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护理标准.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35503233 上传时间:2022-08-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09.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肝豆状核变性护理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肝豆状核变性护理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肝豆状核变性护理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豆状核变性护理标准.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肝豆状核变性一、概述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 HLD)亦称 Wilson 病(WD),本病于1912年首先由Wilson报道,此为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 病,是先天性铜代谢障碍性疾病。临床上以肝损害、锥体外系病症与K-F环 (角膜色素环)等为主要表现。角膜色素环二、病因由于基因突变,机体排铜障碍,铜离子蓄积在肝、脑、肾、角膜,引起进行 性的肝硬化、锥体外系病症、精神病症、肾损害及角膜色素环等。三、资料收集与评估(一)一般资料 评估患者年龄、心理状况、家族史、既往史。肝豆状核 变性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绝大多数限于同胞一代发病或隔代遗传,

2、罕见连续两袋发病,人群中杂合频率为1/2001/100,阳性家族史达25% 50%o本病通常发生于儿童期和青少年期,少数延迟至成年期。发病年龄多 在535岁,20岁以前发病患者较多,男性略多于女性。(二)身体评估评估患者生命体征、肢体病症、精神病症和锥体外系病症,有无眼部K-F环等。1 .神经病症以锥体外系损害为突出表现,以舞蹈样动作、手足徐动和肌 张力障碍为主,并有面部怪容、张口流涎、吞咽困难、构音障碍、运动缓慢、 震颤、肌强直等。本病精神病症表现为注意力和记忆力减退、智力障碍、反 应迟钝、情绪不稳,常伴有强笑、傻笑,也可伴有冲动行为或人格改变。2 .肝脏受累时局部案例发生急性、亚急性或慢性

3、肝炎,大局部病例肝脏 损害隐匿、进展缓慢,就诊时才发现肝硬化和脾肿大,甚至腹水。重症肝损 害时可呕血、发生急性肝功能衰竭,死亡率高。脾肿大可引起溶血性贫血和 血小板减少。3 .角膜色素环即K-F环是本病的重要体征,出现率达95%以上。K-F环 位于角膜与巩膜交界处,角膜内外表呈绿褐色或暗棕色,是铜在后弹力膜沉 积而形成的。K-F环的准确检出常需要裂隙灯才能观察到,但典型者肉眼亦 可看到,K-F环的存在对本疾病的诊断意义重大。4 .肾脏损害时可出现肾功能改变如肾性糖尿、微量蛋白尿和氨基酸尿。 因钙、磷代谢障碍易引起骨折、骨质疏松。铜在皮下的沉积可引起皮肤色素 沉着、变黑,以面部和双小腿伸侧明显。

4、(三)辅助检查1 .血清铜蓝蛋白降低及尿铜增加:血清铜蓝蛋白正常值为200 500mg/L,80mg/L是诊断本病的强烈证据。患者24小时尿铜排泄量2 100|ig (正常值100pg)。监测血清铜蓝蛋白和尿铜是本病诊断的重要依据。血清铜正 常值为14.720.5pimol/L,但其诊断意义较小。2 .血尿常规:患者有肝硬化伴有脾功能亢进时,其血常规可出现血小板、 白细胞和(或)红细胞减少;尿常规镜下可见血尿、微量蛋白尿等。3 .肝、肾功能: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改变,如血清总蛋白降低、球蛋 白增高,晚期发生肝硬化。肝穿刺活检测定显示大量铜过剩,可能超过正常人的 5倍以上(正常值为50解干重

5、)。发生肾小管损害时,可表现氨基酸尿症,或有 血尿素氮和肌酎增高及蛋白尿等。4 .脑影像学检杳:CT可显示双侧豆状核对称性低密度影。MRI比CT特异性更高,表现为豆状核、尾状核以及中脑和脑桥、丘脑、小脑及额叶皮质Ti加 权像低信号和T2加权像高信号或壳核和尾状核在T2加权像显示高低混杂信号, 还可有不同程度的脑沟增宽、脑室扩大等。5 .基因诊断:间接基因诊断:在有先证者的情况下,可采用多态标记连锁 分析对家系中其他成员进行间接基因诊断。直接基因诊断:对临床可疑但家系中 无先证者的患者,应直接检测ATP7B基因突变进行基因诊断。四、治疗要点(一)减少铜摄入防止进食含铜高的食物,如小米、养麦面、豆

6、类、坚果类、薯类、茄子、南 瓜、干菜类、干果类、贝类、螺类虾、蟹类、动物的肝和血、巧克力等。某些中 药,如龙骨、牡蛎、娱蚣、全蝎等。(二)药物治疗D-青霉胺是本病的首选药物,为强效金属螯合剂,在肝中与铜形成无毒复合 物,促使其在组织沉积部位被清除,减轻游离状态铜的毒性;二筑基丙磺酸可用 于轻、中、重度肝损害和神经精神病症的患者,四环硫代铝、硫酸锌和葡萄酸锌 等药物可阻止肠道外源性铜吸收亦可用于本病治疗;三乙烯-羟化四甲胺的药物 作用与D-青霉胺相似,是用于不能耐受青霉胺治疗时的主要药物,其副作用小 但价格昂贵。(三)对症治疗有震颤和肌强直可用苯海索口服,粗大震颤者选用氯硝西泮。肌张力障碍可 用

