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炔充装站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3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5335105 上传时间:2022-08-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乙炔充装站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3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乙炔充装站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3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乙炔充装站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乙炔充装站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3页).doc(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 录乙炔瓶充装前、后检查操作规程 1乙炔瓶抽真空操作规程 3乙炔瓶充装丙酮操作规程(丙酮泵加压法) 3乙炔瓶充装丙酮操作规程(氮气加压法) 4乙炔瓶置换操作规程 5乙炔瓶充装操作规程 5 乙炔压缩机操作规程 7乙炔发生器操作规程 9乙炔净化操作规程(酸碱法) 11乙炔瓶充装前、后检查操作规程1充装前的检查1.1气瓶充装前应逐只检查,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气瓶,严禁充装:1.1.1非自有产权或档案不在本单位的;1.1.2不具有“气瓶制造许可证”的单位生产的;1.1.3进口气瓶未经安全监察机构批准认可的;1.1.4颜色标记不符合规定或表面漆色脱落严重的;1.1.5钢印标记不全或不能识别的;1.1.6

2、附件不全、损坏或不符合规定的;1.1.7瓶内无剩余压力或怀疑混入其它气体的;1.1.8瓶内溶剂重量不符合溶解乙炔充装规定GB13591要求的;1.1.9首次充装或经检验、拆装、更换瓶阀、易熔合金塞后,未进行置换的;1.1.10超过检验期限的;1.1.11瓶体有变形、裂纹、鼓包、较深的划伤或明显凹陷的;1.1.12瓶体有较深的点腐蚀或较严重的大面积腐蚀的;1.1.13瓶体与底座拼接焊缝开裂的;1.1.14瓶体有烧灼痕迹的;1.1.15瓶阀侧接嘴处积有炭黑或焦油等异物的; 1.1.16易熔合金塞融熔、流失、损伤的;1.1.17对瓶内的填料、溶剂的质量有怀疑或填料有松动破损的;1.1.18有其它影响

3、安全使用缺陷的。1.2检查剩余压力1.2.1检查前乙炔瓶应在室内静置8h以上,用压力表逐瓶测定瓶中剩余压力。1.2.2根据剩余压力及环境温度,按溶解乙炔充装规定GB13591-92中的表2表6, 查取乙炔瓶的剩余乙炔量。下表为40L乙炔瓶不同温度、压力下剩余乙炔量。40L乙炔瓶不同温度、压力下剩余乙炔量 kg压力剩余乙炔量温度MPa(at)0.050.100.150.200.250.300.350.40-101.41.82.22.73.23.64.14.5-51.21.62.02.42.73.13.53.901.01.41.72.12.42.73.13.450.91.21.51.82.12.4

4、2.73.0100.81.01.31.61.82.02.32.6150.70.91.11.41.61.82.02.3200.60.81.01.21.41.61.72.0250.50.70.91.01.21.41.51.7300.50.60.80.91.11.21.41.5350.40.50.70.80.91.11.21.3400.30.40.50.70.81.01.11.21.3查乙炔瓶的皮重,用称量衡器称乙炔瓶实重(即回瓶重量)。对公称容积40L的乙炔瓶,如乙炔瓶实重减去剩余乙炔量后,其值高于乙炔瓶皮重0.5kg或低于1.5kg,则该瓶应妥善处理,否则严禁充装。1.4经检查合格的气瓶应标识,

5、放到可充瓶区;不合格的气瓶标识后,放到不可充瓶区。2充装后的检查气瓶充装后应逐只检查。2.1置于称量衡器上称重,测定瓶内乙炔充装量。乙炔充装量按下式计算:乙炔瓶内乙炔充装量(kg)乙炔瓶实重(kg)乙炔瓶皮重(kg)2.2乙炔充装量应小于等于乙炔瓶内乙炔最大充装量。乙炔瓶内乙炔最大充装量按下式计算:mAmax=0.2V式中:mAmax 乙炔瓶内最大乙炔充装量,kg; 填料孔隙率,%;V 钢瓶实际容积,L。2.3乙炔充装量超过最大充装量时,应将乙炔瓶置于称量衡器上,用回收装置将瓶内超装的乙炔回收到符合要求,否则严禁出站。2.4在正常充装条件下,乙炔瓶单位容积充装量,若低于0.12kg/L时,应将

