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导学案及答案(共4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35390700 上传时间:2022-08-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阳楼记导学案及答案(共4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岳阳楼记导学案及答案(共4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阳楼记导学案及答案(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阳楼记导学案及答案(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课时计划: 第 课时(总第 课时, 年 月 日)27.岳阳楼记学习目标:1、掌握本课文体知识,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3、针对本文,强化内容理解,并培养学习文言文能力。学习重点:1、掌握本课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自主学习一、朗读课文(能熟练朗诵,试背)二、文学常识岳阳楼记选自唐宋文举要,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宋朝(朝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 ,著有范文正公集。三、解释词语: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谪:降职,远调 2、增其旧制 增:扩展制:规模3、前人之述备矣备:完全 详尽 4、然则北

2、通巫峡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5、连月不开开:放晴 6、则有去国怀乡 去:离开 国:国都 京城7、沙鸥翔集 集:群鸟停息在树上 8、而或长烟一空 一:全 9、把酒临风 把:持,执临:迎着,对着 10、不以己悲以:因为11、微斯人,吾谁与归微:如果没有 归:归依 12、是进亦忧,退亦忧 是:这样 四、通假字1、百废具兴 具同“俱” 2、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同“嘱”五、一词多义1、夫予观夫巴陵胜状那 夫环而攻之语气词2、观予观夫巴陵胜状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景象3、极南极潇湘直到感极而悲者矣极点4、或而或长烟一空有时或异二者之为或许六、翻译句子1、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到了第二年,政务顺利,

3、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事业都兴办了起来了。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3、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浮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地月影像沉下的玉璧。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5、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官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讥讽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冷落的景象,一定会感慨万千而十分悲伤了六、课堂检测阅读课文第3、4、5段,完成下列各题。1下列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8分)A樯倾楫摧 倾家荡产 B忧谗畏讥 乐以忘忧C去国怀乡 触目

4、伤怀 D或异二者之为 神情异常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8分)(1)山岳潜形 潜: (2)薄暮冥冥 薄:(3)把酒临风 把: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尝: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8分)(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浮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地月影像沉下的玉璧。 (2)微斯人,吾谁与归?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课时计划: 第 课时(总第 课时, 年 月 日)27.岳阳楼记学习目标:1、掌握本课文体知识,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3、针对本文,强化内容理解,并培养学习文言文能力。学习重点:1、掌握本课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一、合作探

5、究: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1) 请简要概括第一段所写的内容,然后指出哪些内容写出了滕子京的政绩? 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2)在第二段中用横线画出描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并分析作者从哪些方面展开对景物的描写? (3)第二段中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自然引出下文写景物之异和感受之异,为结尾的议论安下了根(4)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背景是什么?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5)文中总写洞庭湖景观的句子是: 衔远山气象万千(6)从文中看,“前人之述”指的是: 唐贤今人诗赋(7)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文中所描写的洞庭湖的景色、气势

6、相近,都突出了洞庭湖雄伟壮观的特点。(8)在第四段中找出与第三段中的“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形成鲜明对照的句子,并分析形成这两种心情的原因是什么? “心旷神怡其喜洋洋者矣。”原因是以个人荣辱为转移的悲喜观。(9)文中与“以物喜” “以己悲”相照应的句子分别是什么?“心旷神怡其喜洋洋者矣。”“去国还乡感极而悲者矣”(10)点明古仁人之心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中的“二者之为”具体指的是什么? 以上两种以物喜以己悲的心情(12)“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退”分别指的是什么?“进”在朝廷做官,“退”处在僻

7、远的江湖间(13)“古仁人”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骚人”指:诗人 ,它出自战国时期 屈原写的离骚。(14)怎样理解文中“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古人同道的思想感情,强烈而又含蓄的表达了作者的自勉之意及对朋友 的期望之情。(15)作者认为,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A新市长上任两年,全市面貌大变,社会安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真是政通人和,百废俱兴。B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该拥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C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发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 二、

8、课堂检测一、阅读课文第3、4、5段,完成下列各题。1用原文语句填空。(8分)选文第段“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指的是居庙堂之高,“退”指的是处江湖之远;“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请结合选文回答。(8分)物,一暗一明,情,一悲一喜,形成鲜明对照。其实,悲喜表现虽异,但本质相同,都是作者所反对的以个人荣辱为转移的悲喜观。这样,就自然过渡到下文论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崇高思想境界上来。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12分)(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在 )(2)是进亦忧,退亦忧( 在朝廷做官 )(3)微斯人,吾谁与归( 归依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6分)(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5选文中“古仁人之心”指_(用原文填空)。联系全文看,这里的“古仁人”与_形成了对比。(8分)6“微斯人,吾谁与归?”是一个反问句,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2分)二、当今社会,有的人过分看重物质和金钱,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而一千多年前的范仲淹却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境界。请结合这两者谈谈你的认识。(12分) 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