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III-抗凝血酶-III(2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5414105 上传时间:2022-08-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T-III-抗凝血酶-III(2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AT-III-抗凝血酶-III(2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AT-III-抗凝血酶-III(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T-III-抗凝血酶-III(2页).doc(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AT-III-抗凝血酶-III-第 2 页抗凝血酶(antithrombin , AT-)单位g/LAT-III主要由肝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分泌,是人体血浆中主要的生理性抗凝物质,约占血浆总抗凝血酶活性的50%-70%9。在正常情况下AT-III与肝素结合后抑制凝血酶,纤溶酶及多种凝血因子的活性,维持血液平衡,是防止血栓形成的主要生理物质10。AT-III可灭活极大部分的凝血酶,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当血浆中AT-III活性低于70%时,血栓形成的危险性就会大大增加11。本实验中模型组血浆中AT-III含量的降低,考虑由于三氯化铁化学腐蚀法造成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可以使内皮细胞表面的AT-III

2、减少,致使凝血酶活性增强,大量凝血酶形成的同时伴有AT-III消耗的增加,导致AT-III含量的降低。由于我们测定的血浆AT-III和PC含量反映的是血浆中剩余的AT-III和PC含量,从而使血浆中残存的AT-III和PC减少。血府逐瘀汤高、中、低剂量组均可以抑制血栓形成,不同程度的降低AT-III含量,且AT-III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推测可能通过与AT-III结合使AT-III活化发挥抗凝血作用,从而使游离的AT-III含量降低,为此我们推测其抗动脉血栓的可能机制为通过增强AT-III的活性而增强动脉血栓模型抗凝系统活性。阿司匹林阳性对照组同样可以减轻血栓重量,但是AT-III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其抗血栓作用的环节可能不是通过抗凝系统实现的,其抗栓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