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安全知识讲座.docx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35551781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安全知识讲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校安全知识讲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安全知识讲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安全知识讲座.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校园安全卫生讲解一、 教学及生活区活动安全1、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得拥挤,不推人,尤其是在发生大型集会或者特殊情况更要遵守秩序,以防踩踏事故的发生。2、不准进行各类体育运动,不准滑楼梯扶手,用电设施、电源插,不准攀越窗台和过道的护栏,不准私拉乱接用电线路,不准携带火源和危险物品进入。3、如果遇到停电应继续滞留在教室及生活区,听从学校指挥,不得起哄或随意走动等。4、在教室严禁追逐打闹(讲述翘腿拌人事故)。二、寄宿生安全学生宿舍,特别是女生宿舍,安全防范应注意:1、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警惕性,不给坏人可乘之机。2、晚上人睡前要关好门窗,宿舍舍长熄灯是一定检查好人数,对未按时睡觉的学生及时想班主任

2、或者值周老师汇报。3、携带的钱、贵重物品等要妥善保存好,但不得存放在宿舍区。4、不得在宿舍内点蜡烛、蚊香,不得在床上打闹、不乱动用电设施、消防设备和电源插,不准攀越窗台和过道的护栏,不准私拉乱接用电线路。三、交通安全1、在放假回家及返校途中,靠边行走,严禁追逐打闹,过马路是应该左右观望,确保无车辆时快速通过。2、乘车人必须遵守注意事项:不乘坐三轮车、农用车、无牌照和超载车辆;乘车时不要把头、手、胳膊伸出手窗外,以免被对面来车或路边树木等刮伤;也不要向车窗外乱扔杂物,以免伤及他人。3、放假时间严禁三五成群的在马路飙车。四、学生防汛相关注意事项(1)要经常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密切注视天气变化,了解掌

3、握灾情预报预做好防洪自护。(2)不到易发生山洪区域游玩逗留;不到易发生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危险区域或危房里活动停留。(3)需过溪河要找桥梁通过;不要涉水、过溪、过河,更不要冒险抢渡溪河。(4)遇到灾害性天气尽量不外出,已出门在外的要寻找安全地带避灾自护。五、不法侵害注意事项:1、匪警电话的号码是110。这个号码应当牢记,以便发生异常情况时及时拨打。2、拨打110电话,要简明、准确地向公安部门报告案件发生的地点、时间、当事人、案情等内容,以便公安部门及时派员处理。3、打报警电话是事关社会治安管理的大事,千万不要随意拨打或以此开玩笑。2、外出要征得家长同意,并将自己的行程和大致返回的时间明确告

4、诉家长,同时要按时回家,如有特殊情况不能按时返回,应设法告知家长。4、不接受陌生人的钱财、礼物、玩具、食品,及陌生人交谈要提高警惕;不独自往返偏僻的街巷、黑暗的地下通道,不独自一人去偏远的地方游玩;不搭乘陌生人的便车;不接受陌生人的邀请同行或做客。 六、饮食卫生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勤洗澡、勤剪指甲。2、生吃瓜果要洗净,但不喝生水。3、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食物腐烂变质,就会味道变酸、变苦;散发出异味儿,这是因为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这些食物会造成食物中毒。4、不随意购买、食用劣质或者三无食品及饮品(无产地、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5、注重好个人卫生的同时也要注意校园卫

5、生,按时打扫我们的教室及所在班级的清洁区,定期对我们的宿舍、教室、餐厅进行消毒。安全用煤取暖煤气中毒通常指的是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无色无味,比空气轻,易于燃烧,燃烧时为蓝色火焰。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如果达到0.04%0.06%时,就可使人中毒。一、常见煤气中毒原因煤烟中毒多数发生在用煤球、煤饼、木炭、木材取暖的家庭,主要原因是:1、冬季用煤炉,室内未装通风设施;煤炉使用时间较长,烟筒被灰渣堵塞;2、煤炉密封不严漏气;室内用炭火锅涮肉、烧烤用餐,而门窗紧闭通风不良,造成一氧化碳停留时间过长;3、伸向屋外的烟筒未加防风帽,产生倒风;火灾现场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4、自制土暖气取暖,虽及煤炉分室而居,