6、瓶内乙炔回收后送至检验单位处理。2.5从同一批同一时间内充装的乙炔瓶中,任意抽取两只,按GB6819规定的分析方法和要求,分析瓶内乙炔质量。如其中有一只质量不合格,则对该批乙炔瓶逐只进行分析。2.6必须静置8h以上,然后从同一批中抽取10%的瓶(不少于两只),测定其静置后的压力,静置后的压力不应超过下表的规定。发现有一只瓶超过下表的规定值时,同一批瓶应逐只测定。对于超过下表规定值的乙炔瓶,应及时妥善处理,否则严禁出站。环境温度()-10-50510152025303540静置后压力(MPa)0.700.800.901.051.201.401.601.802.002.252.502.7按GB12

7、137中规定的涂液法,逐只检查瓶阀和易熔合金塞是否漏气。如有泄漏,应妥善处理,否则严禁出站。2.8已检查合格的气瓶贴气瓶警示标签和充装标签。3填写充装前、后检查及充装记录表。4注意事项4.1在检查乙炔瓶时,不得用铁器敲打瓶的任何部位,搬运乙炔瓶动作要轻缓。4.2待处理的气瓶,应进行瓶内气体分析,经确认合格后,在乙炔充装排上回收剩余气体,不得随处排放。4.3称量衡器的最大称量值应为乙炔瓶充装后质量的1.53.0倍。称量衡器应保持准确,其检验期不得超过三个月,且每天至少用四等砝码校正一次。乙炔瓶抽真空操作规程1准备工作1.1将要抽真空的乙炔瓶放置在抽真空的汇流排上,接好软管接头。1.2检查真空泵是

8、否完好,各阀门、接管是否处于无泄漏完好状态。2抽真空操作2.1逐个打开乙炔瓶阀和汇流排支阀。2.2启动真空泵,当真空表指示值为-0.1MPa时,停泵。 2.3关闭乙炔瓶阀及汇流排支阀,卸下软管接头。3填写气瓶抽真空置换记录表。乙炔瓶充装丙酮操作规程(丙酮泵加压法)1准备工作1.1检查丙酮泵等设备是否完好,各阀门、接管是否处于无泄漏完好状态。1.2检查丙酮是否足量。1.3检查称量衡器零位是否准确,并用四等砝码校验衡器。1.4逐只称量乙炔瓶的实重,称量结果,保留一位小数。查出该瓶的皮重及其剩余乙炔量,按下式计算丙酮补加量: 丙酮补加量(kg)乙炔瓶皮重(kg)乙炔瓶内剩余乙炔量(kg)乙炔瓶实重(

9、kg)1.5对首次充装丙酮的乙炔瓶,应先抽真空。2充装丙酮2.1将待充装丙酮的乙炔瓶放在称量衡器上,并将丙酮管道上连接的软管接头紧固在乙炔瓶阀上。2.2打开乙炔瓶阀,再打开丙酮管道的出口阀。2.3启动丙酮泵。2.4按规定量充装好丙酮后,停泵。2.5先关闭丙酮管道的出口阀,然后关闭乙炔瓶阀。2.6充装丙酮时的压力应小于0.8MPa,严禁空气渗入乙炔瓶内。2.7充装丙酮后,对丙酮充装量进行复核,其允许偏差值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超差的必须妥善处理,否则严禁充装乙炔。乙炔瓶公称容积Vg(L)1016254060丙酮充装量允许偏差ms(kg)+0.10+0.20+0.40+0.503填写充装前、后检查及补

10、加丙酮记录表。乙炔瓶充装丙酮操作规程(氮气加压法)1准备工作:1.1检查氮气瓶及调压阀是否完好,各阀门、接管是否处于无泄漏完好状态。1.2用小于0.1MPa压力的氮气(应符合GB3864中类二级品要求)将丙酮储罐内的丙酮压入丙酮计量器,然后关掉丙酮储罐与丙酮计量器之间的阀门,排放储罐内的氮气。1.3检查称量衡器零位是否准确,并用四等砝码校验衡器。1.4逐只称量乙炔瓶的实重,称量结果,保留一位小数。查出该瓶的皮重及其剩余乙炔量,按下式计算出丙酮补加量:丙酮补加量(kg)乙炔瓶皮重(kg)乙炔瓶内剩余乙炔量(kg)乙炔瓶实重(kg)1.5对首次充装丙酮的乙炔瓶,应先抽真空。2充装丙酮2.1将待充装

