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铬工艺流程镀铬工艺流程1铁件镀铬工艺流程除蜡热浸除油.doc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35246246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镀铬工艺流程镀铬工艺流程1铁件镀铬工艺流程除蜡热浸除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镀铬工艺流程镀铬工艺流程1铁件镀铬工艺流程除蜡热浸除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镀铬工艺流程镀铬工艺流程1铁件镀铬工艺流程除蜡热浸除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镀铬工艺流程镀铬工艺流程1铁件镀铬工艺流程除蜡热浸除油.doc(1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镀铬工艺流程镀铬工艺流程1、铁件镀铬工艺流程: 除蜡 热浸除油 阴极 阳极 电解除油 弱酸浸蚀 预镀碱铜 酸性光亮铜选择 光亮镍 镀铬或其它 除蜡 热浸除油 阴极 阳极 电解除油 弱酸浸蚀 半光亮镍 高硫镍 光亮镍 镍封选择 镀铬2、锌合金镀铬工艺流程 除蜡 热浸除油 阴极电解除油 浸酸 碱性光亮铜 焦磷酸铜选择性 酸性光亮铜选择性 光亮镍 镀铬3、不锈钢直接镀铬工艺1) 电化学除油热水洗冷水洗浸酸活化1ml/L HCL、10ml/L H2SO4,室温,半分钟;适用于自动线上不锈钢镀铬,不宜镀铜或镍水洗镀铬。2) 阴极电化学除油清洗阳极活化10A/dm2直接镀铬。3) 化学除油清洗阳极电化学除

2、油/dm2清洗浸酸活化1ml/L HCL、10ml/L H2SO4,室温,45S清洗镀铬 注:镀铬时,应先用是正常电镀时电流密度的1.52倍镀35分钟,然后再正常电流密度电镀,要尽量缩短各工序之间的过渡引起的停留时电镀相关根底知识一、根底化学知识1盐酸有何特征?答:纯洁的盐酸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一般因含有杂质三氯化铁而呈黄色。常用浓盐酸中约含37%的氯化氢。盐酸易挥发,是一种强酸。在电镀生产中广泛使用盐酸作为浸蚀剂。2硫酸有和特征?答:浓度为96%的硫酸溶液,比重为1.84。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水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量。在电镀生产中广泛使用硫酸作为浸蚀剂,由于其挥发性低,所以可利用加热提高浸蚀速度

3、。3硝酸有何特征?答:硝酸是一种氧化型的强酸,在见光受热时分解放出氧而使别的物质氧化,所以硝酸应盛在棕色瓶内,电镀生产中广泛使用权有作为浸蚀剂。4现有浓盐酸、浓硝酸、浓硫酸各一坛,能凭目测将它们分辨出来吗?答:冒白雾的是盐酸,冒黄烟的是硝酸,无烟雾的是硫酸。5如何区别碳酸钠,片碱NaOH?答:碳酸钠又名纯碱,又称弱碱,是白色粉末,水溶液呈碱性,电镀中配制去油溶液。片碱,化学名氢氧化钠,是强碱,又称烧碱,是白色固体或片状体。与水溶解后放出热量,易灼烧皮肤,电镀中用碱性镀槽、发黑、去油等用处。6什么叫溶液、溶剂与溶质?答:一种或数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液体物质里形成的均匀、稳定液体叫溶液。能够溶解其它

4、物质的液体叫溶剂,被溶剂溶解的物质叫溶质。7什么叫溶解与溶解度答:溶质在溶剂作用下,以分子状态不断地扩散到溶剂分子间去的过程叫做溶解。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某溶质在100克溶剂里到达饱和所溶解的克数,叫做该溶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8什么叫溶液浓度?答:一定量溶液里所含溶质的量叫做溶液的浓度。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主要有比例浓度、重量百分浓度、克/升浓度、摩尔浓度与当量浓度等。9什么叫比例浓度?答:以溶质与溶剂的重量或体积之比来表示的浓度叫比例浓度。一般比例浓度中均标明是重量比或是体积比,假设不标明,那么固体按重量计,液体按体积计。如配制1:1的 盐酸溶液,将1体积的浓盐酸与1体积的水混合即得;又如

5、配制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将1克高锰酸钾溶于5000毫升水中即得。10什么叫重量百分浓度?答:用100克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来表示的浓度叫重量百分浓度。11什么叫克/升浓度?答:以每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来表示的浓度叫克/升浓度。电镀生产中广泛运用克/升浓度12什么叫摩尔浓度?答:通常所说的摩尔浓度是指体积摩尔浓度,即以每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摩尔数来表示的浓度,常用符号M表示:13什么叫当量浓度?答:用每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当量数来表示的浓度叫当量浓度,常用符号N表示。二有机化学14什么叫有机化合物?答: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总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15有机化合物与无

