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电力电缆技术协议.docx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35545190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69.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协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协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协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压电力电缆技术协议.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xxxx有限公司低压电力电缆技术协议目录1 总则12 工作范围23 应遵循的主要标准34 使用条件45 技术要求66 试验177 验收208 产品对环境的影响209 技术文件要求2010 监造、包装、运输、安装、质量保证及技术服务2111 文件资料2412 投标时应提供的其他资料2513 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2514 主要元器件来源2515 技术差异表2616 卖方应提供的技术数据2617 卖方需说明的其他问题2818、联系方式291 总则1.1 本技术协议适用于 低压电力电缆采购的交流额定电压U0/U为0.6/1kV及以下聚乙烯、聚氯乙烯、交联聚乙烯绝缘或护套低压电力电缆,它提出了该电缆本体及

2、附件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而的技术要求。1.2 本设备招标技术文件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凡本招标技术文件中未规定,但在相关设备的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或IEC标准中有规定的规范条文,卖方应按相应标准的条文进行设备设计、制造、试验和安装。对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其要求。1.3 如果卖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招标技术文件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卖方提供 的设备完全符合本招标技术文件的要求。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报价书中以“对招标技术文件的意见和同招标技术文件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1.4 本招标技术文件所使用的标准如遇及卖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

3、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1.5 本招标技术文件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及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1.6 本招标技术文件未尽事宜,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1.7 卖方在应标招标技术文件中应如实反映应标产品及本招标技术文件的技术差异。如果卖方没有提出技术差异,而在执行合同的过程中,买方发现卖方提供的产品及其应标招标技术文件的条文存在差异,买方有权利要求退货,并将对下次的评标工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1.8 卖方应在应标技术部分按本招标技术文件的要求如实详细的填写应标设备的标准配置表,并在应标商务部分按此标准配置进行报价,如发现二者有矛盾之处,将对评标工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1.9 卖方

4、应充分理解本招标技术文件并按本招标技术文件的具体条款、格式要求填写应标的技术文件,如发现应标的技术文件条款、格式不符合本招标技术文件的要求,则认为应标不严肃,在评标时将有不同程度的扣分。1.10 设备采用的专利若涉及到的全部费用均被认为已包含在设备报价中,买方不承担有关设备专利的一切责任。1.11 买方、设计方对卖方图纸和资料的认可,以及针对合同设备设计、制造、安装等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审查、监造、检验、验收等)不能解除卖方应承担的责任。1.12 卖方提供高质量的设备。所提供的设备、材料等要求是技术先进、成熟可靠产品。卖方需保证三年内所生产的全部同电压等级的电缆产品没有发生任何产品质量问题,对于

5、及供货类似的电缆曾发生故障或缺陷的事例,投标者应如实提供反映实况的调查分析等书面资料。1.13本技术协议中涉及的有关商务方面的内容,如及招标文件商务部分 有矛盾时,以商务部分为主。1.14 投标人应提供专业检测机构出具的不超过五年的及所招标型号相同/相近的电力电缆型式试验报告,型式试验报告中电缆的截面不得小于本次招标电缆的截面,报告应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出具。 1.15卖方在提供的电缆数量较大或买方认为重要的线路时,应在合同签订后不超过两周的时间内尽快向买方提交一份详细的生产进度表。这份生产进度表应以图表形式说明设计、试验、材料采购、制造、工厂检验、抽样检验、包装及运输,包括对每项工

6、作及其过程足够详细的全部细节。1.16投标人应满足招标文件内交货时间要求。投标人对于因某种特殊原因造成的交货时间延误情况应在投标文件中提供相应的采取补救措施的应急预案。1.17 卖方对协议无异议部分,买方视为卖方承诺满足技术协议的中的相关技术规定。如对其中相应条款有异议,须认真填写在技术差异表中。2 工作范围2.1范围和界限1)本协议适应于交流额定电压UO/U为0.6/l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本体及其附件的设计、制造、装配、工厂试验、交付、现场安装和试验的指导、监督以及试运行工作。2)现场安装和试验在卖方的技术指导和监督下由买方完成。3)本协议未说明,但又及设计、制造、装配、试验、运输、包装

