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科三甲汇报材料.doc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35248857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14.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麻醉科三甲汇报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麻醉科三甲汇报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麻醉科三甲汇报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醉科三甲汇报材料.doc(5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麻醉科创“三甲”汇报材料麻醉科诚信承诺我们的工作任务是:为您创造良好的手术条件,消除疼痛,保证您的手术安全。术前,我们会认真热情地访视手术病人,细致地答疑和评估您的病情,尽力消除您的顾虑。术后三天内我们会随访您的病情,以便及时正确地处理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根据您的需要我们可以提供满意的麻醉镇痛(包括:术后镇痛、无痛人流、无痛肠镜等)。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将以扎实的理论,娴熟的技能,高度的责任心,确保您的安全。将您的要求告诉我们,我们会竭诚为您服务!目 录麻醉科诚信承诺 -1麻醉科简介 -4麻醉科发展简史 -7麻醉科五年发展规划 -10麻醉科学科带头人简介-13麻醉科创“三甲”评审汇报材料概述-

2、15一、科室概况-15二、科室规模-16三、医疗工作-17四、近年来开展的部分技术项目-18五、“三甲”必备技术项目资料-18六、参加医院呼衰、心衰及多脏器衰竭病例治疗和抢救-19七、近三年院“三新”项目及科研-19八、04-07年发表论文情况-20九、05-07年参加学术会议情况-20十、人才培养、学科建设-21十一、教学情况-21实习、进修医师带教计划 -23住院医师培养计划 -25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相关规章制度-27麻醉科科室质控制度 -28一、 麻醉访视、记录单的书写要求及格式-28二、 岗位责任制-31 三、 会诊制度-31四、 危重病人抢救制度-32五、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32六、

3、麻醉后随访、总结制度-32七、 仪器、设备保管制度-33八、 麻醉用具消毒制度-33九、 有创操作管理制度-33十、 新技术准入制度-34十一、 医疗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34十二、 麻醉科差错事故防范制度-35十三、 医疗应急预案-36十四、 医德医风制度-37十五、 劳动纪律制度-37十六、 科务会议制度-37十七、 业务学习制度-38十八、 科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管理制度-38十九、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39二十、 岗位职责-40(一)、临床科主任岗位职责-40(二)、临床科主(副)任医师岗位职责-40(三)、临床科主治医师岗位职责-41(四)、临床科总住院医师岗位职责-41(五)

4、、临床科住院医师(士)岗位职责-42(六)、麻醉护士职责-42二十一、麻醉科宣传栏制度-43麻醉实施流程图解-44麻醉科设备、工作、生活图片集锦-50附一:麻醉科设置及麻醉质量控制基本标准量化细则(试行)-57附二:临床麻醉质量控制及评估标准-60麻醉科简介坐落在太阳冉冉升起的东方、拥有近五十年辉煌历史的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是我市老工业区乃至整个东区唯一的一所大型综合性医院。该院的麻醉科承担着全院所有病人的麻醉和重症救治任务。麻醉科在医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历尽岁月,发展至今,正在逐步实现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良好局面。在历任科主任的带领下,现今的麻醉科已经成为一支集年轻化、知识

5、化和专业化于一体的学科队伍,科室64%的住院医师以上人员在国内知名大医院进修过,新的年轻住院医师均毕业于医学院校5年制麻醉或医疗系本科班,人才结构较为合理。现拥有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8人(含急救医学中心聘用2人)、医学硕士1人、在读研究生2人、麻醉护士2人。手术台11张(含急救医学中心2张),现代化的层流手术室4间。能开展除器官移植外的大多数各专科、各年龄组简单和复杂手术麻醉,年完成手术6000余例,诊治和抢救了大量病人的生命。作为全院发展速度较快的学科之一。2007年科室被医院定为院重点学科。麻醉科目前配有较完善的麻醉和监测设备,先进的全功能国产、进口麻醉机共11台,多功能