6、机化合物的性质有哪些不同?答: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在某些性质方面的不同见下表:性质 有机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可燃性 大多数可以燃烧,受热易分解 一般都能耐热,不易燃烧熔点 大多数熔点低,一般在300以下一般不易熔化可溶性 易溶于有机溶剂,难溶于水 不溶于有机溶剂,易溶于水导电性 溶液或熔化时均不导电 一般溶液或熔化时可导电化学反响 以分子形式参加反响且很慢 以离子形式参加且反响剧烈结合形式 以共价键结合 以离子键结合16什么叫烃?它主要分哪几种?答:分子中只含有碳原子和氢原子的有机物叫做烃。烃按其构造可分为开链烃和闭链烃简称环烃。开链烃可分为烷烃、炔烃和烯烃三种,闭链烃又可分为脂环烃和芳香烃。

7、17烷烃、烯烃、炔烃分子式的组成各有什么规律?它们的通式是什么?答:烷烃分子中含氢原子个数等于碳原子个数的2倍加2个;烯烃分子中氢原子个数等于碳原子个数的2倍;炔烃分子中氢原子个数等于碳原子个数的2倍减去2个。假设以n表示烃分子中碳原子个数,那么烷烃分子式的通式应该是CnH2n+2,烯烃分子式的通式是CnH2n,炔烃分子式的通式是CnH2n-2.18什么叫烃的衍生物?答:烃分子中一个或几个氢原子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的产物叫做烃的衍生物,如1,4-丁炔二醇C4H6O2、十二烷基硫酸钠C12H25NaSO4等。19有机物在电镀生产中有哪些用途?答:有机物在电镀生产中应用较广,是电镀生产中不可缺

8、少的重要原料之一。它主要可用作络合剂如EDTA、HEDP等、添加剂如糖精、DE、DPE、香豆素、1,4-丁炔二醇、香蓝素、洋茉莉醛、十二烷基硫酸钠、OP乳化剂、海鸥洗涤剂等、防蚀剂如乌洛托品、硫脲、甘油等、溶剂如乙醇、乙醚、汽油、煤油等。三物理化学与电化学20什么叫外表张力?答:在液气两相的界面上,液体分子所受液体内局部子的引力大于气体分子对它的引力,由此造成的使液体外表缩小的力叫外表张力。外表张力的大小与溶液的性质、温度、浓度等因素有关。21什么是外表活性剂?外表活性剂有哪些类型?答:能显著改变液体外表张力或两相之间的界面张力的物质叫外表活性剂有时称界面活性剂。外表活性剂有阴离子型的,如肥皂

9、、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等;有阳离子型的,如脂肪族胺盐、烷基季胺盐、烷基嘧啶卤代物等;有两性外表活性剂,如羚酸型、磺酸脂型等;有非离子型外表活性剂,如OP乳化剂、平平加、海鸥洗涤剂、氟碳类等。22外表活性剂的组成与性质如何?答:外表活性剂的分子是由亲油性基团和亲水性基团两局部组成。外表活性剂有乳化作用、泡沫作用增溶作用,并能改变固液两相接触时的润湿性能。23外表活性剂在电镀生产中的用途有哪些?答:外表活性剂在电镀中主要用来除油、提高阴极极化作用和改善溶液分散能力。例如,两性外表活性剂如环氧系列能明显提高阴极极化作用。24怎样选用外表活性剂?答:在弱酸性、弱碱性或中性介质中,一般选用阴离

10、子型或非离子型如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OT、OP等;在强酸性介质中一般选用非离子型如聚乙二醇等;为提高阴极极化作用,宜选用具有两性的外表活性剂,且分子量不宜过大一般碳原子数为48较理想,活性基团宜多不宜少。25络合物与电镀的关系如何?镀后处理知识1、前言 镀后处理和镀前处理在金属的外表镀工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许多采用外表镀技术制造的产品出现缺陷往往都是由前处理或后处理不当造成的,有关前处理的知识在一般的电镀书中都有比拟详细的表达,但对镀后处理还没有文章进展过系统的论述,镀后处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镀层的耐腐蚀性能或者保持镀层原有的特性,其中最主要的镀后处理是除氢处理和钝化处理1。

