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19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5571222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法制史(19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国法制史(19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法制史(1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法制史(19页).doc(1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法制史A.周公 B.吕侯 C.吕不韦 D.邓析 答案:B 2.西周时期,全国最高司法机关( )。 A.遂士 B.士师 C.大司寇 D.小司寇 答案:C 3.战国初期魏国的李悝制定的一部封建法典,叫做( )。 A.仆区法 B.法经 C.秦律 D.盗法 答案:B 4.旧中国起草的颁布的第一部刑法典是( )。 A.大明律 B.大清律例 C.大清新刑律 D.大清现行刑律 答案:C 5.在我国,首次制定赎刑是在(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答案:A 6.“亲亲得相首匿”原则最早是由( )确立的。 A.秦朝 B.汉朝 C.明朝 D.唐朝 答案:B 7.秦统一天下后,继续推行法家思

2、想,对秦始皇政权和法制活动影响极大并成为其指导思想的是( )。 A.商鞅的思想 B.李斯的思想 C.韩非的思想 D.李悝的思想 答案:C 8.隋朝以( )为中央监察机关。 A.大理寺 B.刑部 C.御史台 D.宣政院 答案:C 9.西周时期,中央直辖地区的司法机关为( )。 A.遂士 B.士师 C.大司寇 D.小司寇 答案:D 10.中国法制史上,确立“十恶”罪名的法典是( )。 A.北齐律 B.大业律 C.开皇律 D.唐律疏议 答案:C 11.( )是指由朝廷派员会审死囚案件的制度.始于明英宗。 A.热审 B.秋审 C.朝审 D.合审 答案:C 12.“以五声听狱讼”最早出现于( )。 A.

3、汉朝 B.西周 C.三国时期 D.秦朝 答案:B 13.钦定宪法大纲的附录是( )。 A.君上大权 B.国会 C.总理 D.臣民权利义务 答案:D 14.宋刑统与唐律疏义的重要区别在于( )。 A.宋刑统将敕、令、格、式中的刑事规范附于律后B.宋刑统增加了凌迟、刺配之法 C.宋刑统一直被宋朝沿用,“终宋之世,用之不改” D.每篇之下设门 答案:A 15.北京政府主管行政诉讼的司法机关是( )。 A.普通法院系统 B.兼理司法法院 C.特别法庭 D.平政院 答案:D 16.成吉思汗时期将其训令写成的法规叫( )。 A.风宪宏纲 B.至元新格 C.大札撒 D.大元通制 答案:C 17.春秋时期晋国

4、赵鞅公布成文法时,遭到的( )反对。 A.孔子 B.叔向 C.邓驷歂 D.周公 答案:A 18.春秋时期在晋国铸刑鼎的是( )。 A.赵鞅 B.叔向 C.郑驷颛 D.子产 答案:A 19.春秋时期最早将刑书铸在铁鼎上公布的是( )。 A.晋国 B.郑国 C.楚国 D.齐国 答案:B 20.汉朝有一种法律形式是比照断案的典型判例,此法律形式为( )。 A.律 B.令 C.科 D.比 答案:D 21.汉朝中央最高司法审判机关是( )。 A.司寇 B.廷尉 C.三公曹 D.大理寺 答案:B 22.汉代的法律形式是( )。 A.敕令格式 B.律令科比 C.律令程式 D.律令格式 答案:B 23.建立夏

5、朝的帝王是( )。 A.尧 B.禹 C.启 D.周公 答案:C 24.旧中国起草的第一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民法典是( )。 A.大明律 B.大清律例 C.大清民律草案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答案:C 25.旧中国起草的第一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刑法典是( )。 A.中华民国约法 B.清会典 C.暂行新刑律 D.大清新刑律 答案:D 26.抗日战争初期各抗日根据地一般在名义上实行三级三审制,其第三审级为( )。 A.县地方法院 B.边区高等法院 C.南京国民政府最高法院 D.省裁判部 答案:C 27.明朝统治者为加重对官吏贪赃受贿罪的处刑,在明律中特设“受赃”一卷于( )。 A.名例律 B.吏律 C.