7、、保管、安装和运行维护有关的技术要求,按条款3所规定的有关标准执行。4)供货商在电缆出厂前做好分盘工作,详情见商务部分,以商务确认为准。2.2服务范围1)卖方应按本协议的要求提供全新的、合格的交流额定电压UO/U为0.6/l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本体及其附件、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卖方所提供的组部件和主要材料如需向外协单位外购时,投标人应列出外协单位清单,并就其质量做出承诺。同时提供外协单位相应的例行检验报告、投标人的进厂验收证明、外协单位的相应资质证明材料和长期供货合同。2)供货范围卖方提供的交流额定电压UO/U为0.6/lkV及以下聚乙烯、聚氯乙烯、交联聚乙烯绝缘或护套低压电缆,具体

8、型号及数量见商务部分。电力电缆的供货范围包括:a.电力电缆本体b.电缆盘c.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等详见表13.1和表13.2。3)工厂试验由卖方在生产厂家内完成,但应有买方代表参加,参加工厂验收的人数及天数等规定详见标书商务部分。4)现场安装和试验在卖方的技术指导下由买方完成,卖方协助买方按标准检查安装质量,处理调试投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供备品、备件,做好销售服务工作。卖方应选派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对安装和运行人员免费培训。安装督导的工作范围及人数和天数等规定详见标书商务部分。5)卖方应协助买方解决设备运行中出现的问题。6)设计联络会议的地点及买方参加人员的人数和天数等规定详见标书商务部分。3

9、 应遵循的主要标准除本协议特殊规定外,卖方所提供的设备均按规定的标准和规程的最新版本进行设计、制造、试验和安装。如果这些标准内容有矛盾时,应按最高标准的条款执行或按双方商定的标准执行。如果卖方选用本协议规定以外的标准时,则需提交这种替换标准供审查和分析。仅在卖方己证明替换标准相当或优于标书规定的标准,并从买方处获得书而的认可才能使用。提交供审查的标准应为中文或英文版本。本协议主要引用标准如下:GB/T 2951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GB/T 2952 电缆外护层GB/T 3048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GB/T 3956 电缆的导体GB/T 6995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GB/

10、T 12527 额定电压1kV及以下架空绝缘电缆GB/T 12706 额定电压1kV(Um=1.2kV)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GB/T 18380.3 电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 第3部分:成束电线或电缆 的燃烧试验方法GB/T 19216.21 在火焰条件下电缆或光缆的线路完整性试验 第21部分: 试验步骤和要求 额定电压 0.6/1.0 kV及以下电缆GB/T 19666 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GB/T 3957 电力电缆铜、铝导线芯GB/T 311 绝缘配合GB 12666.5 成束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GB 12666.6 电线电缆耐火特性试验方法GB 3

11、953 电工圆铜线GB 12193 出口机械、电工、仪器仪表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 8191 包装储运标志GB 4005 电线电缆交货盘GB 5021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05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IEC 287 电缆连续额定电流的计算IEC 331 电缆的耐火特性IEC 332-3 电缆在火焰条件下的试验 第3部分IEC 502 挤包的固体电介质绝缘电力电缆(额定电压1Kv-30kV)JB/T 8137 电线电缆交货盘GA 306 阻燃及耐火电缆、塑料绝缘阻燃及耐火电缆分级和要求 3.1 产品标准优先级1)国家标准2)IEC3)技术协议4)工程图纸及其他文件4 使用条件本设备标书要采