11、为了提高镀层的抗腐蚀性能,一般都要同时进展除氢和钝化处理,有些还需要涂有机膜,如镀锌件目前一般要经过除氢和化学钝化处理,仿金电镀要经过化学钝化和涂有机膜处理2等。2、镀后处理 除氢对于电镀产品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在电镀体系中,被镀金属离子在阴极上得到电子,氢离子也同样会得到电子,生成原子态的氢,渗透到金属镀层内部,使镀层产生疏松,当搁置一段时间后,原子态的氢会结合生成氢气而体积膨胀,这样就导致镀层产生针孔、鼓泡甚至脱落等不良缺陷,如果渗透到基体还会导致整个构件的氢脆现象,特别是对于高强度钢,一旦渗氢容易导致构件的脆断。因此,电镀后要在一定的温度下热处理数小时,以驱除渗透到镀层下面或者基体金属中的

12、氢。 相对于钝化处理来说,除氢处理的方法比拟单一和简单,一般都是采用热处理的方式把原子态的氢驱逐出来,对于常用的镀锌构件,一般是在带风机的烘箱中,220恒温条件下保温2小时,这个工序一般是在钝化之前,这样不会造成由于驱氢而导致钝化层的破裂3。不锈钢化学镀镍后经过400,1.5h的热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其硬度,降低脆性4。Fe-Mn合金镀层经过100、150、200,1.5h的除氢处理后,拉伸结合强度分别提高了49.5%、75.5%和121.8%5,可见,除氢处理对于提高镀层的性能具有重要作用。 由上可见,除氢处理通常是选择一个最正确的温度区间一般是在200300之间和时间一般是23h进展热处理,

13、但是针对不同的镀层稍有差异,而且不同的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对镀层的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除氢要保证即能有效的驱除渗透到镀层或者金属基体的原子态的氢,又不会导致镀层破裂。 钝化处理是指在一定的溶液中进展化学或电化学处理,在镀层上形成一层坚实致密的、稳定性高的薄膜的外表处理方法,钝化使镀层的耐腐蚀性能进一步的提高并增加外表光泽和抗污染的能力。 钝化处理按照钝化膜的化学成分可分为无机盐钝化和有机类钝化两类;根据钝化膜组成成分对人体的危害性可分为铬酸钝化和无铬钝化。铬酸钝化是无机盐钝化的一个分支,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的无铬钝化有:钼酸盐溶液、钨酸盐溶液、硅酸盐溶液、钛盐钝化6、含锆溶液、含钴溶液、稀土

14、金属盐溶液、三价铬溶液、磷酸盐钝化磷化处理7等无机盐钝化和有机类钝化等8910。 无机盐钝化处理 无机盐钝化处理研究比拟成熟和应用较早的是铬酸盐钝化,在含铬钝化膜中,Cr3+起骨骼作用,Cr6+起血肉作用,Cr6+在空气中具有良好的自修复功能,因而对镀层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而且,改变Cr6+和Cr3+的不同配比,还可以得到不同色彩的钝化膜3。由于这些突出的优点使得铬酸钝化仍然是目前应用最广的钝化工艺。但是由于Cr6+具有相当高的毒性且易致癌,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希望寻找可以代替铬酸钝化的新配方和新工艺。 钼和铬是同族元素,因此,它与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钼酸盐已经广泛用于钢铁以及

15、有色金属的缓蚀剂11和钝化剂。钼酸盐钝化处理方法主要有阳极极化处理、阴极极化处理和化学浸泡处理9。把镀锌件在钼酸盐中进展化学浸泡处理,测试结果说明钼酸盐钝化比不上铬酸盐钝化,但可以明显提高锌层的耐蚀性12。使用钼酸盐/磷酸盐体系处理镀锌件,腐蚀试验结果显示,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中,其钝化效果没有铬酸钝化好,但是在酸性环境中却优于铬酸钝化,室外暴露试验结果相当8。锌镍合金镀层经过钼酸盐钝化处理,其耐腐蚀性能也不如铬酸钝化,并且不具有自修复作用,不过还是可以明显提高合金的耐腐蚀性能13。 钨酸盐作为金属的缓蚀剂同钼酸盐具有相似性,锌、锡合金的经钨酸盐钝化形成的钝化膜,盐雾试验显示其耐腐蚀性能要逊于铬酸

