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方案建设规划申报书.doc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35150954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方案建设规划申报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方案建设规划申报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方案建设规划申报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方案建设规划申报书.doc(2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机构代码14129项目编号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方案 院 校 名 称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 专 业 名 称 旅游管理 所 属 省 市 贵州省贵阳市 填 表 日 期 2011年10月12日 目 录一、专业建设背景与基础31、行业背景 32、产业发展分析 43、社会需求分析 44、紧缺人才分析 55、专业建设基础 6二、专业建设思路与目标8(一)建设思路81、指导思想 82、基本思路 9(二)建设目标9三、专业重点建设内容9(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91、建设目标102、突出特色,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分段式教学”人才培养模式103、校企合作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促进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无缝对接114、实施课程改革,构建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一致的课程体系12(二)改革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一致161、教学模式改革162、教学内容改革173、教学评价改革17(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双师型”优秀教学团队181、建设目标182、建设内容18(四)实训实习基地建设191、建设目标192、建设内容19(五)社会服务能力建设211、建设目标212、具体建设内容21(六)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赋予职业教育新内涵221、建设目标222、建设内容22(七)强化学生素质培养,改进教育教学过程221、建设目标222、建设内容22四、保障措施23(一)建立项目建设组织

3、机构231、项目建设领导小组232、项目建设监督小组243、项目建设办公室24(二)项目实施具体保障措施241、思想保障242、组织保障243、制度保障254、经费保障25五、经费预算25六、管理制度26(一)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261、建设目标262、校企合作制度建设273、校企合作管理运行机制建设27(二)监督与责任追究制度建设27项目概述:本项目面向贵阳市“十二五”第六大产业布局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为目标,以旅游管理专业建设为重点,带动其专业群(导游、涉外旅游、旅游英语、会展策划与管理、酒店管理)的发展。建设内容包括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实习实训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

4、设、校企合作和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一、专业建设背景与基础1、行业背景分析旅游业是一个“朝阳产业”、“无烟产业”和“绿色产业”,旅游业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成为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成为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深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实现了从旅游资源大国向世界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三大市场均取得长足发展。为加速推动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指出:到2015年,国内旅游人数达20亿人次,入境过夜游客人数达9000万人次,出境旅游人数达8300万人次,到2020

5、年,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达到世界旅游强国水平,成为世界上第1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4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1亿人次,国内旅游人数达28亿人次,出境旅游人数达1亿人次,游客市场总量达30亿人次。贵州省“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快贵州旅游业发展,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支柱产业,使贵州成为多民族特色文化和喀斯特高原生态旅游的重要目的地,成为中国西部旅游热点地区。2011年9月26日,第六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召开,会上省委书记栗战书强调:全省动员、乘势而上,打造著名旅游目的地建设旅游强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重要战略性支柱产业。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把贵州打造成为“没来过的想来,来过

6、了的还想来,来了就不想走”的在国内国际具有盛名的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度假地。到2015年,全省旅游接待人数将达到2.5亿至2.6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800亿元,年均增长20%;旅游增加值达800亿元左右,占GDP比重8%,接近发达国家10%的水平。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地处贵州省会城市,肩负着为旅游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旅游管理专业是学院新崛起的专业,具有良好的行业背景和产学对接基础,契合贵阳市六大产业布局。提升该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有利于实现专业对接产业、专业链对接产业链,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协调发展。2、产业发展分析贵州省“十二五”规划中指出:“推动服务业大发展大提高,加快把旅游和文化产业培

7、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大省。旅游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按照把我省打造成为具有重要吸引力的观光体验、休闲度假、康体养生和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的要求,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多渠道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重点建设旅游道路、景区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和酒店等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我省旅游接待能力。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加强原生态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加快发展一批专业旅游城市、旅游村镇、旅游文化商品集散地,推动旅游产品多样化、规模化发展。制定出台促进度假酒店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城市周边休闲度

