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观点:中国可能已陷入“低生育陷阱”.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35615475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首席观点:中国可能已陷入“低生育陷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首席观点:中国可能已陷入“低生育陷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首席观点:中国可能已陷入“低生育陷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首席观点:中国可能已陷入“低生育陷阱”.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大历史:人口增长与经济开展大多数宏观经济变量都很难预测。不过,人口总量增长和结构变化作为经济开展的关 键变量,中长期来看大体是清晰可辨的,大趋势确定而难以逆转,背后是生老病死的自然 铁律。认识到这点,就不难把握人口政策调整的时机,所谓“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 井”是也。人口增长与经济开展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分析中反复出现的主题。1798年马尔萨斯(Thomas Malthus)就提出,人口增长将持续降低人类的生活水平。逻辑很简单:在固定 数量的土地上,人口增长最终会减少每个人可占用的土地资源,人口的几何增长与土地产 出的算术增长之间存在巨大的矛盾,最终导致疾病、饥饿和战争。防止这种不幸结果的

2、方 法是“道德约束 (moral restraint),即防止生太多的孩子。从大历史的角度,马尔萨斯错得离谱。真正意义上的人口增长,迄今为止只有两百多 年,在接近1.2万年的漫长岁月世界总人口的年化增速不到1%。(图1)。工业革命之后, 世界人口开始快速增长,在上世纪50-70年代到达20%。的峰值,目前维持在约10%o的水 平。图1 :工业革命之前世界人口增长极为缓慢图2 :本世纪世界人口增速预计将持续回落世界人口年增速资料来源:Our World in Data、联合国、招商银行研究、招银国 际研究世界人口112.139073 490 6030J0 0.02/-10000-7500-500

3、0-25000250资料来源:Our World in Data、联合国、招商银行研究、招银国际 研究过去两百年的人口高增长很可能只是一个异常现象。虽然人口增长对经济开展的影响正 反两方相执不下,但经济开展对人口增长的制约却是普遍共识。联合国预计,随着主要 兴旺 经济体生育率的下降,世界人口增速将会趋势性回落,本世纪末将降至约l%o。据此,世 界人口高增长的时间合计缺乏一百年,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图2)。人口增长的道德议题源自18世纪的马尔萨斯。220年后的今天,站在中国人口变迁的转 折点,我们需要重回这一对中国经济社会开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产生深远影响的命题。人 口总量和结构的变迁关乎家庭

4、,关乎天下,关乎“家国情怀”。无论是从个人责任、家庭纽 带还是经济开展的角度,人口问题都将深刻影响我们这个社会的道德品性(moral character)。二、中国人口 :今夕何夕今年一月,国家统计局发布2018年人口数据,显示当前中国人口开展父于重大转折期: 2018年中国出生人口 1,527万,较上年减少201万,创下1962年以来新低(图3);劳 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和占比连续7年出现双降,7年间减少了 2,771万人(图4)。图29 :中国少儿抚养比仍欠在较低水平2016年各国少儿抚养比与经济.开展水平中国 H本美国图30 :中国老年抚养比已位于趋势线上方2016年各国老年抚养比与经济开展

5、水平中值 日本 美皿020.00040,00060,00080.00人均实除GDP f 2010$)江:圈中不包括人均实律G口P $8币的摩的牙,卢加提及婵咸 资料来源:世界行、招商银行研究、招银国际研究(%)2维里T302Q4J0040JKKI6Q400抑,如人均实一GDP (2010 $)注;图中不包括人均支*GDP$8万的序副牛.卢泰笺反抨度 资料来源:世界行、招商银行研究、招银国际研究短:盘耳汁用六、走出“低生育陷阱”,争取更好的未来毫无疑问,人口问题即将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开展面临的最为突出的矛盾。低生育和老龄 化将严重扭曲人口结构,使得劳动力供给面临短缺,制约经济的潜在增长。更重要的是

6、,人 口问题的根本在于家庭,健全的家庭具有深刻的道德含义。2016年起中国全面实施两孩政策,允许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此后中国的出生人口 仅于2016年有所反弹,陵后两年又连续下降。这说明中国目前的低生育现象并非源自政策 约束,而主要缘于妇女生育意愿的缺乏。人口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可能陷入了低生育陷阱(low fertility trap )。一方面,典型的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新建家庭,需要赡养四个以 上的老人,加上预期寿命的延长,上升的经济压力将无疑挤压妇女的生育意愿。另一方 面, 降低的生育意愿同时强化了新生儿性别选择倾向,导致中国新生儿性别比例出现失衡。联合国预测中国人口总量将于2030