16、8。用于钝化Sn-Zn合金时,其抗盐雾性能和抗湿热循环试验性能比铬酸盐和钼酸盐都要差14。 硅酸盐钝化处理具有价格低廉,无毒、无污染,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15。但是其耐腐蚀性能比拟差,日本的有关实验室正进展着硅酸钠为主体的电解液中阳极极化镀锌钢板形成高耐腐蚀的氧化膜研究,不过,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9。 含锆溶液已经代替铬酸盐用于铝基外表的预处理,但很少用在锌基金属的处理,一般可以用来作为镀锌件涂漆的前处理,而不作为锌基外表的后处理8。此外,含锆溶液还存在本钱较贵问题。 含钴溶液一般应用较多还是铝及铝合金外表的钝化处理,对于锌基金属外表的研究不多8。 稀土金属如含有铈、镧等的盐类是铝合金在含氯溶液

17、中有效的缓蚀剂,研究说明铈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能对镀锌层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16-18。 对于三价铬溶液,虽然其毒性只有六价铬的1%18,对三价铬的钝化研究也有不少,不过其耐腐蚀性能还远远达不到要求,再者使用三价铬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铬的污染问题,因此很难普及。 有机类钝化 有机类钝化是很有希望代替铬酸钝化的一种无铬钝化工艺。文献19对镀锌层的有机物无铬钝化进展了详细的报道, 主要提到了二氨基三氮杂茂BAT4及其衍生物的钝化,丙烯酸树脂钝化、环氧树脂钝化、单宁酸钝化、植酸钝化和有机钼酸盐钝化等。 Z.W.Chen20等学者认为,对镀锌层最有希望代替铬酸盐钝化的是一些特别的锌的有机螯合处理,它能在锌外

18、表形成一层不溶性有机复合物薄膜,膜内分子以配位形式与基体金属相结合,形成屏蔽层,增强了膜的抗蚀性。研究外表,BAT4及其衍生物对锌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效率。 美国专利566296721提到的一种金属基外表镀锌处理的钝化方法,其钝化液中含有烷基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通过实验,认为在总体上用这种含有烷基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所配置成的钝化液浸镀Zn或Zn-Al合金后,耐腐蚀性能接近甚至某些方面超过了铬酸盐钝化,很有开展前途,不过目前国内还没有见到其使用。 单宁酸是一种多元苯酚的复杂化合物,水解后溶液呈现酸性,可以用于镀锌层的钝化处理,成膜过程中,单宁酸提供膜中所需要的羟基和羧基,一般来说,浓度高对成膜有利,

19、随膜层变厚,颜色变深,耐蚀性能增强,但是浓度超过40%,虽然膜层颜色加深,但是对耐腐蚀性能影响不大。不过单宁酸存在价格较贵,与规模的生产应用还存在一定距离19。 以欧洲钢铁企业为中心的研究机构正在致力于电解聚合法研制有机防锈膜如有机硅烷、硫醇等来代替铬酸盐外表处理方法,不过,目前仅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9。 文献24对植酸酸在金属防护中的应用进展了详细的表达,指出,植酸可以在金属表层形成巩固致密的单分子保护膜,抑制金属的氧化腐蚀。从而是一种理想的钝化液。有机类与无机盐混合钝化处理 为了进一步的提高无铬钝化膜的耐腐蚀性能,又有研究将有机物与无机盐进展混合对镀层进展钝化处理。使用混合钝化液所获得的钝化

20、膜其耐腐蚀性能通常要比单一的无机盐钝化或有机物钝化更加优良。 单宁酸可以用于镀锌件的钝化处理,但是如果在钝化液中参加金属盐类,有机或无机缓蚀剂,可以进一步增强其耐腐蚀性能19。 文献22对经过水溶性的丙烯酸树脂参加到钼酸盐和磷酸盐中得到的钝化液处理后的镀锌试件的耐腐蚀性能进展了测试,认为其抗腐蚀性能接近了铬酸钝化。轴类零件外表镀硬铬-请教字体: 小 中 大 | 打印 发表于: 2021-3-11 07:49 作者: 小虾米虾米 来源: 中国机械资讯网 请教下:轴类零件外表镀硬铬,一般的镀铬厚度是多少?镀铬是否均匀?镀铬后还需增加磨工艺吗? 我也来说两句 查看全部回复 最新回复 lg110 (2

21、021-3-11 08:36:37)目前国内传统工艺是外表镀硬铬镀层厚度0.02并抛光,其外表粗糙度Ra为1.60.4m 鸭绿江 (2021-3-11 09:29:54)镀铬后的精度和粗糙度是否符合你的要求,决定是否加工。 国际化 (2021-3-11 17:58:24)一般都是磨好之前,毕竟镀硬铬的本钱比拟高,要注意轴2端的毛刺,不然很难解决的。 小玮 (2021-3-11 18:41:34)根据粗糙度选择镀后是否加工,一般镀2030微米;btw:如果轴是在400C以上热处理过的,不如改镀化学镍吧,硬度也能到1000HV,比拟环保,镀铬污染太大了,而且由于不存在电势差的问题,所以镀层均匀,电