6、监护仪13台,以及心电除颤仪等各类必备医疗器械,可进行有创、无创血流动力学,双体温,麻醉深度,肌松,血气、水、电解质,呼末二氧化碳的监测。手术室内配有氩气刀、C臂机、专科手术床、手术显微镜及各类腔镜等大型医疗设备,具有较先进的医疗手术条件。 麻醉科工作范围覆盖全院,主要承担各科手术的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和神经阻滞麻醉等。该科以心血管手术麻醉、神经外科手术麻醉、骨科手术麻醉、腔镜手术麻醉和创伤手术麻醉为重点,开展相关的麻醉探讨和研究。近三年完成各类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麻醉150余例、大量的妇科腔镜手术麻醉和骨科新术式麻醉并在神经外科手术尤其是脑溢血和脑肿瘤开颅手术麻醉处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7、。近些年开展的无痛人流及无痛肠镜,年门诊量在1200余例。此外,科室还积极参加院内外复苏与急救,危急重患者的会诊治疗和救灾防病等指令性工作。我院作为安徽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学院,麻醉科2005年承担了安医大部分麻醉系学生的实习教学工作,同时,科室也承担着基层医院麻醉科医师的进修培训任务。继2003年张庆主任获聘安徽中医学院兼职副教授后,2006年张庆主任和刘祥副主任又获聘安徽医科大学兼职副教授。近年来,伴随多种新药和新技术的先后引进,科室在临床工作中充实了静吸复合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的应用,提高了医疗安全。2005年,科室与胸心外科联合开展的低温、体外循环下血管疾病的手术治疗和麻醉,获2005年医院

8、重大“三新”项目二等奖。五年来科室在CN刊物上计发表论文十余篇。 “团结、敬业”是麻醉科全体工作人员始终坚持的理念,科室本着“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精神和“规范、创新、发展、提高”的宗旨,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将不断推进学科建设,以更加良好的服务态度,高尚的医德医风,以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环境,竭诚为每一位病人提供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麻醉科发展简史自1958年建院开展外科手术始,市二院就有了单独从事麻醉工作的人员,称为麻醉组,归属大外科管理,主要由付玉江同志负责,当时参与麻醉工作的有薛忠(58-62年),俞秉修(62-69年)、杨兴爱 (64-93年) 等同志。麻醉设备仅有一台上海产103型普通麻

9、醉机,能开展乙醚开放点滴吸入麻醉、腰麻、硬膜外麻醉(填充法),神经阻滞,气管内麻醉等,对疑难危重麻醉则请上级医院会诊解决。1973年月洪道森同志调入市二院,开始组建麻醉科,在其负责下,麻醉方式在原有基础上更加完善,开展了静吸复合麻醉、基础麻醉,偶尔也开展支气管插管操作。随后科室人员也不断充实,1974年徐崇国调入,1975年蔡桃珍调入,之后相继有顾业龙(7790年)、杨爱萍(78年至今)、刘祥(81年至今)、张庆(84年至今)调入,人员发展到名,中级以上名。当时主要开展的科研工作是耳根环麻醉的研究,该项研究成果1977年、1978年分别荣获安徽省合肥市、全国科学大会耳根环麻醉的临床研究重大科技

10、成果奖。在疼痛治疗方面,将耳根环麻醉仪用于治疗面神经瘫痪和坐骨神经痛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好进展。1993年科室行政和业务转由蔡桃珍、张庆负责(1997年后科室负责人为张庆、蔡桃珍),在原有基础上,麻醉科首先淘汰了一些废旧器械和药品,推出了人才培养规划、加大了新药品器械的引进步伐及科室管理规章制度的建设完善。洪道森主任医师和杨兴爱副主任医师退休后,科室又先后调入了刘蓉、姜维、陈三秋、潘国仕、何文胜等医师,新进人员的学历水平有所提升。麻醉操作技能和手段有了进一步充实,配合各手术科室完成了诸如喉癌、垂体瘤、肾上腺肿瘤等重大类手术的麻醉。其间,科室作为市麻醉学会主委单位成功协办了市麻醉学会成立和首届皖中片

11、麻醉学术研讨会。2000年以来科室行政和业务上由张庆、刘祥负责,先后又有王昕、张军等7位医师的加入,增添了新鲜血液。医院领导高度重视麻醉科的发展,科室先后增添进口全功能麻醉机5台,进口监护仪3台,脑状态实时监测仪1台,便携式血气分析仪1台,肌松监测仪1台,困难气道插管等设备,大大提高了麻醉实施的安全性。目前全科共有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6人,毕业硕士研究生1人,在职研究生2人,麻醉护士2人。在此期间科室重点配合血管外科、妇产科、骨科、五官科等先后完成了我院获省市科技进步奖的下肢大隐静脉肌绊成形、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等项目的麻醉任务。麻醉人员逐步提高了对疑难危重麻醉的处理能力,开展了

