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s三大平台特点及比较(5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5423580 上传时间:2022-08-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MOOCs三大平台特点及比较(5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MOOCs三大平台特点及比较(5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MOOCs三大平台特点及比较(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OOCs三大平台特点及比较(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MOOCs三大平台特点及比较中国网时间: 2013-08-21作者: 吴淑苹文章来源: 本网讯责任编辑: 文远编辑信箱一、MOOCs概述 MOOC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是2011年以来开放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新课程模式,是面向社会公众的免费开放式网络课程,其通过开放教育资源的形式发展而来,2012年,被纽约时报称为“慕课元年”。MOOCs理论基础根植于20世纪60年代。2007年 8月,大卫怀利在犹他州州立大学教授早期的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2008年,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网络传播与创新主任Dave Cormier 与国家人文教育技术应用

2、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Bryan Alexander联合提出来MOOC术语。2011年秋,MOOCs实现了第一次重大的突破:超过16万人通过斯坦福大学教授赛巴斯汀索恩新成立的知识实验室(即Udacity)参与了索恩和彼得诺威格所开设的人工智能课程。索恩推出了Udacity和十几门网络课程,主要是计算机编程和网络设计领域。目前拥有80多万学生。2012年4月,两位斯坦福大学计算机学科的教授推出了名为Coursera的网站,包括哥伦比亚大学、杜克和普林斯顿大学等一系列名校都先后成为了该网站的合作伙伴。目前注册学生400多万。2012年5月,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联合推出了edX。目前Coursera、

3、Udacity、edX三大课程提供商在互联网上提供免费的在线课程,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可能,在短时间内已有超过1000000人次的学习者加入MOOCs开始了他们的远程学习体验。MOOCs预示着教育领域即将到来一场重大变革,它挑战并颠覆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同时也震动了高等教育界,其在资源传播方面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远程教育当今最前沿的发展趋势。在美国三大MOOCs课程提供商不断扩张的同时,欧盟、英国等也紧跟步伐。2012年12月,英国开放大学联合英国12所高校建立名为“未来学习(Futurelearn)”的MOOCs平台,该项目得到了英国文化委员会的支持。截至目前

4、,该项目已有来自全球的26个组织成员和合作伙伴。2013年4月25日,由欧洲十一个国家联合推出的MOOCs网站OpenupED正式上线,该计划得到了欧洲委员会的支持。二、MOOCs特征为何MOOCs会在公众之中引起这么强烈的反响?总结起来是由MOOCs的几个显著特点所决定的。(1)开放共享性。参与学习MOOCs课程是完全免费的,既不需要付费也不需要注册学籍,获得开放学习资源的途径便捷,门槛低。(2)可扩容性。在传统课堂中,师生人数比例往往较小,每一次课程碍于场地、教师等客观条件使得学习人数有一定的限制,而在MOOCs平台,参加学习活动的人数是没有限制的。(3)互动性强。基于极大的师生人数比例和

5、网络支持架构,MOOCs更需要具有极强互动性的课程设计。采取同学之间的互相评分的机制和小组合作等机制促进学习活动的开展。在学习评估方式上,采取客观、自动化的线上评价系统和习题集的方式。相较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MOOCs的优势体现得更为明显:第一,参与授课的教师平均水平更高。由于课程的人数没有限制,学生们可以自由地选择高水平教师的课程,所以学习效果更好。第二,学习进程的可控度和自由度更高。第三,学习者的上课地点不受限制。无论你身在何处,只要拥有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就可以免费学习到一流大学的优秀课程。三、MOOCs在中国的发展2013年,MOOCs大规模进军中国市场。1月,香港中文大学加入Cours

6、era平台。4月,香港科技大学加入Coursera平台。5月21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6所亚洲大学宣布加盟edX。7月8日,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同时宣布加入Coursera平台。6月3日,清华大学召开大规模在线教育论坛。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近30所高校的专家出席论坛。清华大学针对在线教育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成立了“清华大学大规模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深入研究教与学的规律,促进先进计算和网络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7月9日,上海交通大学举行在线教育发展(MOOCs)国际论坛。教育部、上海市教委领导,全球在线教育联盟机构

