,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特色。北方以邢窑为代表,烧制白瓷;南方以越窑为代表,烧制青瓷。30. 从隋代开始,四川的邛窑先后创造发明了釉下点彩、斑彩和黑、褐、绿三色、高温彩绘瓷。正如陈丽琼先生所说:“这是一个飞跃的进步,划时代的

6、创造。我国陶瓷装饰艺术,由单色的釉下彩向五彩缤纷的彩瓷世界发展而发端于此。 ”31. 我国白瓷的起源可以上溯至北朝的北齐时期末期。32. 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成都草堂寓居期间,曾“乞”得精美瓷器,并吟诗大加赞扬。杜甫赞扬的精美瓷器是指大邑烧瓷33. 宋代五大名窑是指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34. 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窑址的古代名窑有哥窑、柴窑、大邑白瓷窑35. 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是宋代36. 我国最早的青花瓷器出现于唐代37. 青花和高温颜色釉瓷的烧制成熟,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明代瓷都景德镇的形成奠定了基础。38. 永乐的“甜白”和“翠青”釉、永宣的“宝石绿” 、弘治的

7、“娇黄”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9 页 - - - - - - - -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釉、正德的“孔雀绿”等, 都是明代单色釉瓷器中的佼佼者。39. 明代,永宣的青花和铜铜红釉、成化的斗彩、万历五彩等都是稀世珍宝。40. 我国历史上瓷器在清代康雍乾时期发展臻于鼎盛,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40. 民国时期,可与纸画、绢画比肩的新粉彩瓷画成为景德镇瓷器彩绘的主流。41. 民国时期,以景德镇珠山八友为代表的彩绘名家将粉彩绘

8、瓷推向了高朝。42. 王步青花成为横跨两个时代绝唱43. 光绪末,清政府官员创办湖南瓷业公司,在景德镇瓷匠和日本艺人的帮助下,烧成釉下五彩,是釉彩工艺的重要突破。44. 民国时期,全国各地新办瓷业公司(工场)达三十多个,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两个,湖南瓷业公司和江西瓷业公司。45. 黑釉是伴随着青釉的出现而产生的。“火石红”是指古代瓷器特别是元明清景德镇窑和龙泉窑及其它窑口瓷器露胎处和釉薄之处所显现的橘红色或橙黄色的现象,是许多古瓷器都具有的重要特征。应该成为鉴定古代瓷器的主要标准之一。46. “蛤蜊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因为釉上彩里的彩料中含有 “砷” ,经过近百年的时光,砷被氧化而产生出“蛤蜊

9、光。47. 高古陶瓷器物表面的“银釉”其主要成分是铅元素48. 考古资料表明,早在三国时期制瓷工艺中就已使用了化妆土,但不够普遍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4 页,共 9 页 - - - - - - - -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49. 到了宋代,全国瓷窑形成七大体系定窑系、钧窑系、耀州窑系、磁州窑系、黑釉系、龙泉青瓷系和景德镇瓷系。50. 陶瓷鉴定的基本方法是分类法、比较法、甄别法。51. 鉴定陶瓷应着重注意的几个方面看造型、看胎釉、看工艺、

10、看纹饰、看彩料、看款识。52. 粘土是陶瓷生产的基础原料,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蕴藏量大,种类繁多,是一种宝贵的天然资源。53. 南宋龙泉窑瓷器大量采用石灰碱釉,使釉色呈现出如青玉般的质感,如粉青、梅子青。54. 我国南宋以前,瓷器的釉药大多使用石灰釉。55. “轮制法”的出现可以说是制陶业的革命性进步。56. 在中国古陶瓷施釉的七种方法中,最基本的施釉方法之一是:荡釉即“荡内釉”57. 明清以前施釉方法多采用蘸釉58. 化妆土是制瓷工艺的一项重要成就。这种工艺最早出现于西晋时期浙江婺州窑,东晋时期浙江德清窑等处也开始采用,南北朝起,湖南、江西、四川、河北等地的窑口相继使用。59. 彩绘,即用毛