7、年左右进入收缩阶段,2100年将减少至约10亿。 如此的基准情形显然是极不理想的,更弗论人口低增长的悲惨前景。我们能否争取一个更好的未来?关键在于走出“低生育陷阱”。模型揭示,如果中国的 总和生育率相较基准情形提高0.5,中国人口总量还不至于明显收缩,仍有望维持在一个稳 定的水平(图31),我们必须争取这种有利的结果。图31 :争取更好的未来:提高总和生育率中国人口总量实际值中增长(心准)高堆箕线增长中国人口总量实际值中增长(心准)高堆箕线增长资料来源:联合国、招商银行研究、招银国际研究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在其少年中国说写到“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他纵情赞美少年“如朝阳”“如乳虎“如春

8、前之草”“如长江之初发源”。中国之国运,在人口的意 义上,在改革创新的意义上,都寄希望于一个年青而具有活力的“少年中国这将在根本上决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决定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欢迎关注公众号六微信搜一搜Q冷眼看A股|报告存在问题或需求其他报告加微信文档出现排版、乱码等问题,可加上面微信,凭 下载记录,获取PDF版本图4:中国适龄劳动人口已连续7年收缩适龄劳动人口(16-59岁)其在花人口中的占比出生人口资料来源:CEIC、招商银行研究、招银国际研究适龄办动人口 适龄分动人。占比(右轴)资料来源:CEIC、招商银行研究、招银国际研究图3 : 2018年中国出生人口创下1962年以来新

9、低中国目前人口总量和结构的“转折”,很大程度上根源于上世纪60-70年代基于“新 马尔萨斯”观点形成的人口政策。19591961年,受三年自然灾害影响,中国人口增速一 度大幅回落,但之后出现快速恢复性增长,并于1963年达至433%o的峰值。此后受到中国 “晚稀少” 1、计划生育(19782013)等人口政策影响,人口增速开始趋势性下行,2018 年已回落至3.81%。,目前中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已经低于美国(图5)。根据联合国估算,中国人口增速将于2030年左右步入负区间,2050年后将维持在约 (6%o,-4%o)的水平。这正是中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两个重要时点,不能不让人 警醒。图5

10、:基准情形下中国人口增速将步入负区间自然增长率中国H本一头岛世不资料来源:联合国、招商银行研究、招银国际研究三、BIDE :人口分析的基本框架一国人口的增长来源于自然增长以及移民。人口增长的驱动因素被形象地概括为“BIDE” (图 6 ):出生/生育(Birth/Fertility )、死亡(Death/Mortality ),以及迁入人口 (Immigration)与迁出人口(Emigration)之差(即净移民Net Immigration)。分析中 国人口增长的前景,不妨从这四个维度出发。】1973年12月,中国第一次计划生育汇报会上提出要提倡实行“晚、稀、少”人口政策。“晚”是指男25

11、周岁、女23周岁才结婚;“秣”指拉长生育间 隔,两胎要间隔4年左右少”是指只生两个孩子。图6:影响人口增长的四个因素出生/生育Birth / Fertility人口迁入 +, 人口总量 z_a人口迁出ImmigrationPopulationEmmigration死亡Death / Mortality资料来源:招商银行研究、招银国际研究移民:小幅净流出近代以来中国对人口迁入采取极为保守的政策,移民迁入极为有限。2000年之后,中 国人口移民海外的数量显著增加,使得净移民总体上对中国人口增长有小幅负贡献。据联 合国估算,20102015年间,中国每年净流出约34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仅为0.024%

12、,对 人口增长的贡献大约为0.9% ;而美国在此期间每年净流入人口 90万,占总人口比重 0.28%,对人口增长的贡献为7.97%。中国现有移民政策预计难有大幅改变,未来移民仍将呈现小幅净流出的态势。总体来 说, 净移民相对于中国的人口总量而言可谓沧海一粟,几乎可以忽略(图7)。图7:净移民对中国人口增长有小幅负贡献移民数量(每5年合计)中国一日八一AM 世年资料来源:联合国、招商银行研究、招银国际研究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跨越国境的移民数量占比极少,但在国境之内,过去三十年伴陵 着 城镇化的进程,中国的城镇和乡村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发生了大规模的人口迁徙。1949至 2018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