7、Coursera,海内外十余所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企业界人士200余人参加会议。C9高校及部分985高校达成一致,将在教育部支持下探讨如何建设中国MOOC,建立若干高水平在线课程平台,实现在线优质课程共享,推动中国高校教学模式改革。除了大学开始积极关注MOOCs外,国内一些企业也紧跟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步伐,推出一系列措施,抢占市场先机。网易公开课、过来人公开课、新浪、果壳网等纷纷推出开放式网络课程。优酷与Udacity达成独家官方合作,成为全网首个也是现今全国唯一的Udacity课程发布渠道平台。优酷教育频道现已上线包括统计学入门、创业入门、计算机入门等在内的数十门类别、近千集的翻译成中文的U

8、dacity最新在线视频课程。四、MOOCs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优质教育资源的大规模扁平化扩散,在带来教育低价优质的同时,也将深刻改变高等教育全球化的竞争模式。在教育多样性、学习多样性、学习自由性全面发展的同时,文化多样性和学习的选择性将有可能受到全面的挑战。(1)对高等学校办学管理的挑战,包括学习成本。(2)对教师教学的挑战。教师团队如何合作开展大规模网络教学。(3)对学习的挑战。对学习方式和学习成果评价方式的挑战。(4)对研究的挑战。大数据时代,学习过程、内容、反馈被全程记录和跟踪,学习的研究有了全样数据,而非原来的抽样调查。(5)文化多样性的挑战。多文化的融合,西方文化的输出,对传统文化的继

9、承是一种挑战。面临挑战的同时,也是发展中国MOOCs的战略机遇期。(1)促进教育公平,扩大受教育机会,教育资源共享。由于在线教育成本很低,能够使优质教育资源远远超越大学校园,使每个人都有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和途径,这将为根本解决我国优质资源不足这一突出问题提供新的突破口,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从大众化迈向普及化,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跨越。(2)经济角度,中国在线教育市场庞大。我国的继续教育市场需求量庞大,人们日益增长的经济收入有相当一部分作为教育资金。(3)提高高校知名度及教学团队教学能力。MOOCs在使学生能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对学校的教学团队能够有很大的提升。在国际MOOCs

10、平台上开设公开课,也可以提高学校的国际知名度。(4)文化传播,传统文化的传承,价值观的培养。国外在线课程数量庞大、种类丰富,但其价值观导向也具有西方色彩,从文化层面来讲,西方国家可以通过此种方式进行大规模文化输出。作为国家教育机构,有责任和义务传播我国传统文化,培养价值观。(5)语言和网络环境的局限。MOOCs平台的课程绝大部分为英文制作,暂时没有中文课程推出,国内高校在MOOCs平台上的课程对象也以国外学习者为主,而且大部分MOOCs课程都是通过YouTube视频网站播放课程视频。考虑国内网络环境问题,目前学习MOOCs课程对于国内学习者来说阻碍较大,这对于我国建立和发展自己的MOOCs平台

11、是一个重要的优势,也是必要性的体现。研究认为,开放平台和开放课程是支撑MOOC模式发展的基础。作为国家而言,应该在关键时刻把握住机遇,发展中国的MOOCs ,具体建议如下。(1)加强顶层设计。形成学校之间的联盟、融通,打破信息孤岛。(2)应该有公共资源共享平台。包容不同层次、不同人群、不同类别的优秀课程和师资,减少资源的低水平重复建设。(3)制度和政策层面。经济的考量,学分的考量,学校的所属权,学期、的制度安排。需要加强相关研究,适应MOOCs带来的挑战。(4)国家要在经费上支持公共平台的建设。国家开放大学应该在MOOCs浪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走在教学改革的前沿,因此提出以下建议。(1)建设公共课程共享服务平台。(2)建设优质网络核心课程、微课程等课程资源。(3)发挥学分银行的作用,引领课程学分化认证。(4)发挥大学联盟的作用,为传统高校的优秀课程提供共享平台。综上所述,我国教育界应形成中国大学联盟合力,共建属于中国的MOOC,促进中国教育均衡发展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第 5 页MOOCs研究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