12、血流动力学的创伤性监测,血气分析、水、电解质平衡监测,麻醉深度(CSI)实时监测,肌肉松弛监测,PetCO2监测等技术项目,新型麻醉药在全凭静脉麻醉(TCI)和静吸复合麻醉中应用,喉罩麻醉,监护麻醉,联合麻醉,经鼻盲探插管,双腔支气管插管和单肺支气管插管都得以顺利开展。在此基础上,从2005年起,麻醉科与胸心外科联合开展了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填补了我院一项技术空白。此前与妇产科和消化内科合作开展的无痛人流术、无痛肠镜术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科研方面,伴随多种新药和新技术的先后引进,特别是新型静脉麻醉药丙泊酚、吸入麻醉药七氟烷以及肌松药维库溴铵、罗库溴铵等的引进,充实了静吸复合

13、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的临床应用,提高了医疗安全。从2005年起,科室与胸心外科联合开展的低温、体外循环下血管疾病的手术治疗麻醉,获院2005年“三新”项目二等奖,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辅助镇静的临床应用,获院2005年“三新”项目三等奖,氟比洛芬酯(凯纷)在骨科手术中的镇痛研究,获院2006年“三新”项目鼓励奖,2007年,脑状态实时监测在老年病全麻围麻期的应用新项目正在进行,尼卡地平复合七氟烷或异丙酚控制性降压的对比研究作为医院资助课题也正在逐步实施。此外,市二院作为安徽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学院,麻醉科还承担了实习麻醉医生的培养教育任务,继2003年张庆主任获聘安徽中医学院兼职副教授后,20

14、06年张庆主任和刘祥副主任又获聘安徽医科大学兼职副教授。科室注重对年青医生的“三基”训练,培养他们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至目前,科室64%的住院医师以上人员在国内知名大医院进修过,新的年轻住院医师均毕业于医学院校5年制麻醉或医疗系本科班。近年来科室先后带教了20余名进修实习人员,扩大了在周边基层医院的知名度。全科人员钻研业务、总结经验,积极创造条件参加学术交流,会议交流和发表论文共40余篇。目前科室总体技术水平可完成“三甲”医院所要求的麻醉项目。麻醉科五年发展规划我科目前承担全院手术科室所有手术病人的麻醉和重症救治任务,现有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8人(含急救医学中心聘用2人)、麻

15、醉护士2人。手术台11张(含急救医学中心2张),现代化的层流手术室4间。能开展除器官移植外的大多数各专科、各年龄组简单和复杂手术麻醉,年完成手术6000余例,诊治和抢救了大量病人的生命。近年来,在省级大医院的协助下,开展的麻醉项目按“三甲”医院重点科室要求已基本达标。我们具有较完善的麻醉和监测设备,可进行有创、无创血流动力学,双体温,麻醉深度,肌松,血气、水、电解质,呼末二氧化碳的监测,能独立完成多数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和其他心脏疾患的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麻醉,能完成大多数的急、危、重症和休克病人的救治工作,能完成各年龄组、不同麻醉方法的技术操作,麻醉恢复室也正在逐步筹建中。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

16、的成绩,与省内同规模医院的差距明显缩小,但与发达地区及省内先进水平的差距还很大,还有许多工作有待开展,现将我科近五年的发展规划如下:1、 继续巩固目前已开展的各项工作,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不断推动整体临床医疗提高。在质量上下功夫,努力做好每一例手术麻醉,令所有手术病人对手术麻醉满意放心。争取五年内质量再上新台阶,以崭新的综合实力和开拓创新能力为我院手术科室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以及器官移植手术准入提供强有力的保障。2、 紧跟麻醉学发展新方向,积极引进、开展新技术、新方法的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应用。同时对各学科新开展项目,都予以积极配合支持。继续完善条件具备的“三甲”必备项目。同时加强无痛门诊的工作