11、丙酮的乙炔瓶放在称量衡器上,并将丙酮管道上连接的软管接头紧固在乙炔瓶阀上。2.2打开与丙酮计量罐相连接的氮气瓶阀,用压力小于0.8 MPa的氮气加入丙酮计量罐。2.3先打开乙炔瓶阀,再打开丙酮计量罐出口阀门。丙酮的实际充装量以称量衡器为准,计量罐上的刻度可供参考。2.4按规定量充装丙酮后,先关闭丙酮计量罐出口阀门,然后关闭乙炔瓶阀。2.5当需要充装丙酮的乙炔瓶全部充装好后,关闭氮气瓶阀和减压器阀,打开丙酮计量罐放空阀,排放丙酮计量罐内的余气,打开放空阀时要缓慢,以免将丙酮带出。2.6操作时严禁空气渗入乙炔瓶内。2.7充装丙酮后,必须对丙酮充装量进行复核,其允许偏差值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超差的必须

12、妥善处理,否则严禁充装乙炔。乙炔瓶公称容积VgL1016254060丙酮充装量允许偏差mskg+0.10+0.20+0.40+0.503填写充装前、后检查及补加丙酮记录表。乙炔瓶置换操作规程新瓶、无剩余压力或经检验、拆装、更换瓶阀、易熔合金塞后首次充装的乙炔瓶,必须先抽真空后,再按下列规定进行置换。1准备工作1.1检查用于置换的乙炔是否符合GB6819的要求。1.2将要置换的乙炔瓶与乙炔置换输送管线上的软管接头连接,检查并确认其密封良好。2置换2.1先打开乙炔瓶阀,然后打开乙炔置换输送管线阀门。2.2置换时乙炔气压力宜小于0.2MPa。2.3置换完成后,关闭乙炔置换输送管线阀门及乙炔瓶阀,卸下

13、软管接头。2.4置换后的乙炔瓶,应按GB6819规定的试验方法和技术要求测定乙炔纯度。2.5对于混入空气或其它非乙炔气体的乙炔瓶,应先用符合GB3864中类二级要求的氮气进行置换;置换后经分析,瓶内气体的含氧量低于3%时,再按上述步骤的规定用乙炔进行置换。3填写气瓶抽真空置换记录表。乙炔瓶充装操作规程1准备工作1.1检查并确保充装管路、阀门、安全装置及各连接部位均处于无泄漏完好状态。1.2检查并确保充装管路中的乙炔质量符合GB6819的要求。1.3按下式计算每台乙炔压缩机对应的最少充装乙炔瓶数:N=Q/V式中:N每次最少充装乙炔瓶数(只);Q乙炔压缩机的排气量(m3/h); V充装时的体积流速

14、,对于40L的乙炔瓶0.6 m3/h瓶。1.4将经检查合格并挂有可充瓶标识的乙炔瓶放置到充装排上,将乙炔瓶与软管接头连接,检查充装软管接头与乙炔瓶口连接是否密封良好。1.5打开乙炔瓶阀及与充装排连接的支阀。1.6通知压缩机岗位操作人员开启乙炔压缩机。2充装操作2.1乙炔压缩机开始送气时,打开各充装排总阀。2.2打开冷却水阀,确保冷却水喷淋到每个乙炔瓶壁。3充装中的检查3.1检查喷淋冷却水,水量应均匀、稳定。3.2检查瓶壁温度不得超过40。超温时,必须中断该瓶的充装,移至安全地点,用大量水喷淋降温后进行检查处理。3.3充装中,每小时至少检查一次瓶阀和易熔合金塞密封部位是否有泄漏。如有泄漏,应立即

15、妥善处理。3.4分次充装时,每次充装后的静置时间不小于8h,并应关闭瓶阀。3.5因故中断充装的乙炔瓶需要继续充装时,必须保证充装主管内乙炔气压力乙炔瓶内压力时,才可开启瓶阀和支管阀。3.6乙炔瓶的充装压力,任何情况下不得大于2.5 MPa。3.7在预定结束充装时间前,从同一充装排上抽取35只气瓶进行称重检查,以确定充装终了的时间。4停止充装4.1当充装排管路上的乙炔压力表达到规定充装压力时,通知乙炔压缩机操作员停机。4.2关闭充装排总阀及冷却水阀。4.3关闭各瓶瓶阀。4.4缓缓打开回气阀,回收充装排管内的乙炔气。4.5关闭充装排上各支管阀。5注意事项5.1按乙炔压缩机排气量合理匹配充瓶数量。确