6、礼律 D.刑律 答案:B 28.南京国民政府的立法机关是( )。 A.大理寺 B.法部 C.立法院 D.国务院 答案:C “天赋人权”理论,制颁一系列法令,其中意义最为深远的是( )。 A.禁止买卖人口令 B.权利平等令 C.禁烟法令 D.禁赌法令 答案:B 30.秦朝的( ),就是以过去的事例指责现时的各项政策和制度。 A.妄言罪 B.非所宜言罪 C.投书罪 D.以古非今罪 答案:D 31.秦朝的鬼薪是( )年刑。 A.五年 B.四年 C.三年 D.二年 答案:C 32.秦朝一种以极竭残忍的死刑与肉刑井用的刑罚是( )。 A.定永 B.醢 C.皋酋 D.具五刑 答案:D 33.三国时期的法制

7、指导思想是( )。 A.“拨乱之政,以刑为先” B.之政,以礼为先” C.“拨乱之政,以德为先” D.“拨乱之政,以律为先” 答案:A 34.商朝假托天意断罪、具有一定司法权的人是( )。 A.商王 B.贵族 C.卜者 D.掌戮 答案:C 35.太平天国时期资政新篇的作者是( )。 A.洪秀全 B.洪仁轩 C.陈玉成 D.韦昌辉 答案:B 36.唐代最早增设加役流作为死罪减刑的是( )。 A.武德律 B.贞观律 C.永徽律 D.开元律 答案:B 37.我国古代首次公布的成文法是在( )。 A.竹简上 B.鼎上 C.纸上 D.帛上 答案:B 38.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是( )。 A.

8、铸刑书 B.铸刑鼎 C.竹刑 D.木刑 答案:A 39.西周的法律形式中代表周王对下级的训话是( )。 A.誓 B.诰 C.命 答案:B 40.西周的刑事立法指导思想是( )。 A.明德慎罚 B.法令由一统 C.德刑并用 D.法网严密 答案:A 41.夏朝解释和谁罪与刑的基本依据是( )。 “天”罚罪的法制 B.“明德慎罚” C.“亲亲”、“尊尊” D.“行刑,重其轻者” 答案:A 42.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华民国第一届政府得以成立的法律基础是( )。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 答案:B 43.元朝地方上的司法权,掌握在( )的手中。

9、A.宗正府 B.扎鲁花赤 C.审刑院 D.御史台 答案:B 44.元朝由地方官吏自行编制的一部法律汇编是( )。 A.大元通制 B.泰和律 C.元典章 D.至正条格 答案:C 45.战国时期法经的作者是( )。 A.商鞅 B.吴起 C.韩非 D.李悝 答案:D “宪法”是( )。 A.钦定宪法大纲 B.十九信条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贿选宪法” 答案:D 47.中国宪政运动史上劳动人民制定的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是( )。 A.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C.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D.抗日救国十纲大纲领 答案:B 48.最早确立十恶罪名的封建法典是( )。 A.

10、唐六典 B.北周律 C.大业律 D.开皇律 答案:D 49.凌迟入律始于( )。 A.唐朝 B.五代 C.宋朝 D.元朝 答案:C 50.“官当”之名始出现于( )。 A.新律 B.晋律 C.北魏律 D.朝陈律 答案:D 51.“昏、墨、贼,杀”中的刑名是( )。 A.昏 B.墨 C.贼 D.杀 答案:D 52.开皇律规定的笞刑分( )等。 A.三 B.四 C.五 D.六 答案:C 53.唐六典就其性质而言属于( )。 A.综合性行政法典 B.封建经济法典 C.封建刑事法典 D.封建民事法典 答案:A 54.唐律疏议第一篇为( )。 A.卫禁 B.职制 C.名例 D.户婚 答案:C 55.19

11、46年5月4日党中央发布指示,改减租减息为没收地主土地,这个指示即为( )。 A.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B.人权条例 C.“五四指示” D.中国土地法大纲 答案:C 56.春秋末期,郑国公布成文法,这是中国历史上( )。 A.第一次公布成文法 B.第二次公布成文法 C.第三次公布成文法 D.第四次公布成文法 答案:A 57.春秋时期继郑国公布成文法之后,又一个诸侯国公布成文法是( )。 A.楚国 B.晋国 C.齐国 D.鲁国 答案:B 58.法典体例在宋朝发生了变化,采用( )作为法律形式。 A.法律答问 B.春秋经义 C.刑统 D.会典 答案:C 59.汉朝专门适用于女犯的徒刑称作( )。 A