17、,扩展麻醉工作范围,提高麻醉质量与安全。力争科室的整体临床医疗水平在省内同规模同专业中名列前茅。3、 科室的发展,人才是关键。5年内,科室将通过引进来、送出去和自身培养等多种方式,想方设法加强科室的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学术梯队,保障科室可持续发展。同期严格科内青年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坚持科室业务学习制度,强化继续医学教育,各类学术会议尽可能多派人出席,尤其是年轻医师,让他们能了解本学科最新动态与发展,增添稳固专业长远发展的信心和勇气。争取多接受临床麻醉本科实习学生,完善临床教学工作。4、 继续加强我院心血管手术麻醉、神经外科手术麻醉、骨科手术麻醉和腔镜手术麻醉的技术进步,提高综合治疗水平。以此四类

18、麻醉作为科室主要研究方向,争取科研立项并发表系列论文。提高对大外科系统疑难重症的麻醉抢救治疗水平,提高对重要脏器的监测和保护水平。争取五年内麻醉科综合实力达到申报合肥市重点学科水平。总之,麻醉科全体工作人员将继续本着“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精神和“规范、创新、发展、提高”的宗旨,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不断推进学科建设,以更加良好的服务态度,高尚的医德医风,以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环境,竭诚为每一位病人提供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麻醉科二00六年十二月学科带头人简介张庆任职:科室行政主任,外科支部宣传委员简历:1962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1984年毕业于蚌埠医学院医疗专业本科学历,医学学士,

19、1985.1至今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工作,1988年9月-1989年9月上海中山医院麻醉科进修临床麻醉一年,1993年4月获主治医师资格,同年任麻醉科行政副主任,1997年12月任麻醉科行政主任职务至今,1998年12月获副主任医师资格。兼 职:合肥市麻醉学会委员,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组成员,安徽中医学院、安徽医科大学兼职副教授研究方向:临床麻醉技能、术中监测及无痛门诊工作简况:一直从事麻醉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麻醉、重症监测治疗及疼痛治疗经验,能熟练运用麻醉学专业知识实施各专科的麻醉,具有处理急症、危重、特殊病种麻醉的能力和急救复苏技术,主要专长心血管手术麻醉、腔镜手术麻醉、老年病人手术

20、麻醉及无痛人工流产、无痛肠胃镜检查治疗,带领麻醉科年完成4000余例手术的麻醉工作和各项麻醉新技术的开展,在任职期间曾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专业学术会议。主要成果:已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参与研究获省科技成果证书1项,2006 年被市卫生局和医院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学科带头人简介刘祥 任职:科室行政副主任 简历:1960年4月出生 1979年-1981年在皖南医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习1981年底分配到我院工作至今1987年-1988年在上海瑞金医院麻醉科进修一年1993年晋升主治医师2001年晋升副高职称并任麻醉科行政副主任至今1994-1995年和1997-1998年两赴也门参加安徽省援外医疗队工作2

21、006年获聘安徽医科大学兼职副教授工作成绩:在临床麻醉、疼痛诊治方面有较高造诣,基础理论扎实,经验丰富,有处理急症、危重、特殊病种麻醉的能力和抢救复苏的技术。近几年先后参与“微量泵持续泵注全凭静脉麻醉”、“术后镇痛”、“无痛人流、无痛肠镜”、“腔镜手术麻醉”、“脑状态实时监测”等新技术的开展,独立完成多例高难手术的麻醉处理,工作中善于总结经验撰写发表专业论文数篇。目前,受医院委派独立主持院花冲医学急救中心麻醉部的工作。麻醉科创“三甲”评审汇报材料概述一、 科室概况:科室人员结构及人才梯队建设:科室现有成员16名,其中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6名,麻醉护士2名。设住院总医师工作制。

22、科室人才梯队建设情况:见下表姓名出生年月参加工作时间职称职务备 注张庆1962819847副主任医师科主任曾在上海中山医院麻醉科进修刘祥19604198112副主任医师科副主任曾在上海瑞金医院麻醉科进修徐崇国1954719708副主任医师曾在上海瑞金医院麻醉科进修姜维19641119879副主任医师曾在上海中山医院麻醉科进修杨爱萍1954319757主治医师曾在安徽省立医院麻醉科进修何文胜19711119937主治医师曾在安医大附一院麻醉科进修、在读研究生潘国仕1975819967主治医师正在上海瑞金医院麻醉科进修张军1975819967主治医师现任科住院总医师曾在安医大附一院麻醉科进修、在读