13、人口的比率从10.6%升至59.6% (图8)。此外,受户籍制度的限制,尚有相当局部的流动人口未被统计在城镇人口数之内。2018年 中国的流动人口规模和占比分别为2.41亿、17.3% (图9)。人口/劳动力在境内的大规 模迁徙和流动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各地方的人口面貌和结构,造成了各区域间经济社会开展 的巨大差异。图8:城镇化:大规模的境内的人口流动城镇化率中国甘公一具国世F图9:中国存在大规模的流动人口7fl7工6 一 _ _ 二V 808资料来源:世界行、招商银行研究、招银国际研究流动人口及其在总人口中的占比一 渡动人。 溟他人U占比(右批)资料来源:CEIC 招商银行研究、招银国际研究出生

14、:人口政策扰动下的低生育和平时期,出生/生育是决定人口增长前景最为关键的因素。2018年中国出生人口 1,523万人,粗出生率(出生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为10.94%o,创下建国以来新低。值得 注意的是,粗出生率忽略了人口结构的差异,简单的纵向(历史)或横向(国别)比拟并 不能说明任何问题。相比粗出生率,总和生育率(total fertility rate),即平均来看一位妇女在其一生中生 育孩子的数量2,是更有意义的人口统计指标。其中,2.1的总和生育率水平被称为更替生 育率(replacement rate):妇女生育的数量恰好能替代他们本身及其伴侣(有一小局部儿 童夭折),在此水平上总人

15、口数将保持稳定。总和生育率大于5属于高生育阶段;总和生 育率在2.1至5之间属于中生育/生育转型阶段(fertility transition phase);总和生育率小 于2.1时属于低生育阶段。S 10 :中国已于上世纪90年代步入低生育阶段图11 :中国人口将于2030年左右见顶总和生有率总和生有率中国人口总量与增量资料来源:联合国、招商银行研究、招银国际研究资料来源:联合国、招商银行研究、招银国际研究中叱一日本一美国一世四资料来源:联合国、招商银行研究、招银国际研究3人U总重 人U用/ 右轴I世界人口的总和生育率已经由1950-1955年的5左右大幅滑落至2010-2015年的2.5

16、左右,趋近低生育率水平。其中,日本和美国先后于上世纪60、70年代步入低生育阶段。 而中国也已于上世纪90年代步入低生育阶段(图10),总和生育率大幅低于更替生育率 已成事实,这意味着中国的人口规模即将步入收缩阶段。基准情形下,中国人口总量将于 2030年到达约14.4亿的峰值。2018年中国总人口为13.95亿,距峰值仅余不到5,000万 (图11)。这5,000万的人口总量增长很大程度上受到预期寿命延长、死亡率下降的影响, 并不完全是新生儿的增加。研究发现,经济兴旺的国家或地区总和生育率相对较低。但中国某种程度上是个例 夕卜”, 即在大致相当的人均GDP水平上,中国的生育率比其他国家更低。

17、2总和生育率假设每位妇女生存至育龄(14-59岁)结束后,且在育龄期间的分年龄生育率(age-specific fertility rates)与其同年龄组/同期群 (cohort)一致。图12:中国已于上世纪90年代步入低生育阶段图13:仅有7国生育率和人均GDP同时(氐于中国2016年各国总和生育率与经济发屐水平020.00040.0006Mo0人均实际GDP 2010 $)6 4 24V)*亚赵县琬Q-8.6,4 2 111 CY) *2剖息娥全球低生育率国宓(总和生育率 8为具尢的库第产AJE及挪成资料来源:世界行、招商银行研究、招银国际研究建国之初,中国缺乏一岁的婴儿死亡率一度超过1

18、40%。,其后快速下降,2017年已降 至8%o ,大幅低于294%。的世界均值,趋近美国5.7%的水平(图17。据联合国预测,婴 儿死亡率还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图18)。图17:中国婴儿死亡率大幅下降婴儿死亡率( I岁)中国资料来源:世界行、招商银行研究、招银国际研究中国0-1岁婴儿死亡率资料来源:联合国、招商银行研究、招银国际研究图18 : 2100年中国婴儿死亡率将降至约2.3%各年龄段死亡率同时下降的综合结果便是预期寿命(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的延长。 2016年,中国预期寿命为76.3岁(其中男性74.8岁,女性77.8岁),较1960年增加了 33岁,

19、高于世界平均水平(72岁)并已趋近美国水平(预期寿命78.7岁)。日本预期寿 命84.0岁(其中男性81.0岁,女性87.1岁)排名世界第2,仅次于中国香港(预期寿命 达84.2岁,其中男性81.3岁,女性87.3岁)(图19)。图19 :中国预期寿命已趋近美国图20 :预期寿命与经济开展水平正相关预期寿命中国8本K U 世界贪料来源:世界彳丁、招商银彳丁研究、招银国际研究2016年各国预期寿暂与经济开展水平 中 日本昊国 中国左*建:阁中不包括人均庆际GDP$8万的达4.户今使从挪嗔资料来源:世界行、招商银行研究、招银国际研究联合国预计,2100年,中国预期寿命将上升至87.4岁(其中男性8