12、.城旦 B.鬼薪 C.罚作 D.顾山 答案:D 60.汉代把对被告人进行判决称为( )。 A.乞鞫 B.读鞫 C.鞫狱 D.断狱 答案:D 61.将九章律中的具律改为刑名,死于律首,起提纲挈领作用的律典是( )。 A.新律 B.晋律 C.北魏律 D.北齐律 答案:A 62.开始区分律和令的是( ),其中规定“律以正罪名,令以存事制”。 A.晋律 B.齐律 C.魏律 D.蜀律 答案:A 63.六科给事中制度最初创立于( )。 A.元朝 B.明朝 C.前清 D.清末 答案:B 64.明律规定,对于执行监察职务的所谓“风宪官”的御史,若犯贪污罪比其他官吏处刑要加重( )。 A.一等 B.二等 C.三

13、等 D.四等 答案:B 65.秦朝的( ),是关于案件的调查、勘验、审讯等程序的文书程式。 A.令 B.式 C.法律答问事 D.廷行 答案:B 66.秦朝的最高司法审判机关叫( )。 A.大理寺 B.廷行事 C.廷尉 D.宗正府 答案:C 67.清朝每年复审各省死刑案件的司法制度叫做( )。 A.秋申 B.大审 C.热审 D.朝审 答案:A “四格”为标准考核官吏,其中品德操行方面的内容称为( )。 A.守 B.政 C.才 D.年 答案:A 69.清末设立的咨议局,依其章程规定,其性质是( )。 A.地方立法议会 B.各省采取舆论之所 C.督抚的咨询机构 D.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答案:B 70.

14、商朝法律中对有利于周统治者的某些内容在西周被称做( ),作为一种法律形式。 A.诰命 B.礼 C.遗训 D.殷彝 答案:D 71.商朝法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特点是( )。 A.“刑名从商” B.“听命于神” C.“敬天保民” D.“明德慎罚 答案:B “重罪十条”的封建法典是( )。 A.魏律 B.北齐律 C.九章律 D.晋律 答案:B 73.唐代的法律形式主要是( )。 A.律令格式 B.律令程式 C.律令科比 D.敕令格式 答案:A 74.唐代的律书始作于( )。 A.武德年间 B.贞观年间 C.永徽年间 D.开元年间 答案:C 75.唐律关于户籍、赋役、田宅、婚姻方面的内容规定在( )。

15、A.卫禁篇 B.职制篇 C.户婚篇 D.斗讼篇 答案:C 76.我国古代赎刑最早出现在(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举朝 答案:A 77.我国历史上以人的身高确定刑事责任年龄的是( )。 A.汉朝 B.西周 C.秦朝 D.唐朝 答案:C 78.我国首次公布成文法是春秋时期郑国的( )。 A.商鞅 B.子产 C.邓析 D.李悝 答案:B 79.西周时期,法官在审讯中要察言观色,注意当事人的表情,这种审讯方法被称为( )。 A.五刑 B.五听 C.五行 D.九刑 答案:B 80.西周时期,民事案件的书状叫( )。 A.均金 B.束矢 C.剂 D.傅别 答案:D 81.夏朝奴隶制国家的

16、第一个国王是( )。 A.尧 B.禹 C.启 D.周公 答案:C 82.夏朝有五种刑罚,共( )条。 A.五百 B.一千 C.二千 D.三千 答案:D 83.夏朝中央监狱的名称是( )。 A.圜土 B.夏台 C.畿内 D.社 答案:B 84.元朝类似前代大理寺的中央审判机关是( )。 A.刑部 B.在宗正府 C.宣政院 D.审刑院 答案:B 85.在汉朝,如为农民起义通风报信、提供饮食,则构成( )罪。 A.阑入 B.见知故纵 C.僭越 D.通行饮食 答案:D 86.在我国,首次以年龄确定刑事责任年龄的是( )。 A.秦朝 B.汉朝 C.南北朝 D.隋朝 答案:B 87.在中国法制史上,“八议