16、定每台乙炔压缩机对应的最少充装乙炔瓶数,乙炔瓶数不够的,不得开机充装。5.2保持整个工艺系统内乙炔纯度98%,才能充装。5.3首次开车、长期停车及设备检修后开车,必须先用氮气对全系统置换至含氧量3%,再用乙炔气置换至全系统乙炔纯度98%后,才能进行充装。5.4开启或关闭乙炔充装排的阀门、乙炔瓶阀时,操作动作要轻缓。5.5间断充装过程中,静置时应将瓶阀关闭。关闭瓶阀和充装排的阀门时应严而不紧,防止用力过度。放空或回流乙炔气体时,动作不宜过快。5.6要注意对剩余压力较高的气瓶进行抽查称重,防止超装5.7充装开始或停止、转换充装排、回流乙炔气体等操作,要与衔接的工序联系好,防止系统憋压。5.8操作时

17、严禁用铁器敲击管路、设备和瓶体。搬动气瓶动作要轻缓。6填写充装记录表。乙炔压缩机操作规程1 压缩机开车前的准备工作1.1压缩机开车前必须对压缩机、电动机外观部件阀门,仪表进行检查,发现异常不能开车。1.2检查曲轴箱、减速箱的油量和油质,(如油色黑不能使用,需要更换)及时注油或更换。注油时必须经滤网注入,当油温度低于5时,应预热到3040。1.3检查压缩机水箱是否有足够的冷却水,水管是否畅通。1.4乙炔压缩机前部的设备、输气管路用气柜合格的乙炔气吹洗,经取样化验合格。1.5压缩机用人工盘车5一10圈,同时打开压缩机的吹除阀,用乙炔气吹洗压缩机,吹洗结束后关闭各级吹除阀。1.6打开高压干燥器,气液

18、分离器的排除阀,开动压缩机用乙炔气置换压缩机后部的管路,在充气问取样化验,化验合格后,关闭高压干燥器和气液分离器的排泄阀(根据工作需要决定压缩机是否继续运行,在用乙炔置换管路时,压缩机的三级压力表指示应为零,不得超压)。2 开车操作2.1压缩机正常开车前,要通知充气岗位,未经充气岗位同意不准开车2.2压缩机在开车前必须用人工盘车510圈,发现故障不能开车。(开车与盘车必须一人操作,不得两人同时操作)。两台压缩机不准同时启动,间隔时间必须大于3分钟。2.3为减轻压缩机启动负荷,压缩机在开动前,打开气液分离器和高压干燥器的排泄阀。2.4压缩机试转正常(正常不少于3分钟),关闭高压气液分离器和高压干

19、燥器的排泄阀,向充气间送气。(此时充气岗位应一切准备结束)。3 停车操作3.1正常停车3.1.1得到充气岗位停车通知时,即可停车。3.1.2开高压干燥器、气液分离器的排泄阀,放出积水和积油,然后关闭。3.1.3关闭压缩机冷却水供水阀、进气阀、出口阀。3.2长期停车和检修时停车3.2.1关闭充气排上的分支总阀,关闭压缩机的进出口气阀。3.2.2缩机间全系数统进行氮气置换,置换合格后方可检修。当室温有低于0趋势时,放掉压缩机水箱的冷却水,防止冻结。3.3紧急停车3.3.1压缩机受到自控装置和保护装置的约束,自动紧急停车时,未检查出故障的原因前不能开车。 ,3.3.2压缩机在运行时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

20、,应采取人工紧急停车。 有强烈的冲击和敲打声时; 某一级压力失常,超过允许值范围时; 送气管路温度增高,增大冷却水量仍无效时; 压缩机的冷却水断水时; 安全阀自动报警时; 保护装置压力失常时; 管路和阀门漏气时;压缩机进口压力不符合规定压力时。3.4紧急停车操作3.4.1切断电动机的电源开关,关闭压缩机进气阀和压缩机问供气总阀。3.4.2通知充气问关闭充气总阀,打开气液分离器、高压干燥器的排泄阀,泄压后及时关闭。3.4.3关闭冷却水阀门。3.4.4及时向班长和值班负责人汇报。4 压缩岗位巡回检查制度4.1检查时间:每小时检查一次。4.2检查线路:(工艺流程)低压干燥器压缩机气液分离器高压干燥器

