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联通就是创新.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35623096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0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港澳大湾区:联通就是创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粤港澳大湾区:联通就是创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港澳大湾区:联通就是创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港澳大湾区:联通就是创新.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录索引一、差距与潜力5(-)经济开展水平差距大5(二)区内开展不平衡6二、核心优势6(一)规模经济7(二)创新升级优势7(三)城市化动力9(四)互联互通优势11三、三大机会12(一)世界级企业的摇篮12(-)国际贸易新枢纽14(三)跨境资源和资产配置平台15广东省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一直领先于全国,2017年为69.9%,但与世界兴旺 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图表17)。从国际经验来看,消费增速与城市化 率的提升有着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图表18)。例如,2016年,中国城镇化率提 升了 1.2个百分点,是G20国家中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图17 :中国与广东省常住人口城市化率(% )200

2、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中国广东18 : G20 :城市化率与消费增长(2016年)数据来源:CEIC,数据来源:CEIC,(四)互联互通优势港澳金融市场与珠三角实体经济互联互通,是粤港澳大湾区开展的突破口,也 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开展、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大湾区内,开放就是改革,联通就是创新。粤港澳大湾区涵盖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使得金融领域的改革与创新的本钱较其 他地区更低。对区内资本市场开放就是改革,可以借鉴港澳金融市场开展的经验; 联通区内市场,就是创新,可以快速提升区内综合金融

3、服务实力,加快区内分工、资源 最优配置和优势产业的开展。在一个开放的市场经济中,市场能够有效地配置资源,对接实体经济的金融需 求。银行信贷、直接融资(IPO和发债)、信托、保险和租赁是五大服务实体经济的 基本金融形式。粤港澳大湾区的现实是,受三大关税区的物理隔离,资本市场存在着明确的壁 垒,区内要素只能有限流动。IPO通过在公开市场发行股票的方式,募集资金支持企 业开展,这样的形式在融通湾区资源方面已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统计数据显示, 截至2017年底,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总数为1051家,总市值为22.52万亿港元,其中 广东省达217家,占五分之一。在2017年港交所新增的55家内地上市公司

4、中,广东企业 14家,占比达25%。实现大湾区内全面互联互通,是提高区内资源配置效率的主要途径。根据粤 港澳大湾区开展规划纲要,大湾区内互联互通将分两步完成:到2022年,实现要 素流动顺畅;到2035年,实现高水平的互联互通。我们认为,流动顺畅是指管制逐 步减少,是过去不可能的流动成为可能;高水平的互联互通,即是基本没有管制的 要素自由流动。从大湾区融合的角度来看,需要循着金融通的思路,构建区内资本通道,以渐 进实现互联互通的最终目标。现有的股票通、债券通和基金通等,实现了二级市场的有限联通。随着未来规 模控制的逐渐放松,最后实现两地资金的自由流通,这是一个资本市场渐进、有序 开放的过程。下

5、一步,需要实现资金的有限跨境流动,满足两方面的需求:一是资产配置需 求;二是资源配置需求,即跨境投资并购需求。从顺序上来看,可以优先满足长期资金 的资产配置需求,其次满足实体经济资源配置需求,再逐步开放短期跨境需求。三、三大机会早期的深圳特区建设,处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在连接了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 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启了中国高速增长的四十年。目前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首先要实现区内市场的互联互通,进而实现与全球市场的联通,很具有挑战性,却 也是开启高质量开展承上启下的关键一步,蕴藏着巨大的机会。(-)世界级企业的摇篮随着全球经济中心的转移,世界级企业更替频繁。在1955年财富世界500强名单

6、 中,只有60家公司出现在2016年的榜单中。在1955-1994年中,每年有8.5家新企业 跻身500强,近来(1995-2016年)更替速度加快到了每年14.2家。2000年中美日拥 有的500强企业数296家,至IJ2017年为298家,基本保持稳定,但中国的企业数却从 10家增加至115家,美国和日本分别从179、107家减少至132、51家。2017年财富 世界500强中,中美两国之和为247家,占据了半壁江山(表3)。同样变化的,是世界级企业的行业结构。相对于美国而言,中国世界级企业较 多的5个行业是工程建设、能源、材料、汽车和零部件、工业品,总数为50家,远多于 美国的20家;而