17、”最早规定在( )。 A.魏律 B.晋律 C.北齐律 D.北魏律 答案:A 88.中国封建时代行政立法的总汇是( )。 A.唐六典 B.明会典 C.清会典 D.资政新篇 答案:C 89.中国近代唯一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宪法性的文献是( )。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 答案:B 90.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封建法典是( )。 A.大明律 B.大清律例 C.大清新刑律 D.大清现行刑律 答案:B 91.楚国在楚文王和楚庄王时两次制定法律,分别称作( )。 A.仆区法 B.刑书 C.茆门之法 D.竹刑 答案:A|C 92.秦朝的诉讼制度在息诉方面分为(

18、 )。 A.告劾 B.纠举 C.公室告 D.告诉 E.非公室告 答案:C|E 93.西周时期,上诉期限分别有( )。 A.一旬 B.二旬 C.三旬 D.三月 答案:A|B|C|D 94.大中刑律统类是将( )混合编在一起,改变了传统体例。 A.律 B.令 C.格 D.式 答案:A|B|C|D 95.汉朝为打击割据势力,设置了如下罪名( )。 A.阿党与附益罪 B.事国人过律 C.僭越罪 D.漏泄省中语 答案:A|B|C|D 96.商朝的王位继承制度先后实行了( )。 A.世袭制 B.兄终弟及 C.父死子继 D.嫡长继承制 答案:B|C|D 97.西周的买卖契约叫( )。 A.质 B.剂 C.傅

19、别 D.债券 E.券书 答案:A|B 98.“以五声听狱讼”中的“五听”,包括有( )。 A.辞听 B.气听 C.耳听 D.色听 E.目听 答案:A|B|C|D|E 99.春秋时期郑晋两国公布成文法时反对者是( )。 A.管仲 B.荀况 C.叔向 D.孔子 E.邓析 答案:B|C 100.抗日民主政权在刑罚方面一般分主刑和从刑两种,其主刑有( )。 A.死刑 B.有期徒刑 C.苦役 D.罚金 E.训诫 答案:A|B|C|D|E 101.明朝的会审制度主要有( )。 A.朝审 B.三司推事 C.大审 D.热审 E.秋审 答案:A|C|D 102.清朝的会审制度有( )。 A.三司推事 B.热审

20、C.朝审 D.秋审 答案:B|C|D 103.唐朝御史台下设有( )。 A.台院 B.殿院 C.察院 D.郡院 答案:A|B|C 104.唐律规定的十恶,其中有( )。 A.谋反 B.弃城 C.恶逆 D.不道 E.谋叛 答案:A|C|D|E 105.下列属于唐律中规定的“十恶”的内容有( )。 A.谋反 B.不孝 C.谋大逆 D.谋逆 答案:A|B|C 106.元朝法律保留了蒙古族的习惯法,在婚姻制度上有( )。 A.良贱可以通婚 B.有妻更娶妻 C.收继 D.同姓可以通婚 答案:A|B|C|D 107.元朝统一后制定了以下哪部法典?( ) A.至元新格 B.大元通制 C.元典章 D.至正条格

21、 答案:A|B|C|D 108.在两晋时期,为晋律作注释的有( )。 A.羊枯 B.杜预 C.张斐 D.裴楷 E.李悝 答案:B|C 109.处于元朝社会最底层的是( )。 A.奴隶 B.驱奴 C.工奴 D.农民 答案:B|C 110.秦朝的罪名主要有( )。 A.不敬皇帝罪 B.贼杀伤罪 C.诽谤与妖言罪 D.盗窃罪 答案:A|B|C|D 111.西周时期婚姻的缔结实行( )原则。 A.父母之命 B.媒妁之言 C.同姓不婚 D.附远厚别 答案:A|B|C 112.大清新刑律中的主刑包括( )。 A.死刑 B.无期徒刑 C.有期徒刑 D.拘役 答案:A|B|C|D 113.根据宋朝法律规定,典