11、笔蘸各种颜料,在陶瓷器上绘制纹饰。彩绘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在明、清时期最为盛行。60.陶雅一书上说:“世界之瓷,以吾华为最,吾华之瓷以康雍为最” 。61. 据清代档案记载,咸丰制瓷数量极其有限。物以稀为贵,在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5 页,共 9 页 - - - - - - - -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值得注意收藏的。62. 光绪时期,仿康熙青花水平十分高,呈色逼真,惟釉较白且有飘浮感,体较轻,为此期时代特征。63. 出现于光绪末期并延续到

12、民国的洋兰是一种化学钴料,其呈色单调飘浮、晕暗发兰。64. 中国陶瓷史关于唐代邛崃窑的记载全文不过八百字,但对省油灯的描述却有一百多个字。65. 青花大罐是云南青花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种,其造型、纹饰和景德镇窑元青花相似。66. 刻花的方法分为单入侧刀法和双入正刀法。67. 宋代,刻花装饰最为典型、最具代表性的瓷窑是耀州窑。68. 贴花又称“模印贴花”、 “塑贴花”。69. 印花在宋代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以定窑白釉印花盘、碗、枕等最为典型。70. 镂空也叫“镂雕”、 “透雕” 。71. 用点彩组成图案和实笔绘画是唐青花纹饰方面两个最主要的特点,纹饰在化妆土上绘出。72. 江思清在景德镇陶瓷史中谈到宋

13、代生产“釉里青”,这是最早提出宋青花的记载。73. 景德镇元代青花瓷器大体可分为延祐型和至正型两种类型。74. 康熙时期,碗的式样较多,特别是斗笠碗,最为典型,特征是胎体较薄。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6 页,共 9 页 - - - - - - - -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75. 雍正时期虽然很短,但瓷器工艺水平极高,为历代之首。76. 民国初期,凡是有“江西瓷业公司”等公司款的都属于精品。77. 中国陶瓷史发展的历史顺序:新石器时代、夏、

14、商、 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 、明、清78. 元代青花的成熟期是指元代后期。79. 到了明代真正代表时代特征的中国瓷器是景德镇瓷器。(对)80. 具有本朝帝王年号款的瓷器不一定是官窑瓷器。81. 用花枝或松枝组成“福”、 “寿” 、 “ ”字和在花枝空白处写字是嘉靖、隆庆民窑青花瓷器的一大特点。82. 从正德开始,直到晚明,盘、碗等器物的口沿多有剥釉现象,行话叫做: “虫吃釉” 。83. 根据地下发掘出土的实物证明,远在东汉时期四川就能烧制出相当成熟的青瓷。84. 陶瓷原料包括高岭土、粘土、瓷石、瓷土、着色剂、青花料、石灰釉、石灰碱釉等。49. 中国古

15、代陶瓷烧成工艺的主要程序:采集瓷石瓷土;粉碎磨细瓷石瓷土;淘洗沉淀瓷粉; 制作瓷坯;装饰绘画;均匀上釉;入窑烧成。86. 中国古代陶瓷施釉的主要方法有七种:蘸釉、荡釉、浇釉、刷釉、吹釉、洒釉、轮釉87. 中国古代陶瓷装饰的技法有化妆土、划花、刻花、贴花、印花、剔花、镂花、彩绘、雕塑等88. 胎的种类有缸胎、铁胎、砂胎、浆胎、瓦胎、脱胎89. 陶衣(化妆土)俗称护胎釉。一般胎土质量不够精细的瓷器,胎釉之间都涂一层陶衣。陶衣有三种作用,一种是坯旋成后,在施釉前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16、 - - - - - - - - 第 7 页,共 9 页 - - - - - - - -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避免大量吸收釉水以至烧裂而涂,景德镇的工人称之为补水; 中国一种是用来填补气坯子上的气孔;第三种是为了美化瓷面。 北方有很多瓷窑,它们的瓷土多为深灰色和灰褐色,加上一层陶衣就会增加了釉的白度90. 古代的开片釉有北宋官窑、汝窑、修内司官窑、郊坛下官窑、传世哥窑、龙泉仿官、碎器窑以及景德镇仿官、仿哥、郎窑红等,都是高温釉,在化学组成上属于石灰釉或石灰碱釉系统。91. 高古陶瓷是一个与明清瓷器相对的概念,通常指的是元代以前的陶瓷器,北方也俗称“老窑瓷”92. 陶器是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和