22、镀的镀层是有厚薄的 铅笔刀 (2021-4-15 17:53:04)我是烟台的,化学镀可以联系我,探讨工艺请联系 外协采购 (2021-5-17 19:54:40)镀铬之前有什么需要处理的吗 lszhuoyuan (2021-5-29 10:56:34)工件镀铬修复0.2左右应该是平安尺寸,太厚结合力不是太好.如果不能解决时联系我们! 糊涂生 (2021-7-15 17:01:42)轴类零件外表处理 一般发蓝发黑就可以了吧? deyang01 (2021-7-15 22:51:26)镀铬前一定得磨,镀多厚得看你工艺了。可以磨的,比方耐腐蚀而又要求的轴就镀得厚,单边0.15吧,镀后都莫了的镀铬与

23、镀硬铬有什么区别镀铬是泛指电镀铬 镀铬有两种的,一种是装饰铬,一种是硬铬。 镀硬铬是比拟好的一种增加外表硬度的方法,但是它的优缺点很多,所以好多情况下都没采用。 优点一,外表光洁度好,优点二,不会生锈,一点锈斑都不会有;三,镀的过程中原零件变形小。四,如果零件尺寸不到位,可以通过加几丝铬来到达尺寸如12楼所说的修补,当然了,这是优点,也是个缺点,所以要镀铬的零件都要放余量了。优点五,外表比拟美观。等等 缺点一,价格高,不光镀的费用高,而且镀后还要再加工。缺点二,不适合外表比拟复杂的零件,缺点三,厚度太薄,一般只有0。05-0。15mm左右,缺点四,对零件外表的光洁度要求比拟高。等等 镀硬铬一般

24、采用比拟多的是常在高温条件下使用的机械,如:模具等 镀装饰铬顾名思义,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外表光亮、外形美观、防锈等等。 根据其目的来判断要镀那种铬请问高手们影响硬铬硬度的因素主要有那些?一般有些什么方法可以提高镀层的硬度? 为什么我在硬铬槽加了点硫酸后硬度反而降低了 ? 请高手们赐教!不胜感谢!1.铬酐浓度和硬度的关系在其它工艺条件一样的时候,铬酐浓度低时硬度高。但浓度低,镀液变化快,不稳定。2.硫酸含量和硬度的关系在正常的镀铬工艺标准中。铬酐与硫酸的比值应该保持在100:1。在其它浓度不变时,提高硫酸含量,铬层的硬度也相应增高。但在二者比值为100:1.4,再提高硫酸含量硬度值又会下降。3.电

25、流密度和硬度的关系在正常温度下,铬层硬度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而提高。当电流密度到达一定极限时硬度趋向稳定。4.镀铬液稳定和硬度的关系在较高温度6575下,由稀溶液镀出的铬层比由浓镀液镀出的铬层硬度高1520;在较低温度3545下,由稀溶液镀出的铬层比由浓镀液镀出的铬层硬度没有多大差异。5.镀铬层厚度与硬度的关系一般硬铬镀层硬度是随厚度提高而提高的,硬度的最高值在0.2左右。以后,即使在提高厚度,硬度也不会再增加。6.铬镀层随着受热温度的提高,硬度显著下降。镀 铬 镀装饰铬常见故障及纠正方法 故障现象产生的原因纠正方法光亮度缺乏a)温度低或电流密度过高 b)硫酸根含量低c)三价铬高d)铁杂质含量高

26、a)升温,检查电流是否在工艺范围 b)分析补充c)大阳极,小阴极电解d)用离子交换或隔膜电解覆盖能力差a)温度高而电流密度低 b)硫酸含量高,c)三价铬缺乏d)锌、铜、铁杂质多a)降低,检查电流是否在工艺范围 b)分析后用BaCO3,除去局部硫酸根;c)大阴极,小阳极电解d)离子交换或隔膜电解处理局部无铬层a)孔眼未堵塞 b)装挂不当,产生气袋或导电不良c)零件形状复杂,未使用辅助阳极d)零件互助屏蔽e)镀件外表有油污f)挂具未绝缘a)用塑料管堵塞 b)改用挂具c)选择适当的辅助阳极d)少挂零件e)对镀件进展重新处理f)改良挂具绝缘镀铬层同镀镍层一起剥皮a)镀前处理不彻底 b)镀镍层内应力大a