12、购的交流额定电压UO/U为0.6/lkV及以下聚乙烯、聚氯乙烯、交联聚 乙烯绝缘或护套低压电力电缆及附件,卖方应保证对所提供的设备不仅满足本协议要求的技术条款要求,而且还应对在实际安装地点的外部条件(如环境温度、海拔、污秽等级、敷设条件等)下的相关性能参数进行校验、核对,使所供设备满足实际外部条件要求及全工况运行要求。卖方应对正常使用条件之外的特殊使用条件涉及的相关事项,在询价和订货时特别说明。4.1 正常使用条件4.1.1 周围空气温度年平均气温 22.5 最冷月最低平均温度 14.8 最热月最高平均温度 28.5 极端最高气温 36.8 极端最低气温 1.7 4.1.2 相对湿度 最冷月月

13、平均相对湿度 75.7%最热月月平均相对湿度 82.3%年平均相对湿度 80.5%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 82.3%月平均最小相对湿度 75.7%4.1.3 大气压 年平均气压 101.1 kPaA 夏季平均气压 100.35 kPaA 月平均最低气压 101.1 kPaA 4.1.4 风速、风压值瞬时最大风速(地面以上10m处) 43 m/s十分钟最大风速(地面以上10m处) 31.7 m/s年平均风速 3.1 m/s基本风压值(地面以上10m处) 750 Pa年主导风向 东北4.1.5 地面粗糙度 A类4.1.6 地震 抗震烈度 7度 地震分组 第一组 加速度 0.10g4.1.7 海拔高度

14、1000m4.1.8 系统条件要求本技术规范所列规定的设备,应适用于下列电力系统:1) 系统额定频率: 50Hz2) 系统标称电压: 0.22/0.38kV3)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TN-S)4)电压变化范围: 0.38kV+10%5)频率变化范围: 50Hz+0.5Hz4.2 安装敷设条件电缆应适合安装于户内、户外,暴露于空气中、阳光中,敷设于保护管中、桥架中、电缆沟(隧道)中、槽盒中、竖井中,铠装电缆可直埋于土壤中敷设,满足靠海边盐类环境,地下敷设时电缆需满足经常或周期性完全浸于内侵海水中的运行要求。5 技术要求5.1 基本参数5.1.1 电缆导体的长期最高额定温度聚氯乙烯(PVC)绝缘

15、电力电缆的线芯长期允许工作温度70,交联聚乙烯(XLPE) 电缆的线芯允许工作温度905.1.2 短路时(最长持续时间不超过5S)电缆导体的最高温度聚氯乙烯(PVC)绝缘力电缆短路热稳定允许温度300mm2及以下截面为160, 300 mm2以上截而为140。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的短路热稳定允许温度250。5.1.3 导体标称截面通常有 1.5,、2.5,、4、6、10、16、25、 35、50、70、95、120、150,、185、240、300、 400mm2 。5.2 设计和结构要求5.2.1 导体5.2.1.1 低压电缆的导体应符合GB/T 3956-2008中第7章节第一种实心

16、导体、第二种绞合导体的要求,应采用多股圆铜线绞合紧压成型,紧压系数不低于0.92。应采用优质无氧铜。5.2.1.2 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损伤绝缘的毛刺、锐边,无凸起或断裂单线。5.2.1.3 内衬层及填充1)内衬层可以挤包或绕包;除五芯以上电缆外,圆形绝缘线芯电缆只有在绝缘线芯间的间隙被密实填充时,才可采用绕包内衬层。内衬层的工作温度及电缆的工作温度相适应,内衬层的厚度符合GB/T12706.1-2008的规定。2)用于内衬层和填充物的材料应适合电缆的运行温度并和电缆绝缘材料相容。3)挤包内衬层厚度挤包内衬层的近似厚度应符合下表规定:表5. 1 挤包内衬层厚度(mm)缆芯假设直径d/mm

