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法律法规与安全生产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35127909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7.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法律法规与安全生产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四法律法规与安全生产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法律法规与安全生产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法律法规与安全生产管理制度.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玮翔精密电子工业(昆山)有限公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台帐之四-2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管理制度文件编号:WH-AB04-2 版本:A制定人:王祥田批准人:生效日期:修 订 履 历 表修订日期版本修 订 内 容修订原因2013/4/23A新版颁布分发部门办公室( )车床部组装部品管部仓管部安环部分发数量1份1份1份1份1份1份玮翔精密电子工业(昆山)有限公司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管理制度为了使公司能够及时识别和获取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做到安全生产有法可依,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1责任部门1.1环安部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归口部门。主要负责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识

2、别和获取以及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宣传贯彻;负责对获取的各项法规标准和其他相关资料建档保存,对于更新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及时进行登记更换等。1.2 其他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及本部门职能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资料的收集保管等,并及时向安监办汇总。2获取方式各责任部门要建立获取安全生产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有效途经,主动的、经常性的参加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或团体组织的及安全生产有关的活动,定期通过数据库、服务机构、媒体、网络等形式获取国家的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规定,并将获取的规定进行识别和定期更新,确保当前使用的规定是有效的。3法规贯彻落实各责任单位将获取的规定要认真保管,及时组织相关单位、部门人员进

3、行宣传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守法意识,规范安全生产行为。此外,有关部门还要将公司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传达给相关方。4符合性评价公司应每年组织一次对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进行符合性评价,消除违规现象和行为,从而确保公司和从业人员相关方能够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安全生产和开展业务活动,对于不符合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要及时做出标识和处理。玮翔精密电子工业(昆山)有限公司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认识和了解及我公司生产活动有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并将这些信息及时传达给从业人员和相关方,规

4、范安全生产行为,特制定本制度。二、职责:1、主要负责人负责对各部门各途径识别和获取的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进行批阅并批准转发至相关部门;每年组织一次“获得适用的安全年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文件”符合性评审会议;负责公司级不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文件”项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整改方案的审批、检查和验证;指定公司办公室制定公司年度“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文件”的计划和落实必要的经费。2、各部门负责不定期获取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识别其适用性,追踪新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及时交公司办公室备案;负责“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

5、他文件年度执行情况报告”3、环安部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汇总清单后,负责文件的发放。选择适合本公司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并定期更新。负责编制公司“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文件年度评价报告”4、各部门对本部门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及时进行宣贯,传达给相关方。三、内容:1、获取渠道和时机1.1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通过官方网站、行业报刊、数据库和中介服务机构、媒体及上级有关部门等渠道获取。1.2地方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从各级安全生产监督行政管理部门获取。1.3企业各职能管理部门通过上述渠道以走访、电话、传真、信件、会议等方式

6、获取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同时建立必要的联系;1.4企业各职能管理部门通过阅读和整理有关报刊收集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登记在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获取记录表上,并及时传递到办公室备案。各管理部门对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进行适用性判定,报公司主要负责人审批后,立即实施。办公室适时调整企业适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清单;每年在符合性评审会议前整理一次企业适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清单,保持所使用的法律法规处于最新状态。2、识别适用性2.1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根据公司的特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识别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适用性,并每年

7、进行一次评审工作。2.2管理部将各部门应将获取的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中的适用条款对从业人员和相关方传达。2.3当现行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更新时,应重新对相应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进行识别。3、安全生产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管理3.1各部门应对本部门获取和识别的安全标准妥善保管。3.2环安部应对各部门已获取和识别的安全标准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进行汇总,建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档案,并监督检查各部门的执行情况。3.3环安部应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及时转发给相关部门,相关部门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和培训,并传达给相关方。

8、3.4环安部应将过期或作废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文件及时收回并进行管理。4、符合性评价评价的内容1、建立文件清单(是否有重要的缺项、当年文件更新的清单、文件废止的清单)2、适用性评价(公司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文件受控可执行文件、标准的情况、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文件修订的公司可执行文件、标准的情况)3、符合性评价(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文件的贯彻、培训记录效果评价;执行的检查表、记录效果评价;不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文件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整改和验证情况记录评价)。4.1各部门于“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会议”前将本部门“安全生产法律

9、、法规、标准及其他文件年度执行情况报告”递交给办公室。4.2由环安部于“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会议”前,编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文件年度评价报告”。4.3主要负责人应每年组织一次对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进行符合性评价,评审“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文件年度评价报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文件年度执行情况报告”。消除违规现象和行为,从而确保公司和从业人员相关方能够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安全生产和开展业务活动,对于不符合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提出不符合项整改要求。4.4各部门对评价出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文件