21、检查内容4.2.1管路阀门各连接部位有无漏气(用肥皂水检查)。4.2.2各U型压力计或压力表的压力(压力差)有无异常。4.2.3水冷却系统是否正常。4.2.4转动设备运行有无杂音,设备基础及其它固定紧固件是否松动。4.2.5压缩机的曲轴箱油位和油质是否正常。4.2.6气液分离器,高压干燥器每一小时排污一次。5 工艺技术指标5.1压缩机型号:Z2125型式:立式单列三级压缩,水冷往复活塞式。5.2排气量:60mh。5.3吸入压力:300mmH2O,不得低于50mm H2O柱。5.4排气压力:2.5MPa。5.5吸气温度35。5.6排气温度35。5.7入口冷却水温20,出口冷却水温35。5.8电动

22、机轴承及外壳温升65。5.9各级安全阀的启跳压力MPa。一级0.3 1 二级0.98 三级2.55.10油泵的贮油罐温度小于40。 乙炔发生器操作规程1开车前准备1.1电石库地面要保持清洁干净。1.2在搬运装有电石的电石桶时,要将电石桶盖打开,放出乙炔气。必要时采取置换措施。用专用手推车将电石桶立在车上运输,不准滚动装有电石的电石桶、装卸车不准相互碰撞。1.3投入发生器的电石要进行筛选,清除硅铁和粉沫.电石的粒度规定在200mm以下、小于10mm粒度的电石不得超过5。1.4对皮带运输机进行检查试运转,无异常方可运行。1.5认真检查设备管路,阀门是否严密不漏,各仪表是否灵活可靠;溢流管、供水管路

23、有无堵塞,清水池水位及给水设备是否正常。1.6气液分离器,安全水封的水位应达到规定水位,安全水封的规定水位在水位计的150mm一200mm。气液分离器的水位,用非金属细棒探测,水位高度为100mm以上。2开车操作2.1由人工将电石每块间隔不小于300mm,均匀排放到皮带运输上。小于10mm粒度的电石要与大块电石掺在一起分散均匀的使用。2.2打开供水阀向发生器内注水(注水量以溢流管流出水为止)。2.3打开发生器的排空阀,启动皮带运输机向发生器内投入电石,排空时间由发生器产生出来的乙炔气取样化验结果决定。2.4每次投入电石约100公斤,根据气罩的高度决定、气罩高度为1/2-2/3气罩全高。2.5经

24、过发生器产生的乙炔取样化验合格,缓慢打开发生器的送气阀和气柜的进气阀,关闭发生器排空阀向气柜送气。2.6待气柜的贮气量达到20m时,由发生岗位通知压缩岗位做充气准备。2.7发生器内的压力过高或过低,可用控制电石加料速度调解发生器内的压力。2.8投料口、溢流管、排碴管堵塞,要及时用木棒透通。(不得用铁器)。2.9发生器内的气体温度不得超过80,发生器水温不超过70,清洗器出口的温度不得超过35,如发现温度过高或发生器液面过低时,用补加新水来调解发生器的温度及液面高度,严禁发生器出现负压。2.10每次投料之前对发生器必须排碴一次,不允许因排碴造成器内形成空间,每次排碴时间不大于5秒。3停车操作3.

25、1停止加料,待电石反映完全后,关闭发生器送气阀和气柜的进出气阀,打开排碴阀,放掉发生器内全部碴浆。3.2关闭排碴阀,打开供水阀向发生器内注入清水冲洗发生器,反复冲洗三至四次,确认发生器再无乙炔气产生后,关闭供水阀,放净发生器内的碴水,然后关闭排碴阀,打开供水阀,将水加到溢流管流出水为止,关闭供水阀,等待下次开车。3.3每消耗50吨电石,对发生器人工清碴一次,在清碴前要将碴阀打开,放掉发生器内全部电石碴浆,用清水反复清洗发生器,确认无乙炔气产生后,打开人孔盖,用清水冲洗,然后由化验人员在人孔处取样化验,化验合格后,方可进入发生器内清除硅铁和残碴。(取样时间应在进入设备半小时前,化验含氧量大于20

26、为合格)。3.4发生器内有人作业时,外面必须有专人监护。3.5在清碴时,严禁做能产生火花的任何动作,清碴必须使用专用工具,发生器内临时照明,灯具要用合格的防爆灯具(电压为6.3v,防爆等级为B4d,其线路必须是绝缘良好的软线,中间不准有接头。3.6打开清洗器手孔盖,取出瓷环,用清水冲洗清水器和瓷环。瓷环清洗后原封装入清洗器内,关闭紧固清洗器手孔盖。3.7发生器经清碴和清洗结束,关闭紧固人孔盖,关闭排渣阀,打开供水阀,将清水加到发生器溢流管出水为止,关闭供水阀。3.8冬季停车时,为防止发生器冻结,要关闭发生器送气阀,将发生器内的水和渣排净,并用清水清洗发生器多次,然后将水通过排渣阀放净,关闭排渣