22、卖与一般卖的区别有( )。 A.典卖是活卖,一般卖是绝卖 B.典卖可以收赎,一般卖不可以收赎 C.典价比卖价低得多 D.典价比卖价高得多 答案:A|B|C 114.汉朝定罪量刑的原则是( )。 A.亲亲得相首匿 B.贵族官僚有罪先请 C.罪疑从赦 D.以身高确定刑事责任 答案:A|B 115.明朝中央的三大司法机关有( )。 A.刑 B.御史台 C.廷尉 D.都察院 E.大理寺 答案:A|D|E 116.奴隶制五刑有( )。 A.墨 B.劓 C.刖 D.宫 答案:A|B|C|D 117.清末立法的特点有( )。 A.既要考虑维护封建统治,又要考虑保护帝国主义利益 B.既抄袭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原

23、则和条文,又继续维护以纲常名教为思想基础的封建法典 C.资本主义色彩的内容和封建主义色彩的内容合二为一 D.表现了新旧两种法律思想的斗争和妥协 答案:A|B|C|D 118.商朝的罪名主要有( )。 A.昏 B.不吉不迪 C.暂遇奸宄 D.不从誓言 答案:B|C|D 119.唐律在第一篇名例中规定了( )等刑法原则。 A.划分公罪与私罪 B.同居相隐 C.同罪异罚 D.老小废疾减免刑罚 答案:A|B|D 120.北朝的法律主要有( )。 A.麟趾格 B.大统式 C.北齐律 D.北魏律 答案:A|B|C|D 121.明清时期的最高司法审判机关叫做刑部。 答案:对 “昏、墨、贼,杀”的制度。据叔向

24、解释: “杀人不忌为贼”。 答案:对 123.汉朝有一种法律形式是比照断案的典型判例,此法律形式为比。 答案:对 124.南京国民政府立法在形式上实行三级立法体制。 答案:对 125.“式”作为一种法律形式最早出现于西周。 答案:错 126.明大浩共四编,即御制大浩大诰续编、大浩三编和大诰武臣。 答案:对 127.将民事条款分出,不再科刑,以示民、刑有别的法典是大清现行刑律。 答案:对 128.我国古代赎刑最早出现在商朝。 答案:错 129.汉代的法律形式是律令科比。 答案:对 130.以过去的事例指责现时的各项政策和制度,在秦朝视为以古非今罪。 答案:对 131.在我国,首次制定赎刑是在商朝

25、。 答案:错 132.1906年,清政府制度了大理院审判编制法,就大理院和京师审判组织加以规定。 答案:对 133.春秋时期最早公布成文法的是吴国。 答案:错 134.汉代的法律形式有律、令、断例、比。 答案:错 135.开始区分律和令的是齐律,其中规定“律以正罪名,令以存事制”。 答案:错 136.明律规定,对于执行监察职务的所谓“风宪官”的御史,若犯贪污罪比其他官吏处刑要加重二等。 答案:对 137.秦朝多对麻风病人犯罪所适用的刑罚是定杀。 答案:对 138.清末制定的十九信条其实质在于确保君主专制政权。 答案:对 139.蜀国诸葛亮等人制定了蜀律。 答案:错 140.太平天国后期的纲领文

26、件是资政新篇。 答案:对 141.魏律改具为律,并冠于律首的是户律。 答案:错 142.西周时期,民事案件的书状叫傅别。 答案:对 143.西周时期,中央直辖地区的司法机关为小司寇。 答案:对 “威侮五行,怠弃三正”选自甘誓 。 答案:对 145.在汉朝,由秦的“课”发展而来的针对某类事的一个方面制定的单行法规称为科。 答案:对 146.战国时期,史称“改法为律”者是商鞅。 答案:对 147.战国时期商秧在秦国变法曾改法为刑。 答案:错 148.中华法系解体的开端是商鞅变法。 答案:错 149.周穆王曾命吕侯依照夏朝的赎刑作吕刑。 答案:对 “十恶”制度的封建法典是唐律疏议。 答案:错 -第 19 页1.“吕命穆王,训夏赎刑”中的“吕”指( )作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