17、挤包内衬层厚度近似值/mmd51.025d351.235d451.445d601.660d801.8d802.04)绕包内衬层厚度缆芯假设直径为40mm,绕包内衬层的近似厚度取0.4mm;如40mm时,则取0.6mm。5.2.2 绝缘5.2.2.1 聚氯乙稀电力电缆绝缘层应为挤包制成,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绝缘层应为添加交联剂后挤包交联而成紧密挤包在导体上,且容易剥离而不损伤导体,挤包在导体的绝缘性能符合GB/T12706.1中的规定。绝缘材料从生产之日到使用不应超过半年。5.2.2.2 绝缘标称厚度应符合 GB/T 12706.1-2008、GB/T 12527-2008 及表 5.2的规定,绝

18、缘厚度平均值不小于规定的标称值,绝缘层横断面上任一点最薄点的厚度不小于标称厚度的90%-0.1mm。任一断面的偏心率(最大测量厚度最小测量厚度)/最大测量厚度应不大于15% 。表5.2 聚氯乙稀(PVC/A)绝缘标称厚度导体标称截而积/mm2额定电压Uo/U (Um)下的绝缘标称厚度/mm0. 6/1 (1.2) kV1.5, 2.50.84, 61.010, 161.025, 351.250,701.495,1201.61501.81852.02402.23002.44002.6注:不允许任何小于以上给出的导体截而积。表5. 3交联聚乙烯绝缘标称厚度导体标称截而积/mm2额定电压Uo/U (

19、Um)下的绝缘标称厚度/mm0. 6/1 (1.2) kV1.5, 2.50.74, 60.710, 160.725, 350.9501.070, 951.11201.21501.41851.62401.73001.84002.0注:不允许任何小于以上给出的导体截而积。5.2.2.3 绝缘表而应光滑,色泽均匀;绝缘层的横断而上应无目力可见的气泡和沙眼等缺陷, 禁止使用重新(二次)处理过的绝缘材料。5.2.2.4 绝缘材料在正常使用温度范围内,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弹性。5.2.2.5 交联工艺采用辐照交联、温水交联或蒸汽交联工艺,不能够采用自交联工艺。5.2.3 铠装5.2.3.1 铠装类型为

20、:双金属带铠装。5.2.3.2 扁金属丝铠装或圆金属丝铠装材料应为镀锌钢带。5.2.3.3 铠装对内衬层的要求1)多芯电缆需要铠装时,铠装应包覆在内衬层上,并应符合GB/T 12706.1-2008中第7.1 章节要求。2)内衬层采用挤包型或绕包,填充缆芯采用及电缆运行温度相适应的非吸湿性聚丙烯撕裂薄膜填充,应紧密无空隙,并保证在成品电缆段附加老化试验后不粉化。三芯成缆后外型应圆整。隔离套采用挤包型。隔离套厚度平均值不小于标称值,任一点最小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 80%。5.2.3.4 铠装电缆的铠装应为连续的密封的镀锌钢带,铠装的故障电流额定值应及芯线导体相同。5.2.3.5铠装采用双层镀锌钢

21、带,螺旋绕包两层,外层钢带的中间大致在内层钢带间隙上方,包带间隙应不大于钢带宽度的50%,绕包应平整光滑。双层镀锌钢带绕包间隙不超过钢带宽度的50%,下层钢带间隙为上层钢带间隙中间部份所覆盖。5.2.3.6钢带厚度符合GB 2952的规定,钢带绕包圆整光滑。5.2.4 外护套5.2.4.1 所有低压电缆(不含架空绝缘电缆)应有外护套。外护套通常为黑色,材料应及规定的电缆运行温度相适应。外护套应经受GB/T 3048.10-2007规定的火花试验。5.2.4.2 应有良好的防腐蚀、防蚁、防潮(湿)、防油和阻燃性能。阻燃应符合5.3要求。5.2.4.3 厚度1)无铠装的电缆和外护套不直接包覆在铠装