27、)加强镀前处理 b)调整镀镍溶液铜锡合金镀层上镀铬时出现黑花a)溶液温度低 b)镀铬前处理不彻底c)通电过快或过慢e)铜锡合金中含锡量过高a)升高温度 b)加强镀铬前处理c)改良操作e)调整铜锡合金镀硬铬 故障现象产生的原因纠正方法镀层剥落a)镀前处理不良 b)镀铬过程中途断电c)零件进槽预热时间短d)溶液温度或阴极电流密度变化太大e)硫酸含量过高a)加强镀前处理 b)重新镀铬时,进展阳极处理或阴极小电流活化处理c)加长预热时间d)严格控制溶液温度和阴极电流密度e)加碳酸钡处理铸铁件镀不上铬层, 仅有析氢反响a)镀前浸蚀过度 b)进展阳极处理时,造成石墨裸露c)阴极电流密度过低a)重新全加工后

28、再镀 b)重新全加工后再镀c)提高阴极电流密度镀层粗糙,有铬瘤a)阴极电流密度过大 b)阴、阳极间距离太近c)零件形状外凸,没有使用保护阴极d)硫酸根过高a)降低阴极电流密度 b)放宽阴、阳极间距离c)使用适宜的保护阴极d)加碳酸钡处理镀层或底层金属上有明显裂纹钢在淬火时有应力镀前将零件回火消除应力镀铬属于开展较晚的工艺,虽然早在1854年就有人从三价格槽液中镀得金属铬,1856年又创造从三价格槽液中镀铬的工艺,但是直到本世纪20年代,镀铬工艺才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镀铬工艺传到我国比拟晚,有关镀铬知识的介绍和应用的记载大都是在30年代初期。我国对金属铬元素的介绍和命名直到19世纪60年代才开场

29、进展。我国古代字典中虽然收有“铬这一单字,但并不具有金属铬的含义。古代字典中“合的含义有二:A剔发;B古代兵器名相似于钩。用“铬字代表元素Cr,是利用现成汉字,而给予新的含义。1865年出版的?格物入门?里已经收有化学元素r符号,但没有汉语译名,也没有写出英文名。以后我过学者在翻译外国化学书籍时,曾试图用以下各种汉字代表Cr。1870年广州的何了然在?化学初阶?中定名为鏴,1873年北京同文馆的?化学指南?中定名为隶,1910年广州的?广东劝业报?上定名为“格罗谟。1972年,我过的化学先驱者徐寿在编译的?化学鉴原?中定名为“铬这一规定在当时的科技界所承受。但是用鏴表示Cr元素,在我国华南地区

30、也应用过一段时间。直到本世纪初,广州出版的各种报刊中仍然用鏴字,如广州?实业报?第九期1810年就有?鏴养制法?一文,所谓鏴氧就是氧化铬。在第十期还发表?电气镀鏴法?一文1908年所谓镀鏴就是镀铬。在现代汉语中,铬字的古义已经消失。在?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里。铬专门用于表示金属元素Cr,注音为ge。而在古汉语中铬字有两个读音:luo和ge。从徐寿的化学元素命名原那么和现代字典的规定,铬应当读ge音同格。有趣的是在电镀行业中大局部人都将镀铬读为读luo音同落早期镀铬文献由于镀铬属于晚期的工艺,在我国早期电镀书籍?电气镀金?,?镀金?等书中,不见有镀铬的介绍。在19世纪后期出版的“西学书籍

31、中也不见有镀铬的记载。我国最早介绍镀铬的文献是广州出版的?实业报?。该报第十期上有?电气镀铬法?一文,发表与光绪34年5月12日1908年6月10日。由于镀铬在国外尚处于试验阶段,因此我国在1908年前还不可能有镀铬的应用。当20年代镀铬在国外普遍应用后,进口产品不少采用镀铬,我国才知道这一新工艺。当时从广州,上海进口的洋货,如钟表,水箱,灯罩,“多见有镀铬者。尤其是进口的电筒,包括简体和反光罩,“亦用镀铬代镀镍,“镀铬外表坚滑鲜明,现银光色亮,较胜于镀镍,直接对我国电筒业产生威胁。为了与外货抗衡,国货不得不迎头赶上,迫使我过电镀界开发这项新工艺。括弧内文字为当时报刊语句30年代时,镀铬在我国

