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与你亲近伴我成长.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35523709 上传时间:2022-08-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与你亲近伴我成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幼儿园:与你亲近伴我成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与你亲近伴我成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与你亲近伴我成长.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与“你”亲近,伴我成长基于“韵”动课程背景下小班幼儿亲自然生活之旅作为一名在农村出生并长大的幼儿教师,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我从小成长的自 然环境所带给我的影响。也从今天的孩子身上感受到了这种不同。我在长江边的 鱼米之乡的农村长大,丰富的自然资源让我从小对大自然有非常清晰的认知。我 从小就学会了怎样与大自然相处并从中获得乐趣。在缺乏玩具的年代里,大自然 是我们最好的游乐场。我们认识每一种植物,昆虫和动物,熟悉它们的习性。我 们知道在哪里可以采摘、挖掘或捕获它们。大自然还是我们的零食小店,每个季 节都有不同的美味在等待着我们去品尝。如春季的覆盆子、夏季的桑意,秋季的 野甘蔗,冬季的冰溜儿,在物质生活还

2、不富裕的年代,看着屋檐上的冰溜儿,我 们总是忍不住掰下来尝尝它是什么味儿,当然,冰的特性也被我们握在手中,品 在舌尖。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现在的孩子离大自然越来越远,很少有机会在大自然中 体验这些活动。他们在城市里长大,生活里充满了玩具、书本、电子产品和游乐 场,偶尔能去公园里走一走,玩一玩。他们的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都退化了, 很难捕捉到大自然中的信息,如:隐藏在草丛中的昆虫、振翅飞过的小鸟、清幽 的花香、空气中的湿度变化等等。那么今天,我想跟大家提供的是我们幼儿四季“韵”动课程下一一我的所 行、所思以及所获。(一)以贝壳花园为载体,在播种中成长,在自然中开展。自然是最好的老师,生活是最好的

3、教育,那么今天我的故事就从贝壳花园开 始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也是另一个播种的季节。餐后散步到幼儿园种植区 时,我们发现负责幼儿园种植的爷爷在播种豌豆,牛牛小朋友好奇地问:“爷爷 你在干什么? ”“种豌豆、种大蒜啊!现在正是播种它们的时候! ”爷爷回答说。 “下次,我也要种豌豆、种大蒜。”孩子们跃跃欲试。于是,孩子们和爸爸妈妈 种下了大蒜,带到了贝壳花园。我也从家里带来了蚕豆的种子,在一个阳光明媚 的午后,在贝壳花园我们一起种下蚕豆,看着种下的蚕豆,孩子们每天给它浇水, 有一天,浩浩小朋友在浇水时发现蚕豆芽从泥土里拱出来了,他跑进教室喊道“蚕 豆宝宝要出来了! ”其他的孩子赶紧跑出去围观,你一

4、句我一句的聊得不亦乐乎。苗儿在孩子们的呵护下一天天的长大,长出一片叶子、两片叶子。在这片花 园里,孩子们播种下自己心中希望的种子。期待着蚕豆宝宝快快长大。转眼,要 放假了于是,我带着孩子们一起将花架上的植物搬到雨盆的外面。宇宇小朋友问: “老师,为什么要把它们搬到地上啊? ”“因为放假了,我们都回家了,没有人 给它们浇水,它们会渴的! ”,“是的,会干死的!旁边的芋芋小朋友说道! ” 可是天公公有时候会下雨,就可以给它们浇点水,所以我们把它搬出来请天公公 帮助! ”放假了,热闹的贝壳花园一下子安静下来了。2020年的2月,新冠疫情让复学按下了暂停键。尽管这样,停课不停学地 线上活动有条不紊地开

5、展着。不仅如此,我们还对宅家的孩子们进行云家访。孩 子们很是想念幼儿园,牛牛小朋友问道:“老师,我的大蒜长高了吗?它长出大 蒜了吗? ”一一小朋友问道:“我的蚕豆开花了吗? ”孩子们的提问使我感到非 常意外,2个月都没有来幼儿园了,他们还惦记着曾经种下的种子。他们的回应 触动了我的心灵。于是,我决定为孩子们开展线上直播“蚕豆和大蒜苗生长记”。 假期里,假期里,轮到自己值班时,总是会把它们生长的细微变化拍下来发到群 里,提供给孩子们。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而我相信孩子们正是有了这些零散的自然经验和不断潜移默化地影响,才积小溪 而成大海,认知经验也会越来越丰富,贝

6、壳花园里也越来越热闹。就连路过的人 也说,这个花园真不错。(二)以生活经验为抓手,培养好讨论、乐动手的品质。在讨论中成长,在自然 中开展。幼儿是在与周围生活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 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开展。鸽子宝宝在哪里?记得也是一天餐后散步中,刚走到大厅门口,眼睛亮的姚姚乐小朋友说:老 师,那里有一只鸟,其它小朋友寻着姚姚乐指的方向看过去,“我也看见了,有 一只小鸟! ”“是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老师,它是什么鸟啊? ”“这好 像是石老师家里的鸽子嘛! ”“老师,你看它在跳,它好像不想住在笼子里! ” 孩子们纷纷蹲下来围观,眼睛直盯着小鸽子,生怕惊扰到它们。