10、”不符合项提出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整改方案。4.5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文件”不符合项提出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整改方案进行审批、检查和验证。4.6各部门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文件”不符合项进行纠正、整改。4.7各部门制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文件”保持或持续改进的计划。5、相关表格企业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发放清单企业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更新记录企业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执行情况符合性评价记录企业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不符合项信息交流管理制度1、外部信息交流(1)获得标准化三级评审证书

11、后的信息发布、宣传。(2)安全方针、目标的发布。(3)及政府主管部门的信息沟通。(4)及承办商、供应商、供货方的沟通。(5)中介机构。(6)紧急情况和重大事故的发布及相关部门的沟通。2、内部交流、沟通(1)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信息。(2)方针、目标、贯标等相关信息。(3)各类制度、规程(4)风险评价结果,检测检验结果。(5)紧急情况重大事故。(6)客户的投诉、抱怨信息。3、程序外部由办公室、安全管理部门等职能部门及相关单位沟通,内部由办公室、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在生产调度会、安委会、办公会上交流,紧急情况下由值班巡查人员随时报告。生产调度会,安委会,办公会上交流。4、处理获取信息后,交相关部门审查

12、,并报总经理,查明原因后,传递。5、方式:局域网、发布栏、内部文件、警示牌、会议等。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清单适用单位: 收集部门: 序号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事项颁布日/最新修订日生效日颁布部门法律法规标准编号适用部门一、法律、公约类1.0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颁布日:1982年12月4日最新修订日:2004年3月14日1982年12月4日/2004年3月1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第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第十届人大二次会议各部门1.0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1989年12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届人大十一次会议各部门1

13、.0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06年12月29日2007年6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号管理部1.0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修订)颁布日:1993年12月29日最新修订日:2005年10月27日2006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 主席令第42号管理部1.0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07月051995年01月0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主席令第28号各部门1.06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2002年1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主席令第70号各部门1.07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1994年10月27日1994年10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届人大十次会议/国

14、际劳工组织1990年第七十七届大会各部门1.08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最新修订日:2004年12月29日2005年4月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国主席令2004第31号各部门1.0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1996年03月171996年10月01日全国人大主席令第63号环安部1.10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11年2月25日2011年5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各部门1.1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最新修订日:2008年10月28日2009年5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号各部门 1.12中华人民共

15、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1年12月31日2011年12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主席令第52号人资行政部、生产部1.13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改)2011年4月22日2011年5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各部门1.1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7年6月29日2008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主席令第65号各部门1.15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8月30日2007年1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主席令第69号各部门1.1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订)2008年2月28日2008年6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87号安环部、

16、生产部、技术部1.17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2005年12月28日2006年3有1日国家安监局国家安监局令第3号管理部1.18二、环境保护类2.01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2008年8月19日2008年10月1日环境保护部GB 12348-2008技术、生产部2.02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09年12月24日2010年1月1日江苏人大常委会第十一届省人大八次会议各部门2.03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最新修订日:1997年7月31日1997年7月31日江苏人大常委会省八届人大第二十九次会议各部门2.04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2005年8月18日2005年10月1日国家环保总局总局令第2

17、7号各部门2.0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2010年1月22日2012年8月1日国家卫生部GBZ 1-2010三、安全生产类3.01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1990年3月22日1990年4月10日公安部公安部令第6号安环部 生产部3.02漏电保护器安全监察规定1990年6月1日1990年6月1日劳动部劳安字(1990)16号安环部 生产部 3.03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1992年6月9日1992年10月1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建设部GB 5005892生产部 3.04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1部分钢直梯2009年03月31日2009年12月0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405

18、3.1-2009)生产部3.05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2部分钢斜梯2009年03月31日2009年12月0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4053.2-2009)生产部3.06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2009年03月31日2009年12月0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4053.3-2009)生产部3.0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修订版)2000年8月24日2000年10月1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 50057-1999 生产部3.08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2001年4月21日2001年4月21日国务院国

19、务院令第302号公司安委会3.09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2001年11月14日2002年5月1日公安部公安部61号令各部门 安环部3.10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2008年12月01日200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2894-2008)生产部、安环部3.11安全色2008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2893-2008)生产部、安环部3.12工业管路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2003年10月1日国家标准局(GB7231-2003)生产部、安环部3.12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2009年5月20日200

20、9年6月1日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7号各部门公司安委会3.13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2007年11月30日2008年1月1日国家安监总局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5号各部门3.14机械安全 防护装置 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及制造一般要求2003年3月13日2003年9月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 /T 81 96 - 20 03生产部3.15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2004年1月9日2004年1月9日国务院国发20042号各部门3.16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要求总则1985年4月17日、986年3月1日国家标准局GB805