32、电镀业中已占有重要位置,但是关于镀铬的理论知识那么很贫乏,只有极少数文章涉及镀铬早期应用镀铬的城市1931年,英商在天津开办的华北电镀公司,在电镀工种中已包括镀铬,这是我国最早应用镀铬的记录。上海应用镀铬也开始与30年代初期,据上海电镀前辈的会议,上海诚錩电镀厂在1931年已应用镀铬。其中如中南电镀厂,外商的通用电镀厂,罗时电镀厂等,也属于应用最早的电镀厂。这些厂镀铬设备多来自国外。30年代镀铬论著书篇名 内容作者刊物和刊号发表地电镀 镀铬溶液和操作南开大学校刊报告书NO1天津1933镀铬之研究 光亮镀铬贺闿温湘兴 化学NO1上海1934近代印刷术 镍板上镀铬法贺圣鼎,于彦赖上海1934简易的

33、电镀 有镀铬专章林履彬上海1934电镀大全 英国开宁公司镀铬法郭洛北京1934铬酸制备 自制铬酸李续祖,龚义昌化学工程NO1上海1936铬酸的设备 自制铬酸和北京大学理科报告书与镀铬 进展镀铬试验北京1937液压启闭机活塞杆镀铬层非正常失效分析任中伟 路芳亭中国三峡总公司金结检测中心,湖北省宜昌 443133本文所讲的非正常失效主要是指活塞杆在使用年内即产生锈蚀及镀铬层的破坏。我们发现,在同一工程中泄洪深孔油缸的活塞杆很快锈蚀了,可一样直径、长度还稍长的导流底孔的活塞杆却没有锈蚀,所以对这种活塞杆很决失效的真正原因应作深入的探讨。1 镀铬层的正常失效(1)由针孔及孔隙造成的锈蚀。镀双层铬(先镀

34、乳白铬后镀硬铬)不可防止地会出现孔隙,使用时,水气通过针孔从孔隙到达母材,时间长了就逐渐锈蚀,锈蚀面积大了、严重了就进一步造成镀铬层剥落,这种失效在褪镀后蚀坑边缘是圆滑的。(2)磨损造成的镀层减薄,当镀层全部被磨损就会产生锈蚀。2 近期所见镀铬层的几种非正常失效(1)锈蚀部位在褪镀后蚀坑边缘是非圆形的(有折角)或出现裂纹或出现麻丝状其尾部是尖的,电镀专家认为这都是比拟典型的由内部应力造成的失效。(2)活塞杆涂有油脂的外仲部位在油脂层未损坏悄况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锈蚀了。(3)在对返修的活塞杆进展褪镀前检测时用蓝点法(贴滤纸法)测试孔隙木测出蓝点,而褪镀后发现该处有裂纹或蚀坑。(4)褪镀后经加工

35、的外表还有疏松,有的经油浸后留有油迹擦不掉但用砂布能擦掉凡留有油迹的地方必有灰点等缺陷。3 镀铬层非正常失效的原因3.1 对材质抗拉强度大的大型活塞杆,未进展镀前消应和镀后去氢是非正常失效的原因之一GBll37989?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铬电镀层?及GB/T12611-90?金属零件镀覆前质量控制技术要求?标准规定凡钢件的抗拉强度大于1050MPa的都要镀前消除加工应力并在镀后去氢,因此,有的教授认为但凡抗拉强度到达800MPa(已属于高强钢)的就要去氢。对40Cr活塞杆只规定抗拉强度大于530MPa而没规定上限是不够的,至少要限制上限在800MPa以下。非正常失效活塞杆多数到达800-900MP

36、a,有的已超过900MPa。对于大件(可认为直径大于300,长度大于12m的应属于大件)尽管抗拉强度未到达800MPa,专家认为也应镀前消应镀后去氢。前面谈到的导流底孔活塞杆可能就是因为镀前采取停置(7D)时效消应和镀后又进展厂去氢才至今未锈蚀(泄洪深孔活塞杆却未进展镀前消应和镀后去氢)。关于镀前小消应及镀后不去氢的害处,有些专家分析认为。镀铬时20%的电流用在镀铬上,20%的电流用在复原六价铬上,而60%的电流用于析氢。电镀时必然会折出镀液中的氢,析出的氢一局部进入人气,也有一局部进入母材中,如果未及时地将进入到母材中的氢驱除掉就会在以后的加工过程中或安装中或使用中产生氢脆裂纹,这些裂纹将破