22、上的电缆,其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4mm,多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8mm,并满足GB/T12706.1的规定,电缆护套上任一处最小厚度不小于标称值的80%-0.2mm。电缆外护套均匀紧密挤包在成缆铠装层上,护套表面光洁平整,色泽均匀。2)护套直接包覆在铠装上的电缆,其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8mm。5.2.4.4 电缆标志电缆的表面应有连续、清晰的制造厂名、型号规格、电压、制造年份和计米长度标志,标志始末端距离不应超过lm。不得采用凹印。标志应字迹清楚,容易辨认,耐擦,并符合GB6995.3规定。5.3 阻燃要求 5.3.1 阻燃分级标志 5.3.1.1 阻燃试

23、样类别按照GB/T 18380.3分为A类、B类、C类。5.3.1.2 阻燃级别分为四级,每级按阻燃试样类别分为A类、B类、C类,阻燃级别标记分别为:一级A类: IA 级,一级B类: IC级,一级C类:IC级;二级A类: IIA级,二级B类:IIC级,二级C类:IIC级; 三级A类:IIIA级,三级B类:III级,三级C类:IIIC级; 四级A类: IVA级,四级B类:IVC级,四级C类:IVC级。 5.3.2 阻燃性能阻燃性能应符合表5.3规定的相应级别及技术要求。表5. 3阻燃级别及技术要求阻燃级别技术要求阻燃特性烟气毒性烟密度(最小透光率)/%耐腐蚀性试验条件炭化高度/mpH值电导率/S

24、/mmIA级满足GB/T18380.3中A类规定的要求2.50符合GB/T20285ZA2级要求804.310IC级满足GB/T18380.3中B类规定的要求IC级满足GB/T18380.3中C类规定的要求IIA级满足GB/T18380.3中A类规定的要求60IIC级满足GB/T18380.3中B类规定的要求IIC级满足GB/T18380.3中C类规定的要求IIIA级满足GB/T18380.3中A类规定的要求符合GB/T20285ZA3级要求20IIIC级满足GB/T18380.3中B类规定的要求IIIC级满足GB/T18380.3中C类规定的要求IVA级满足GB/T18380.3中A类规定的

25、要求IVC级满足GB/T18380.3中B类规定的要求IVC级满足GB/T18380.3中C类规定的要求5.3.3 阻燃电缆的选用,应符合GB 50217-2007第7.05、7.06条规定。5.4 耐火要求 5.4.1 耐火分级标志 耐火级别分为四级耐火级别标记分别为 耐火一级级耐火一级A类A级 耐火二级级耐火二级A类A级 耐火三级级耐火三级A类A级 耐火四级级耐火四级A类A级。 5.4.2 耐火性能应符合表5.5规定的相应级别及技术要求。 5.4.3 耐火电缆的选用应符合GB 50217-2007第7.07、7.09条规定。 表5.5 耐火级别及技术要求耐火级别技术要求耐火特性烟气毒性烟密

26、度(最小透光率)/耐腐蚀性试验条件线路完整性pH值电导率/ S/mm级供火温度:750800 满足GB/T 19216.21的规定要求符合GB/T20285 ZA2级要求 804.310 A级供火温度9501000级供火温度750800 60A级供火温度9501000 级供火温度750800符合 GB/T20285 ZA3级要求20A级供火温度9501000 级供火温度750800A级供火温度95010005.5 FF氟塑料绝缘氟塑料护套电力电缆要求5.5.1额定电压:U0/U为0.6/1kV。1) 正常运行时,导体最高工作温度(电缆额定工作温度)为:200。2) 最低使用环境温度为:-65。