8、假带建设,有序推进旅游度假区发展。大力发展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提高旅游购物在旅游消费中的比重。扶持培育一批旅游骨干企业,推动涉旅企业通过上市等方式融资。大力开拓客源市场,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全面优化旅游环境。”贵阳市“十二五”规划指出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是贵阳市六大产业之一,用五年时间建成中国旅游大市,各项旅游指标翻两番,实现旅游接待总人数9819.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310.94亿元。到2015年,贵阳旅游将依托气候、生态、资源优势,建成世界避暑旅游名城、中国温泉旅游名城、中国休闲度假名城和西南会展旅游名城。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高素质

9、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服务类特别是旅游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由此可见,旅游产业发展将是贵州和贵阳“十二五”发展的一个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管理专业发展与本地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重点紧密结合,前景广阔。3、社会需求分析(1)全国旅游人才需求分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旅游业,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为旅游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客观上要求大力发展旅游高等职业教育,满足旅游行业对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旅游职业教育迎来千载难逢的重大发展机遇。s6$J16jHNA目前,

10、我国已形成了完备的旅游接待体系,开发建成各级景点2万多个、A级旅游景区近1000家。各类旅行社16891家、优秀旅游城市247个。全国旅游住宿设施约40万家,其中星级饭店14099家。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旅游业从业人员约为800万人,到2020年,而实际需要专业旅游人才在2000万以上,这样人才缺口至少在1200万人以上,平均每年需求约60万人(以20年间计算)。(2)贵州旅游人才需求分析。贵州省旅游业正逐渐成为就业前景最广阔的行业,每年正以20%速度递增发展。目前,贵州旅游企业发展规模庞大,星级饭店有几十家,非星级的旅馆上千家,旅行社100多家,旅游景区有序保护开发。旅游

11、行业的发展,导致对旅游专业人员的需求不断加大,迫切要求提高旅游职业人才培训的质量和扩大旅游职业人才培训的规模。贵州旅游业“十二五”规划指出“贵州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与跨越发展要求不相适应,贵州省发展旅游的人才支撑严重不足。全方位地缺乏旅游人才,表现为旅游规划人员、旅游行政管理人员、酒店服务人员、旅游从业人员、农家乐从业人员等五支人才队伍严重不足,制约了贵州旅游的跨越式发展。民俗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避暑旅游等新兴、专业人才更为短缺。旅游教育培训资源也比较短缺,旅游人才供给严重不足。同时,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环境也相对较差,旅游人才流失严重。” 是我省需要解决的重大瓶颈问题。因此,在“

12、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五支人才队伍,瞄准六个突破口。到2015年,力争全省直接旅游从业人员达到30万人以上;培养和引进旅游行政管理人才、职业经理人才、短缺专业人才和教育培训师资人才2万人,培训各类旅游从业人员200万人次以上;全部导游人员、90以上旅游行业服务人员和70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达到培训合格上岗。”由此可见,在贵州省旅游业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十二五”期间旅游从业人员需求达到14.21万,贵州旅游人才供需缺口或将进一步增大,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4、紧缺人才分析(1)专业计调人员紧缺。旅游管理系通过与旅行社的面对面接触方式了解旅行社岗位需求,调研结果显示旅游行业人才需求正发生转折性变化,一

13、直隐在幕后的计调正成为旅游行业最紧缺的人才受到各大旅行社的追捧,大大抢了导游的风头。所谓“计调”,是“计划调度”的简称,在英文中称为“operator”,直译为“操作者”。顾名思义,旅行社的计调是进行旅游实际操作的专业人员,他们负责新线路的开拓、食宿谈判、行程安排、成本核算等经营管理工作。贵阳市有大小旅行社几百家,对于懂得旅游业务开发和经营的计调人才的需求缺口相当大,随着我国对旅游市场规范的加速,一些旅行社越来越正规,规模越来越大,专业运作旅游业务的计调人员就越来越受到旅行社的青睐。(2)旅游产品策划人才匮乏。个性化旅游需求推动中国旅游走向主题化。主题旅游线路、主题旅行社、主题旅游宾馆度假村、