7、苯海索、复方左旋多巴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齐I,还可服用氯硝西泮、硝西泮、 巴氯芬,局限性肌张力障碍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试用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有 舞蹈样动作和手足徐动症时,可选用氯硝西泮、硝西泮、氟哌咤醇,合用苯海索。 对于精神病症明显者可服用抗精神药奋乃静、利培酮、氟哌咤醇、氯氮平、奥氮 平,抑郁患者可用抗抑郁药物。护肝治疗药物也应长期应用。(四)手术治疗对于有严重脾功能亢进者可行脾切除,严重肝功能障碍时也可考虑肝移植 治疗。五、护理问题(一)疾病知识缺乏 缺乏疾病知识和自我护理知识。(二)自理能力缺陷与患者精神智能障碍和运动障碍有关。(三)心理问题 与疾病无特效治疗有关。(四)有受伤的危险

8、与动作协调性差和精神病症有关。(五)潜在并发症 肝衰竭、肝性脑病。六、护理措施(一)加强疾病知识指导1 .疾病知识指导:与患者和家属共同讨论病情,用简单方式告知本病的病 因、病程特点、病变累及部位。鼓励患者树立信心,掌握自我护理的方法,坚持 功能锻炼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最大限度地维持生活自理能力。2 .休息:急性期或肝肾功能损害严重,引起骨质疏松、腹水等病症时,应 指导患者卧床休息,为患者提供平安、安静的休息环境。3 .饮食指导:告知患者及家属饮食治疗的原那么及意义,指导实用含铜量低 的食物,防止含铜量高的食物,禁用铜制餐具和炊具。治疗饮食原那么:给予低铜、 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易

9、消化饮食。每日铜的摄入量限制在L 5mg 以下,可给予瘦猪肉、去皮鸡或鸭肉、精白面粉、牛奶、萝卜、芹菜、马铃薯、 藕、小白菜、橘子、苹果等含铜低的食物;尽量防止进食豌豆、蚕豆、玉米、坚 果类、茄子、芋头、香菜、软体动物、贝壳类、螺类、甲壳类动物,动物的肝和 血、巧克力、蜂蜜、咖啡等含铜高的食物。有食管静脉曲张者应给予少渣饮食, 进食时注意细嚼慢咽,不宜使用粗纤维、油炸食物。硫酸锌可通过竞争机制抑制 铜在肠道的吸收,致使粪铜排泄增多。此外,高氨基酸、高蛋白饮食能促进尿铜 的排泄。4 .用药指导:患者需长期服青霉胺,该药可致过敏反响,用药前应做过 敏试验,阴性后方可服用。长期服用该药可使皮肤变脆出

10、血,白细胞和血小板 降低、血尿等。另外,因青霉胺有拮抗维生素B6的作用,故应同时补充维生 素B6。(二)协助患者日常生活1 .及时准确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根据患者需要提供生活护理。2 .保持室内环境舒适,空气清新,常用物品就近放置,便于取用。3 .加强基础护理,减少并发症,积极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协助患者漱口,必要时给予口腔护理。(三)做好心理疏导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多用鼓励、抚慰性语言减轻患者内心痛苦和焦虑, 消除顾虑,树立信心。2 .建立合理作息时间,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保证患者良好的睡眠。3 .介绍成功典范,使其增强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四)保护患者平安.给予患者及家

11、属平安宣教,讲明患者因肢体震颤、肌肉强直导致动作协 调性差,容易发生跌倒,因此患者下床活动时要有专人陪护。1 .对重症患者加强巡视协助生活护理,床边应加床档,防止下床活动以防 止摔伤。2 .保证环境平安,地面防滑,危险物品应远离患者,如热水杯及暖瓶。对 患者及家属做好宣教,不允许患者进行翻开水等危险的活动。3 .有精神病症的患者加强防护,应防止一切精神刺激,稳定患者情绪以免 发生自伤。(五)积极预防并发症.注意观察肝损害的表现有无加重,如黄疸是否加深,有无肝区疼痛、肝 脾大、腹水、水肿,及意识障碍等;有无皮下出血、牙龈出血、鼻出血或消化道出血征象;监 测血清电解质与尿铜的变化;尽早发现急性肝衰

12、竭或征兆并报告医生处理。1 .密切观察肝性脑病的早期征象,如患者有无冷漠或欣快,理解力和近期 记忆力减退,行为异常,及扑翼样震颤。观察患者思维及认知的改变,评估患者意识障碍的程 度。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瞳孔变化。监测血氨、肝、肾功能、电解质,假设有异常 应及时报告并协助医牛处理。七、健康指导(一)护士应主动热情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本病的疾病知识和药物知识, 并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药物,保护脑和肝脏,进一步改善肝脏功能,延缓病情进 展。(二)给患者及家属饮食指导,讲明饮食治疗的意义及原那么。嘱其选含蛋白 质高的食品,如鸡蛋、牛奶、新鲜蔬菜(如菠菜)及水果等。防止食用含铜量多 的食品,如豌豆、蚕豆、玉

13、米、坚果类、贝类等。(三)婚育指导:患者应进行婚前检查,杂合子(基因携带者)禁忌与杂合 子结婚,以免其子代发生纯合子;长期服药的妇女应避孕,未育妇女在病情稳定、 全身情况允许条件下,可在妇产科和精神科医生共同监测下选择生育子代。(四)患者家属指导:催促用药;定期复查;亲属体检,对患者的同胞兄弟 姐妹进行临床及实验室检查以确定是否需要治疗是十分重要的,未经预防性治疗 的无病症者以后发生病症的可能性极大。参考资料:1 .贾建平,崔丽英.神经病学.八年制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 .尤黎明.内科护理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3 .李小寒.基础护理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4 .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5 .杨莘.神经疾病护理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