27、3) 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为电缆直径的15倍。4) 电缆型号和产品表示方法及电缆规格5.5.2 型号电缆常用型号如表5.6。表5.6 电缆型号型号名称FFFF9FFF氟塑料绝缘氟塑料护套电力电缆氟塑料绝缘钢丝编织铠装氟塑料护套电力电缆* *单芯铠装必须用非磁性金属丝。 注:本表中未列出的电缆型号可按下面的规定编制。1) 代号(1) 导体代号第1种、第2种铜导体(T)省略 、第5种导体(软结构)R(2) 绝缘代号氟塑料F(3) 护套代号(包括挤包的内衬层和隔离套等)氟塑料F(4) 铠装代号铜丝编织铠装8 镀锌钢丝编织铠装9(5) 外护套代号氟塑料F2)表示方法产品用型号、规格及本技术规范编号表示。

28、产品型号的组成和排列顺序如下外护套铠装层内护套(挤包内衬层、隔离套)导体(第1种、第2种铜导体省略)绝缘举例:铜芯氟塑料绝缘氟塑料内套钢丝编织铠装氟塑料外护套电力电缆,额定电压为0.6/1 kV,31芯,标称截面10 mm2,中性线截面6 mm2,表示为:FF9F-0.6/1 310+16 PCCC/GF 00220153) 电缆规格电缆规格见表5.7。表5.7 电缆规格芯数导体截面范围mm2芯数导体截面范围mm210.75120411020.75163+1,4+1,3+22.51030.75165110 多芯电缆中性线导体截面积见附录A(规范性附录)。5.5.3 导体导体应是符合GB/T 3

29、956的第1种或第2种裸退火铜导体或镀金属层退火铜导体,或者第5种裸铜导体或镀金属层退火铜导体。电缆额定工作温度超过100 ,导体材料应采用镀金属层退火铜线。5.5.4 绝缘1) 材料绝缘应为聚全氟乙丙烯或聚四氟乙烯或其它相当的氟塑料。2) 厚度绝缘厚度的标称值应符合表5.8的规定。绝缘厚度的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其最薄处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900.1 mm。任何隔离层的厚度应不包括在绝缘厚度之中。表5.8 绝缘标称厚度0.75,10.3525,350.701.5,2.50.4050,700.804,60.50950.9010,160.601200.903) 性能绝缘机械物理性能符合表5.9的

30、规定。绝缘线芯应按GB/T 3048.9的规定经受交流50 Hz试验电压6 kV的火花试验检查。表5.9 绝缘和护套机械物理性能序号试验项目单位绝缘护套试验方法FF11.11.222.12.1.12.1.22.22.333.13.244.14.24.35老化前机械性能*抗张强度,最小断裂伸长率,最小空气烘箱老化后机械性能*处理条件温度持续时间抗张强度a) 老化后数值,最小b) 变化率*,最大断裂伸长率a) 老化后数值,最小b) 变化率*,最大抗开裂试验温度持续时间低温性能试验未经老化前进行试验直径12.5 mm的低温卷绕试验温度哑铃片的低温拉伸试验温度冷冲击试验温度耐酸碱试验/2h/2h16.

31、0200240316814.0302003025026-553-553-553附录B16.0200240316814.0302003025026-553-553-553附录BGB/T 2951.11GB/T 2951.12GB/T 2951.31GB/T 2951.14本技术规范附录B* 拉伸速度为50 mm/min5 mm/min。* 变化率:老化前后得出的中间值之差值除以老化前中间值,以百分数表示。4) 绝缘线芯分色符合GB/T 6995.5的规定。5.5.5 成缆和填充物1) 成缆多芯电缆的绝缘线芯应绞合成缆。2) 填充物和隔离层绝缘线芯间的间隙允许采用非吸湿性材料填充,填充物应不粘连绝