23、研究生吴向群19671219947住院医师王昕1977819999住院医师曾在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麻醉科进修胡远1982120057住院医师许挺1983720068住院医师史天伍19771120075住院医师在安徽省立医院麻醉科完成3年住院医师培训李侠1978820076住院医师安医大麻醉硕士毕业裴文霞1966419848主管护师省立医院护校毕业刘玲1974.111997.7护师蚌医护校毕业二、科室规模:1、现有手术台 11张(含急救医学中心2张),近三年(20042006)每年完成手术数从5000余人次上升至6000多人次,其中2005年完成各类麻醉3300多例,2006年完成各类麻醉近400

24、0例。2、主要设备产地名 称数量进口Drager北美GS全能麻醉机1台进口Drager Fabius2000全能麻醉机1台进口Datex-Ohmeda Aespire S/5全能麻醉机5台国产凯泰循环紧闭式麻醉机B型2台进口GE dash4000、Space、Philips MP20有创动脉、中心静脉压,无创血压、心电、血氧、体温监护仪4台进口指套或掌式血氧监护仪3台进口惠普心电除颤仪1台国产迈瑞、金科威有创动脉、中心静脉压,无创血压、心电、血氧、体温监护仪、PETCO2(太空件组装)监护仪6台国产深圳科瑞康CSI监护仪1台进口PENTEX便携式插管内窥镜1套进口美国伟伦高喉头困难插管喉镜1套

25、进口掌式i-STAT血液分析仪1台进口TOF-WatchSX肌松监测仪1台进口百特微量注射泵2台国产微量注射泵(浙大)3台三、 医疗工作:目前我院实际开放手术床位385张(含急救中心35张),床台比例为35:1。科室64%的住院医师以上人员在国内知名大医院进修过,新的年轻住院医师均毕业于医学院校5年制麻醉或医疗系本科班。人才结构较为合理。目前我科能够完成以下技术项目:(1) 开展心血管手术的麻醉;(2) 具备呼吸、循环、水、电解质平衡监测条件;(3) 能够处理各类休克和疑难重大手术麻醉;(4) 完成各年龄组病人的麻醉(5) 能完成内分泌疾患手术的麻醉(6) 参与全院危重病例抢救工作;(7) 开

26、展门诊无痛人流和无痛肠镜工作;(8) 创伤性动脉和中心静脉压监测(9) PETCO2监测(10) 肌肉松弛监测(11) 麻醉深度()监测(12) 困难气道处理等(13) 麻醉恢复室工作四、近年来开展的部分技术项目:技术项目名称时 间负责人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麻醉20052007张庆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20022007张庆门诊无痛人流和无痛肠镜20022007(人流)20052007(肠镜)张庆泌尿外科腔镜手术麻醉20052007张庆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麻醉2007(2例)张庆五、“三甲”必备技术项目资料项目名称例数时间备注心血管手术的麻醉1520052007详见技术项目资料袋各类休克、危重病人和疑难

27、重大手术麻醉1520052007详见技术项目资料袋各年龄组病人的麻醉1520052007详见技术项目资料袋控制性降压的麻醉1520052007详见技术项目资料袋内分泌疾患手术的麻醉1520002007详见技术项目资料袋六、参加医院呼衰、心衰及多脏器衰竭病例治疗和抢救:详见抢救记录本七、院“三新”项目及科研:项目名称时间完成情况负责人低温、体外循环下血管疾病的手术治疗麻醉2005已完成、获院“三新”二等奖张庆等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辅助镇静的临床应用2005已完成、获院“三新”三等奖张庆等氟比洛芬酯(凯纷)在骨科手术中的镇痛研究2006已完成、获院“三新”鼓励奖张庆等脑状态实时监测在老年病

28、全麻围麻期的应用2007正在进行何文胜等尼卡地平复合七氟烷或异丙酚控制性降压的对比研究2007医院资助课题张庆等八、04-07年发表论文一览表论文名称发表刊物刊号作者异丙酚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术的临床观察实用全科医学CN34-1261/R刘祥老年心血管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处理实用全科医学CN34-1261/R姜维肌间沟臂丛复合颈丛阻滞用于肩、锁部位手术临床效果观察实用全科医学CN34-1261/R姜维曲马多与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的对比研究中国疼痛学杂志CN11-3741/R徐崇国妇科腹腔镜手术硬膜外麻醉398例应用观察中国医药指南CN11-4856/R张庆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在硬膜