21、3-1999安环部、3.17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2004年4月30日2004年5月1日国务院国务院令第405号各部门3.18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2008年11月19日2009年1月1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AQ3028-2008)安环部、生产部3.19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10年11月3日2011年10月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50057-2010安环部、生产部3.20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2010年5月33日2010年12月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5011-20103.21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2005年7月15日2005年10月1日建设部建设部

22、公告第355号安环部、生产部3.22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2006年2月15日2006年6月1日GB 179141999GB/T 37872006生产部3.2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6年7月12日2006年12月1日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 500162006安环部、生产、人资行政部3.25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2006年12月8日2012年2月14日财政部、国家安监总局财企201216号财务部、安环部3.26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2007年4月9日2007年6月1日国务院国务院令第493号安环部3.27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23、罚款处罚暂行规定2007年7月12日2007年7月12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安监总局令第13号各部门3.28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2007年12月28日2008年2月1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安环部、各部门3.29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2008年12月15日2009年10有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12801-2008生产部、安环部3.3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2010年1月22日2010年8有1日国家卫生部GBZ 1-2010生产部、安环部3.31建筑灭火器配制设计规范2005年1月15日2005年10月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 50

24、1402005生产部、安环部3.3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1995年7月12日1996年5有1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建设部GB 500521995生产部、安环部3.33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2007年10月23日2008年4有1日国家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 502172007生产部、安环部3.34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1992年8月25日1993年5有1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建设部、GB 500591992生产部、安环部3.35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2000年9月26日2001年1有1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建设部GB 503162000生产部、安环部3.36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

25、验收规范1997年10月5日1998年5有1日国家建设部GB 502351997生产部、安环部四、危险化学品管理类4.01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1992年9月28日1993年7月1日国家技术监督局GB 13690-92生产部、安环部4.02常用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1995年7月26日1996年02月1日国家技术监督局GB 15603-1995生产部4.03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年12月20日1997年1月1日劳动部、化工部劳部发1996423 号生产部4.04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2009年6月21日2010年5月1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 15258-2009生产部、技术部、

26、安环部4.05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1999年11月29日2000年04月1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 179141999生产部、仓库4.06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2000年1月1日2000年6月1日国家质技监局GB 16483-2000生产部、技术部、安环部4.07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2009年3月31日2009年12月1日国家质技监局GB 18218-2009安环部、生产部、4.08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1年2月16日2011年12月1日国务院国务院令第591号各部门 4.09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定点生产管理办法2002年10月8日2002年11月15日国家经济贸易

27、委员会国家经贸委令 第37号 生产部4.10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2006年9月20日2004年11月1日国家安监局AQ/T9002-2006公司安全管理小组、生产部4.11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2005年7月12日/2010年10月27日2005年8月1日/2011年1月1日交通部交通部令20059号/5号人资行政部4.12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2005年8月26日2005年11月1日国务院国务院令第445号生产部 技术部4.13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1991年9月1992年6月9日国家技术监督局GB5058-1992生产部 技术部4.14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

28、范2007年10月22日2008年1月1日国家安监局AQ3009-2007生产部 技术部4.15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2005年11月1日2005年11月1日国家质量监督总局、国家标准化委员会GB6944-2005生产部 技术部4.16危险货物品名表2005年7月26日2005年11月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委员会GB12286-2005生产部 技术部五、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有关规范、标准5.01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2010年4月15日2010年6月1日国务院安委会AQ/T90062010环安部5.02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规模以上工贸企业标准化建设的意见2012年7

29、 月31苏州市安监局苏安监督二20126号环安部5.03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规模以上工贸企业标准化建设的工作方案2012年8月9日昆山市 安监局昆安监201280号环安部5.04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2011年5月5日2011年5月5日国务院安委会安委20114号环安部5.05关于深入开展全国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2011年5月13日2011年5月13日国务院安委会安委办201118号环安部5.06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2009年9月8日2009年11月1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6号 环安部5.07全国冶金等工贸企业

30、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办法2011年6月7日2011年6月7日国家安全监督总局安监总管四201184号环安部5.08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评审工作管理办法2011年6月8日2011年6月8日国家安全监督总局安监总管四201187号环安部5.09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2010年12月14日2011年2月1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第36号管理部、生产部5.10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03年11月24日2004年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令第393号5.11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1986年4月9日1986年12月1日国家标准局GB62

31、22-2005生产部5.12深度冷冻法生产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2008年12月1日2009年10月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16912-2008生产部5.13压缩空气站设计规定2003年4月15俄2003年6月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建设部GB50029-2003生产部5.14剪切机安全规程1985年6月6日1986年5月1日国家标准局GB6077-1985生产部5.15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2000年9月26日2001年1月1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建设部GB50316-2000生产部5.16电离辐射防护及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2002年10月8日2003年4月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