32、缘线芯。成缆线芯和填充物可以用非吸湿性材料薄膜带绕包隔离层。填充物和隔离层在电缆最高额定工作温度下应不会熔融。5.5.6 内衬层1) 结构金属铠装电缆应采用内衬层,内衬层可以挤包或绕包。2) 材料用于内衬层的材料应是及绝缘使用温度等级相当的氟塑料或相当的类似物。3) 内衬层厚度挤包或绕包内衬层厚度的近似值为0.4 mm。挤包的内衬层应不粘连绝缘线芯。5.5.7 金属铠装1) 本技术规范只规定金属丝编织铠装,编织线采用铜、铜合金、铝合金或镀锌钢丝。除特殊结构外,用于交流回路的单芯电缆应采用非磁性材料。采用铝合金时,应考虑到它的腐蚀性危险。编织线的接头应焊接或编进编织层,但编织层不应整体接续。编织

33、层应均匀一致。2) 编织线直径无论采用何种金属,编织线的标称直径符合表5的规定。 表5.10 圆铠装编织金属丝标称直径 单位为毫米铠装前假设直径d铠装圆金属丝标称直径d1010d30d300.20.30.43) 铠装的使用使用的铠装层应既不粘连内护层或内护套,也不粘连外护套。5.5.8外护套1) 概述所有电缆都应具有外护套。外护套通常为黑色,若制造方和购买方达成协议,允许采用非黑色的其他颜色,以适应电缆使用的特定条件。2) 材料外护套材料应为及绝缘的耐温等级相适应的聚全氟乙丙烯或聚四氟乙烯或其它相当的氟塑料。3) 厚度挤包护套标称厚度值TS(以mm计)应按下列公式计算:TS0.025D0.5式

34、中:D挤包护套前电缆的假设直径,mm。上式计算出的数值应按四舍五入修约到0.1 mm。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0.6 mm。护套厚度的最薄处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850.1 mm。4)氟塑料树脂性能表5.11 聚全氟乙丙烯性能序号项目单位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1外观半透明颗粒,其中不得夹带金属屑和沙粒等杂质,含有可见黑点的粒子百分数不超过122熔体流动速率(372,5kg)g/10min2.14.03抗张强度,最小MPa25.021.019.04断裂伸长率,最小3002755相对密度2.122.176熔点26510265157介电系数(106Hz),最大2.28介质损耗角正切(106Hz),最大7

35、.010-4920体积电阻率,最小cm1.0101610挥发份(380,30min),最大0.10.311耐热应力开裂(250,6h)不裂注: 试验方法见HG/T 29041997。表5.12 聚四氟乙烯性能序号项目单位指标1抗张强度,最小MPa24.02断裂伸长率,最小2003熔点3203354介电系数(106Hz),最大2.25介质损耗角正切(106Hz),最大2.510-4620体积电阻率,最小cm1.010177热老化(313,120h)拉伸强度保留率,最小508压缩比,最小500注: 试验方法见相关标准。5.6变频电缆的要求结构采用三根中性线芯均匀分布在三根主线芯之间的空隙中,并绞合

36、成缆芯,填充圆整;在缆芯外绕包包带;然后屏蔽、再挤包外护套。5.6.1 3+1同心导体结构采用三根动力线芯绞合成缆后外包包带,然后绞合铜丝或编织铜丝作为同心导体(即中性线);再重叠绕包两层聚酯膜、挤包同心导体绝缘;然后再包带、屏蔽、挤包外护套。5.6.2包带材料应及电缆的型号相匹配,厚度应保证同心导体及屏蔽层不至于损伤到绝缘或内层其他组成部分。5.6.3内衬层挤包内衬层厚度应符合GB/T127062008的规定。5.6.4同心导体同心导体(即中性线)应由一根或多根金属丝编织或金属丝的同心绞合组成。5.6.5金属屏蔽5.6.6选择金属屏蔽材料时,应特别考虑存在腐蚀的可能性,这不仅为了机械安全,而