20、6.7岁,女性88.2 岁);美国预期寿命将上升至89.6岁(其中男性88.4岁,女性90.9岁);日本预期寿命 将上升至93.9岁(其中男性90.6岁,女性97.1岁)(图21)。图21: 2100年中国预期寿命将超过85岁 预期寿命一中国一日本一美国一世界100! 2015年B为不泅值90 80 * 70 60资料来源:联合国、招商银行研究、招银国际研究四、加速老龄化时代降临建国初期的高生育在此后数十年间为中国贡献了大量的适龄劳动人口,大幅提升了中 国 妇女的劳动参与率,使得中国经济增长享受了双重的“人口红利”。但是,当下中国的人口开展面临重大转折,人口红利”难以为继(图22),甚至在可

21、预见的将来出现“人口陷阱”(图23)。随着建国初“婴儿潮期间新生人口的逐渐老去,中 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出现了重大的转折性变化:2010年,中国1564岁人口占比开始掉头向 下。图22 :中国人口红利的转折拐点已现图23 :低生育:中国014岁人口占比大幅下滑15-64岁人口占比费科来源世界稣J丁、招商银7丁研究、招银国p不纳究0T4岁人口占比资料来源:世界行、招商银行研究、招银国际研究低生育叠加下降的死亡率与延长的预期寿命,使得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迅速老化。老 年人口的数量和比例均大幅上升。2016年,中国0-14岁人口 2.44亿,较六十年前(I960 年)的2.64亿缩减近2,000万!图24

22、:中国已于2001年步入老龄化社会图25 :中国人口老龄化比例即将快速攀升65岁以上人口占比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一中闺一日本一美田一#累资料来源:世界行、招商银行研究、招银国际研究65岁以上人口占比资料来源:联合国、招商银行研究、招银国际研究从目前来看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相比美国和日本尚有距离,但真正值得担忧的是人 口老龄化的速度(图25)。建国后“婴儿潮”出生的人口将于2014年后逐渐成为65岁以上 的老人,而受一胎化政策的影响,中国年轻人口的数量和占比同时又在收缩5分子和分母 叠加作用将使得中国的老龄化比例急剧攀升。据测算,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于2035 年左右超过20%,越过“超级老

23、龄化社会”的分界线,随后将继续上升,于2040年左右超过 美国、2060年超过30%。图26 :中国人口金字塔即将“头重脚轻”发N冬年龄段人。数量1950201510CH 95-9910CH 95-99NMN 乂 5 85-吩75-加65-? 50幺与 4S-49 40-44S.QOO 6400 4,000 2.0W02.W0 4,000 4.000 8,00人口(万)3.000 6阳0 4,000 2J00002.(NX 4.DQ0 6.000 S.OO&人口(万)资料来源:联合国、招商银行研究、招银国际研究五、抚养比:人口结构变化的经济含义经济分析中,我们尤其关注“抚养比” 3,即非劳动年

24、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这 一指标,对一国的经济结构中的储蓄、投资和消费都有深远的影响。自2010年以来,受老 年抚养比快速上升的推动,中国抚养比已开始反弹(2017年为38.5)。图27 : 2010年起中国抚养比开始上升抚养比图28 : 2010年后中国老年抚养比开始快速上升老年抚泰比中闺H本吴国一ft星中方一H4 一昊国一累资料来源:世界行、招商银行研究、招银国际研究资料来源:世界行、招商银行研究、招银国际研究从世界范围看,低生育下中国少儿抚养比处在低水平(图27);而老龄化导致老年抚 养比位于趋势线上方(图28),高于目前经济开展阶段的应有水平,而且还将快速上行。 这一低一高凸显出中国人口抚养比的短期矛盾(老年抚养比上升)和长期困境(劳动人口 下降)。就经济开展的角度而言,中国的人口规模和结构已从资产”反转为“负债”,即将为收缩 的劳动力市场和老龄化的人口结构付出代价。3抚养比(age dependency ratio )是被抚养人口(15岁以下或65岁以上)与劳动年龄人口(15-65岁)之比。少儿抚养比(young dependency ratio )是被抚养少儿人口(15岁以下)与劳动年龄人口( 15-64岁)之比。老年抚养比(old dependency ratio)是被抚养 老年人口(65岁以上)与工作年龄人口(1565岁)之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