37、坏镀层的结合力造成镀层剥落。因此,去氢应在镀后3h,内及时进展。电镀前,机械加工会对像40Cr这样的对应力敏感的材质产生加工应力,故也要进展消应处理,有应力存在就可能随时释放出来影响镀铬质量。也有专家指出,GBll379-89标准中表2横向第三栏“仅用于未喷丸工件减少氧脆和恢复疲劳强度而进展的热处理就是指的抗拉强度小于1050MPa的大件及40Cr这样的母材的左氢要求。也就是说标准中还是涵盖厂这部份内容的。再说国标是针对普通的常规镀件而言,对大件及40Cr这样的材质一定更要严格要求。3.2 活塞杆材质存在缺陷是非正常失效的原因之二活塞杆外表存在一定量的杂质及疏松,这些缺陷用锻件标准衡量可能不超

38、标,但对电镀却是严重的问题(尤其是这些缺陷不是单个的而是集中在一处)。电镀液中含有酸,电铰时,这些酸浸入到杂质及疏松部位中,电镀时虽然覆盖上了,但却是搭桥过去的,中间是串的,事后浸入的酸作怪,很快就从里向外腐蚀并成块剥落。有缺陷的外表在电镀过程中使氢析集,形成氧气气泡,造成镀层结合不牢,这就能很好解释为什么有的活塞杆外部涂有油脂,水气一时无法浸入,但不到一个月又锈蚀的原因;也能很好解释为什么用蓝点法测试时无孔隙而褪镀后基体上有蚀坑、裂纹的原因。(2)锻件锻造比过大也有可能造成材质缺陷。锻件锻造比一般要求大于或等于3,而有问题的活塞杆锻造比到达8以上,而过大的锻造比并不一定是好事,因为钢锭存在偏

39、析是不可防止的,过大的锻造比就要求钢锭的中心线和锻件的轴线的一致性较高,才能防止钢锭的心部缺陷外露。当我们将有问题的活塞杆返修褪镀又将杆径车小后,发现杆的外表或多或少都存在缺陷,其中有大量的亮线及灰点,也有明显的疏松及裂纹,更有甚者是返修时未褪镀前用砂轮打磨锈蚀处发现基体上就已经存在有裂纹了。GB/T1261-90标准明确规定待镀件外表不允许有氧化皮、斑点、凹坑等缺陷。还有一种材质缺陷也是由加工造成的,有些锻件加工余量过大将外表密实局部加工掉了而露出了钢锭心部的缺陷。锻件校直不够加工时为了找正只好一边多车一边少车,结果多车那边将密实局部车掉了,而少车那边可能黑皮才刚车掉,这都是不正常的,都会对

40、电镀质量造成不良影响。(3)锻造专家认为对直径大的40Cr锻件选用520的回火温度偏低(专家建议回火温度不低于550),不能很好地消除锻件中的应力,并且还应随炉冷却以便进一步地降低锻件外表的剩余应力。剩余应力是产生微裂纹的根源之一,其不良后果是同镀前不消应、镀后不去氢是一样的。材质存在的上述缺陷是造成电镀层非正常失效的主要原因,这种先天缺乏是不能用后天的电镀来弥补的。4 返修后又很快失效的原因返修后又很快失效的主要原因是褪镀后少了去氢工序。褪镀液中含有较浓的酸,酸造成氢脆,因此,应在褪镀后3h之内进展去氢。褪镀后去氢不只是对40Cr这种对氢敏感的材质,就是对35#钢、45#钢及所有褪镀件都必须

41、去氢。褪镀后不去氢可能在下一步电镀过程中就会造成不良影响,这是不能用镀后去氢加以弥补的。另一个造成返修后很快失效的次要原因可能是返修时增加了电镀时的电流密度。在无实践经历的情况下轻易改变在水工行业用了几十年、电镀过近10万根活塞杆的工艺是有风险的。就这个问题,有些专家认为,只要硬铬的硬度能到达,还是用小电流好,因为电流大析出氢就多,进入杆件基体的氢也多,会产生更多气泡,电流大镀层外表应力也大,但不密实,易产生裂纹与剥落。要求电镀电流到达30A/dm2只是局部书上写的,水工行业并未在这样大的杆件上实践过,而日本的书就写明“根据需要也有用40,10-15A/dm2低温低电流电镀的。专家还说我们国内五机部的厂已用低电流电镀多年,工艺是成熟的。最近某电镀厂的厂长参加了有英国人参加的纺织机械订货会,在谈到电镀时,将他们厂的电镀工艺给英国人看,结果英国人不认可,英国人要求将电流密度减小到5A/dm2,并说只有这样才能使Cr的沉积速度慢,沉积速度慢那么结晶细。厂长说效率太低了,英国人答复我不管效率,我只要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