14、主题性旅游项目将蓬勃发展。从旅游消费方式和旅游消费结构来看,从传统的观光旅游转向文化型、享受型旅游。工业、农业、修学、健身、寻根、考察、探奇、了解风土人情的专项特点旅游正不断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另外个性化线路也越来越受到众多旅游者的青睐,这就需要高素质的旅游产品策划人才,主要负责旅游产品计划的预测与设计以及线路的日常事务工作;做好市场信息的收集与统计工作;负责监控收客计划,避免客源流失;协调好与旅游供应商与地接社联系,做好旅游行程安排。能否拥有高素质创新型旅游策划人才,将决定旅游企业是否被淘汰。面对新的发展趋势,打破以往模仿性开发的发展套路,创新开发旅游产品已经成为上海旅游企业抢占战略制

15、高点的关键。在贵阳各大旅游企业中,绝大多数都设置了“企划部”,旅游策划人才已经成为贵阳旅游业重要的一线人才。但是,经过旅游策划专业培养的人才极为罕见,而高素质高技能的旅游策划人才更是凤毛麟角,远远不能满足旅游市场对旅游产品的需求。(3)旅游市场营销人才紧俏。由于贵阳旅游作为贵州轴心不管是景区酒店还是旅游公司,都面临新市场的开发问题,在贵阳上百家主要旅游企业中,提出了对高素质高技能现代旅游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部分企业制订了令人眼热的高待遇标准,旅游业出现了争抢高素质高技能旅游市场营销人才的趋向。(4)会展专业人才呈现走俏之势。贵阳市金阳新区国际会展中心的建成,会展业务的开展,需要大量会展策划人才

16、、会展技术人才、会展管理人才、会展营销人才、翻译人才、会展销售人才等,人才匮乏明显,现代会展业是一个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专业化程度高的产业,对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特别大。5、专业建设基础(1)师资力量。旅游管理系师资力量雄厚,有一支稳定、结构合理、整体素质优良,理论扎实、实践丰富的“双师型”的专业师资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24人(专职教师18名、兼职教师6名),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1人、讲师8人,9名硕士研究生、3名在读硕士研究生,14名具有“双师型”资格,完全能够支撑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工作。(2)专业建设。旅游管理系开设有“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涉外旅游、会展策划与管理、旅游英语”五个普通

17、全日制高职专业和“旅游服务与管理、酒店服务与管理”两个中职专业,专业特色鲜明,行业针对性突出。(3)硬件资源。学院旅游管理大楼和旅游酒店校内实训基地建成,主要有导游模拟实训室、旅行模拟社实训室、形体礼仪实训室、旅游管理信息实训室、餐饮实训室、前厅和客房实训室、酒吧模拟实训室等。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自身优势,配合企业搞技术培训、管理策划、资源开发规划等工作。加强校企合作,与省内外知名旅行社、旅游景区(景点)、贵阳市星级酒店、会展等企业合作,保证学生校外见习和实习,满足学生岗位技能的实训教学需要。(4)办学贡献。旅游管理系目前在校学生近600人,15个班级。

18、建系三年间共培养了151名全日制毕业生,毕业生的首次就业基本集中于旅游行业,近85的毕业生长期稳定在旅游行业工作。(5)办学特色。旅游管理系坚持“走出去”的战略,积极对外联系,在学院与美国饭店协会教育学院、马来西亚汝来大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的基础上,打造旅游管理系“饭店业人才培养基地”,试点贵阳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导游专业、酒店管理专业专科学生与马来西亚汝来大学合作办学。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积极与加拿大枫华国际教育投资集团(CIBT)合作,筹建环球教育中心项目;加大旅游课程嵌入,引进国际旅游课程教学体系,提高学院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院社会声誉度。开拓国际市场,选派旅游管理系优秀学生到亚洲

19、、欧美、英联邦国家等知名大学留学深造,或者海外实习就业。(6)办学多元化。旅游管理系与贵州民族学院联合办学,开展专科与本科衔接自学考试,学生经过自考助学班学习,通过相关课程考试合格,毕业时在获得大专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取旅游管理自学考试本科文凭。(7)办学模式。旅游管理系坚持“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树立了“大旅游、大市场、大专业”意识,确立了“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以教学为本、以创新为本”的办学理念,走“产学结合、工学交替”方式,“行业引导、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以及基于职业能力为基础,与行业深度融合,各具特点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以基本就业率、行业就业率、稳定