32、检疫总局GB18871-2002生产部5.17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997年10月5日1998年5月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50235-1997生产部5.18金属切削机床安全防护通用技术条件2004年9月1日2005年7月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15760-2004生产部六、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类6.01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2006年12月29日2007年6月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质检总局第 92号生产部6.02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2010年5月24日2010年7月1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0号生产部、人资行政部

33、6.0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2011年5月3日2011年7月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40号生产部 、人资行政部6.04关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工作的意见2002年12月18日2002年12月18日国家安监总局安监管人字2002124号生产部、人资行政部6.05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2009年5月8日2009年5月8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TSG D0001-20096.06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9年1月14日2009年5月1日国务院国务院令第549号生产部、安环部6.07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009年8月31日2009

34、年8月3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TSG R0004-2009生产部七、劳动保护、职业卫生类7.01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1989年10月12日1990年04月01日国家技术监督局GB 11651-89安环部、生产部7.02有毒作业分级1990年4月23日1991年1月1日国家技术监督局GB 12331-90生产部7.03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2000年3月6日2000年3月6日国家经贸委国经贸安全2000189号安环部、生产部7.04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2002年3月28日2002年5月1日国家卫生部卫生部令第23号人资行政部、生产部7.05职业病诊断及鉴定管理办法2002年3月28日

35、2002年5月1日国家卫生部卫生部令第24号人资行政部、生产部7.06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2002年3月28日2002年5月1日国家卫生部卫生部令第25号安环部7.07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2002年5月12日2002年5月12日国务院国务院令第352号安环部、生产部7.08工伤保险条例 2010年12月8日2011年1月1日国务院国务院令第586号人资行政部、 生产部7.09工伤认定办法2010年12月31日2011年1月1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令第8号人资行政部、生产部7.10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2005年7月22日2005年9月1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安监总局令

36、第1号安环部、生产部、采购部7.11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实施细则2005年10月13日2005年10月13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规划字2005149号生产部、采购部7.12关于开展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申报工作的通知2007年2月1日2007年2月1日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安监总职安200720号安环部、生产部7.1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2003年6月3日2003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158-2003安环部、生产部7.14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2007年4月12日2007年4月12日国家卫生部卫法监发2002 63号令人资行政部、生产部7.15 企业职

37、工伤亡事故分类1986年5月31日1987年2月1日国家标准局GB6414-1986人资行政部、生产部7.16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1985年12月31日1986年7月1日GBJ 87-85环安部7.1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2007年4月12日2007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2.1-2007)人资行政部、生产部7.18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2007年4月12日2007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2.2-2007)人资行政部、生产部7.19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1985年4月2日1985年12月1日国家标准局(GB504

38、4-985)人资行政部、生产部7.20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2012年3月6日2012年6月1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47号人资行政部、生产部7.21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2012年3月6日2012年6月1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48号人资行政部、生产部7.22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沪督促管理办法2012年3月6日2012年6月1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49号人资行政部、生产部填表人:曹丰 填表日期:2013年1月19日 管理部 保存年限:5年文件分发/回收登记表序号发 放 记 录回收记录备注文件名称版本编号

39、/标准号分发号分发日期签收回收日期回收人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报告一、评价目的为保证公司生产过程中遵守国家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而对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遵守情况进行评审,以确保合规的一致性。二、评价范围针对所识别出来的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要求,各部门结合实际生产工作中遵守执行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价。三、工作程序1、首先由环安部负责组织收集识别各部门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2、环安部组织各部门根据识别出来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结合本部门的工作实际进行部门的符合性评审;3、环安部对符合性评审的结果进行综合,总结出公司的适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符合性评审情况,符合性评

40、价报告由公司总经理审批。四、参加评价人员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五、符合性评价综合情况及结论1、收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它规定共计122个,符合性评价的内容包括法律、国际公约、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危险化学品管理、特种设备、职业卫生等方面的内容。2、根据公司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评价组(或各部门)对照生产和工作实际对识别出所适用的法律法规进行评审。本次评审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共六大类。六、符合性评价结论1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等行为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行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综合类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

41、要求。3、公司的工作时间及用工管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4、公司在职业卫生及职业病预防等方面的工作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没发生职业病及中毒事故。5、公司为员工配备劳动防护用品,符合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6、公司在未年人保护、妇女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工作分别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7、公司为员工购买了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8、公司的基础设施建设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法律法规的要求。9、易燃易爆生产场所的电气安装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等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规定。10、公司的特种设备管理符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规定。11、没发生过交通安全事故,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不符合项:无符合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