7、美国有46家世界级企业集中在健康医疗、零售、食品饮料烟草、食 品及药品零售、运输物流和媒体5大优势行业,中国在这些行业只有7家;在其他领 域,或者世界级企业少,或者中美差距不明显。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如果中国三大城市集群的人口占比接近兴旺国家水平, 大湾区的人口规模有倍增的可能,占全国10%左右;如果大湾区的人均GDP接近日本 2016年的水平,即使不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这也将是一个近6.7万亿美元的经济,是 日本2016年GDP的1.37倍。相比于纽约湾区的金融驱动和旧金山湾区的科技创新驱动,东京湾区是粤港澳 大湾区的升级版。深入分析东京湾区的开展历程,可以给粤港澳大湾区提供有益的 启示。

8、总结来看,二战之后,东京湾区的经济主要经历了港口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 济、创新经济四个阶段,粤港澳大湾区或正处在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关键节点。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未来大湾区世界级企业有可能分布在以下三大领域:1传统竞争性行业集中度提高,主要包括消费、零售、医疗健康和下游制造业。 2015年,在全球百强消费零售企业中,美国39家,中国仅为7家,甚至不如法国和英 国(图19)。从全球250强零售企业来看,2017年,中国仅为13家,远少于日本的 31家(图20)。受人工本钱上升和技术进步影响,传统行业整合的局部加快,应关 注竞争性领域世界级企业的崛起。表3 : 2017财富世界500强

9、企业:中美对照(n广发证券GF SECURITIES数据来源:Fortune,公司数量数量占比行业总数美国中国美国中国健康医疗27152567零售171126512食品饮料烟草1690560食品及药品零售2050250运输物流19633216媒体3301000金融11827262322科技4414133230电信18432217化工7212914家用消费品310330服装210500航空及国防14664343商业服务30000餐饮酒店000贸易28892932工业品15462740汽车及零部件3427621材料1607044能源8314221727工程建设1308062合计5001321152

10、623图20 :全球250强零售企业分布(家,2017年)图20 :全球250强零售企业分布(家,2017年)图19 :全球百强消费零售企业分布(家,2015年)数据来源:PWC,数据来源:Deloitte,非洲中东地区中国日本其他亚太区法国德国英国其他欧洲国家拉美美国其他北美国家(n广发证券GF SECURITIES2受益于规模经济,中游制造将崛起。改革开放之后,广东省工业GDP占全国 的比重迅速上升,从1978年的4.7%上升至吃006年的13.6%,之后开始企稳(图21)。 从全国来看,制造业转型升级始于2016年,当年全国制造业人工本钱占总本钱的比重 达45%左右,相对于全国而言,广东

11、省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早了十年左右。2016年,广东 省排名最前的两大制造业行业是:1)计算机、通讯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电气 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两者之后占整个工业增加值三分之一(图22)。类似地,在东 京湾区的38家全球500强企业中,行业主要集中分布在电子、汽车、金融保险领域。图21 :广东工业GDP占全国工业GDP的比重(% )数据来源:CEIC,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纺织服装、服饰业其他图22 :广东省各行业工业增加值占比,2016年数据来源:广东省统计局,3

12、创新升级,以及新业态的崛起,决定区内高质量开展的空间。广东省统计资料 显示,2018年,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6.4%;高技 术制造业增加值占31.5%。在相关行业中,新兴工业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比 上年增长206.1%,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增长49.4%,服务器增长35.4%,工业机器人 增长28.3%,智能电视增长17.0%。(二)国际贸易新枢纽中国低端制造业向东南亚国家转移,将彰显大湾区贸易新枢纽的地位。经过四 十年的开展,中国低端制造业的竞争优势逐步消失中,转型和转移是两大根本路径。我 们认为,全球正经历着第四轮低端制造业的转移浪潮,前三次分别是从英

13、国转移到美国, 从美国转移到日本和德国,从日本和德国转移到中国,这一轮很可能是从中国转移 到东南亚国家。中国目前面临的转型,正如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日本。从1981年开始,日本贸 易的重心从兴旺国家转向中国和亚洲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与1981年相比,2018年日 本与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的贸易占比上升了22个百分点(图23)。改革开放初期,香 港是广东省重要的转口贸易港,1978年广东省出口额超亿美元的仅有香港,出口额 为6.35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45.7%。之后,广东省与兴旺国家的贸易占比迅速增加, 2001年,广东省与美国的贸易规模占近四分之一(图24)。自2001年以来,广东省 的贸易中心又