17、新石器时代,由世界各地各民族独立地创造出来的; 瓷器则是中国于东汉时代发明的,此后逐渐传向东西方。93. 目前市场上流通的主要有日用瓷器、 骨 灰 瓷 器 、 玲珑 日 用 瓷 器、 釉 下 ( 中 ) 彩日 用瓷器、日用精陶器、普通陶瓷和精细陶瓷烹调器。94. 景德镇五代白瓷造型具有“圆器多 ,琢器少”特点95. 长沙窑主要以“建筑卫生”品种为主96. 周杰伦在青花瓷中描述的: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装是指“汝窑瓷”97. 陶瓷是由晶相、“玻璃相”、晶界相、“气相”组成98.陶和瓷从吸水率,透光性,胎体特征,敲击声等方面区分99.汉代铅釉陶中的绿釉是以 “氧化铜”为着

18、色剂, 棕黄色釉是以 “氧化铁”为着色剂100.最早的釉陶首次发现于“汉景帝”时期101.古文献中所谓“口有芒不堪用”的评论是指定窑的白瓷。102.南宋官窑窑址在我国的浙江省。早期陶器大多是砂质陶。103.景德镇在明代创造了黄、绿、紫三色低温釉,称为“素三彩”。104.曜变天目瓷以其艳丽的色彩,悦目的宝光而为世人所陶醉,它产生于我国的建窑。105.在底足上刻有“供御” 、 “进琖”等字样的瓷器是建窑。106.我国的白釉瓷的出现是在北齐末年至隋代初期,起成熟时期的烧造地区是隋唐时期的河北邢窑。107.我国古代有很多著名的窑口,其烧造地至今仍未发现,如北宋官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19、-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8 页,共 9 页 - - - - - - - -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窑、哥窑、柴窑等。108.莫来石的化学式为3Al2O32SiO2。109.我国吉州窑的陶工们,自南宋开始,利用树叶装饰了黑釉盏,制造出了一种各窑口都未能生产的一个珍贵的新品种木叶天目盏。110.宋代烧造黑瓷的主要有定窑、吉州窑和建窑等。111.青花瓷;利用含钴的矿物原料作为着色颜料绘画在白瓷胚上,经上透明釉后在1300高温还原气氛下一次烧成,呈现蓝色彩饰的釉下彩绘去瓷器。112.化妆

20、土;对于胎体粗糙且 Fe、Ti 等杂质含量较高的瓷器, 为填补胎体的气孔,掩盖胎体的颜色,使胎面光滑洁白,常在瓷胎上涂刷或浸渍一层细腻且含铁量低的白色瓷土,称为化妆土,也称为护胎釉。113.简述瓷器胎釉中间层的形成:胚和釉在烧成过程中,由于坯和釉中的个别氧化物彼此互相扩散,釉从坯里富集了SiO2、Al2O3,而坯从釉内取得了碱性氧化物及碱土氧化物,在坯和釉之间形成了中间层。114.南宋官窑瓷器在外观上的特征:南宋官窑承袭了北宋官窑的制瓷技术,其青釉瓷具有薄胎厚釉、 冰片裂纹的特点, 釉色呈莹润玉石感,口沿处溜釉呈现出胎色形成“紫口” ,底足不施釉部分烧成时被氧化形成红褐色“铁足”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9 页,共 9 页 - - -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