20、就业率、业内发展率作为检验我们办学效果的基本指标体系,并用于反馈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技能训练,为省内外旅游和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8)办学成果。专业建设。初步形成了与旅游产业链相关的、以旅游管理类和酒店管理类为主体的专业格局,市场的针对性比较强,技术应用的特征比较突出,作为龙头的核心专业具有辐射其他专业的核心能力。课程体系。逐渐开发基于生产过程的课程体系,形成了每门课和行业标准相结合的大纲和讲义;结合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计划,积极把职业标准引入课程教学内容,制定了以职业能力本位为特征的专业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了具备双师结构的

21、师资队伍,旅游管理系现有专任教师18名,双师型教师占77.7%,聘有兼职教师6名。实训实习条件。建立高水平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顶岗实习基地,旅游实训大楼建成,配置有实训室若干,积极与行业企业联系,建立了多家稳固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校企合作。校企融合进一步加强,与世纪金源集团、天怡豪生集团、贵州海外旅游公司、贵州普瑞斯汀酒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AHLA-EI贵州授权机构)等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科研成果和学术影响。近三年来,旅游管理系先后承担省、市和院级课题5项,编写出版专著和旅游系列教材1本。双证制。推行双证书制度,建立了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学生“双证书”获取率达到80%。就业质量和社会声誉。

22、毕业生就业率98%以上,新生报到率78%以上。社会服务和辐射带动能力。学院系部目前贵阳市饭店管理人员人才培训基地。国际交流与合作。学院先后与美国饭店协会教育学院和马来西汝来大学友好往来,并与他们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在贵州省旅游教育界和产业界产生一定影响。二、专业建设思路与目标(一)建设思路1、指导思想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结合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旅游行业不同层次人才为根本任务,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途径,提高办学水平、稳步发展,努力为贵州社会经济

23、建设服务。2、基本思路依托旅游业的发展,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基础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实现专业要求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引入先进国际职业标准,根据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进行基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实施“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改革、开展 “双证制”,实现职业标准与专业课程内容对接。创建“旅行社工作室”和“导游模拟实训室”,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建立课程综合性评价体系,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建设旅游管理实训大楼,解决生产性实训问题,新建1个中心、2个一体化教室,改善实训条件,搭建职业培训平台,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建立

24、和完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培养,聘请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管理人员为兼职教师承担相应比例的教学任务。建设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教学机制,推进校企之间技术研讨和经验交流的制度化建设,提高技术服务能力;建立就业(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整体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为贵州省、贵阳市现代服务业体系建设输送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二)建设目标通过建设,在校企合作和国际合作的两个平台上,建成与贵州成为多民族特色文化、喀斯特高原生态旅游和避暑胜地的重要目的地,成为中国西部旅游热点地区。以旅游管理专业为龙头带动旅游专

25、业群的建设和发展,服务旅游行业、服务当地经济,使教学成果引领贵州旅游职业教育;将旅游管理系建设成贵州旅游行业的人才培养基地。三、专业重点建设内容(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素质为本位、能力为核心,实现校企无缝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全程合作培养人才,打造“以职业素质为基础,岗位能力为本位”的专业人才。 注重旅行社行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从旅行社计调、销售、导游、门市接待、会奖服务、出境领队等岗位入手,设置课程与教学内容,培养能适应旅行社岗位需要的专业人才。 1、建设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

26、、劳全面发展,具有“职业沟通、团队合作、解决问题、自我管理、信息处理、创新创业”职业核心能力,系统掌握旅游专业理论知识和实务,有较高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修养,较强的协调组织和创新能力,具备旅游活动(产品)策划(推介)、导游服务、酒店服务、公关、会展组织与策划、计算机应用等专项管理能力、能够综合处理旅游经营管理中的各类问题,考取导游资格、餐厅(客房)服务员、普通话和计算机操作等级证书。能够从事导游、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游产品策划与营销、景区服务与管理、酒店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中高级实用型人才。2、突出特色,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分段式教学”人才培养模式(1)坚持走“特色引领型”的专业发展道路。旅游