14、重回亚洲,至U2018年,与美国的贸易占比下降了 127个百分点,而与 东盟的贸易占比增加了8.4个百分点。在低端制造业转移的大背景下,我们预期这一 趋势将持续。(n广发证券GF SECURITIES图23 :日本国别贸易结构(% )图24 :广东省国别贸易结构(% )数据来源:CEIC,数据来源:广东省统计局,(三)跨境资源和资产配置平台跨境资金流通是为了实现两大需求:其一,跨境配置资源,属于一级市场需求, 世界级企业通过全球投资和并购优化资源配置。其二,跨境配置资产,属于二级市场需 求,个人和机构投资者通过持有资产组合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资产配置是经济开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粤港澳大湾

15、区有条件成为全球资 产管理的重要平台之一。国际经验显示,一个国家随着人均GDP增加,该国的非本 币资产占GDP的比重也随之上升,这是全球配置资产的必然结果。同样重要的是, 跨境资本流动通常是双向的,即非本币资产与非本币负债占GDP的比重同步上升。G20各国经验说明,人均实际GDP (2010年美元)每增加1000美元,非储藏的 外币资产占当年GDP的比率上升约3.26个百分点(表4)。全球化进程,大大提高了两 者之间的相关程度。1994年前,G20国家人均实际GDP每增加1000美元,非本币资产 (不含官方储藏)占GDP比重增加1.23个百分点。按每五年的时间跨度划分,1995 2015年间,

16、比重变化逐年递增,分别增加2.13、2.77、4.18、4.42个百分点。类似地,非本币负债占比也与各国的经济开展水平高度相关。人均实际GDP每 增加1000美元,非本币负债占GDP的比重将提高2.83个百分点(表5)。与非本币资 产类似,随全球化程度的提高,对外负债占当年GDP的比重增加的速度逐步加快。表4 : G20 :人均GDP与非储藏外币资产占GDP比重表5 : G20 :人均GDP与非本币负债占GDP比重样本区间样本数目人均实际GDP增加1000美元,非储藏外币资产占当年GDP比重上升()数据来源:财新智库,2011 -20151004.422006-2010994.182001 -

17、 2005922.771995-2000842.131994年前1821.23样本区间样本数目人均实际GDP增加1000美元,非本币负债占当年GDP比重上升()数据来源:财新智库,2011 -20151003.972006-2010993.752001 - 2005922.261995-2000841.901994年前1820.72(n广发证券GF SECURITIES风险提示互联互通政策推动慢于预期。表索引图1:中国战略性区域开展部署4图2:广东、香港和澳门人均GDP (美元)6图3:香港深圳和广州经济结构(2017, %) 6图4: G20国防开支及其占GDP的比重(2016) 7图5:商

18、品出口占全球份额超过2%的行业数目(2016)7图6:中美日德人均GDP与人均消费支出(美元,2016) 8图7:中美日德参与R&D的研发人数(万人)8图8:广东:工程师人数占全国比重() 8图9:广东:R&D投入占全国比重(%) 8图10:主要省市研发投入规模(亿人民币,2017) 9图11:大湾区创新机构行业分布(2014-1016年)9图12:城市新经济总量排名前20名(2018年7月一2019年1月)9图13:美国前三大城市群人口占比(2010, %) 10图14:中国前三大城市群人口占比(2017, %) 10图15:中国:人均资本存量与城市化率(%) 10图16:日本:人均资本存量

19、与城市化率(%) 10图17:中国与广东省常住人口城市化率() 11图18: G20:城市化率与消费增长(2016年)11图19:全球百强消费零售企业分布(家,2015年)13图20:全球250强零售企业分布(家,2017年) 13图21:广东工业GDP占全国工业GDP的比重() 14图22:广东省各行业工业增加值占比,2016年14图23:日本国别贸易结构()15图24:广东省国别贸易结构() 15表1:全球主要大湾区概况,2017年5表2:大湾区所在国家和地区的主要情况6表3:表17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美对照13表4: G20:人均GDP与非储藏外币资产占GDP比重15表5: G20:

20、人均GDP与非本币负债占GDP比重15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开展规划纲要,明确粤港澳 大湾区的战略定位为“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并在构建高质量开展的体制机制方 面走在全国前列。从现在到2035年,是中国经济将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开展、从工业化转向现 代化、从开展中国家升级为兴旺国家的关键时期。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未来十五年 左右国家的关键开展战略之一。纲要为大湾区建设提出了两阶段开展目标:至吃022年,初步建成“要素流动顺畅”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 架;到2035年,“大湾区内市场高水平的互联互通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国 际一流湾区。当初深圳特区开启高速增长,

21、如今粤港澳大湾区奠基高质量开展。从历史的角 度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继深圳特区(1980年)、上海浦东新区(1990年)、 京津冀协同开展(2015年)和长江经济带开展(2016年)等之后,中国的又一战略 性重大区域开展部署(图1)。大湾区覆盖自贸区、自由港,跨越“一国两制”三大关税 区,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粤港澳大湾区有条件成为继深圳 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新时代的开展高地,不仅带动本地区的经济开展,也是 全国经济转型升级开展的领头羊。四十年后,历史再一次将目光投向中国南方。从横向比较看,粤港澳大湾区有 条件、有实力跻身包括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在内的世界级湾

22、区。大国 必临海,现代化的大国必有耀眼的湾区经济。图1 :中国战略性区域开展部署0浦东新区;科|特区数据来源:基于政府公开信息,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协向发屐区长江经济带一.差距与潜力粤港澳大湾区是指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 山、中山、东莞、肇庆、江门、惠州等九市组成的城市群,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 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等世界领先 的湾区经济相比,粤港澳大湾区仍属起步阶段,这既是差距也是潜力。(-)经济开展水平差距大在四大主要湾区中,粤港澳大湾区的人均GDP水平较低,这是实力差距的综合体 现。从全国人均GDP水平来看

23、(按可比价格计算),目前的中国仅相当于美国的 1934年、日本的1957年和韩国的1987年前后。按照世界银行的定义,人均国民总收入 超过12056美元即为高收入国家。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人均GDP为2.2万美元, 大湾区已属高收入地区。然而,大湾区人均GDP仅是东京湾区的40%左右,纽约湾区 的近四分之一,旧金山湾区的五分之一(表1)。即使与新兴市场相比,仅是同期新加 坡人均GDP的38%,韩国的74%和台湾的88%。与此同时,大湾区制造业占比高但人均GDP低,说明制造业仍偏低端。从第三 产业占GDP的比重看,粤港澳大湾区为65.6%,比东京和旧金山湾区低将近20个百 分点,比纽约湾区低

24、将近25个百分点。未来大湾区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在制造业占 比下降的同时,通过制造业升级和生产率水平的提高,使人均GDP向兴旺国家靠拢。表1 :全球主要大湾区概况,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15,13419,000*8,37517,17712.443.3*6.38.867.03.6*4.83.369.644.07.820.35.029.Z2.46.255.913.517.934.52.25*11.38.5125279*4459270.71407.4*467.9497.965.682.3*82.8*89420381223GDP (亿美元)GDP占本国比重()GDP增速()人口

25、(百万)人口占本国比重()面积(平方公里)人均GDP(万美元)人口密度(万人/平方公里)单位面积GDP (亿美元/平方公里)第三产业占比()世界500强企业总部数量集装箱码头世界排名集装箱码头世界排名国际机场排名-客运量-货运量股票交易所排名深圳(3)香港(6)广州香港(8)东京香港(1)东京香港(5)东京深圳(8)纽约(22)纽约(19)数据来源:BEA, CEIC, HKTDC,。说明:*为2016年数据。(二)区内开展不平衡由于包括劳动力和资本在内的生产要素不能在大湾区内自由流动,阻碍了区内 分工和专业化开展。在人工本钱方面,中国大陆的人工本钱最低,2017年最低工资 仅为香港的21.5

26、%、日本的13.5%和美国的13.2% (表2)。相对而言,中国大陆的融 资本钱是最高的,中国大陆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是香港的18倍。无论从存量法还是增量 法来衡量,中国大陆的直接融资比例都较低。此外,中国大陆的总税率最高,随着制造 业的转型升级,中国与兴旺国家在先进制造等方面的竞争面临挑战。表2 :大湾区所在国家和地区的主要情况数据来源:CEIC, World Bank,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大陆香港美国日本最低工资(2017,美元)1,9889,24515,08014,773十年期国债利率(, 2017)3.231.832.760.001总税率(%,占商业利润的百分比,2017)64.922.94