6、但发生泄漏、倒风引起煤气中毒。二、预防方法1、在安装炉具(含土暖气)时,要检查炉具是否完好,如发现破损、锈蚀、漏气等问题,要及时更换并修补;2、要检查烟道是否畅通,有无堵塞物;烟囱的出风口要安装弯头,出口不能朝北,以防因大风造成煤气倒灌;3、烟筒接口处要顺茬儿接牢(粗口朝下、细口朝上),严防漏气;4、屋内必须安装风斗,要经常检查风斗、烟道是否堵塞,做到及时清理;5、每天晚上睡觉前要检查炉火是否封好、炉盖是否盖严、风门是否打开。 三、中毒症状轻度中毒者会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神志不清。重度中毒者,口唇呈樱桃红色,全身皮肤潮红,神志不清,甚至昏迷,呼吸短浅,四肢冰凉,甚至大小便失禁。四、救治方法自

7、救:一些轻微中毒的病人,可以设法自救。当感到自己中毒时,应尽快打开门窗,吸入新鲜空气,并尽快脱离中毒环境。急救:一氧化碳的比重比空气略轻,故浮于上层,救助者进入和撤离现场时,如能匍匐行动会更安全。进入室内时严禁携带明火,另外,按响门铃、打开室内电灯产生的电火花均可能引起爆炸。进入室内后,迅速打开所有通风的门窗。然后迅速将中毒者转移到清新空气中保暖处平卧,解开衣领及腰带以利其呼吸顺畅。对于昏迷不醒的患者可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入肺内导致窒息。为促其清醒可用针刺或指甲掐其人中穴。若其呼吸微弱甚至停止,则需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但对昏迷较深的患者,这种人工呼吸的效果远不如医院高压氧舱的治疗。

8、高浓度吸氧,氧浓度愈高,碳氧血红蛋白的解离越快,吸氧应维持到中毒者神志清醒为止。五、急救误区误区一冻一下会醒中毒事件多发生在冬季,一些人中毒后,被救护的人放在室外,他们认为冷一冷、通通风就可以使中毒者苏醒。其实,寒冷刺激不仅会使中毒者加重缺氧,更能导致末梢循环障碍,诱发休克和死亡。误区二炉边放盆清水有些人以为在炉边放盆清水可预防中毒。科学证实,一氧化碳是不溶于水的,要想预防中毒,关键是门窗不要太严,或安装风斗,烟囱要透气良好。误区三醒了就没事了中毒患者必须经医院的系统治疗后方可出院,有并发症或后遗症者出院后应口服药物或进行其他对症治疗,重度中毒患者需一两年才能完全治愈。六、小心后遗症1、坚持早

9、晨到室外进行深呼吸运动、扩胸运动,每天30分钟左右,轻、中型中毒者应连续晨练714天;重型中毒者可根据后遗症情况,连续晨练36个月。2、继续服用金维他每天1-2丸,连服7-14天,或维生素C0.1-0.2克,每天3次,亦可遵医嘱适量服用维生素B1、B6,复合维生素B等。冬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11月份,我市进入冬季,气候干燥,气温降低,天气日渐寒冷,幼儿机体适应能力下降,造成呼吸道传染病的蔓延扩散,为了加强传染病的防范意识,提高预防知识水平,现将几种常见的冬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分享给大家,让我们大家健康每一天。 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病毒携

10、带者,在发病前的最初三天,传染性最强。病毒随打喷嚏、咳嗽或说话喷出的飞沫传播,主要表现:起病急、高热、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少数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流感和普通感冒的防治:(1)避免受凉,要注意随温度变化增减衣服,注意保暖;(2)增加户外幼儿园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3)让幼儿生活规律,多饮水、多吃水果,适当补充维生素C,保证充足的睡眠,一天至少10小时睡眠时间;(4)注意通风,居家和教室每天开窗通风半小时到一个小时;(5)尽量避免幼儿出入公共场所;(6)要注意幼儿个人卫生,要勤洗手。 2、水痘: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11、。以发热和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传染性强,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传染。 预防:除注意空气流通外,重点在于幼儿园管理传染源,隔离患者后全部疹退为止。 3、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是被患者和健康带毒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病毒侵入上呼吸道粘膜并在局部生长繁殖,患者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其后则出现一侧腺肿大或者两侧腮腺同时肿大而变形,局部疼痛,开口和咀嚼时疼痛明显,食酸性食物胀痛加剧,常可波及邻近的颌下腺,颌下腺和颈部淋巴结。腮腺肿大可持续5日左右,以后可逐日减退。全部病程约7-12日,可并发睾丸炎、卵巢炎、脑膜炎等。 预防: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服