27、管理专业从2008年招生开始,定位明确,主要培养中高级应用型旅游管理从业人员。面向国际。先后美国饭店协会教育学院和马来西亚汝来大学校友好往来,并建立校际合作关系。适时派遣教师赴国外培训学习,派遣学生赴亚欧国家知名大学学习交流;积极筹建阿联酋迪拜五星级酒店、马来西亚丽星邮轮公司等海外实习基地,选送部分学生到海外实习基地实习和就业。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开拓与环球集团知名企业的合作关系;与国际著名旅游院校、培训机构和品牌企业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充分利用著名院校的教学资源,探讨专业课程的国际化标准;积极参与国际旅游教育交流与合作,拓展教师的国际化视野;寻求与世界旅游组织、亚太地区旅游协会、亚太地区旅游教

28、育培训机构网(APETIT)、 世界休闲组织中国分会联系,搭建合作平台,开展各种类型的教育教学合作与研讨,提升学院的国际声誉。依托行业。根据贵州省旅游市场无淡旺季的特点,及时安排大二以上的学生到旅游企业顶岗实习。企业根据学校教学安排,选派业务骨干、管理人员来校讲座或座谈,传递企业最新服务(技术)标准、服务理念、服务信息,讲授企业文化、职业素质以及如何规划个人职业生涯等,使学生感受企业氛围,了解企业的发展变化情况。这种模式改革了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周期,体现了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根据对用人单位和学生的调查反馈,均认为是一种很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围绕贵阳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贵州省旅游业的人

29、才需求,在“政、校、企”合作和国际合作的两个平台上,探索符合现代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办学体制,强化国际化办学特色。(2)校企融合,理实一体培养人才。根据旅游人才国际标准和旅游行业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按照实景实境的教学环境、学校企业的双向交互、汉语外语的双语教学、服务管理的双重能力教育模式,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特点深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加强校企融合,尤其是与贵州知名旅游行业的合作,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符合旅游企业和社会的需求,提高学生在旅游行业的核心竞争力。课堂教学。职业基础能力模块和管理能力模块主要在校内学习,以校内教师为主、企业兼职教师为辅。专业核心业务能力模块的

30、学习将实行50%在课堂学习,50%在企业或实训基地或景区景点学习的方式,由企业和学校专业教师共同完成课程设计、教学和教材建设和学生学习效果考核过程。实境实景教学。针对学生不同阶段的特点,将企业实境训教过程划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熟悉观摩阶段。从学生第一、二学期在校模拟旅行社观摩实行,并到贵阳市各大旅行社参观考察。由校实训教师和企业共同负责。第二阶段:实境见习阶段。从第三、四学期学期开始安排学生轮流到旅游行业进行短期见习,可以在旅游职业岗位见习,也可为大型活动作服务和志愿者第三阶段:就业顶岗实习阶段。从第五学期开始学生在校内外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就业性实习。3、校企合作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专

31、业建设与产业发展无缝对接按照旅游管理系专业群突出“国际化”、“应用型”与“适应性”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专业。加强校企合作,以行业和企业为依托,以旅游职业岗位要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建立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课程体系及校企结合的校内外实践教学机制,构建符合旅游职业培养要求的校企结合人才的培养模式;确立与职业要求相适应的教学标准,通过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训一体化,实现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和开放性,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到2013年,争取把我系的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成为办学理念先进、办学条件优良、校企结合紧密、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服务能力强、专业品牌鲜明、社会

32、竞争力强、能够引领我省旅游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示范性专业。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步骤与程序4、实施课程改革,构建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一致的课程体系以旅游管理专业作为课程改革试点专业,与知名品牌企业合作,从旅游岗位任务出发,探索旅游岗位任务的特点,详细分析旅游岗位所需的核心技能,形成适合旅游岗位任务的人才培养标准,重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精心设计基础课程,凸显动手能力的培养,建设新的课程标准,系统设计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加强精品课程和特色教材建设,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生产性实训课程及配套教材,建立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1)课程体系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深化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突出