7、“它嘴巴尖尖的! ” 这时,我有意引导小朋友观察它的脚,孩子们伸出手指头数啊数,还和之前在水 泥道上看到的脚印进行比对,“它的脚是红红的,”“它有三个脚指头,”那个 脚印不是它的,“它好像要飞了 一一小朋友说:“它想宝宝了! ”“你知道它 有宝宝? ” “是的,它有两个宝宝。” “它的宝宝在哪里呢? ”孩子们的情感芋苹小朋友说“那我们去问问石老师吧!”就这样,我带着孩子们来到办公室,孩子们问道:“石老师,你知道鸽子的 宝宝在哪里吗? 石老师耐心地回答着,用自己的养鸽子的经验向孩子们绘声绘 色的说着。过了两天,再到那里,有小朋友问道“老师,鸽子去哪里了? ”小朋友们在观察中、询问中,探索着小鸽子

8、所带来的乐趣和遐想,大社会 也为他们翻开了一扇知识的窗,开启了一扇智慧的门,孩子们的眼睛也变得更敏 锐,头脑更聪明。(三)以生活经验为纽带,将搭建融入社会情景中。生活是最好的教育。走进幼儿,聆听幼儿的心声,你会发现是那么的有趣。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在建构区搭建往往都是将积木进行随意地堆放,并且这 种搭建持续的时间往往都比拟短,而随后的更多是将积木推倒或者丢弃在一旁。如何去引导小班幼儿专注地去搭建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无独有偶,班级里 另一位老师这几天因为发热无法来幼儿园。时不时就有小朋友问道:“韩老师怎 么还不来呢? ”因为新冠疫情的原因,为了不想让家长知道班级里有老师发热了, 以免引起家长不必要

9、的担忧。因此,我对孩子们编了个美丽的谎言:“哦,这样 的,韩老师早上打 跟我说,明州大桥堵车了,她还堵在桥上呢! ”到了中午 吃饭的时候,那位小朋友又问道:“葛老师,韩老师怎么还不来呀?我们都吃中 饭了! ”“也许、也许是明州大桥还没有修好吧! 我回答道。“那韩老师会饿 吗? ”“我爸爸车上有方便面呢! ”“韩老师的车上可能也有吧! ”牛牛小朋友 说道。让幼儿感受快乐生活。乐观的教师将乐观的情绪传递给幼儿,每天带给幼儿 阳光灿烂的心情,同时也促进了幼儿情绪情感的健康开展。区域活动开始了,只见建构区的浩浩小朋友指着自己的两块积木说,这是我 搭的明州大桥。是吗? “这是明州大桥吧? ”旁边的牛牛说

10、:“是的,这是明州 大桥,我也去过的! ”“哦,你们搭建好了明州大桥,韩老师就不会再被堵在大 桥上了,就能把车子开到幼儿园了。”看到建构区讨论的这么热闹,我也忍不住 参与其中,在搭建中,孩子们有说有笑,专注地将桥延长、再延长等我从其他区来 到这里,发现孩子们已经把桥搭到了老师的办公室里了。在我的引导下,渐渐地, 孩子们从中学会了用叠加的方法搭建小船,用围合的方法搭建赛车跑道。这样的 对话式情境搭建远比老师直白地说“我们今天来搭桥来得好。”不仅如此,旁边 的小朋友还搭出了别样的桥:彩虹桥、杭州湾跨海大桥等等。一一小朋友还在旁 边装了红绿灯呢,桥下还有小船。生活经验的纽带和情境不仅帮助提升了幼儿搭

11、 建的能力和水平,更将幼儿搭建的时间持续更长。那么,仅仅到此为止了吗?此时,不也正是让孩子认识明州大桥的时候吗? 于是,我提供真实的明州大桥的图片,再和自己的搭建进行比拟,孩子们发现原 来明州大桥上还有护栏,还有弯弯的形状:等他们再次去建构区搭建的时候,我 发现桥上已经装上了护栏和来来往往的车辆。大自然是一本读不完的活教材,是孩子们成长的最好基地,走进大自然, 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世界,认识世界。最后,我想说孩子们在大自然中感受万物,感受四季,大自然也是最丰富, 最容易让我们得到的资源,他们在大自然这个天然的宝库里面,似乎有用不完的 精力,对什么都格外的好奇,蜗牛也是来自于大自然,回归大自然的同时孩子们 赋予它们自身童话般的故事。而我要做的就是看懂自然,读懂教育,抓住契机, 做属于我们的大自然课程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