27、3.846.7直接融资比例(,存量法,2015)41.9-72.458.2直接融资比例(,增量法,2015)26.4-44.019.7大湾区内经济开展不平衡,资源有效配置空间大。2017年,广东省人均GDP为 11979美元,仅分别为同期香港和澳门的25.9%和15.4% (图2)。大湾区内,实体经 济与金融分割明显,本土实体经济与港澳所代表的国际金融市场之间难以完全有效对接o 广东仍然是制造业为主的经济体,2018年,广东省第二产、也(含制造业、采矿业等) 占GDP比重为41.8%,略高于全国的40.7%。在大湾区内,2017年,深圳和广州制造 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41.4%和28%

28、,与金融主导的香港经济明显不同(图 3) o图2 :广东、香港和澳门人均GDP (美元)图2 :广东、香港和澳门人均GDP (美元)广东香港澳门图3 :香港深圳和广州经济结构(2017 , % )数据来源:CEIC,数据来源:CEIC,二、核心优势从实体经济开展阶段来看,珠江三角洲地区正经历着从数量到质量增长的转型, 规模经济、创新升级和城市化将是未来三大新动能、新优势;同时,有三个市场互联互通 和三个关税区区域整合的潜力,而这是大湾区显著区别于中国其他地区和全球其他湾区经 济的独占优势。(-)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中国的核心竞争优势之一。从这个角度看,中国高端制造业真正的 竞争对手是美国,而低端

29、制造业的竞争对手未来主要是印度。粤港澳大湾区背靠整 个庞大的中国大陆市场,将得益于以下源自规模经济的细分优势:首先,投资规模优势。投资总量大,但人均投资低。以2016年国防开支为例, 中国2016年国防开支占GDP的比重为1.9%,低于G20国家2.2%的平均水平,但中国 国防开支的总量已超过欧盟,仅次于美国。随着中国GDP总量的上升,中国国防开支 将逐步接近美国(图表4)。在中国制造业升级过程中,军工和包括高铁在内的局部 重化工业(如大型机械装备制造等)的开展将获得显著的领先优势。其次,产业链优势。中国是制造业产业链全球最长、最全的国家之一。世界贸易组 织将货物出口分为17大行业,其中美国、

30、中国和德国的出口行业门类最全。美中德三 国各有16大行业的出口占全球市场份额超过2%,远高于第二梯队的意大利、韩国、 法国和日本(图表5)。这意味着,中国可以在上下游整合、跨行业协作以及专业人 才集聚等方面拥有的优势,是其他较小规模国家难以比较的。图4 : G20国防开支及其占GDP的比重(2016 )O70画来国a器整掾於宾爨型法画长mH搭M-K舞由+# - T 咚S- 一 H -1军费(亿美元)数据来源:WTO,图5 :商品出口占全球份额超过2%的行业数目(2016)数据来源:World Bank,第三,消费升级与规模优势。从消费规模及其增量来看,中国是兼具人口规模 和收入增长的大国。中国

31、世界级互联网企业的崛起,反响了消费市场的规模优势。 从目前的市值来看,中国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和腾讯,已经与美国的Facebook市值 相当,但与亚马逊仍有一定的距离。按照2010年美元计价,目前中国的人均GDP分 别是美国、日本和德国的13.2%, 14.5%和15.1%,但人均消费支出仅分别为6.9%, 9.4%和10.0% (图表6)。粤港澳大湾区人口高达6960万,分别是东京、纽约和旧金 山湾区的1.6、3.4和8.9倍,具有明显的人口规模和消费市场优势。未来中国消费升级 将成为全球需求增长的主要来源,与此相适应的一批世界级企业在中国诞生和壮大只 是时间问题。(二)创新升级优势创新与升级

32、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开展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防止掉入“中等收 入陷阱”的利器。中国具有明显的工程师红利。目前中国参与R&D的研发人数已超过美国,成为 全球参与研发人员最多的国家,已经远远拉开了与日本和德国的距离(图表7)。工 程师和研发人员数量的增加和集聚,无疑有助于提高创新成功的概率,为中国先进 制造业开展注入创新活力。7 :中美日德参与R&D的研发人数(万人)图6 :中美日德人均GDP与人均消费支出(美元, 2016)数据来源:CEIC,数据来源:CEIC,2001997 1999 2001 2003 2005 2007 2009 2011 2013 2015中国 德国日本 美国数据来源:

33、World Bank,广东省具有“世界工厂”的制造业地位。以单独经济体计算,广东制造业规模排名位 列世界第五位。更为重要的是,广东省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方面具有明显的领先优势。2017年, 广东省工程师人数和R&D投入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14%和13.3%,高于同期GDP占 比(10.9%左右),显示开展的质量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图8和9)。尽管最近几年工 程师人数占全国的比重有所企稳,但较20年前该比例已经倍增。同时,自2005年以 来,R&D投资占比上升势头明显,创新成功的概率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工程师人数占 比和研发投资占比之乘积。止匕外,从绝对规模来看,2017年广东省居主要沿海省市R&D投入首

34、位(图10)。 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机构行业分布上,制造业占比较大,510个入围创新机构中共有 340个创新机构隶属制造业,占到入围创新机构的三分之二(图11)。图8:广东:工程师人数占全国比重(%)图9 :广东:R&D投入占全国比重(% )161412108616141210861999 2001 2003 2005 2007 2009 2011 2013 2015 2017491999 2001 2003 2005 2007 2009 2011 2013 2015 2017数据来源:CEIC,数据来源:CEIC,(n广发证券GF 5EC:UREE5图10 :主要省市研发投入规模(亿人民币,2

35、017 ) 图11 :大湾区创新机构行业分布(2014-1016年)25002000158015001000500北京2344226012661205459天津江苏上海广东浙江数据来源:GDI,子设备制造业同天院仪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科学研窕和技术服务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冏发服务业青髻微疗研究制造业用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制造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纺织服装、服饰业金朝利品业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弗腼城气开采业土木工程建筑业 房地产业数据来源:CEIC,与此相应的是,粤港澳大湾区中,包括广州和深圳在内的5个城市的新经济总量位 列全国城市排名前20,数

36、量与包括上海、江苏和浙江在内的长三角持平,而京津冀 只有北京和天津两个城市入围(图12)。与制造业升级一道,新经济、新业态和新 动能的培育,代表了创新的方向和创新的增量。图12 :城市新经济总量排名前20名(2018年7月2019年1月)数据来源:财新传媒,数据来源:财新传媒,(三)城市化动力城市化是现代化的载体。从出口市场份额、制造业份额和城市化率三个基本指 标来看,中国城市化潜力最大。截至2017年底,中国按照常住人口计算的城市化率 是58.5%,相当于美国上世纪三十年代、日本上世纪五十年代和韩国上世纪八十年代的 水平,而这些国家正是从当时(与目前中国人均GDP水平相当)的基础上,成功实

37、现现代化,进入世界兴旺国家行列。倘假设按照户籍城市化率来比,中国实际的城市化率仅为40%多,显著低于上述 国家现代化的初始水平。今年,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 务中,明确提出城区常住人口 100万-300万的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 口300万-500万的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有利于大湾区加快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结果是,人口的相对集中居住和经济的集约化开展。仅东京湾区的人 口,就占日本人口的近40%。在美国,居住在前三大城市群(包括五大湖区、东北地 区和加利福尼亚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8% (图表13)。相比之下,中 国包括珠三角(包括香港和澳

38、门)、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的人口,仅为全国的28.3% (图表14)。可以预料,未来有更多的人口将向主要城市群集中,在信息化、大数 据和人工智能不断开展的现在,城市化带来的机会要远大于挑战。图13 :美国前三大城市群人口占比(2010 , % )图14 :中国前三大城市群人口占比(2017 , % )京津冀畏三角珠三角其他.京津冀畏三角珠三角其他.数据来源:CEIC,数据来源:CEIC,从历史经验来看,城市化率提高是经济可持续开展的过程。中国与日本类似, 人均资本存量与该国的城市化率高度正相关。随着城市化率的提高,人均资本存量 进一步提升,是固定资产投资的新增长点(图表15和16)。图15 :中

39、国:人均资本存量与城市化率(% )0 1-2.01957 1962 1967 1972 1977 1982 1987 1992 1997 2002 2007 2012 201760553.5城市化率 log (人均资本存量(2011USD)图16 :日本:人均资本存量与城市化率( )956.05.55.04.54.05011111111r 3.0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城市化率log (人均资本存量(2011USD)数据来源:C曰C, Penn World Table,数据来源:CEIC, Penn World Tabl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