33、工学结合,构建与旅游业岗位能力无缝对接的基于工作导向的模块化柔性课程体系;以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为目标,与旅游企业合作开发新课程体系下的重点课程与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立互动式的网络教学平台;编写新课程体系下的课程教材,形成高职类旅游管理课程标准,逐步向全省同类专业推广。课程体系建设内容与措施。以就业导向为基础,依据旅行社工作岗位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依据旅行社岗位工作任务确定课程设置;依据旅行社岗位职业能力选择课程内容;以旅行社技术技能课程为主干,理论教学服务于技术培养为设计理念,是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基本思路。旅游管理专业依据旅游企业工作任务、业务流程以及岗位

34、群能力分析的结果,设置相应的三个模块化课程结构,即职业基础、管理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三大模块。职业基础和管理能力两大模块,属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管理、营销等能力,为学生进入旅游行业进一步进行岗位知识学习铺垫,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专业核心能力模块与旅游管理核心岗位群对接,由导游岗位模块、计调岗位模块、销售岗位模块、会展策划岗位模块、门市接待岗位模块和出境领队岗位模块构成,旨在学习能力适应旅行社岗位能力需求。每一子模块有一门核心课程,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需要选修任何一个或多个子模块的课程。每一子模块开设专业外语,加强学生核心竞争

35、力和涉外岗位的工作能力。(见下表)课程模块岗位工作任务及过程职业技能课程职业基础能力模块职业道德法律意识待人接物健康体魄英语与计算机应用能力职业规划能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体育与健康、旅游礼仪训练、计算机基础;英语、大学语文。管理能力模块情商与职商塑造、管理能力、营销能力、心理分析能力管理学基础、旅行社经营管理、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旅游市场营销、情商与职商塑造。专业核心业务能力模块旅游职业岗位准备阶段接站阶段日常导游阶段送站阶段后续阶段导游讲解技能导游带团技能语言交流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导游服务技能与规范、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政策与法规、导游语言艺术、专业外语、旅游景点(景区)讲解实训。计调

36、职业岗位产品设计与线路编排编制与完善接待计划落实接待计划建立业务档案掌握旅游团动态配合协调旅游团工作统计与分析接待活动计调操作技能旅游采购技能谈判技能产品设计技能.统计与分析能力涉外文字交往技能计调实务、旅游产品设计、中国旅游地理、专业外语、商务谈判、计调实训。销售职业岗位目标市场选择产品设计与开发产品定价产品销售渠道的确定产品促销销售、市场开拓技能公关与谈判技能客户开拓与维护技能旅行社营销实务、推销技巧、客户关系管理、公共关系、专业外语、营销实训。门市接待岗位门市部接待计算机、传真机操作委托手续办理旅游产品销售消费者心理分析技能销售技能门市服务技能外国游客接待技能旅游消费心理、旅游线路设计、

37、旅游销售技巧、专业外语、旅行社门市接待实训。出境领队岗位带团前的准备工作出国说明会出境手续办理与海外导游的合作售后服务与客户维护出境领队带团技能跨文化交际技能出境市场销售技能领队实务、专业外语、中旅游文化、客源国概况、中外民俗、签证与票务知识、出境旅游产品与设计。建设具有“工学结合” 的优质核心课程及共享教学资源库建立旅游企业全过程参与课程建设的合作机制,组织骨干教师,与旅游行业企业专家合作,根据旅游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面向工作过程,优化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实践内容由专兼职教师在企业联合完成,教师训教以工作任务和工作能力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按照旅游业岗位工作情境,采用案例法、实境操作法、

38、项目教学法等多种方法,与教学情境对接。(2)课程建设内容类型名称主要内容建设时间申报省级精品课程导游业务导游员的条件、导游艺术与风格、导游职业素养、讲解技巧、导游工作程序、带团技能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出境领队实务出境领队的素质要求、出境领队的工作程序、出境领队的主要技能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贵州导游基础知识模块一:贵州的地理位置高原明珠、地处内地。模块二:贵州的历史与现状历史悠久、后来跟上。模块三:贵州的气候气候宜人、避暑胜地。模块四:贵州的资源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模块五:贵州的特产风物特产、独树一帜。模块六:贵州著名的自然景观黔山秀水、神奇峻美。模块七:贵州文化红色