12、用中药抗病毒冲剂预防,注射“麻腮风”疫苗提高免疫力。 冬季预防传染病的总体原则应为以下几点: 1、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 2、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3、居家、教室注意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4、幼儿园开展晨检制度,以便及早发现病人,及早采取措施。 5、适当的采取预防性服药措施。 6、尽量不到卫生条件差,没有消毒设施的小餐馆用餐。 7、针对性的开展预防接种。手足口病1。什么是手足口病?得病后有什么表现?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起,71病毒是其中的一种。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发病高峰主要为57

13、月。手足口病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2、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染源是哪些人?手足口病患者、隐形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都可传染该病。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3。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有疫苗吗?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

14、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4。哪些人容易患手足口病?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由于成人的免疫系统较完善,成人一旦感染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6。手足口病能治好吗?如果得了手足口病,绝大多数情况下710天可以自行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根据以往的发病及治愈情况看,只有个别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脑膜炎、肺炎等,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多数可以痊愈。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

15、疗机构就诊,同时要密切观察。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及其他孩子接触玩耍。一旦出现突然发高烧或神志不清、昏睡、肌肉或身体抽动、呼吸困难等,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就诊。7。患儿在家中治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如患儿被诊断为手足口病遵照医嘱留家治疗时,家长要密切注意孩子是否有烦躁不安或贪睡等异常行为,一旦有上述异常症状时要及时向医生求诊。8。一般家庭怎么预防?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居室要经常通风;要勤晒衣被。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检

16、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10。如果家里有孩子感染要特别注意什么?要注意不让生病的孩子接触其他儿童;孩子的唾液、痰液等分泌物要用卫生纸包好丢到垃圾箱,孩子的粪便要收集好、消毒后丢入厕所,不要随意丢弃,同时要消毒便盆;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替换尿布后或处理孩子粪便后都要洗手;生病孩子的衣服、玩具、餐具、枕头被褥等要保持卫生,孩子的日常用具要消毒;要勤开窗通风。如果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得病,还应及早告诉老师,并不要着急让孩子去幼儿园,要在全部症状消失一周后再去,防止传染其他孩子。一般症状轻不用住院治疗,居家治疗、注意休息即可,以减少交叉感染。11.幼儿园怎样预防手

17、足口病?首先,卫生消毒。幼儿园要保持每天放学消毒一次,有必要条件的应该中午一次晚上一次。孩子玩耍的教学玩具要用专门的消毒液浸泡消毒,通常使用的84消毒液,一般把教学玩具浸泡一小时左右就可以。地板和桌椅也要用84消毒液擦一遍。孩子们一般都是在幼儿园里面吃饭,孩子们用的餐具也要专门的餐具消毒液进行刷洗,保证环境的卫生清洁。其次,做好预防宣传。普及手足口病相关知识,孩子们回到家里以后,要让家长们多留意孩子的身体状况,在家里面如果孩子出现了发热,皮疹等症状的时候一定要尽早的带孩子到医院做检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孩子没有痊愈的情况下一定不要让孩子接触其他的小朋友或者是上幼儿园上学。还有卫生教育,幼儿园一定要加强在园孩子们的卫生教育工作,平时要教育孩子在吃饭之前还有上完厕所以后都要用洗手液把手洗干净。教育孩子勤剪指甲的还习惯,指甲长啦就会在指甲里面藏着很多细菌的。还要教导孩子不随便乱弄东西,特别是在人口集中的地方更不要乱摸东西。教育孩子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最后做好检查,特别是晨检。把每天入园孩子们的情况做好详细的记录,如果发现孩子们在上学的时候有发热,出皮疹的状况的时候要立即通知孩子的家长,并把孩子及时隔离送医院检查治疗。在注意观察一下在一起上学的孩子们是否有疑似症状的发生。如果发现有感染的孩子要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并及时的通报给当地卫生部门。必要时做好停课的准备第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汇报体会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