29、外麻醉中的应用实用全科医学CN11-5464/R王昕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在剖宫产术中的比较实用全科医学CN11-5464/R张军长托宁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实用全科医学CN11-5464/R何文胜氟比洛芬酯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的应用实用疼痛学杂志CN13-1353/R张庆九、05-07年参加学术会议情况会 议 名 称时 间参 加 者全国麻醉年会(广州)2005张庆省麻醉年会(蚌埠)2005张庆全国麻醉年会(郑州)2006张庆、王昕华东六省一市麻醉年会(福州)2006姜维全国麻醉教育研讨会(合肥)2006刘祥、继续教育学习班(芜湖)2006潘国仕省麻醉年会(宁国)2006张庆、刘祥

30、等长江流域及华东六省一市和省麻醉年会(黄山)2007张庆、张军等协和可里夫兰国际麻醉学论坛2007张庆、何文胜十、人才培养、学科建设:(1)实施住院医师毕业后再教育:分轮科培训和定向培训两个阶段,时间共五年。轮科医师接受阶段考核和学分制,成绩合格者,第五年做总住院医师(2)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实行医学继续教育,学分卡:科室曾多次选派人员到国内一流医院麻醉科进修学习和参加全国性短期培训班(3)分工负责,有所侧重:专人分管心血管手术麻醉,小儿麻醉,颅脑手术麻醉等,使人有专长,科有特色,团结协作,共同进步(4)研究生培养: 05年一名同志考取徐州医学院麻醉系在职研究生,07年一名同志考取湖南湘雅医科大学

31、麻醉系在职研究生,现正在学习中。(5)以“三基”教材为内容,进行学习。个人每年有自学计划,科室定期督查自学情况。十一、教学情况:(1)教研室人员情况姓 名职 务职 称教研组职务张庆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组长刘祥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组长张军科住院总医师住院医师秘书徐崇国副主任医师成员姜维副主任医师成员杨爱萍主治医师成员何文胜主治医师成员潘国仕主治医师成员王昕前任住院总医师住院医师成员(2)教研室基本设施:教材:临床麻醉学(人民卫生出版社,高校麻醉学专业统编教材)危重病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高校麻醉学专业统编教材)(3)科室承担安徽医科大学麻醉系同学的实习任务,04-07年共培养实习医生6名,进修麻醉医

32、师5名。(4)实习生和进修生在半年一年内必须掌握基本麻醉学理论和常用麻醉操作技术。实习、进修医师带教计划一、 目的:培养合格的临床麻醉住院医师。基本掌握各种麻醉操作及麻醉过程中常见问题处理。要求:1、 实习医师在本科期间必须努力学习政治,遵守本科的各项规章制度,刻苦钻研业务。2、 要求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专业思想,热爱麻醉专业。3、 树立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尊重病人,同情病人,树立以病人为核心的观念。4、 掌握各种外周神经阻滞、硬膜外穿刺、气管插管等基本操作及麻醉记录单的书写。5、 掌握麻醉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处理。6、 掌握各种麻醉专科用药及常用心血管活性药物的药理、适应征和使用

33、方法。二、 措施:1、 入科后由住院总医师分配至各带教老师,跟随各位带教老师值班。参加危重病例讨论及死亡病例讨论。2、 每日的常规手术由住院总医师安排带教老师带教,原则上一位老师负责一名实习或进修医师。3、 带教老师指导进修或实习医师进行麻醉操作和麻醉管理。4、 带教老师在麻醉过程中结合病情进行临床教学。5、 不定期进行小讲座,参加科室业务学习。6、 通过麻醉中提问,出科考核及平时工作表现为实习、进修医师做鉴定。住院医师培养计划一、 目的:通过全面、正规、严格的培训,使其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诚信和团队精神,能独立和基本正确地运用常规麻醉方法,对接受常见手术和检查的病人实施麻醉和基本生命功能的监测