27、阀。4工艺指标4.1发生器工作压力不大于650mm水柱。4.2发生器温度,气体温度80,清洗器出口气体温度35。4.3排渣:每次投料之前排渣一次,一次排渣时间不大于5秒。4.4气柜工作贮气量最低5m,最高25m,交接班时不能少于20m。5巡回检查制度5.1巡回检查时间:每四小时检查一次。5.2检查线路(工艺流程):皮带运输机发生器碴池泵房清水池1#安全水封气液分离器气柜气液分离器2#安全水封5.3检查内容5.3.1皮带运输机部件润滑及运转情况。5.3.2电动机的外壳温度(不超过65)。5.3.3发生器压力、温度、水位。5.3.4各阀门的开启位置、管路阀门有无泄漏。5.3.5气柜贮气位置、安全水

28、封及气液分离器的水封位置。5.3.6检查发生器的给水设备运转是否正常,如电动机水泵及供水管路。5.3.7检查清水池的贮水量。5.3.8将检查的内容,做好详细记录乙炔净化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酸碱法)1开车前准备1.1检查各阀门是否灵活,管件是否泄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1.2检查设备内有无污物,特别要检查浓硫酸塔内是否有积水,如有应及时排除。2首次开车(设备新安装、大修和长期停运)2.1配制和灌注净化剂前,操作工要佩戴有效的劳动保护用品,操作场地备清水,配液过程中一旦被酸(H2SO4)或碱(KOH)烧灼,要立即用清水清洗患部,然后去医院救治。 2.2关闭冷却器进口气阀和低压干燥器出口阀,打开冷却

29、器、各净化塔、低压器进口阀全打开低压干燥器与出口阀的排空阀,关闭各酸碱泵出口阀,系统处于气体通路状态。然后在冷却器前与进口阀间的置换阀处对全系统充入合格氮气,对系统进行氮气置换。在低压干燥器至出口阀间的取样阀处取样,化验气体含氧量2%为置换合格。关闭取样阀,打开低压干燥器至出口阀间的排空阀。2.3在完成“2.2”的操作后,打开浓硫酸泵进出口阀,开动浓硫酸泵,由酸泵从硫酸槽中的浓硫酸向浓酸塔注酸200kg(浓度98%),关闭硫酸槽与酸泵间的供酸阀,让已注入塔内的浓硫酸在塔内循环。2.4打开碱塔碱泵的入口阀和碱槽出口阀,向碱塔注入碱液(浓度4-8%)200kg,关闭碱槽出口阀,碱液在塔内循环。2.

30、5打开冷却器进口气阀,对全系统进行乙炔置换,在低压干燥器后取样化验精制乙炔的各项指标,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关闭排空阀和取样阀2.6打开低压干燥器出口阀,向压缩间供气。2.7当浓酸塔内的硫酸浓度下降到65%时,将低浓度的硫酸注入稀酸塔,同时对浓酸塔补加浓硫酸。稀酸塔内的稀硫酸浓度下降到30%以下时,做报废处理。碱液浓度低于4%时,做报废处理。3间断性停车只关闭冷却器和各塔、低压干燥器,排空阀取样阀的气路阀门。关停酸泵和碱泵。再开车时可不对系统进行氮气置换。只检测全系统的乙炔气纯度和杂质含量。4长期停车4.1关闭冷却器和低压干燥器进口气阀,打开排空阀,放出塔内酸和碱残液。向冷却器和各塔内注水。反复冲洗至水的HP值约等于7时为合格。放净器内、塔内清水。4.2冬季长期停车时,冷却器、各塔的排污阀应全部打开。如管道等有死角难以将水排净,要将管道连接处拆开,放出积水。必要时对室内采取加强供暖的措施。5技术指标控制5.1浓硫酸液浓度:98-65%5.2稀硫酸液浓度:65-30%5.3碱液浓度:4-8%5.4酸碱泵流量:15m/h5.5冷却水入口水温:15、流量15t/h5.6净化塔进口乙炔温度:205.7粗制乙炔合格纯度:98%5.8精制乙炔合格纯度:98%,PH3、H2S含量:10%硝酸银试纸不变色。-第 1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