37、且也为了电气安全。5.6.7金属屏蔽采用双层间隙绕包,上下两层每边重叠宽度不小于5mm。铜丝编织密度不小于80%。5.6.8护套应选用PVC-ST1型材料制成,若无其它规定,挤包护套标称厚度值TS(以mm计)应按下列公式计算:TS=0.035D+1.0式中:D挤包护套前电缆的假设直径,mm。护套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8mm。护套最薄点的厚度应不小于规定标称值的80%-0.2mm。5.7.1电力电缆色标绝缘线芯采用颜色识别,分色规则负荷GB6995-2008的规定5.7.2 电缆应满足在各种情况下敷设,尤其在托架及导管中弯曲时,应能经受住产品标准的弯曲半径不小于12倍电缆外径。对较长管路,为满足施

38、工时不致超出电缆允许拉力及侧压力,制造厂应提供导体的护套所允许的最大拉力及侧压力值。5.7.3 多芯铠装型电缆采用双层镀锌钢带间隙绕包,单芯铠装型电缆采用双层不锈钢带间隙绕包,尺寸符合GB/T 12706.1的规定。5.7.4 在导体的设计允许运行温度下电缆使用寿命不低于30年。5.7.5 卖方如无其他说明,买方将认为卖方提供的电缆的使用寿命不会受到本技术协议提供的环境条件的影响,如果受到影响,卖方应对这些条件进行鉴定,并以文字形式说明其影响。5.7.6 因所购为阻燃电缆,所以必需做电缆的成束燃烧试验(试验符合IEC332-3),并符合GB12666中A类燃烧标准。5.7.7 电缆应采用符合产

39、品要求的材料生产,不能使用不合格的材料或代用材料生产。5.7.8 卖方应提出依据,说明全部电缆没有补丁或其他工艺缺陷。否则应按照买方意见通过倒盘、测盘、对一根或更多的电缆进行检查,除非订货另有说明,卖方不再为此项工作收取费用。5.7.9 外护套表面紧实、圆整,其横断面无肉眼可见的砂眼、杂质和气泡以及未塑化好和焦化等现象。5.7.10 电缆的不圆度不大于10%。电缆不圆度=100%。6 试验6.1 试验分类试验类型包括例行试验、抽样试验、型式试验、现场交接试验。6.1.1 例行试验是由制造方在成品电缆的所有制造长度上进行的试验,以检验所有电缆是否 符合规定的要求。6.1.2 抽样试验是由制造方按

40、规定的频度,在成品电缆试样上或在自成品电缆的某些部件上 进行的试验,以检验电缆是否符合规定要求。6.1.3 型式试验是按一般商业原则对本部分所包含的一种类型电缆在供货之前所进行的试验,以证明电缆具有满足预期使用条件的满意性能。6.1.4 现场交接试验是电缆安装完毕后进行的现场试验。6.1.5 每批电缆出厂前,必须对每盘电缆按GB/T 12706.1、GB/T3048、 GB/T 12527、GB/T 5023.1、GB/T 2951以及本规范要求进行出厂试验和检验。出厂试验报告除应附在电缆盘上以外,并送一份原件给买方。6.1.6 所有电缆都能通过GB/T18380.1规定的单根垂直燃烧试验及G

41、B/T18380.3规定的A类成束燃烧试验。6.2 例行试验在成品电缆的所有制造长度上按GB/T12706要求进行例行使用进行的试验,以检验所有电缆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具体项目如下:1)导体直流电阻测量应符合GB/T 3956规定;2)交流电压试验,2.5U0+2kV(3.5kV),5min不击穿。3)外护层火花试验应符合GB2952.1 中第8.3.1条的规定。6.3 抽样试验抽样试验频次及技术要求符合B/T12706.1规定,在成品电缆试样上或取自成品电缆的某些部件上进行的试验, 以检验电缆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具体项目如下:1)导体及结构检查;2)尺寸检验,包括对护套厚度、铠装、成缆外径的检验;3)交联聚乙烯电缆需要做绝缘及弹性体护套的热延伸试验。试验条件及要求按GB12706.1中第15.4条规定。4)根据具体情况抽样试验还可以重复例行试验的有关项目。6.4 型式试验6.4.1 电气型式试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