34、,为围手术期医疗工作提供麻醉专科会诊。要求:1、毕业后一年通过执业医师考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2、系统掌握麻醉学、危重医学和疼痛学相关的基础理论,了解国内外新进展,并能与实际工作相结合。3、具有麻醉学、危重医学和疼痛学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较熟练地掌握麻醉学、危重医学和疼痛学的临床技能,能独立进行常规临床麻醉、危重病人和慢性疼痛的诊治,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并能担任指导实习医师的教学工作。4、初步掌握临床科研方法,能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发表1-2篇学术论文。 5、具有一定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能阅读一定的外文期刊。6、具备良好的从医所需的人文综合素质。二、措施:1、毕业第

35、一年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从事麻醉诊疗工作并应熟练掌握各种麻醉操作和动脉、深静脉穿刺。2、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后,在住院总医师的带领下参加科室值班,独立从事麻醉诊疗工作,疑难危重病人及时向住院总医师和上级医师汇报。3、根据日常手术情况安排各亚专业麻醉实践。4、在住院医师第5年担任住院总医师一年(24小时值班制),学习危重疑难病人的麻醉处理和协助科主任进行科室日常工作管理。5、参加科室业务学习,并主讲1-2次学术讲座。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内部资料)相关规章制度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麻醉科科室质控制度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兼科争创“三甲”领导小组)组 长:张 庆(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副组长:刘 祥(科副主任

36、、副主任医师)陈春丽(科护士长、主管护师)成 员:姜维(副主任医师)徐崇国(副主任医师)杨爱萍(主治医师)张 军(住院总医师、主治医师、联络员)王 昕(住院医师、质控医师)胡 远(住院医师、质控医师)许 挺(住院医师、质控医师)张月霞(主管护师、质控护士)(质量小组活动内容见相关登记本)为加强我科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质量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与技术水平,按院医疗质量管理控制方案的要求,我科在健全二级质控网络的同时,树立质量管理的以人为本原则,加强对科内成员的质量教育,提高素质,调动积极性,认真执行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核心制度,落实全员质量考核,重视医疗服务的环节管理,落实全员岗位质量控制职

37、责,严格认真实施医疗技术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落实安全医疗原则,结合本科的实际工作特点,在管理内涵诸方面作出如下规定:一、麻醉访视、记录单的书写要求及格式(一) 麻醉前访视 麻醉医师应于手术前访视病人,进行麻醉前询诊,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麻醉前访视内容如下: 1、病史复习 详细复习全部住院病史记录,有目的地追询与麻醉有关的病史。 (1)现病史 了解发病以来的症状、体征及演变过程,治疗用药及效果,特别要了解与麻醉用药有相互作用的药物的用药时间、剂量。 (2)既往史 了解个人嗜好,有无吸服麻醉毒品成瘾史,长期使用安眠药史,有否妊娠等,特别注意与麻醉有关的病史。 (3)麻醉手术史 做过何种手术,用过何

38、种麻醉药物和麻醉方法,了解既往麻醉中和麻醉后的有关情况。 (4)药物过敏史。 2、 全身情况 详细体检,认真了解化验及特殊检查结果,针对与麻醉实施密切相关的器官或部位要进行重点检查,有必要时需进一步进行有关的实验室检查或特殊功能测定。 3、 手术方式及步骤 了解手术的方式、方法及步骤,对麻醉管理的影响及要求等。 4、 术前评价 根据有关访视结果,全面了解手术病人的全身状况和明确某些特殊病症的危险所在,麻醉前尚需做哪些积极处理,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对病人接受本次麻醉和手术的耐受力进行评价(以ASA分级和心功能评定形式填写在麻醉记录单上)。 5、 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根据麻醉前访视和拟实施手术及麻醉方法的要求和特点,向患者本人或法定代理人详细说明麻醉可能出现的风险及并发症,能够理解并同意麻醉的在麻醉同意书上签字。 (二) 麻醉记录的书写要求和内容 麻醉记录是指麻醉医师在麻醉实施中书写的麻醉经过及处理措施的记录。麻醉记录应当另页书写,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麻醉前用药、术前诊断、术中诊断、麻醉方式、麻醉期间用药及处理、手术起止时间、麻醉医师签名等。 (三) 麻醉记录单 除一些由手术者兼行的局部麻醉外,凡施行其他麻醉者都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