39、土地、国酒飘香。模块八:贵州的民族、民俗、民风民风古朴、多姿多彩。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申报省级重点课程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行社组织、旅行社产品、旅行社促销、旅行社销售、旅行社接待、旅行社财务管理、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旅行社营销实务服务营销、营销管理理念、对客户推销、谈判技术、公共关系原理与应用、外联业务规范、做团技巧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3)教材建设1)建设思路校企联合开发,学校教师和行业兼职教授共同编写教材或讲义或实训教材,突出实践性和理论性结合,适用于工学结合、“实境训教”。教材的建设主要围绕精品课程、重点课程和优质核心课程展开。并

40、将同步建设教学资源库,做到教学资源共享,实现向专业群和其他院校相关专业的辐射。2)建设内容编写教材: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贵州旅游资源概论等。编写讲义补充教学内容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部分教材内容滞后的现象,组织骨干教师深入旅游行业进行调研和顶岗锻炼,及时编写符合行业发展需要的讲义,通过系列讲座、网络教学平台等形式,将新信息传递给师生,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编写实训要求与职业资格标准融合的实训教材组织一线工作骨干、专兼职教师、对每一门实训教程及其内容进行认真研究,按照“工作过程”的实际,旅行社销售、计调、门市接待、导游、出境领队和会奖服务等职业能力的要求,编写旅游管理课程的内容。补充电子教材和音像

41、教材计划在五年内拍摄一套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录像,并将其作为相应专业教材的配套音像教材。这套录像教材将通过互动式网络教学平台投入使用,使学生能直观地熟悉旅行社操作流程及过程控制。(4)教学资源库建设将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设方案、精品课程、重点课程和优质核心课程课件、电子教案、项目设计方案、实验实训、核心能力测试题库、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教学资源上校园网,方便学生在网络中的自主学习,使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共享。(二)改革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一致1、教学模式改革(1)主讲教师变化。打破传统课程教学一个教师满堂灌的模式,根据旅行社的工作过程,在每一个岗位设置相应的课程与教学内容.课程采用模块化教

42、学,一门课程分成不同模块,每个模块由这一领域的专家讲授.如核心课程课程可分为旅行社市场分析与确立、旅行社销售渠道、旅行社促销技巧和旅行社客户维护四大模块。旅行社市场分析与确立模块可以由专职老师讲授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后,由旅行社第一线的市场营销部人员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旅行社客户维护模块可以由这一领域领军企业春秋旅行社的专家讲授。(2)主讲课堂变化。打破传统固定课堂的模式,采用教学场地多样化,将课堂、学校模拟旅行社、实训室和旅行社结合起来,给学生创造实景实境的环境。如核心课程计调实务,教师在课堂讲授旅游线路的设计方法和如何报价之后,就应安排学生去学校模拟旅行社

43、计调部进行实务操作,掌握基本技能后,再安排去上海旅行社企业计调部进行短期见习,找出课堂学习与实际操作的差距,明确需要进一步提高的方向。(3)教学组织形式变化。发挥学生在人才培养过程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采用“合作式课堂”即教师、学生、企业专家共同参与,合作完成课程教学任务。主讲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负责教学情境设计、教学方法设计和主要部分的教学;聘请旅行社专家结合课程进行专题讲座或专项辅导、培训;学生除学习和参与训练外,同教师一起共同完成真实或者模拟的工作项目,必要时学生可公开宣讲自己的作业;“分享式学习”即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提倡小组讨论、小组合作、分组考核的方式。因而学习方式呈现正面教学、独立学习、双人学习、小组学习(报告)等多种形式;“模仿式学习”即视旅行社相关岗位的项目计划(策划)书作为样板,供学生模仿,增强学生的职业体验和学习信心。课外教学强调工学结合,利用假期到企业勤工俭学,学校课程和企业联合培养课程进行学分置换。在实践中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提高学生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